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经络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络却穴(足太阳膀胱经有多少穴位?)

学穴位 2023-05-29 17:39:14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络却穴

穴位解析释义

络却穴别名强阳穴、脑盖穴、及行穴。

1、络却。络,联络也。却,退却、拒绝也。该穴名意指头部气血由此汇入膀胱经。本穴气血由于通天穴基本上无物传来而处于空虚之状,穴内气血是由穴外头部传入的寒湿之气而非阳热之气,本穴既有聚集头部气血的作用但同时又拒绝接受外部的阳热之气,故名。

络却穴,别名强阳、脑盖。属足太阳膀胱经。络即联络,却指返回,足太阳膀胱经脉气由此入里联络于脑,然后又返回,故名络却。

络,指联络。却,指还却,还出。穴在百会穴后旁开一寸半,适当足太阳经脉“从巅入络脑,还出”之处,故名络却。

络,意指经脉别出的细小络脉,《黄帝内经灵枢·脉度》载:“经络为里,支而横者为络。”。却,本作卻,有退、还之义,又作卻,音隙,同郄,义孔隙也,骨肉之交也。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行至额抵顶。由本穴,左之右、右之左,斜行交百会,即所谓“上额交巅”也。凡脉之横行者为络,隙之大者为郄。本穴在经络为横行,在孔窍为大隙,故名“络卻”。足太阳之脉由通天穴后,循络却、玉枕入络脑,复还由此退出而下项,此穴正当脉之还、退之处,故名络却。

络却穴,若即若离之穴

络,联络也。却,退却、拒绝也。

络却,名意指头部气血由此汇入膀胱经。本穴气血由于通天穴基本上无物传来而处于空虚之状,穴内气血是由穴外头部传入的寒湿之气而非阳热之气,本穴既有聚集头部气血的作用但同时又拒绝接受外部的阳热之气,故名络却。

从络却的穴义来看:“本穴既有聚集头部气血的作用但同时又拒绝接受外部的阳热之气,故名络却”。

如果从字面解释来看,就是一种若即若离之感。为什么会这样呢?对于一个直立的人来说,络却之前的几个穴位,承光和通天,几乎位于头顶的最高点,也就是人体天部的位置,既承受了自然界的光明,也通了天。但到了络却这个点,位置稍稍下滑了,虽然它可以接收通天穴传来的气血,但因为它的位置刚好处在一个从高点向低点的坡上,气血物质虽有来但存不住,故而才会有所谓的“空虚之状”一说,和既聚集又拒绝的状态,用若即若离形容最为恰当。(本穴气血由于通天穴基本上无物传来而处于空虚之状,本穴既有聚集头部气血的作用但同时又拒绝接受外部的阳热之气)

2、强阳。强,强盛也。阳,阳气也。强阳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强盛的阳气。如络却之名解,本穴气血虽为穴外头部传入的寒湿之气,但对于膀胱经原有气血来说它仍为偏高温态的天部之气,比膀胱经气血的温度要高要强,故名强阳。

3、脑盖。脑,头脑也。盖,护盖也。脑盖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之气,如同头之外卫。

4、及行。及,至、到也。行,行动、运行也。及行名意指本穴要在接受外部气血后才有气血循膀胱经传输。理同络却名解。

穴位含义:头部气血由此汇入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由穴外天部汇入穴内后再循膀胱经向下传输。

取穴

取穴方法:络却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传输头部浊气。

主治疾病:头晕,目视不明,耳鸣。

络却穴位于头部,内通于脑,故以治疗大脑疾病及神志病为主。

穴位配伍:

络却配风池,治头晕。
络却配合谷、印堂,治鼻炎。
络却配风池、百会、太阳、上星,治风热眩晕。
络却配百会、风池、肾俞、足三里,治头痛眩晕。
络却配合谷、风池及局部穴位,治头面五官疾患。
络却配翳风、听会、侠溪、外关,治风热耳鸣、耳聋。
络却配合谷、下关、颊车、地仓,治风邪入络之口眼喁斜。
络却配人中、风池、大陵、鸠尾、心俞,治癫狂、癫痌。
络却配睛明、太阳、风池、光明,治风热上攻之目视不明。
络却配风池、列缺、合谷、迎香、印堂,治风热鼻塞。
络却配肾俞、神门、耳门、听宫,治耳聋、耳鸣。
络却配率谷、列缺,清热祛风镇静,治头痛,眩晕。
络却配天柱、后溪,舒筋活络,主治颈项强痛。

临床运用:眩晕、呕吐、面神经麻痹、鼻炎、甲状腺肿、枕肌和斜方肌痉挛、白内障、精神病、忧郁症等。

养生保健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日一次,可醒脑通络,治疗耳鸣、癫痫等疾病。
刮痧疗法:用面刮法倾斜45°从上而下刮拭络却穴,力度微重,出痧为度,隔天一次,可缓解治疗鼻塞、鼻渊等。

络却穴,缓解头晕眼花耳鸣

膀胱经在头顶上的几个穴,在功效上,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五官的作用,原因在于位于人体的天部,最高点的位置,容易接受到外界的气息,既有对人体有益的,也有有害的。同时,又由于头顶上脂肪肌肉很少,再加上头顶呈现一个圆弧状,所以气血即使有,也不易存住,这个在络却穴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因为前文已经说了,它位于从承光、通天,这两个人体最高点的位置开始下行的坡上,所以虽然可以接收到来自于最高点的气血,但却存不住,呈若即若离状。如果大家不好理解此现象,看看梯田就明白了。

如果不修梯田,结果就是会造成水士流失,根本无法长庄稼。其实人体也一样,头顶上的几个穴都如此。如果我们刺激这个穴位,就相当于将这些“水土(气血)”给截住了,让其不再白白的流失掉,这在络却穴上表现的就最为突出。我们要做的是收集其“络”的功能,而降低其“却”的功能,从而将截住的气血引入到颅内,灌注给五官,以达到“目受血而视,耳受血而聪”的目的。当然,如果脑供血充足了,循环良好了,头晕的问题自然就会缓解了。

中医的理论多来自于人与自然的共生中的灵感,这也就更好理解了中医理论中的取象比类方法了。

络却穴,可以治疗什么病症呢?

络却穴位于头部,内通于脑,故以治疗大脑疾病及神志病为主。

按摩手法:用食指指腹按揉络却穴,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5分钟,长期坚持,能够治疗目视不明、鼻塞、眩晕等。

特效按摩:用食指按压络却穴,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分钟左右,也可用刮痧疗法,可治疗头晕、目视不明、耳鸣等症。

足太阳膀胱经有多少穴位?

膀胱经共六十九穴,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原穴为京骨穴,络穴为足少阴肾经之大钟穴。足太阳膀胱经首穴从内眼角睛明穴,上行额部(攒竹、眉冲、曲差;会神庭、头临泣),交会于头顶(五处、承光、通天、百会),分支至耳上角,在枕部分出两支向下,分别循行分布于背腰、臀部,末穴是小趾端至阴-穴。《灵枢·寒热病》提到:“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入-阳,交于目锐。”足太阳膀胱经有病时,主要有疟疾、癫狂、目黄、流泪、小便不利、癃闭、遗尿等症状。 穴位:脉睮穴 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输)、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 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譩嘻、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共67穴。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主要用于治疗什么疾病?

(一)主治病症

足太阳膀胱经共67个腧穴(图8-55),主要可以治疗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迎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以及项、背、腰、臀、下肢后侧等部位的疼痛。

图8-55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二)腧穴歌诀

足太阳穴六十七,睛明目内赤肉藏,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寸半上承光,通天络却玉枕昂,天柱后际大筋旁,大杼挟脊第一行,直下风门肺俞长,又厥阴俞与心俞,督俞膈俞俱一行,肝胆脾胃接三焦,肾俞气海大肠乡,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膂白环仔细量,上髎次髎中复下,一空二空腰髁当,会阳阴尾骨外取,附分挟脊第二行,魄户膏盲神堂走,譩譆膈关魂门当,阳纲意舍仍胃仓,育门志室续胞育,二十一椎秩边扬,承扶臀横纹中央,殷门浮郄委阳到,委中合阳承筋乡,承山飞扬踝跗阳,昆仑仆参申脉忙,金门京骨束骨接,通谷至阴小趾旁。

(三)腧穴

1.睛明

[取法]在目内眦外上方的凹陷中取之(图8-56)。

[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目翳、夜盲、色盲;急性腰痛。

[刺灸法]嘱病人闭目,左手将眼球推向外侧固定,针沿眼眶边缘缓缓刺入0.3~0.5寸,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禁灸。

2.攒竹

[取法]在眉毛的内侧端,当眶上切迹处取之(图8-56)。

[主治]头痛、眉棱骨痛;口眼斜;视物不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睑瞤动、眼睑下垂;腰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治疗头痛和面瘫,可平刺透鱼腰。禁灸。

图8-56

3.眉冲

[取法]从眉头直上,入发际0.5寸,当神庭与曲差之间取之(图8-57)。

[主治]头痛、眩晕、鼻塞;癫痫。

[刺灸法]平刺0.3~0.5寸,禁灸。

4.曲差

[取法]在神庭旁1.5寸,入发际0.5寸,当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1/3与内1/3的连接点取之(图8-57)。

[主治]头痛、眩晕;目痛、视物不明、鼻塞、鼻衄。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5.五处

[取法]从曲差直上,当入发际1寸处取之(图8-57)。

[主治]头痛、目眩、视物不明;癫痫、小儿惊风。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6.承光

[取法]在五处后1.5寸,当五处与通天之间取之(图8-57)。

[主治]头痛、目眩、癫痫;视物不明、鼻塞。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7.通天

[取法]在承光后1.5寸,当承光与络却之间取之(图8-57)。

[主治]头痛、目眩;鼻塞、鼻衄、鼻渊;颈项转侧难。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8.络却

[取法]在通天后1.5寸,距督脉1.5寸处取之(图8-57)。

[主治]目眩、癫狂痫症;耳鸣、口、鼻塞;项肿。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图8-57

9.玉枕

[取法]督脉旁开1.3寸,当枕外粗隆上缘外侧取之(图8-58)。

[主治]头项痛;目痛、视物不明、鼻塞。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10.天柱

[取法]在哑门旁开1.3寸,当项后发际内斜方肌的外缘取之(图8-58)。

[主治]头痛、项强、鼻塞;癫狂痫症;肩背痛。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可灸。

图8-58

11.大杼(八会穴之骨会)

[取法]俯卧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咳嗽、发热、鼻塞、头痛;肩胛痠痛、颈项强急。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2.风门

[取法]俯卧位,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目眩、鼻塞、多涕;项强、胸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3.肺俞(肺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咳嗽、气喘、胸满、吐血、骨蒸、潮热、盗汗;皮肤瘙痒、隐疹。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4.厥阴俞(心包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5.心俞(心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五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癫狂痫症、惊悸、失眠、健忘、心烦;心痛、心悸;咳嗽、吐血、胸引背痛;梦遗。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6.督俞

[取法]俯卧位,在第六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心痛、胸痛、气喘;腹痛、腹胀、呃逆。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7.膈俞

[取法]俯卧位,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胃脘痛、呕吐、呃逆;气喘、咳嗽、吐血、潮热、盗汗;隐疹。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8.肝俞(肝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黄疸、胁痛;吐血、衄血;目赤、近物不清、眩晕、夜盲;癫狂痫症;脊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9.胆俞(胆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十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黄疸、口苦、舌干、呕吐、胁痛、饮食不下;肺痨、潮热;腋下肿。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20.脾俞(脾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腹胀、呕吐、泄泻、痢疾、便血、完谷不化;水肿、黄疸;背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1.胃俞(胃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胃脘痛、腹胀、翻胃、呕吐、肠鸣;胸胁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2.三焦俞(三焦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肠鸣、腹胀、泄泻、痢疾;腰背强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3.肾俞(肾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多、遗尿、小便不利、水肿;耳鸣、耳聋;咳嗽少气;腰膝痠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4.气海俞

[取法]俯卧位,在第三腰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腰痛、腿膝不利;痛经、痔漏。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5.大肠俞

[取法]俯卧位,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方(约与髂嵴高点相平),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痢疾;痔疾;腰脊疼痛。

[刺灸法]直刺0.5~1.2寸,可灸。

26.关元俞

[取法]俯卧位,在第五腰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腹胀、泄泻、小便不利或频数、遗尿;腰痛。

[刺灸法]直刺0.5~1.2寸,可灸。

27.小肠俞(小肠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平第一骶后孔,督脉旁开1.5寸,当髂后上棘内缘与骶骨间的凹陷处取之(图8-59)。

[主治]遗精、遗尿、尿血、白带多、疝气;小腹胀痛、泄泻、痢疾;腰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8.膀胱俞(膀胱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平第二骶后孔,督脉旁开1.5寸,当髂后上棘内缘与骶骶骨间的凹陷处取之(图8-59)。

[主治]小便赤涩、淋浊、遗精、遗尿;腹痛泄泻、便秘;女子瘕聚、阴部肿痛;腰脊强痛、足膝寒冷无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9.中膂俞

[取法]俯卧位,在平第三骶后孔,当督脉旁开1.5寸处取之(图8-59)。

[主治]痢疾、疝气、消渴;腰脊强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30.白环俞

[取法]俯卧位,在平第四骶后孔,当督脉旁开1.5寸处取之(图8-59)。

[主治]白带、疝气、遗精、月经不调;腰骶疼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31.上髎

[取法]俯卧位,在第一骶后孔中取之(图8-59)。

[主治]腰痛;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精、阳痿、大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2.次髎

[取法]俯卧位,在第二骶后孔中取之(图8-59)。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疝气、小便赤淋;腰痛、腰以下不仁。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3.中髎

[取法]俯卧位,在第三骶后孔中取之(图8-59)。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小便不利;泄泻、便秘;腰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4.下髎

[取法]俯卧位,在第四骶后孔中取之(图8-59)。

[主治]小腹痛、肠鸣、泄泻、小便不利、便秘;腰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5.会阳

[取法]在尾骨下端两旁,当督脉旁开0.5寸处取之(图8-59)。

[主治]带下、阳痿;痢疾、泄泻、便血、痔疾。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图8-59

36.承扶

[取法]俯卧位,在臀横纹中央取之(图8-60)。

[主治]痔疾;腰、骶、臀、股部疼痛。

[刺灸法]直刺1~2.5寸,可灸。

37.殷门

[取法]俯卧,在承扶与委中连线中点上,当承扶下6寸取之(图8-60)。

[主治]腰脊强痛、大腿疼痛、下肢痿痹。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38.浮郄

[取法]微屈膝,在腘窝上方,当肱二头肌腱内侧,委阳上1寸处取之(图8-60)。

[主治]臀股麻木、腘筋挛急;便秘。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9.委阳(三焦下合穴)

[取法]微屈膝,在腘横纹外侧缘,当肱二头肌腱内侧取之(图8-60)。

[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腰脊强痛、腿足拘挛疼痛或痿厥不仁。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40.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

[取法]微屈膝,在腘窝横纹当中,当肱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取之(图8-60)。

[主治]腰痛、髋关节屈伸不利、腘筋挛急、下肢痿痹;中风昏迷、半身不遂;腹痛、吐泻;遗尿、小便难;自汗、盗汗;丹毒、疗疮、发背。

[刺灸法]直刺1~1.5寸,或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可灸。

图8-60

41.附分

[取法]俯卧,在平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约当肩胛骨的脊柱缘处取之(图8-61)。

[主治]肩背拘急、颈项强痛、肘臂麻木不仁。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2.魄户

[取法]俯卧,在平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约当肩胛骨的脊柱缘处取之(图8-61)。

[主治]肺痨、咳嗽、气喘;项强、肩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3.膏育

[取法]俯卧,两手抱肘,在平第四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约当肩胛骨的脊柱缘处取之(图8-61)。

[主治]肺痨、咳嗽、气喘、吐血、盗汗;健忘、遗精;虚痨羸瘦;肩胛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4.神堂

[取法]俯卧,在平第五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约当肩胛骨的脊柱缘处取之(图8-61)。

[主治]心痛、心悸;咳嗽、气喘、胸满;脊背强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5.譩譆

[取法]俯卧,在平第六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约当肩胛骨的脊柱缘处取之(图8-61)。

[主治]咳嗽、气喘、鼻衄;疟疾、热病无汗;肩背痛、季胁引少腹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6.膈关

[取法]俯卧,在平第七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约当肩胛骨的脊柱缘处取之(图8-61)。

[主治]饮食不下、呕吐、嗳气、胸中噎闷;脊背强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7.魂门

[取法]在平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取之(图8-61)。

[主治]胸胁胀痛、背痛;饮食不下、呕吐、肠鸣泄泻。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8.阳纲

[取法]在平第十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取之(图8-61)。

[主治]肠鸣、腹痛、泄泻;黄疸、消渴。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9.意舍

[取法]在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取之(图8-61)。

[主治]腹胀、肠鸣、泄泻、呕吐、饮食不下。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0.胃仓

[取法]在平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取之(图8-61)。

[主治]腹胀、胃脘痛、小儿食积;水肿;脊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1.育门

[取法]在平第一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取之(图8-61)。

[主治]上腹痛、痞块、便秘;妇人乳疾。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2.志室

[取法]在平第二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取之(图8-61)。

[主治]遗精、阳痿、阴痛下肿、月经不调;小便淋沥、水肿;腰脊强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3.胞育

[取法]在平第二骶后孔,督脉旁开3寸处取之(图8-61)。

[主治]肠鸣、腹胀、便秘;大小便不利、阴肿;腰脊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4.秩边

[取法]在胞育直下,骶管裂孔旁开3寸处取之(图8-61)。

[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大小便不利、阴痛、痔疾。

[刺灸法]直刺1.5~3寸,可灸。

图8-61

55.合阳

[取法]在委中直下2寸,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取之(图8-62)。

[主治]腰脊痛引腹、下肢痠痛、麻痹;崩漏、痔痛。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56.承筋

[取法]在合阳与承山之间,当腓肠肌肌腹中央取之(图8-62)。

[主治]小腿痛、膝痠重、腰背拘急;痔疾。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57.承山

[取法]在当腓肠肌肌腹下,伸小腿时,当肌腹下出现的交角处取之(图8-62)。

[主治]腰背病、腿痛转筋、脚气;痔疾、便秘。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58.飞扬(络穴)

[取法]在承山外下方,当昆仑上7寸处取之(图8-62)。

[主治]头痛、目眩、鼻塞、鼻衄;痔疾;腰腿疼痛。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图8-62

59.跗阳(阳跷郄穴)

[取法]在足外踝后上方,当昆仑上3寸处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头重;腰骶疼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60.昆仑(经穴)

[取法]在跟腱与外踝之间的凹陷处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痫;难产;腰骶疼痛、足跟肿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61.仆参

[取法]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当跟骨凹陷处赤白肉际取之(图8-63)。

[主治]下肢痿弱、足跟痛;癫痫。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62.申脉(八脉交会穴,通阳跷脉)[取法]在外踝正下方凹陷处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目赤痛、眼睑下垂;癫狂痫症;腰腿痠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63.金门(郄穴)

[取法]在申脉前下方,当骰骨外侧凹陷中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癫痫、小儿惊风;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64.京骨(原穴)

[取法]在足跗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当赤白肉际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项强、目翳、癫痫;腰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65.束骨(输穴)

[取法]在足跗外侧,第五跖骨小头后下方,当赤白肉际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癫痫;腰腿痛。

[刺灸法]直刺0.2~0.5寸,可灸。

66.足通谷(荥穴)

[取法]在第五跖趾关节前下方的凹陷处,当赤白肉际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狂。

[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灸。

67.至阴(井穴)

[取法]在小趾外侧,距趾甲约0.1寸处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目痛、鼻塞、鼻衄;胎位不正、难产。

[刺灸法]直刺0.2~0.3寸;胎位不正者,可灸。

图8-63

足太阳膀胱经——头面部

  足太阳膀胱经简称膀胱经,是十二正经之一,是通往头、背、腰,臀、下肢、足等各部分,几乎已贯通全身的一条非常长的经脉。  膀胱经一侧有67个穴位,其中有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22个穴位分布在项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

首穴睛明,末穴至阴。所属穴有: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至阴穴。共67穴,左右合134穴。

头面部9个穴的位置和作用如下:

1、睛明穴:

位置: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

2、攒竹穴:

位置: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主治: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目赤肿痛,流泪,眼睑(目闰)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

3、眉冲穴:

位置: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主治:头痛,眩晕,鼻塞,癫痫。

4、曲差穴: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

主治:头痛,鼻塞,鼽衄,目视不明。

5、五处穴: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主治:头痛,目眩,癫痫。

6、承光穴: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主治:头痛,目眩,鼻塞,热病。

7、通天穴: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主治:头痛,眩晕,鼻塞,鼻衄,鼻渊。

8、络却穴: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主治:头晕,目视不明,耳鸣。

9、玉枕穴:

位置: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主治:头项痛,目痛,鼻塞。

足太阳膀胱经经络示意图 膀胱经穴位图

1 足太阳膀胱经经络示意图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额交会于巅顶(百会,属督脉)。

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颥部。

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络于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着肩胛部内侧,夹着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

腰部的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腘窝中。

后项的支脉:通过肩胛骨内缘直下,经过臀部(环跳,属足少阳胆经)下行,沿着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窝中,从此向下,通过腓肠肌,出于外踝的后面,沿着第5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与足少阴肾经相接。

2 足太阳膀胱经特效穴位图攒竹:正坐或仰卧,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主治视物不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睑跳动,头痛,面瘫,呃逆。

睛明:正坐或仰卧,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主治各种眼病,如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可缓解头痛,鼻塞,腰痛等。

大杼:正坐或俯卧,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头痛,目眩,咳嗽,鼻塞,颈项强急,肩胛酸痛,中风,癫痫,喉痹等。

气海俞:俯卧,在腰部,当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痛经,崩漏,痔疮,腰痛,肠鸣腹胀等。

关元俞 :俯卧,在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泄泻,小便不利,遗尿,腹胀,腰痛等。

委中:俯卧,在腘窝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间。主治腰痛,髋关节屈伸不利,腘肌挛急,下肢痿痹;中风昏迷,半身不遂,癫疾反折;丹毒,疔疮,发背,腹痛,吐泻,中暑,自汗盗汗,疟疾,遗尿,小便难等。

承山:俯卧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主治腿痛转筋,腰背痛,脚气;腹痛,便秘,疝气;鼻衄,痔疾,癫疾等。

昆仑: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主治头痛,项强,肩背拘急,目眩,鼻衄,惊痫,难产,疟疾,腰骶疼痛,脚跟肿痛等。

3 足太阳膀胱经疏通功效疏通方法:大腿后面中线即是膀胱经,按经络循行顺序各敲打几分钟即可,但因为其位置比较难以敲打,也可以用压腿的方式锻炼膀胱经。

疏通功效:1.全身排毒,调节水液,维持身体代谢平衡;2.男性保健,有壮阳功效。

4 足太阳膀胱经主治病候本经腧穴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症以及神志病;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与其他相关的脏腑病症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如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迎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以及项背,腰,臀部和下肢后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gluo/570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