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某,男,9岁,学生。平素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因被家长怒责,至夜突发怪声,昏不知人,口吐白沫,手足抽动,良久方苏醒。此后,每日发作2~3次,曾做脑电图检查,显示“痫样放电”,诊为“癫痫"。因病情日增,终至辍学。2年多来,曾赴省内多处医院,经口服中、西药物以及针灸、割治等法治疗无效。
刻下患儿烦躁不宁,急躁多怒,大便秘结,口干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有力。病属情志抑郁,化火生痰,蒙蔽清窍。法宜疏肝清热,涤痰息风,镇心安神。方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处方:柴胡10克,黄芩6克,清半夏10克,大黄6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胆星10克,天竹黄10克,全蝎6克,僵蚕10克,朱砂3克,醋香附20克。连服半月。
药后来诊,癫痫发作次数减少,神情安静,观其舌红苔厚,脉乃弦数。其证郁火虽减而邪热未清,仍以前方去大黄继服半月。
药尽复诊,癫痫发作已止,惟入睡后仍有口角抽动,遂改汤为丸,缓缓图治。服药两年后,脑电图已恢复正常,乃复学业,追访至今未发。
按:关于痫证之论治,历代著述颇丰,撷其大要,从风、火、痰、瘀、郁、惊、虚七型立论者居多。察该患少语寡言,性格内向,又遭家长训斥,情志失遂,肝失条达,郁火内生,炼液为痰,干犯心窍,壅阻经络,痫证始生。方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之者,缘其方中柴胡、黄芩、大黄、香附疏肝清热,清半夏、胆星、天竹黄、全蝎、僵蚕涤痰息风,朱砂,龙骨,牡蛎镇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疏肝,涤痰息风,镇心安神之功,故药后郁疏热清,痰蠲风息,病势日缓,一月乃止。虑其罹病两年,病有根蒂,非旦夕可图,故改汤为丸,缓治余邪,乃获全功。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本方对小鼠的自发运动量(SMA)在呈现兴奋时起抑制作用,为运用本方治疗癫痫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段摘自《 当代名家论经方用经方》
相关文章: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关节疼痛、失眠案08月18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阳痿,尿频08月18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低热案08月17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失眠心悸案08月17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耳聋案08月17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头晕案08月16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原文解读,病机要点06月07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心悸探析06月07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26例强迫症的临床观察06月07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肿瘤化疗后并发抑郁症06月07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焦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治疗本病首先要进行心理疏导,中药调理有一定功效。
中医认为,焦虑症的病因有脏气不足,邪热内伏等。若因情致不畅、肝失疏泄所致,可以柴胡加龙牡汤治疗。
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0克,桂枝10克,大黄10克,生龙骨(先煎)、牡蛎(先煎)各30克,珍珠母(先煎)30克,淮小麦(先煎)30克,大枣5枚,炒酸枣仁10克,生甘草10克。
临床加减:痰热者加胆南星10克,淡竹茹10克或天竺黄10克;肝火炽盛加龙胆草12克,山栀子10克;阴虚火旺者去桂枝加知母10克,黄柏6克;肝胃阴虚去桂枝加北沙参15克,麦门冬10克;久病气虚者加党参15克。
用法:每日1剂,早、晚煎服。若症状稳定后,可改服中成药逍遥丸(浓缩型),以巩固疗效。
马某,女,34岁,娄烦县人。夏季病胆结石,经余治愈。冬日因家事不遂,积忧成疾,病失眠。原籍一医与镇静药治疗月余,时效时不效。易医,与归脾汤加莱菔子,仅一剂,烦躁益甚,通宵达旦难以成寐,遂来忻州求诊。
患者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闷闷不乐,郁郁寡欢,胸满心烦,胆怯易惊,喜欢独处,厌扰之情及于幼子。胸背部如火烧焚,思饮喜冷,口苦。舌尖红,苔薄白,脉来弦滑。诊腹,右胁下有抵抗,脐上动悸。
胸满不欢者,肝气郁结也;脉象弦滑者,痰气交阻也。
口苦思冷者,肝胆火旺也。《丹溪心法》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百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张景岳亦云:“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荣气之不足耳。”由是观之,本案之失眠乃肝气郁结,火生于内,痰聚于中,痰火扰心。
神明不安而起。正所谓痰因火而壅,火因痰而盛。治当舒肝解郁,清热化痰。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柴胡12g 黄芩10g 半夏15g 党参10g 龙牡各30g 茯苓15g 川军6g 胆星6g 白金丸3g 三剂
患者住忻州饭店,服药当晚仍不能寐,躁懊若丧。自视病属不治,绝望之至,跳楼自杀,幸其丈夫早有防备,使之未遂,急愤中用指甲自毁其面,来诊时犹血迹缕缕。
余以宽言慰之,并以《皇汉医学·柴胡加龙牡汤》治愈病例示之。以坚其必愈信念。令守方续服,至七剂时,可睡五六小时。胸背部烧灼感消失,口苦止,胸满烦惊诸症减轻。
继进三剂,可寐七八小时,情绪亦恢复如初,惟感疲倦而已。嘱其淡漠宠辱,自我调理,无忧无虑即成仙,何不仰之、行之!
高考紧张综合征是众多高三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一般表现为失眠,纳差,心烦,头沉头晕,记忆力减退,神疲倦怠等等。笔者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数例,收效满意,现将一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19岁,高三学生,2009年3月25日初诊。
患者自进入高三后学习压力增加,现临近高考,出现失眠多梦、心烦易怒、纳谷不香、神疲嗜卧等症,曾口服安神补脑液、谷维素等未见效,近期症状加重。刻下症见:精神萎靡,睡中易醒,心悸胆怯,厌生人,胸满口苦,舌苔薄黄稍腻,脉沉弦。证属肝胆蕴热,清窍失养。处方:柴胡12克,生龙骨、生牡蛎30克(先下),黄芩6克,桂枝9克,酒大黄6克,法半夏12克,党参12克,云茯苓12克,生姜6克,大枣6枚,去铅丹不用,易磁石30克。6剂。
患者4天后二诊告知诸症好转,连久治未愈的面部痤疮也消失了。效不更方再进6剂,随访已痊愈。
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少阳兼表里三焦俱病的主方。高三学生马上临近高考,面临着人生的转折点,心理压力大,从而导致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纳谷不香、神疲倦怠、记忆力差、表情淡漠等症。其多为肝气郁滞,少阳枢机不利,胃火上蒸,心神被扰所致。柴胡、黄芩伍用通调表里,和解少阳,清泄肝胆之热效著,伍半夏和胃通阴阳,加桂枝抑上冲之气,龙骨、牡蛎相伍,重镇安神,治疗神经衰弱诸症。张锡纯云:“人身阳之精为魂,阴之精为魄。龙骨能安魂,牡蛎能强魄。魂魄安强,精神自足,虚弱自愈也。是龙骨、牡蛎为补魂魄精神之妙药”。半夏、云苓相伍能豁肝胆之痰,合大黄则痰滞更得下行。去铅丹是恐中铅毒,而易磁石益肾平肝,潜阳安神之效不减。诸药相参少阳枢机得利,三焦通达,清窍得安,药证相合,法简效捷。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是一味汤药,它是由柴胡、桂枝、龙骨、牡蛎为主而煮成的汤,主要用于和解清热,神经官能症,小舞蹈病,镇惊安神。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的功效和作用:
柴胡是一味常见的清虚热中药,柴胡的功效与作用主要表现在柴胡具有舒肝和胃、和解少阳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头痛目眩、月经不调、感冒发烧、子宫下垂等症,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注意对柴胡的合理运用,根据药性进行合理的配伍来治疗身体疾病。
柴胡味苦平、归经、入肝、胆经。具有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主治感冒发烧、寒热往来、疟疾、胁胀痛、月经不调。柴胡还有和解少阳,舒肝和胃,升阳举陷。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热入血室的功效。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的禁忌事项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主治伤寒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烦躁惊狂不安,时有谵语,身重难以转侧,现用于癫痫、神经官能症、美尼尔氏综合征以及高血压病等见有胸满烦惊为主证者。服用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2、柴胡劫肝阴,在阴虚病人(舌红少苔、口渴等)在使用时一定要配白芍、花粉之类,否则可能出现头晕脑胀等情况。
3、柴胡治疗感冒常与葛根、羌活等同用;对疟疾症,柴胡又可与草果、青皮等配伍应用。
4、柴胡解热生用量宜大,升阳生用量宜小;疏肝解郁宜醋炒,阴虚骨蒸宜鳖血炒。
5、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用药禁忌:桂枝龙骨牡蛎汤忌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与柴胡干姜汤的区别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与柴胡桂枝干姜汤从字面上看,似乎都是以柴胡和桂枝为主,当柴胡桂枝分别遇上龙骨牡蛎和干姜的时候,将会带来怎样不同的功效呢?
共同点:柴胡体质、柴胡带症状、肝胆等柴胡病;精神神经系统障碍;机体功能紊乱。
两者之中,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柴胡证当更偏重些(柴胡黄芩甘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涉及的机体障碍与紊乱,其范围要广些(药味众多,量不大)。
不同点: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偏于里虚,肠胃功能低下(干姜甘草桂枝)。机体功能紊乱特别是水津代谢失调方面较甚(栝楼根牡蛎)。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偏于里实(大黄)。精神神经系统障碍更显著(牡蛎龙骨半夏),故有语言思维障碍和神经肌肉病变。
半夏泻心汤证的舌苔和温胆汤的舌苔怎么区别?这个问题不能随便往下提了,一问经常不好回答了,只能把舌苔多和不多这样分开来。有舌苔偏腻的时候,在腻的基础上再分,还有三仁汤。舌苔上不好区别的话,就在脏腑定位吧。
如果是越鞠丸证的话,我们要把它定在中焦上,定到中焦上见到舌苔腻或者厚腻,才想到越鞠丸证,这也设及到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治疗的是中焦的痞堵,从郁的角度来说,半夏泻心汤一般不把它辨到郁证上,半夏泻心汤在临床上不是绝对分开的,有杂合的地方,有交叉的地方,比如说半夏泻心汤证的主证应该就是中焦的痞啊,堵啊,胀啊,痛啊。而温胆汤也可以见到舌苔偏腻,有时候,也可以见到中焦的见症,但是,它的主证应该是睡觉不好,而不是中焦的痞,胀,硬,痛。
而越鞠丸证一定是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是郁证吧,这个人不高兴吧,也就是情志方面的问题。这和小柴胡汤就好分了,小柴胡汤是在肝胆上。越鞠丸证也是情志的问题,它在肝胆上,但是它的病位是在中焦了。
舌苔腻,也有中焦的症状,而小柴胡汤证有肝胆相应的症状,并且,它的脉是弦的,但是,越鞠丸证很少见到脉弦。如果见到脉弦,越鞠丸证的可能性不多。小柴胡汤可以和越鞠丸合并用的,其实有很多方子都是可能合并用的,当鉴别不开的时候,有一些情况,我们没有能力去鉴别,还有就是两个方子合在一起了,我们想鉴别,鉴别不开。
在理论上,如果把每一张方剂梳理通的时候,可能在临床上辨别的时候或者在合用的时候,准确度会更高一点,但是,在临床上善用越鞠丸的医生真的很少。理解不了,不好用。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在思考,有一部分越鞠丸证就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就能治了,或者用温胆汤加减就能治了。还是考虑的是中焦,因为温胆汤和半夏泻心汤用的机会太多了,对这个半夏泻心汤和温胆汤感觉比较好,而对越鞠丸的感觉不是太好,但是,这种感觉肯定有错误,需要自己进一步去留意。
有一位冯老师喜欢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但是,我们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或者柴胡桂枝汤加龙骨牡蛎去治疗了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的是少阳,而柴胡桂枝干姜汤在冯老的解读里面治疗的是厥阴。一个是治疗的少阳,一个是治疗的厥阴,阴阳不一样。
但是,我们用柴胡桂枝加龙骨牡蛎这个处方用得特别多,经常会把理中汤合进去,也会把平胃散合进去,有时也把二陈汤合进去,也会把温胆汤合进去,也许这么一合进去,就合出柴胡桂枝干姜汤来了,只是组合相对来说要大一些。
冯老用柴胡胡桂枝干姜汤始终要合当归芍药散,当我们不理解当归芍药散的时候,就不敢合用了,冯老始终在合用,很少单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当你问冯老为什么要合当归芍药散的时候,回答你是血虚。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舌苔不能少了,当归芍药散的舌苔不能多了,这是我们无法破解的东西。上中下通用痛风汤,其实就是关节痛,中医称为痹症,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痛风,这张痛风汤其实就是越鞠丸加减出来的。这个痛风汤主要是治疗久痹,应该是痹症杂合的时间长了,有痰,有郁,它与刚起病的风寒湿热痹不一样。
久痹,其他的医生治了半天,效果不好,就用这张痛风汤。
外感病,满脑子就是气机的升降出入,用什么药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用这个大法,比如升清降浊,升降散里面没有用姜黄,大黄,用的是炒莱菔子,全栝蒌,其实何止是莱菔子,瓜蒌呢,经常会乱用药,脑子里想的就是气机的升降出入,只是用的药不一样了,其实还是升降散。赵绍琴老师的《临证400法》就是这样用药的,所以,我们很多都看不懂。觉得是破书。其实,越通俗的,越好接受的东西,越不是高档的;越高档的东西,我们会越觉得没用。
我们总是说要把中医通俗化,要把中医古籍如何如何,但是,我们不能以降低我们的高度为代价来普及。其实升降散里面,赵老也经常用,柴胡,黄芩,川楝子,水红花子,僵蚕,蝉衣,羌活,大黄,小剂量的一克大黄,赵老用一克的大黄做什么?是用那个升降的感觉,觉得这个病人不应该用大黄,为了降,加了一克大黄。高老师就不用那一克大黄,就用莱菔子,瓜蒌,也是挺好的。但是,老先生脑子里想的就是流畅气机。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ngfangyingyong/861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大承气汤加味治疗癫痫
下一篇: 白虎汤的临床新用:治疗阳明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