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经络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膏肓穴

学穴位 2023-05-29 17:41:57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膏肓穴

穴位解析释义

膏,膏脂、油脂也。肓,心脏与膈膜之间也。膏肓名意指膜中的脂类物质由此外输膀胱经。

穴外输膀胱经的气血物质为心脏与膈膜之间的膏脂(此膏肓由五谷精微所化),故名膏肓。(膏脂为提供心火燃烧之柴薪,在火热作用下所处为液态,今心室燃烧后气化蒸发的部分在胸腔内压的作用下随湿热之气外渗体表膀胱经,故名膏肓。

注意:膏盲穴对应的膀胱正经穴位为厥阴俞穴,它们的气血物质皆来自心室之外卫心包之中。厥阴俞穴的气血物质以较高温度的水湿之气为主要特征,而膏盲穴的气血物质则以干热的阳气和脂类物质为主要特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膏盲穴所处为外、为高,穴内环境的温度比厥阴俞穴要低,膏脂之物在厥阴俞穴的较高温度场中不会凝固,而到了本穴的较低温度场中之后则会散热冷却凝固。脂类物质在本穴的散热冷凝为本穴气血变化的主要特征,故名之为膏盲穴。

穴位含义:肓膜中的脂类物质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较干燥的湿热之气与不溶于水的膏脂。
运行规律:热气循膀胱经上行,膏脂出体表后散热降下行。

膏肓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膏即膏脂,肓指肓膜,在此指心下膈上的膏脂肓膜,因近于心包故被看作心包的组成部分,此穴与厥阴俞并列,故名膏肓俞。

心下为膏,心下膈上曰肓。穴在应肺之魄户与应心之神堂之间,为膏脂、盲膜之气所转输之处。又喻疾隐深难知为“病入膏肓”,是穴主治之,故名膏肓俞。

膏,心下之部,生于脾;肓,心下膈上部,生于肾。膏盲指心下膈上之脂膜,内与心膈间脂膜相应,邪正之气可由此出入转输。肉之肥者为膏,心下亦为膏,膜脂为肓,膈上亦为肓。病入膏盲,指其为邪气深藏之所。此穴无所不主,又指为助长正气之门。与肓俞、胞肓、肓门,以及膈俞、膈关诸穴,可以互参。膏盲喻指病位深隐,本穴有通宣理肺、益气补虚之功。穴在第4胸椎棘突下两旁,与厥阴俞平,穴近心膈,故名膏肓俞。

膏肓俞,肩胛间的疲劳穴

膏,膏脂、油脂也。肓,心脏与膈膜之间也

膏肓,名意指膜中的脂类物质由此外输膀胱经。穴外输膀胱经的气血物质为心脏与膈膜之间的膏脂(此膏肓由五谷精微所化),故名膏肓。
(膏脂为提供心火燃烧之柴薪,在火热作用下所处为液态,心室燃烧后气化蒸发的部分在胸腔内压的作用下随湿热之气外渗体表膀胱经,故名膏肓。)

我们知道,膏肓是在后背膀胱经的支脉上,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那旁开1.5寸就是厥阴俞。而厥阴俞是治疗心包病的要穴。根据支脉穴多为主脉穴的附穴,所以,膏肓穴所治疗的也应该多与心包病相关。

正如穴义所言,膏肓穴的气血物质如同膏脂,比较粘稠,从经络的运行规律来看,粘稠的东西流动的比较缓慢,因而易堵塞。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就是常伏案工作的人后背痛的一个主要原因。

以“膏”命名的穴位,只有膏肓穴这一个,独此一家,别无分号,足见其特殊性。

以“肓”命名的穴涉及2条经脉的四个穴:

膀胱经:膏肓、肓门、胞肓肾经:肓俞虽然这四穴在命名规则上有所不同,但除膏肓穴以外,其余三穴的“肓”字意思均为“心下隔膜”,而膏肓穴的“肓”则是“心脏与膈膜之间也”,看来在定义的描述上还是略有差异的。

取穴

取穴方法: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或左右四指宽)处,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散热排脂。

每当形容一个人病无可治时,人们常会用到一个词:“病入膏肓”。但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膏肓其实是中医里一对重要的穴位。

唐代药王孙思邈曾在《千金方》中说:“膏肓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遗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比如,得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慢性疾病,且因久病不愈变得体弱消瘦时,说明身体气血阴阳均已受损,最适宜取膏肓穴施灸治疗,起到扶阳固卫、济阴安营、调和全身气血的作用,从而使身体恢复强壮。

主治病症:咳嗽,气喘,肺痨,健忘,遗精,完谷不化。

穴位配伍:

膏肓配肩井,治肩背痛。膏肓配百劳,治虚劳。膏肓配肺俞,治久咳。膏肓配尺泽、肺俞,治喘咳。膏肓配太渊、太溪、肺俞、肾俞,治肺肾阴虚之咳嗽、气喘。膏肓配定喘、肺俞、天突、太渊、足三里,治肺脾气虚之咳嗽、哮喘。膏肓配肺俞、鱼际、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然谷,治肺肾阴虚之肺痨咯血、骨蒸潮热。膏肓配复溜、阴郄、合谷,治阴虚盗汗。膏肓配足三里、膈俞、气海、关元,治气血亏虚之虚损不足、体弱形瘦。膏肓配心俞、神门、百会、太溪、三阴交,治心肾不交之健忘、失眠、遗精。膏肓俞配足三里、膈俞,健脾生血补虚,治骨蒸劳热,盗汗。膏肓俞配天突、大椎,理肺降气平喘,治咳嗽,支气管哮喘。膏肓配肺俞、百劳、足三里、太渊,治肺痨。膏肓配心俞、内关、神门,治失眠健忘。膏肓配大椎、气海、关元、足三里,治体虚形瘦。临床运用:支气管炎、乳腺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等。

养生保健

艾灸疗法:艾条温灸5-15分钟,膏肓穴,艾炷灸或温针灸3-7壮。

膏肓俞,补虚益损,调理肺气

膏肓俞位于魄户和神堂之间,魄户为肺俞之旁,下为膏肓,神堂为心俞之旁,故也可说膏肓位于心肺之间,膏生于脾,肓生于肾,故膏肓与肺、心、脾、肾关系密切。肾益先天,脾补后天,肺主气、心主血,心藏神,故可治疗肺脏病、虚劳羸瘦、神志病等。

膏肓俞上有肺之魄户,下有心之神堂,本穴居二者之间,即医缓所谓肓之上,膏之下也,治症颇多,以虚损、梦遗、上气、咳逆、痰火、健忘为主。

膏肓俞穴,治疗因心气不降引起咳嗽气喘的要穴

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么一个成语典故,叫“病入膏肓”,说的是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请神医扁鹊来医治,因景公病情严重,病灶在膏肓处,扁鹊也无能为力,故有病入膏肓之说,比喻病重无法换回。

实际上,病入膏肓所描述的病,从现代医学讲,就是心脏病,而这种病受限于古代的医学技术水平,当然是无法医治的。而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心脏病的治疗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对于像景公那样的大部分心脏病患者,已经有很好的治疗手段了,不存在“病入膏肓”之说。当然,现代人也有一些不治之症的病,比如恶性肿瘤等,到了晚期也可以称之为“病入膏肓”。

现在大家遇到的问题是膏肓穴疼痛。有些人联想到了“病入膏肓”这个词就很紧张,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实际上,膏肓痛,是非常常见的症状,根本就不是病。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膏肓穴处多为膏脂类物质,比较粘稠,所以经脉容易堵,不通则痛,由此而来。那要想去除这个堵怎么办,平常保健的动作,就是经常做扩胸运动,让肩胛骨不停地挤压膏肓穴,以加速气血的流动,从而确保经络的畅通,所以,当做完扩胸运动后会觉得后背轻松了许多,就是这个道理。

除了做扩胸运动,如果膏肓痛还是不能缓解怎么办?你可以靠在一个带棱角的物体,或者是树,或者是墙,用它突出的部位来硌你膏肓处的痛点,反复的挤压,相当于点穴了,会发现疼痛会立刻缓解。

当然,如果去找按摩师做调理,让他帮你点按膏肓穴,如果感觉很痛又很舒服,可让他帮你在此处留罐15分钟,当把血瘀拔出来后,膏肓痛就会彻底缓解,这是治疗膏肓痛最有效的方法。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个8分钟的小视频,是中医大师倪海厦对膏肓穴的深度解读。

膏肓穴是厥阴俞的附穴,而厥阴俞是治疗心包病的要穴。治疗咳嗽气喘的穴有两个:

一个是胃经上的膺窗穴,是因胃气不降,也就是吃撑了导致的咳嗽气喘;而另一个是膀胱经支脉上的魄户穴,它则是因为肺气不降导致的;而膏肓穴,则是因为心气不降导致的。为什么心气不降会引起咳嗽气喘呢?

大家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和别人吵架时,尤其是动了心气的,就会出现咳嗽气喘,此时解决的办法就是胡噜前胸捶打后背,胡噜前胸刺激的是膻中穴,而捶打后背刺激的就是膏肓穴,其目的,都是散掉上焦之热,如果捶胸的同时,再加上顿足,就会起到引气血下行的目的,当顶在上焦的火泄掉了,咳嗽气喘也就好了。

无论是膺窗也好,还是魄户和膏肓也好,其引起的咳嗽气喘,均非是由于细菌和病毒感染所致,而是胃气、肺气、心气不降所致,所以,我们在刺激上述穴位时,要了解病因,这样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中医认为,人体全身的病,统统与膏肓相关。所以,中医典籍中也曾有“运动膏肓穴,除一身疾”的说法。建议经常伏案、用电脑的人多做下面几个动作。

1、两脚平行站立,两膝微曲,腰直,胸平,两手握拳,两臂缓缓抬起到胸前与肩平,然后用力向后拉至极限,使肩胛骨尽量向脊柱靠拢,挤压两侧膏肓穴,略停1至2秒钟,再恢复原姿态,后拉时深吸气,回收时呼气,动作在水平面缓慢进行,动作到位,使背后有酸胀、出汗的感觉。

2、把椅子反过来坐,人趴在椅背上,充分展开两个肩胛,而两个肩胛骨向后挤压,就是在挤压膏肓穴。

3、肘部弯曲,分别向前向后转摇肩关节各50次,一日三次,这样可带动肩胛骨上下旋转,以运动背部的膏肓穴。经常做这些动作可以达到益寿延年的效果,而且还可以预防治疗颈椎病、肩周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出“成语典故”这一灿若星辰的文史瑰宝。而在“成语典故”中,又有很多与“中医中药”有着久远历史渊源的中医成语,这些中医成语历经千百年,代代相传,是因为其中蕴涵着非同寻常的寓意。

相传,晋国的君主晋景公生病,先请来装神弄鬼的巫医替他治疗,病情反而有增无减。
于是,他派人到秦国求医。秦国派了一位名叫医缓的医生去给他治病。医缓的高明医术全国上下无人不知。
当医缓还在去晋国的路上时,晋景公做了个梦,梦见从他的病中跳出两个小人。
其中一个说:“医缓是医术高明的医生,可不比前次那个巫医,他恐怕要抓住我们,该往哪里躲避呢?”
另一个回答说:“到心的下面、膈的上面,叫‘膏肓’的那个地方去吧,看他能把我们怎么样?”
医缓到了晋国,绐晋景公辨症后为难地说:“这病不可治啦!病在膏肓,不能采取攻伐的治法,何况药物也不能到达那里去发挥药效。”
后来,人们常用“病入膏肓”形容病情严重,难以医救。这句话进一步引申时便用来形容一个人犯错误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小寒后有条经络必疏通,既养肾防寒、又祛湿排毒

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冻成冰团。”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小寒是倒数第二个节气

而今日起,也正式进入三九灸的三九

此时 养生 保健重在于养肾防寒、排毒祛湿。

说到养肾防寒,就不得不提这条经络了,俗话说:“小寒不通膀胱经,怎么养肾都白费”而足太阳膀胱经作为人体中最长的一条经脉,是一条可以走到脑部的经脉,被誉为: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所以膀胱经一定不能被堵住。

另外,古人将十二经脉与十二脏腑结合起来,形成二十四经脉与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相对应的关系,小寒节气对应的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若在此时疏通它,三九灸效果也会翻一番!

对于艾灸爱好者来说,使用艾灸盒温灸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通过刮痧、揉搓、拍打按摩等方式也可以起到疏通的效果。

另外在午后背对着阳光,让温暖的阳光照晒背腰处,给背部来一场温暖的SPA;或者是在家中的地毯上,把膝盖弯曲到胸前,双手抱膝,背部在毛毯上滚动,也可以达到疏通膀胱经的效果。

穴位不太好按揉,肉太多。可以用拉抻或敲打的方式。拉伸的方法,就是在床上把腿伸直了,腰往下弯一弯,抻完后,再多敲打一下大腿后边,尤其是承扶到委中这一段,把痛点敲得都不痛了,膀胱经就通了。

古人把膀胱经比喻成人身体的藩篱,说它是抵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因为风寒之邪通常从后背侵入人体,膀胱经就是人体在后背的一个大栅栏,能防止病魔入侵。

同时,膀胱经又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排毒通道,艾灸它就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把人体的废物从尿液中排出去。

而对于膀胱经上的4个易淤堵穴位,可以每周都艾灸一次,可以起到养肾防寒、祛湿排毒的作用。

01 委中穴:排污口!

膀胱经是身体的“排毒”通道,而委中穴是这个管道上的“排污口”,经常艾灸它能让膀胱经更通畅。

另外,中医有句话叫“腰背委中求”,凡是腰部、背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解决,多多艾灸它就可以通畅这些部位的气血。

02 合阳穴:祛腰肩痛!

合,会和、会集也。阳,阳热之气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吸热上行的阳热之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

艾灸它,能有效缓解腰肩疼痛,可谓百发百中,屡试不爽。

03 承山穴:排湿气!

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脾土与水液的混合物,行至本穴后,水液气化而干燥的脾土微粒则沉降穴周,沉降的脾土堆积如大山之状,故名承山。

艾灸它,能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04 昆仑穴:解抽筋!

昆仑穴在足跟部踝后方, 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它最易遭受寒冷地气侵袭,一旦被寒气困扰,足太阳经气则难以上下畅达,就会导致筋脉拘急、屈伸不利、疼痛不舒。

小寒后,也是三九的开始,除了艾灸神阙、涌泉两个大穴外,足太阳膀胱经大杼、膏肓、肾俞作为每日 养生 保健穴位灸之有奇效。

01 大杼穴:颈椎病的克星

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因为不当的姿势、过度的紧张使颈肩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脉气受阻,大杼穴就容易气血不通。

因此,艾灸大杼穴,使气血畅通,就能改善颈椎病的症状。

02 膏盲穴:祛湿排毒有奇效

我们有时候形容一个人病无可治时,会用“病入膏肓”这个成语,但大多数人不知道,膏肓其实是人体一对重要的穴位。

艾灸膏肓穴,可以把最深处的风寒湿气淤血灸出来

03 肾俞穴:补气益肾主生发

中医讲:肾中藏着先天的精气(分为阴和阳),手脚冰凉是肾阳虚的表现;阴虚的症状:夜间出汗、潮热盗汗,肾中的阴精是人体当中的物质基础。

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艾灸肾俞穴可以排毒的同时为肾脏补充阳气。

足太阳膀胱经——头面部

  足太阳膀胱经简称膀胱经,是十二正经之一,是通往头、背、腰,臀、下肢、足等各部分,几乎已贯通全身的一条非常长的经脉。  膀胱经一侧有67个穴位,其中有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22个穴位分布在项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

首穴睛明,末穴至阴。所属穴有: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至阴穴。共67穴,左右合134穴。

头面部9个穴的位置和作用如下:

1、睛明穴:

位置: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

2、攒竹穴:

位置: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主治: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目赤肿痛,流泪,眼睑(目闰)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

3、眉冲穴:

位置: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主治:头痛,眩晕,鼻塞,癫痫。

4、曲差穴: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

主治:头痛,鼻塞,鼽衄,目视不明。

5、五处穴: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主治:头痛,目眩,癫痫。

6、承光穴: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主治:头痛,目眩,鼻塞,热病。

7、通天穴: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主治:头痛,眩晕,鼻塞,鼻衄,鼻渊。

8、络却穴: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主治:头晕,目视不明,耳鸣。

9、玉枕穴:

位置: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主治:头项痛,目痛,鼻塞。

背部穴位图

背部主要有:大椎穴、至阳穴、曲垣穴、腰阳关穴、陶道穴、脊中穴、天宗穴、身柱穴、治喘穴、命门穴、神道穴、肩井穴、腰俞穴、风门穴、肝俞穴、肾俞穴、厥阴俞穴、 小肠俞穴、肺俞穴、胆俞穴、膏肓穴、三焦俞穴、心俞穴、脾俞穴、志室穴、大肠俞穴、膈俞穴、胃俞穴、肩外俞穴、关元俞穴、膀胱俞穴。

  补:灵台穴、筋缩穴、中枢穴、悬枢穴、肩中俞穴、附分穴、天髎穴、秉风穴、臑俞穴、肩贞穴、大杼穴、督俞穴、气海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长强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胞肓穴、秩边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以上穴位依次分布在督脉、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等人体经络上经典穴位推荐
八髎穴
  位置:骶椎。又称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和下髎穴,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发热并向小腹放散。

  风门穴
  定位: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常用于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颈项强痛、腰背痛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膏肓穴
  定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肩胛骨内缘,抱肘取穴。
  主治:常用于咳嗽、气短、健忘、遗精、阳痿、盗汗及诸虚百损的治疗。

  至阳穴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灵台穴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肾俞穴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补益脑髓,强壮腰肾,止咳定喘,聪耳明目。适用于肾虚腰痛、腰膝酸软、耳鸣目眩、健忘失眠、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肺心病气喘、肾不纳气、小儿发育不良、诸虚百损等病症。有全身强壮作用,对肾虚、肾炎有一定的作用。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痛的感觉,用力不可过大,时间可稍长一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gluo/571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