髀(bì),股部、大腿骨,指穴所在的部位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中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堆积。本穴物质为气冲穴传来的强劲水湿之气,谜语即风气,至本穴后气势减弱,随风气冲穴刮扬散的脾土微粒沉降堆积于穴周,如被关卡一般,故名。
髀关穴,属足阳明胃经。髀指大腿,关即机关(此指髋关节),穴在大腿髋关节附近,故名髀关。
髀指髀骨,即股骨。关指股骨上端关节处。穴在髂前上棘下方近股骨关节部,故名髀关。
通内达外之处为关。髀,指股部及下肢。膝上大骨为髀,上端为杵,接柱髀枢,下端为槌,连接于胻(héng)骨,穴当二者交关之处。穴在髀股前方,膝上1尺2寸处。其经气由小腹斜走髀股外侧,乃由小腹之阴,达于股前之阳也。凡属经络之气,当阴侧与阳侧互通之处,不论横通斜通,多称关,称门,即阴阳交关之意。
髀关穴意义:胃经气血中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堆积。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风气和风气中夹带的脾土尘埃及地部脾土的外渗水液。
运行规律:天部的强劲风气在此势减散化,风气中的脾土微粒则沉降穴周内外,地部的外渗水液则循胃经下行。
取穴方法:髀关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髋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
髀关穴 人体穴位图快速取穴:仰卧屈股,大腿前髂前上棘与髌底外缘连线和会阴相平的连线交点处即是。
功能作用:健脾除湿,固化脾土。
主治疾病:腰痛膝冷,痿痹,腹痛。
穴位配伍:
髀关配环跳、风市、足三里、承扶,通经活络,主治下肢麻痹。髀关配风市、阳陵泉、足三里、解溪,疏通经络,主治下肢疼痛。髀关配环跳、伏兔、足三里,治下肢痿痹。髀关配风市、伏兔,治股外侧皮神经炎。髀关配委中、承扶,治膝不仁。髀关配风市、地机、丰隆、悬钟,治腿痛。临床运用:下肢瘫痪、腹股沟淋巴结炎、股外侧皮神经炎、膝关节炎。
艾灸法:艾条灸5-10分钟,艾炷灸3-5壮。
按摩法:
髀关有强腰膝,通经络的作用。
髀关穴治腰痛膝寒、足麻不仁、小腹引及喉痛多效,以其有牵引下行之力也。与用牛膝、大黄等药,治阳亢充血头痛,意同。用针与用药,可以互参。
按摩手法:将拇指的指腹按压在髀关穴上,以穴位为中心进行旋转按揉,左右两侧的髀关穴各按揉3-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
一、经脉循行
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着鼻的外侧(承泣),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任脉)处,再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过上关(足少阳经),沿着发际,到达前额(神庭);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通过横膈,属于胃,联络脾脏;
缺盆部直行的支脉:经乳头,向下挟脐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
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与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着胫骨外侧前线,下经足跗,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厉兑);
胫部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
足跗部支脉:从跗上(冲阳)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二、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膑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病证。
三、经穴分布
足阳明胃经经穴分布在头面部、颈部部、胸腹部、下肢的前外侧面。起于承泣,止于厉兑,左右各45穴
足阳明胃经有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共45穴,左右合90穴。
1 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图起于鼻翼两侧(迎香穴),挟鼻上行至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睛明穴),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过承泣,巨髎,进入上齿龈内,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左右相较于颏唇沟(承浆穴),再向后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上行过耳前,经上关穴,沿着前发际,到达额前(头维穴)。
面部支脉:从大迎穴分出,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胸腔,下行穿过膈肌,直属胃,而络脾。
缺盆部直行之脉: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处气冲穴。
腹部支脉: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冲,与来自缺盆的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于大腿前外侧,经过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外侧下行至足背,进入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
膝部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至第三足趾外侧段。
胃下口部支脉:沿腹部向下到气冲会合,再沿大腿前侧下行,下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胫骨外侧前缘,下行至足背,进入足第2趾外侧段。
足背部支脉:从足背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2 足阳明胃经主治病症足阳明胃经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例如肠鸣腹胀,腹痛,胃痛,腹水,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证。
3 胃经当令时间是几点到几点7-9点。
十二正经都有其相对应的运行时间,而足阳明胃经的运行时间为每天上午的7-9点,此时是胃经气血最为旺盛的时候,所以在此时间段吃早餐,食物能更好的得到消化和吸收。
另外如果有肠胃疾病需要调理的话,此时也是最好的调理时间。
4 胃经不通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髀关、伏兔、阴市、梁丘。找伏兔,肌肉隆起像兔子,膝盖头往上六寸,即伏兔穴,但躺下又不见了。从伏兔穴再往上六寸,就是髀关穴,伏兔有时用,脾关几乎没用,这些穴道多半是治抽筋,脚没有力。
伏兔穴管脚膝冷,少用。
阴市近取穴,平常治膝盖冰冷。
膝盖以下才有井荣俞经合,膝盖以上没有,在这无所谓补泻,后面胆经上有一个风市,常用。
梁丘是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有炎症用来消炎用,如膝盖受伤,针一下去病人觉得痒,二十分钟起针,整个膝盖伤口就结在一起,效果很好,青春痘老生在足阳明胃经上,下梁丘,无所谓补泻,红肿都可用,主要是消炎。
解穴有几种功能,如下太渊、经渠时、不小心扎到动脉,胀肿起来,下对面解穴。解六只有2个,手上有少府穴,脚上也有一个(?)。
犊鼻穴、膝盖的盖子跟跟胫骨中间有个韧带,中间这个叫犊鼻,很少用。旁边有z个凹洞,称膝眼,属经外奇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gluo/573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足阳明胃经:气冲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