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心血淤阻”?什么叫“脾肾阳虚”、“肝阳妄动”?……
为了让读者对中医学的术语、辨证论治等等有个直观的认识和常识性的了解,现将关于各脏腑病、证治则的内容摘抄罗列如下(括号中的内容是笔者的解释)。但须说明,这些只供读者作常识性的了解。如有需要,还得找医生诊治,以免耽误了病情!因为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又无数字可循,尤以其中的舌象、脉象等等,更非文字可以表达,必须久经临床磨炼体察才能有效诊疗。
心阳虚证
主要脉症:心悸、气喘、心痛、舌苔淡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等。心悸的特点为心中空虚(心中空虚感),惕惕而动(心中不安感),动则尤甚。气喘的表现为阵阵发作,气短而息促(上气不接下气,一动就气喘),行动尤甚。心痛系暴作(心口痛是突然发作的——这个“心”就是解剖图上的“心”,而非“脏象论”里的“心”),并现肢冷(四肢发凉),脉疾数而散乱(脉象快而无规律,“数”这里是“快”之义),甚则手足唇鼻青紫暗晦,或面色苍白,自汗(没有外部原因的出汗,俗称“虚汗”),形寒(全身怕冷蜷缩)等症参见。治则:温心阳、益心气法,用“养心汤”或“四逆汤”之类。
心阴虚证
主要脉症:心悸、少寐、心嘈、舌质淡红、苔少或舌尖干赤等为心阴虚之主症。其心悸特点为悸而烦,惊惕不安(心中感觉不安,心烦)。少寐多伴梦扰不宁(睡不好而多梦)。心嘈乃心中灼热似饥(胸口内灼热嘈杂感)。此外,或见健志、梦遗、盗汗、多疑善感等证(此外还有遇事易忘,男性梦中遗精、盗汗即夜间睡醒之际出冷汗,性格变得多疑等)。治则:滋阴养心安神法,用“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之类。
痰火内扰证
主要脉症:心悸、癫狂、不寐、舌质红赤或干裂、少苔脉滑数等为其主证(症)。其心悸为时时动悸,胸中躁动烦热。癫狂的特点为神志痴呆,语无伦次,甚则哭笑无常,如癫如狂(类似现在说的精神病)。不寐多因噩梦纷纭,躁扰难寐(多噩梦而睡不好)。此外,或见面赤、口渴喜冷饮、吐血、衄血(鼻、齿龈出血)、小便热赤(热而带红色)、溲(也是小便)血淋痛(小便淋漓夹血而痛)等症。治则:清火豁痰导火法,用“清气化痰丸”或“礞石滚痰丸”之类。
痰饮阻遏心阳证
主要脉症:心悸、眩晕、呕吐、舌苔白腻、脉象滑或沉紧为其主症。本病之心悸为悸而胸闷,气机不畅(即以胸闷心悸为主)。眩晕多伴泛恶欲吐(“眩”,眼睛发黑;“晕”,身摇欲倒之状;“泛恶欲吐”,想吐又吐不出,俗名“干呕”)。呕吐皆为痰涎(如果吐出了,就多黏液状的痰饮。痰饮:一种病理性的分泌物,浓的叫“痰”,稀的叫“饮”)。有时兼见畏寒(怕冷)、痞满(心胸胀满不舒)、肠鸣(腹中咕咕作响)。治则:化饮除痰法,用“导痰汤”之类。
心血淤阻证
主要脉症:心悸不宁,胸刺痛或牵及两胁肩背,舌质暗红,并见紫色斑点,苔少,脉涩等,或见面青、唇爪青紫(心中发慌、胸、肩、背、胁刺痛,舌质暗紫,斑点,面青,指甲等青紫,类似“发绀”,类似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等)。治则:活血通络行淤法,用“血府逐淤汤”之类。
心脾两虚证
面色萎黄,食少倦怠(胃口差而易疲倦),气短(呼吸急促)神怯(心神不定),健忘(易忘事)怔忡(心神不定而有不安感,类似于“心悸”),少寐。妇女月经不调,脉细软弱无力,苔白质淡。治则:宜补益心脾法,用“归脾汤”之类。
心肾不交证
虚烦不眠(没有具体原因的心烦失眠),梦寐遗精(即梦遗)潮热(午后低热,日日如此的一种发热),盗汗,咽干,目眩,耳鸣(耳中自感鸣响),腰酸腿软(也有写“腰膝酸软”的),夜间尿多,脉虚数(快),舌红无苔。治则:宜交通心肾法,用“黄连阿胶汤”或“交泰丸”之类。
[实证]肝气郁结证
主要脉症:胁痛、呕逆、腹痛便泄、便后不爽、积聚苔薄,脉弦等为其主要症候。其胁(两侧肋下)痛为气闷不舒,流窜作痛,不得转侧(即两胁胸腹游走性胀痛,不便转身等)。腹痛便泄(泻)、便后不爽,系时有少腹(脐以下的两侧腹部)作痛不适,泻后不减,每因情志不遂(意)而发。积聚(积聚,是腹内结块的中医专有名称——“积”有形而固定,“聚”无形而游动)之部位在胁下;癖积(类同积聚)或左或右,或聚散无常,时常胀痛或刺痛。此外,尚可出现易怒、食欲不振等(即与情绪有关)。治则:疏肝理气,破积散聚法,用“柴胡疏肝散”或“血癓丸”之类。
[实证]肝火上炎证
主要脉症:胁痛、呕吐、眩晕、头痛、狂怒、耳鸣、耳聋、目赤、吐衄、舌边尖红、苔黄或干腻、脉象弦数等为其主症。其胁痛为灼痛而烦(心烦)。呕吐苦水或黄水。眩晕(头昏眼花)、头痛为头晕不支(不可支持,即头痛得不可忍受),自觉筋脉跳动,额(前额)热而痛,痛若刀劈,或为胀痛。耳鸣、耳聋均为暴作(突然发作),鸣声如潮(水),阵作阵平(一阵阵地),按之(耳部)不减。目赤为眼结膜发红,暴痛暴(突然)肿。吐衄亦为骤然暴作,血涌量多,冲口而出。此外,尚可见小便热涩黄赤(带红色)、面赤而热,口苦而干等。治则:泻肝泄胆清热法,用“龙胆泻肝汤”之类。
[实证]肝阳妄动证(或“肝阳上亢证”)
主要脉症:昏厥、痉挛、麻木、眩晕、头痛、脉弦、舌体歪斜颤动、舌质红、苔薄黄等为其主症。其昏厥为卒然(突然)晕仆(跌倒),不省人事,或抽搐,或吐涎(流口水)。痉挛表现为项强(颈项强直),四肢孪急,不能屈伸(土话为手足抽筋),角弓反张(术语,整个肢体抽筋后弯成如一张弓一样)。麻木为手足面唇等部有如蚁行。眩晕,头痛,眼花,行走飘浮,头部抽搐作痛。此外,或在昏厥之后,出现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即出现半面口眼歪斜、手足不能动等症状)等(症)。治则:平胓息风法,用“羚角钩藤汤”或“镇肝息风汤”之类。
[实证]寒滞肝脉证(或“寒凝沉肝脉证”)
主要脉症:少腹胀痛,睾丸胀坠,或阴囊收缩,舌润滑,苔白,脉象沉弦或迟为其主症。少腹(下腹部的两侧处叫少腹)胀痛常牵及睾丸偏坠(一侧下坠)剧痛(很痛),受寒(冷)则甚(加重),得热而缓(减轻)。阴囊收缩,为寒滞厥阴(寒气凝于肝经,肝经又叫“足厥阴”经),致少腹之脉收引(收缩),故多与少腹痛胀同时并见。此外,或见形态虚怯蜷缩(即整个人怕冷虚弱而蜷缩着)。治则:温经暖肝法,用“暖肝煎”之类。
[虚证]肝阴不足证
主要脉症:眩晕头痛、耳鸣耳聋、麻木、震颤、雀目、舌质红干少津、苔少、脉细弦等为其主症。其眩晕、头痛为头目昏眩欲倒,不欲视人,昏而胀痛,绵绵不停。耳鸣、耳聋系逐渐而起,鸣声低微,经常不已,按之可减。麻木为肢体有不仁(感觉不灵敏)之感,抚之觉快(舒服)。震颤为肢体颤动,或自觉或他觉发抖动摇,甚者四肢筋孪拘急。雀目为两目干涩,入夜视力大减,或成夜盲(夜盲症,即天黑之后就看不见东西)。此外,尚可见面部烘热午后颧红(即两侧脸部颧骨处特别红而热,土话叫“升虚头”或“扑面火”),口燥咽干,少寐(失眠少睡)多梦等。治则:柔肝滋肾,育阴潜阳法,用“杞菊地黄丸”或“大补阴丸”之类。
[兼证]
(1)肝气犯胃(证):胸脘(上腹部中医叫“脘”)满闷时(时常)痛,两胁窜痛(来回移动地痛),食入不化(消化不良),嗳气(即打饱嗝),吐酸(水),舌苔薄黄,脉弦。治以泄肝和胃法,用“四逆散”合(加)“左金丸”之类。
(2)肝胃不和(证):不思饮食,腹胀肠鸣,便溏(大便溏软,但不泻),舌苔白腻,脉(象)弦缓。治以调理肝脾法,用“逍遥散”之类。
(3)肝胆不宁(证):虚烦不寐,或噩梦惊恐,触(遇)事易惊或善(易)恐,短气乏力,目视不明,口苦,苔薄白,脉弦细。治以养肝清胆宁神法,用“酸枣仁汤”之类。
(4)肝肾阴虚(证):面色憔悴,两颧(骨)处微红(是有虚火),头眩目昏,腰膝酸软,咽喉干痛,盗汗,五心烦热(中医术语,指两手、两足心及心中烦而有热感)或大便艰涩(不畅),男子遗精,女子经水(月经)不调或带下(“带下”为专用名词,指妇女阴道平时分泌液异常加多),舌红无苔,脉细。治以滋阴降火法,用“一贯煎”之类。
(5)肝火犯肺(证):胸胁刺痛,咳嗽阵作(一阵阵地发作),咳吐鲜血,性急善怒,烦热,口苦,头眩目赤,苔薄,舌质红,脉弦数。治以清肝泻肺法,用“黛蛤散”和“泻白散”之类。
[虚证]脾阳虚衰证
主要脉症:面黄少华(面黄没有光泽)、脘冷或泛清水、腹胀、食入运迟、喜热饮、便溏、溲清利、舌淡、苔白、脉濡弱,为其主症。或见肌肉瘦削、四肢不温、少气懒言等。脘(上腹部)冷或泛(吐)清水……食入运(运化、消化)迟(慢)……溲(小便)清利……少气懒言(没力气,懒得说话)。治则:温运中阳法,用“理中汤”之类。
[虚证]中气不足证
主要脉症:纳运不健(食欲消化不好)语言气短、(即少气懒言)。四肢乏力、肠鸣腹胀、大便溏薄而便意频(繁)、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或濡细等为其主症。或见肌肉瘦削(消瘦)、动则气坠于腰腹(感)、脱肛(肛门处肠壁外脱、收缩无力等)。治则:升阳补气法,用“补中益气汤”之类。
[实证]寒湿困脾证
主要脉症:饮食不香,中脘满闷,口甜而黏,头身重困(困乏感),便不实或泄泻。(这几句表示食欲不佳,上腹部胀闷感,口中甜黏感,头身重而困倦,大便溏薄或泻之意——也是各处文字表达不一造成的,这种现象古书中更多,宜细察)。舌苔白腻(黏滑状),脉象濡细。治则:运脾化湿法,用“胃苓汤”之类。
[实症]湿热内蕴证
主要脉症:脘胁痞胀(闷胀),不思饮食,身重体困,面目身黄(即“黄疸”),皮肤发痒,小便色赤不利(小便带红色而不畅),脉濡数,苔黄而腻等为主症。或见口渴、口苦、便溏、发热等症。治则:清热利湿法,用“茵陈蒿汤”、“四苓散”之类。
[兼证]
(1)脾胃失和(证):胃脘痞满,隐痛绵绵,食入难化,嗳气作呃,甚则呕吐,脉细,苔薄白。治以益气运中,调和脾胃法,用“香砂六君汤”之类。
(2)脾肾阳虚(证):少气懒言,怯寒肢冷(全身怕冷)易汗(很易出汗),便溏泄或五更泄泻(大便溏软或每到天亮边泄泻,这叫“五更泄”)。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细。治以健脾温肾法,用“理中汤”合(和)“四神丸”之类。
(3)脾湿犯肺(证):咳吐痰涎(黏液状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胃纳不佳,苔白微腻,脉滑。治以燥湿化痰法,用“二陈汤”或“平胃散”之类。
[虚证]
(1)阴虚肺燥(证)
主要脉症:咳呛气逆,痰少质黏,咯吐不利;咳而痰中带血,或为血丝,或见血块;潮热(每日午后发热),盗汗,午后颧红,少寐失眠;口干咽燥,或声音发哑;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则:滋阴润肺法,用“百合固金汤”之类。
(2)肺气亏虚(证)
主要脉症:咳而短气(呼吸急促),痰液清稀;倦怠懒言,声音低怯;面色白(脸色苍白而没有光彩),畏风形寒(怕风,全身怕冷感);或有自汗(白天无故出汗);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治则:补益肺气法,用“补肺汤”之类。
[实证]
(1)痰浊阻肺(证)
主要脉症:咳嗽气喘,喉中痰鸣(呼噜作响),痰黏稠(不易咳出);胸胁支满酸痛,倚息不得卧(喘而不能平卧,即“端坐呼吸”);苔腻色黄,脉滑。治则:泻肺降气法,涤饮(痰饮)去壅(阻)法,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或“挖涎丹”之类。
(2)风寒束肺(证)
主要脉症:风寒在表,则恶寒发热,头痛身楚(酸楚或酸痛),无汗,鼻塞流涕,咳嗽痰稀薄,脉浮紧,苔薄白。寒饮(痰饮,不是饮水的“饮”)内阻,则咳嗽频剧,气急身重(感),痰黏白量多,发热恶寒,苔白滑,脉浮紧(这是标准的哮喘发作)。治则:发散风寒法或温化寒饮法,用“麻黄汤”或“小青龙汤”之类。
(3)热邪乘肺(证)
主要脉症:咳嗽之声洪亮,气喘息粗(呼吸粗),痰稠色黄,或咳出腥臭脓血,咳则胸痛引背(向背部放射);鼻干,或鼻衄(出血)鼻煽(鼻翼煽动)。或流脓涕,气息觉热;身热烦渴引饮(口渴甚,要大口喝水),咽喉肿痛;大便干结,小便赤(带红色)涩不利(少而不畅);舌干质红,舌苔黄燥,脉数。治则:清肺泄热法,用“千金苇茎汤”或“泻肺汤”之类。
[兼证](临床上一般还以兼证更多见)
(1)脾虚及肺(证):纳呆(食欲差)便溏,咳嗽痰多,倦怠肢软无力,甚则面足肿(浮肿),苔白,脉濡弱。治以培土生金法,用“四君子汤”之类。
(2)肺肾两亏(证):咳嗽夜剧,腰腿酸软,动则气促,骨蒸潮热(骨蒸笔者不详悉,只知是潮热之较重者)。盗汗遗精,舌红苔少,脉细数。治以滋阴养肺法,用“生脉散”之类。
[阳虚]
(1)肾气不固(证)
主要脉症:面色淡白,腰脊(背)酸软,听力减退,小便频频(次数多)而清,甚则不禁(排尿不能控制,自然流出)滑精(精液不分昼夜有梦无梦自行流出)早泄(性交时一碰生殖器精液即提前流出),尿后余沥(即尿后滴不尽,肌肉收缩无力的现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则:固摄肾气法,用“大补元煎”之类。
(2)肾不纳气(证)
主要脉症:短气喘逆(气急而喘),动则尤甚,咳逆汗出,小便常随咳而出(即尿失禁),甚则痰鸣(喉间有声),面色浮白(苍白),苔淡薄,脉虚弱。治则:纳气归肾法,用“人参胡桃汤”或“参蚧散”之类。
(3)肾阳不振(证)
主要脉症:面色淡白,腰酸腿软,阳痿,头昏耳鸣,形寒尿频,苔淡白,脉沉弱。治则:温补肾阳法,用“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之类。
(4)肾虚水泛(证)
主要脉症:水溢肌肤,则为周身浮肿,下肢尤甚,按之如泥(按皮肤有凹陷),腰腹胀满,尿少;水泛为痰,则为咳逆上气(气喘),痰多稀薄,动则喘息,苔淡白,脉沉滑。治则:温阳化水法,用“真武汤”或“济生肾气丸”之类。
[阴虚]
(1)肾阴亏虚(证)
主要脉症:形体虚弱,头昏耳鸣,少寐健忘,腰酸腿软,或有遗精,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治则:滋养肾阴法,用“六味地黄汤”之类。
(2)阴虚火旺(证)
主要脉症:颧红唇赤,潮热盗汗,腰脊酸痛,虚烦不寐,阳兴(指生殖器时时“举阳”挺起)梦遗,口咽干痛,或呛咳,小便黄,大便秘,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则:滋阴降火法,用“知柏地黄汤”之类。
[兼证]
(1)肾虚土衰(证):大便溏泄,完谷不化(食物不化,吃啥拉啥),滑泻难禁(不断地泻,止不住),腹胀少食,神疲形寒(全身怕冷),肢软无力,舌淡苔薄,脉沉迟(慢)。治以补火生土法,用“四神丸”之类。
(2)肾水凌心(证):心悸不宁,水肿,胸腹胀满,咳嗽短气,不能平卧,指唇青紫,四肢厥冷(冰冷),苔淡薄,脉虚。治以温化水气法,用“真武汤”之类。
以上仅以五脏辨证内容为例,其他内容可类推……
肝位于膈下,右胁之内,腹腔之上。肝有主藏血为体阴,行疏泄而用阳的生理特点。肝在五行中属木,与胆相表里。
1.肝的生理功能
(1)主疏泄:疏泄,即疏通畅达之意。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升发的特性,能调畅全身的气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调畅气机: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的主升、主动、主散的生理特性是气机疏通、升发、畅达的重要条件。肝调畅气机,就是说肝的疏泄功能,对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起着重要的疏通和调节作用。只有气机的调畅,才能维持气血的正常运行,脏腑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肝失疏泄,气血运行失常,使气机阻滞,可见胸胁、两乳或少腹胀满不适;气滞血行不畅,则胸胁刺痛、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甚则形成症积。若肝气升发太过,则见面红耳赤、头胀头痛、目赤肿痛、头晕耳鸣,甚则血随气升而见吐血、咯血,甚则昏厥。
2)调节情志:情志,即情感、情绪,是指人类精神活动中以反映情感变化为主的一类心理过程。肝调节情志,是说肝通过其疏泄功能对气机的调节作用,可以调节人的情志活动。情志活动虽由心统领,但又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的调畅,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而肝能调理气机,影响着气血的运行,起着调节情志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顺畅,则精神愉悦,心情舒畅。若肝的疏泄失常,肝气郁结,则心情抑郁、闷闷不乐、而善太息;肝的升发太过,则肝阳偏亢或肝火过盛,可见精神亢奋、烦躁易怒等异常表现。
3)协助消化:肝的疏泄功能协助消化的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①协调脾胃的升降: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主降,脾气主升,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是维持脾胃升降协调的先决条件。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使脾之清阳能升,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医|学又能助胃之受纳腐熟,使浊阴下降,食物下传于小肠。病理情况下,若肝失疏泄,可使胃失和降,而见恶心、呕吐、暖气、呃逆、胃脘胀满疼痛等肝胃不和的表现;或使脾气不升,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肝脾不调的表现。②调节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肝的疏泄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帮助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肝气郁结,则可导致胆汁的分泌和排泄的异常,出现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厌食油腻,甚则黄疸等。
此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还有利于三焦水道的通利,协调水液代谢;运行气血,调理冲任,调节妇女的月经及孕育功能;疏泄有度,调节男子精液的正常排泄。
(2)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作用,以适应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需要,并防止出血的发生。当人体处于安静的状态时,机体需要的血流量减少,部分血液回流至肝脏并贮藏起来;当人体处于运动状态时,机体的血液需要量增加,肝脏内贮藏的血液被调动出来,以满足身体各组织器官的需要。所以王冰注解《素问。五脏生成论》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若肝藏血的功能失常,一是肝血不足,可见两目干涩昏花、视物不清、夜盲、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二是肝不藏血,可导致出血之证,而见吐血、衄血、咯血、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等症。
2.肝的生理连属
(1)肝在志为怒:怒属于一种不良的精神刺激,是人们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怒在一定限度内是情绪的宣泄,对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若大怒不解,则成为一种不良的刺激,可使肝气上逆,可见头胀头痛,甚则血随气升,而见呕血或昏厥。
(2)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筋,即筋膜,附着于骨聚于关节,是连结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特殊组织。肝在体合筋,是因为筋的功能的发挥,须赖肝血的濡养。所以,肝血充足,筋得其养,则肢体强健有力,活动灵活自如。若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则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或屈伸不利;若热邪亢盛,燔灼肝经,筋脉挛急,可见四肢抽搐、手足震颤、牙关紧急、角弓反张等肝风内动之证。
爪,即指(趾)甲。肝血养筋,而“爪为筋之余”,故爪的荣枯与肝血的盈亏密切相关。肝血足,则爪甲坚韧,红润有泽;肝血亏虚,则爪甲软薄而质脆、色夭而枯。
(3)开窍于目:肝的经脉上系于目,肝的精气上注于目,目的视觉功能的发挥需要肝血的滋养,所以说“肝开窍于目”。反过来,肝的功能正常与否,也可以从目上反映出来。肝血足,则视觉灵敏。若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见两目干涩、或视物不清;肝经风热,则目赤肿痛;肝风内动,则目睛上翻;肝胆湿热,则目睛黄染。
(4)泪为肝液:肝开窍于目,泪为目睛之液,故泪为肝之液。若肝血足,目睛中津液满溢,则能濡润双目,从而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若肝的功能失常,可导致泪液分泌的异常。如肝血亏虚,津液分泌不足,则两目干涩;肝经风热,则迎风流泪;肝经湿热,则目眵增多。
肺为五脏之华盖,其位,外合皮毛,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又为清肃之脏,不容异物,故外感和内伤因素都易伤损肺脏而引起病变。肺主气,司呼吸,故肺病多以气机升降失常的证候为主,其常见的证候有肺气亏虚、阴津亏耗、寒邪犯肺、邪热乘肺、痰浊阻肺等。
兹将肺病证的基本证候及特征分述如下。
·肺气亏虚
1.主要脉症声音低怯,倦怠懒言,面色少华,极易感冒,恶风形寒,或有自汗,若咳嗽则咳而无力,痰多清稀,舌淡苔白,脉虚弱。
2.证候特征本证以肺气不足和卫气不固的见症为主,此外,尚有一般的气虚见症。
本证与阴津亏耗证的鉴别是:本证为肺气不足和卫外功能减退,而表现为短气、自汗、畏风、易感冒等症;彼为肺之阴津亏耗,而表现为阴津不足和有热象,如干咳少痰、潮热盗汗等症。
·肺阴亏耗来自www.Examw.com
1.主要脉症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午后颧红,潮热盗汗,形体消瘦,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2.证候特征本证以肺虚气失宣肃、津亏不润及阴虚生热的见症为临床特征。
肺脏阴津亏耗证与燥邪犯肺证的鉴别是:本证为肺脏自病,以阴津亏虚为主症,如干咳少痰、潮热盗汗等;而燥邪犯肺证,以外感燥邪为主,虽亦有肺失清润,干咳少痰,咽喉干燥,但伴有外感表证。
·寒邪犯肺
1.主要脉症咳嗽痰稀薄,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头身痛楚,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2.证候特征本证除有寒邪束肺,肺气失宣的证候外,尚有恶寒发热等风寒表证。
本证与寒饮内阻证的鉴别是:本证为外感寒邪,肺气失宣,故表现为咳嗽痰稀薄,恶寒发热等;而寒饮内阻证则为饮邪碍肺,肺失宣降,故以咳嗽气急,痰白如沫如涎而量多等症为主要表现,而无外感表证。
·邪热乘肺
1.主要脉症咳嗽,痰黄或黄白相兼,痰不甚粘稠,痰量一般不多,或有鼻塞流黄涕,或恶风身热,咽喉疼痛,苔薄黄,脉浮数。·2.证候特征本证除有邪热阻肺,肺失清肃的证候外,尚有恶风身热,咽喉疼痛,苔薄黄,脉浮数。
本证与痰热蕴肺证的鉴别是:本证兼具肺失宣肃与风热表证;而痰热蕴肺证则为痰浊化热或热邪灼津为痰,痰与热壅塞于肺,肺失宣肃证,故以咳嗽痰多痰黄,或痰鸣或痰中带脓血等为主要表现,一般无外感表证。
·痰浊阻肺
1.主要脉症咳嗽痰多粘稠,色白或灰白,胸满憋闷,气息急促,喉中痰鸣有声,甚至倚息不能平卧,苔白厚腻,脉弦滑或濡滑。
2.证候特征本证兼有肺失宣肃和痰浊壅盛的见症。
本证与痰瘀阻肺证的鉴别是:本证肺气上逆和痰浊壅盛证都极为明显;而痰瘀阻肺证以痰瘀阻蔽胸中阳气为主要表现,如心悸、胸闷、唇甲青紫等症,多数情况不以咳嗽气逆等肺气上逆为主证。
关键词:明清时期;辨证论治;脏腑辨证;脏腑病机
摘要:脏腑辨证之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明清时期脏腑辨证之说似乎少有医家提倡,但脏腑辨证之法却被广泛地应用。其面貌特点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脏腑辨证与多种辨证方法相融互参,成为多种辨证方法的基础。2.对肾、命门、脾胃、肺、肝等病机认识愈加深入、病证分型愈加完备。3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从注重哲理思辩到重视具体应用的转折。该时期是脏腑辨证的推广应用时期。
脏腑辨证之说历经了秦汉时期的理论奠基、晋唐时期的成长、宋元时期的成熟,它在明清时期又呈现了怎样的发展特点呢?归纳起来,特点有三。
“脏腑辨证”一法融入辨证众法之中
明清时期,除江涵暾著《笔花医镜》(公元1834年,道光十四年),将脏腑辨证之说作了简要总结外,已少有医家将脏腑作为疾病分证的首要纲领而独立提倡。该时期随着辨证论治思想的逐步确立,各种辨证方法层出不穷,如辨八纲、辨卫气营血、辨三焦、辨络脉等。而上述诸种辨证又无不关乎脏腑,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表明脏腑辨证之法已广泛地融入其他辨证方法之中,辨脏腑是其他诸种辨证的基础。
1.脏腑辨证与“八纲”互参
历各时期,医家倡导脏腑辨证多从“虚实寒热”来分型,明清之际仍然提倡脏腑辨证说的《笔花医镜》更是以脏腑统“八纲”:“按对病情,审为何脏何腑,是阴是阳,不乖乎表里虚实寒热之真,即知为心肝脾胃肺肾之疾”[1]。由于“阴阳之分,总不离乎表里虚实寒热六字尽之。夫里为阴,表为阳,虚为阴,实为阳,寒为阴,热为阳”[2],故各脏腑病症从表里虚实寒热六个方面分型。不仅如此,江氏明确了脏腑虚证、实证还有气血痰郁之别。比如“心之虚,血不足也”,“心之实,其症为气滞、为血痛,为停饮,为痰迷”。而此前的《医学启源》对于考试大/网站收集脏腑气血痰郁的证型还没有明确表述,仅能够从其治法“补血”、“补气”、“通滞”、“除湿”等间接反映。
明清众医家逐步确立了察病辨“八纲”的辨证论治思想。其中明张景岳的“二纲六变”辨证体系即是后世八纲辨证的原型,但亦不离脏腑,以“八纲”统脏腑。张氏将“审阴阳”作为辨证的总纲,即“二纲”,辨“表里寒热虚实”为其次,名为“六变”[3]。“六变”之下皆要辨脏腑。如“辨虚实”包含辨五脏虚证、五脏实证:“辨寒热”含有辨五脏寒证、五脏热证。据考这些脏腑分证的内容主要源自独重脏腑辨证的《中藏经》。同时,认为凡里证皆应定位于五脏:“里证者,病之在内在脏也。”[4]
2.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以脏腑为基础
明清医家在温病领域创立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论治体系。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不仅包含了脏腑辨证,而且以脏腑辨证为理论基础。首先,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把人体从表到里或由浅入深分为卫、气、营、血四个层次,反映病位与病性的轻重情况和传变情况。其中以卫代表肺与皮毛,气代表肺、胸膈、脾、胃、肠、胆,营代表心与心包,血代表肝、肾。叶派传人吴瑭创立三焦辨证论治体系,把人体躯干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以反映疾病重心所在及传变规律,上焦包括肺与心,中焦则包括脾与胃,下焦包括肝与肾。所以辨证最终要落脚于脏腑。
3.络病辨证亦究脏腑
清代是络病理论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以叶天士的“久病入络”说为代表,集大成于《临证指南医案》,丰富了《内》、《难》关于络病辨证的内容。络病辨证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辨脏腑,病在某之络,便有某脏之症。在病证上《叶案》中记有“肝络凝瘀”、“胆络血滞”、“伤及肝脾之络,致血败瘀留”之腹痛、“瘀血积于胃络”之胃脘痛,有“吸入温邪,鼻通肺络,逆传心包络中”之温热病,有“阴风湿晦于脾络”之中风等。病久必及阳明胃络,叶氏继承《内经》的相关理论,以调治脾胃络脉功能作为治疗脾胃疾病的重要原则。胃病治络当辨新久气血。可总结出八种辨证:气郁络中、热入胃络、痰饮阻络、胃络瘀结、胃络虚寒、胃络气虚、络燥失润、络血不足。总之对络病的辨证在明辨所属脏腑的同时详辨其虚、实、寒、热、风、湿、痰饮、血瘀等不同证型。尤其关于脏腑络病虚证的诊治是对《内经》的重要补充。
4.奇经辨证责于肝肾
叶天士还发挥了奇经辨证。奇经为病多与肝肾久损有关,他说:“医当分经别络,肝肾下病,必留连及奇经八脉,不知此旨,宜乎无功”。[5]见有奇经八脉失司不固的病证,强调以调补肝肾为总的治法,多选用血肉有情之品填补奇经,还认为八脉为病的证治不离肝肾,亦牵涉阳明脾胃。他总结道:“凡冲气攻痛,从背而上者,系督脉主病,治在少阴;从腹而上者,治在厥阴,系冲脉主病,或培补阳明”。[6]
脏腑病机新论迭出
明清医学,其理论内容及范式是金元医学的延续。而研讨脏腑病机及诊治正是这两个时期医学传承的主题。河间学派,其研究的六气病机或火热病证皆以脏腑为基础。该学派的影响经“丹溪之学”绵延至明清两代,如戴思恭、王履、王纶、虞抟、汪机。易水学派更是以张元素为首倡脏腑议病,众弟子究脏腑病机以继之,他们对明代温补派医家影响极大。在金元医学影响下,明清各家,继续深入探讨脏腑病机及诊治,已是人言言殊。
1.肾命新识
明代温补派医家们深入阐发了肾命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关键作用,并将其运用于内伤杂病的诊治。薛己继承了东垣补脾、钱乙益肾之长,注重肾与命门,视其阴阳虚实之偏颇而论治,还强调肾命对脾胃的温煦作用。在其影响下明以后诸医家逐步将肾命的探索引向深化。赵养葵倡“命门”新说,否定了自《难经》以来左肾右命的观点,认为命门五行属火,位在两肾中间,命火养于肾水,二者既须分又不可截然而分,而命门处于主导地位。命门是君主之官,五脏的生机都根源于命门之火。同时倡导命门说的尚有张介宾、孙一奎,他们的认识大同小异。唯张介宾强调命门水火、阴阳互根,而且认识到真阴为生命的物质基础,显然比单纯的命门相火论和命门元气论又有所提高。李中梓遥承易水之绪,仍以兼顾脾肾为说,谓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在证治中贯穿了先后天根本的学术思想,认为精血之源头在乎肾,阳气之源头在于脾,因此虚劳治疗亦重在脾肾。
2.对肺的认识
与明代温补派医家强调脾肾命门不同,明·绮石开始强调肺在虚损病证中的作用,对虚劳病证强调肺阴虚证治。认为劳嗽、吐血、骨蒸、尸疰等阴虚成劳之证,皆统于肺,立清金保肺法。其对肺阴虚证治的发挥,于以往在虚损病证上只着眼于脾肾二脏而言,无疑更为完备了。
喻昌在其“秋燥论”中联系肺的病理、证候特点阐述了肺燥证。他认为秋伤于燥,燥则伤肺,《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说“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是指(月贲)郁、诸痿、喘呕等病证皆由燥气过胜,耗伤肺津,清肃之令不能下行而致。治疗主以甘柔滋润之药,并制定清燥救肺汤。其对肺燥证治的发挥,不但是对《内经》的新的诠释,更丰富了关于肺的辨证内容。
另外,明·张景岳还述及今之所谓肺阳虚证[7]、清·薛生白所论“肺胃不和”[8]等证无不丰富了对肺的认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对肝的认识
自朱丹溪阐发郁证以来,明清医家更为重视木郁之证,赵养葵在《医贯》的郁病论中提出辨证治疗从肝入手,解决了木郁,则其他疾病迎刃而解;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认为凡病多起于郁,气候变化如气运乖和,则五郁之病生;情志拂郁,则六郁之病作。诸病多从肝来。何梦瑶在《医碥》中说:“百病皆生于郁……郁而不舒,则皆肝木之病矣”。[9]张锡纯提出人之元气根基于肾而萌芽于肝,凡元气之上脱、精之下夺、汗之外泄,均由肝虚所致。很多医家更扩大了肝病范围。魏之琇的《续名医类案》一半以上病例涉及情志,尤以怒气为多。傅青主以肝统治内、妇科病,治肝法贯穿其女科全书。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首即设中风、肝风、眩晕、头风、虚劳等与肝相关之病,书中所载风、劳、臌、膈四大重证无不与肝相涉。该时期肝病辨证之精细,则以王旭高为最。王氏认识到“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而将其分为肝气证治、肝风证治、肝火证治三类。肝气证治,又分肝气旺中气虚、肝气乘脾、肝气乘胃、肝气上冲心、肝气上冲肺。肝风证治又分为阳亢、血虚、中土虚不能植木、中土虚寒导致虚风。肝火证治分为上逆、炽张、伤阴侮金、水不涵木。根据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的不同,制定补肝、镇肝、敛肝、散肝、平肝、搜肝等治肝三十法。
4.脾胃新说
明·缪希雍阐发脾阴证治,纠正了前人专主温补脾阳之一偏。诊断脾阴不足,缪氏归纳出“脾元虚”与“内热津液少”两大要点;提出以“甘寒滋润”为补益脾阴之法。滋阴大法从元末的主用苦寒到缪氏主用甘寒是一个重要转折。这对叶天士尤有重要影响。
叶桂强调脾胃分论,创立胃阴学说。胃属阳土,宜通,喜柔润;脾属阴土,宜藏,喜刚燥。因此,脾阳不足,胃有寒湿,宜温燥升运,用东垣之法;若见阳盛之体,或患燥热之证,或病后伤肺胃之津液,以致虚痞不食,舌绛咽干,烦渴不寐,肌燥高热,便不通爽,主以降胃之法,用玉竹、花粉、沙参、石斛、麦冬等甘平或甘凉濡润之品养胃阴,使津液来复而通降自成。其脾胃分论、胃阴宜养的观点给后学以很大启发。此后的医家对脾或脾胃的阴虚证逐渐重视起来。
除上述外,具体到某种疾病的脏腑辨证也日见丰富,如中风、泄泻、血证等。比如出血病证,张介宾认为“当察五脏”,张石顽主张“须辨脏腑”,并在病机、表现上都作了总结。唐宗海论血证尤其系统地阐发了脏腑病机,如“肺,主行制节,故五脏六腑,皆润利而气不亢。肺中常有津液,润养其金,故金清义伏,若津液伤,则口渴气喘,痈痿咳嗽。金不制木,则肝火旺,火盛刑金,则蒸热喘咳,吐血劳瘵并作。”[10]
(一)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
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
(二)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
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三)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
受盛和传化水谷。 “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四)奇恒之腑的概念及共同生理特点
1. 概念
奇恒之腑,是指形态上中空有腔似腑,功能上贮藏精气似脏,与一般脏腑不同的六种器官或组织,包括脑、髓、骨、脉、胆、胞(习惯上指女子胞,但男女皆有“胞”。“胞”,在男子是指精室,又称精宫)。
2. 共同生理特点
贮藏精气。 “藏而不泻”。
(五)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1. 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
2. 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chu/897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郁证望闻问切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