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基础

礞石炮制方法

绿色饮食在行动 2023-04-25 17:39:50

礞石炮制方法

礞石击破后,它的折断面有星点,加热煅烧,则星点变成金色的碎片状,所以称为“煅金礞石”。下面我们来学习下礞石炮制炮制方法以及礞石炮制前后的情况。

礞石炮制方法

1、将礞石捶碎,置于锅内,加热并以铁铲拌炒,礞石的颜色开始变为黑色,小块变薄片,礞石因受热之后开始产生的烟应迅速的散失,所以在拌炒之时翻动宜勤宜快。

2、约炒一个小时后,礞石即呈深黄褐色,内带闪闪发光的金色片屑,即可离火,俟其冷却即成金黄色的片状金礞石。

3、在操作时一定要注意“窝烟”如烟未被驱散干净其烟则把礞石熏成青灰色“金星”也就不那么显著了,出锅后晾凉,用粗马尾罗筛过一次,有不透明的的在煅一次,如有杂质(白色石块)随时簸出礞石去净杂质即得。

礞石炮制前后的情况

1、礞石味甘咸性平,入肝经为镇经消痰之药,是一种云母之类的矿石,尚含有一些有机杂质,煅时温度很高,其中的有机物及挥发物因分解而生烟,因云母能耐高热,故他的本身并没有变化,清末唐容川的“本草问答”说“礞石不煅则石质不化,药性不发,故必发煅”经验上礞石有祛痰的作用,故“本草纲目”云,吐痰在水上,以石末渗之痰即随水而下,则其沉坠之性可知”所以在礞石滚痰丸里是主药。

注意事项:礞石过去式经常砂锅煅,因为砂锅小产量也少,现在试用较大的铁锅来煅炒,产量科比铁锅提高6-7倍,质量尚可避免窝烟。

效用:泻痰热、破微积。

煮中药前都要先泡30分钟,那么请问这个泡药的水真正煮的时候需要倒掉换新水吗?还有就是刚买的药用洗吗?

一、中药煎煮之前是否需要清洗?
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
二、中药煎煮宜选用那些器皿?
煎药的器皿一般以瓦罐、砂锅为好,搪瓷、不锈钢亦可,但忌用铝、铁器、铜器,防止这些金属物品与药物产生反应,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对人体产生危害。李时珍曾说过:“凡煎药并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现在一般通用的是有盖的陶瓷砂锅 。
三、中药的煎煮程序如何?
①浸泡 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然后加冷水至高出药平面寸许,浸泡0.5-1小时。冬天若用20-30度的温水浸泡可缩短煎煮时间,但不能用开水浸,以免某些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突然受热凝固、外层形成坚密的包膜,或使部分高分子物质形成胶体不利有效成分浸出。但浸泡时间不宜过久,特别在夏季,以免引起药物酶解和霉败煎前浸泡
如果方中花叶类药物较多,吸水量较大,煎煮前应补充加水,使水高出药平面约1-2厘米。
②加热火候 一般在药物煮沸前用武火(急火),煮沸后宜改为文火(慢火)。但一些治疗外感疾病的中药也可在煮沸后不改文火,继续用武火煎煮5分钟左右即可。
③煎煮时间 应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有效成分溶出的难易和用药情况而定。一般来讲,头煎以沸腾开始计算时间需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药头煎煮10~15分钟,二煎煮10分钟。滋补头煎煮30~40分钟,二煎煮25~30分钟,有先煎药需先煎10~30分钟,后下药应在最后5~10分钟入锅。
④二煎(复煎) 头煎结束后,将药汁滤出,重新加入冷水至高出药平面约0.5-1厘米,继续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15-20分钟即可。
四、关于药物的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等的说明
(1) 先煎
先煎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的毒性,充分发挥疗效。
①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必须先煎。如生石膏、寒水石、赤石脂、灵磁石、代赭石、海浮石、礞石、自然铜、牡蛎、石决明、珍珠母、海蛤壳、瓦楞子、龟板、鳖甲、穿山甲、龙骨、龙齿、鳖甲、水牛角等等,可打碎先煎30分钟。
②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商陆等等,要先煎1~2小时,先煎、久煎能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
③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火麻仁、石斛、只有先煎才有效。
(2) 后下
后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有效成分免于分解破坏。
①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藿香、木香、豆蔻、砂仁、草豆蔻、檀香、降香、沉香、青蒿、细辛等等均应后下,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入药即可。
②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大黄、番泻叶等等应后下。
(3)包煎
①花粉类药物,如粉花粉、蒲黄;细小种籽类药物,如葶苈子;药物细粉,如青黛等等均应包煎。
②对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如车前子在煎煮过程中易粘锅糊化、焦化,故需包煎。
③对附绒毛药物,如旋覆花等,采取包煎,可避免由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引起咳嗽。
(4)烊化冲入
对于一些胶类或糖类,粘性大,如阿胶、鹿角胶、蜂蜜、饴糖等等,宜加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汤液中或入汤液中烊化服用。如若混煎,会导致药液的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溶出,胶亦受一定损失
(5)煎汤代水
一般体积庞大吸水量较大的药物如丝瓜络、灶心土、金钱草、糯稻根等先宜与水煎煮,将所得的药汁去滓后再煎他药。
(6)溶化
如芒硝、玄明粉等亦可溶化冲入汤剂中应用
(7)另煎后兑入
一些贵重的药物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等均可以另煎,其汁液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8)生汁兑入
如鲜生地汁、生藕节、梨汁、韭菜汁、姜汁、白茅根汁、竹沥等,不宜入煎可兑入煮好的汤剂中服用。
(9)合药冲服
某些贵重的药物有效成分不在水中溶解的或加热后某些有效成分易分解的药物,如人参粉、牛黄粉、羚羊粉、三七粉、麝香粉、全蝎粉、肉桂粉、甘遂粉等,将药末合于已煎好的煎剂中搅拌后服。
五、一副中药应该煎煮几次为好?
一般而言,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的有效成分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但对于药量较大的处方,在两次煎煮后可能存留的有效成分较多,可再煎第三遍,改为一日3次服用,以节约中药资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

大黄有几个常用炮制品,其作用特点是什么

你好: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大黄的功效: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大黄的作用: 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由于鞣质所致,故泻后又有便秘现象;有利胆和健胃作用;此外,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大黄的应用: 1、积滞便秘。本品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又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泄热,故实热便秘尤为适宜。常与芒硝、厚朴、枳实配伍,以增强泻下攻积之力,为急下之剂,用治阳明腑实证,如大承气汤(《伤寒论》);若大黄用量较轻,与麻仁、杏仁、蜂蜜等润肠药同用,则泻下力缓和,方如麻子仁丸(《伤寒论》)。若里实热结而正气虚者,当与补虚药配伍,以攻补兼施,标本并顾。如热结而气血不足者,配人参、当归等药,方如黄龙汤(《伤寒六书》);如热结津伤者,配麦冬、生地、玄参等,方如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若脾阳不足,冷积便秘,须与附子、干姜等配伍,如温脾汤(《千金方》)。 2、血热吐衄,目赤咽肿。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常与黄连、黄芩同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如泻心汤(《金匮要略》)。现代临床单用大黄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若与黄芩、栀子等药同用,还可治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证,如凉膈散(《和剂局方》)。 3、热毒疮疡,烧烫伤。本品内服外用均可。内服能清热解毒,并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使热毒下泄。治热毒痈肿疔疮,常与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同用;治疗肠痈腹痛 ,可与牡丹皮、桃仁、芒硝等同用,如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本品外用能泻火解毒,凉血消肿,治热毒痈肿疔疖,如用治乳痈,可与粉草共研末,酒熬成膏的金黄散(《妇人大全良方》);用治口疮糜烂,多与枯矾等份为末擦患处(《圣惠方》)。治烧烫伤,可单用粉,或配地榆粉,用麻油调敷患处。 4、瘀血证。本品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其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热,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治妇女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者,常与桃仁、 土鳖虫等同用,如下瘀血汤(《金匮要略》);治妇女瘀血经闭,可与桃核、桂枝等配伍,如桃核承气汤(《伤寒论》);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与当归、红花、穿山甲等同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5、湿热痢疾、黄疸、淋证。本品具有泻下通便,导湿热外出之功,故可用治湿热蕴结之证。如治肠道湿热积滞的痢疾,单用一味大黄即可见效(《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或与黄连、黄芩、白芍等同用;治湿热黄疸,常配茵陈、栀子,如茵陈蒿汤(《伤寒论》);治湿热淋证者,常配木通、车前子、栀子等,如八正散(《和剂局方》)。 此外,大黄可破痰实,通脏腑,降湿浊,用于老痰壅塞,喘逆不得平卧,大便秘结者,如礞石滚痰丸(《养生主论》)。
愿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麸皮炒类药品炮制的目录包括

麸皮炒类药品炮制的目录包括
1、“蜜炙”类药品
炙麻黄 炙桂枝 炙甘草 炙升麻 炙白前
炙桔梗 炙款冬花 炙橘络 炙马兜铃 炙枇杷叶
炙桑叶 炙紫菀 炙山楂 炙苍术 炙党参
炙黄芪 炙当归 炙百合 炙冬瓜子 炙前胡
炙紫苏子 炙橘红 炙细辛 炙葶苈子 炙白槿皮
炙紫苏梗 炙罂粟壳 炙白薇 炙旋覆花 炙桑白皮
2、“清炒”类药品
牛蒡子 桑枝 川楝子 葶苈子 白蒺藜
椿根皮 谷芽 莱菔子 海螵蛸 桑螵蛸
常山 麦芽 紫苏子 苍耳子 蔓荆子
酸枣仁 桑叶 五灵脂 路路通 地鳖虫
白芥子 瓜蒌皮 瓜蒌子 槐花 山楂
刺猬皮 栀子 薏苡仁 王不留行 九香虫
车前子 草果仁
3、“麸皮炒”类药品
苍术 白术 枳实 枳壳 僵蚕
4、“醋炒”类药品
柴胡 香附 青皮 三棱 莪术
芫花 大戟 乳香 没药 五灵脂
艾叶 玄胡 甘遂 狼毒 商陆
5、“炒炭”类药物
荆芥 地榆 侧柏叶 大蓟 小蓟
干姜 茜草 蒲黄 血余 山楂
乌梅 槐角 藕节 棕树
6、“酒炒”类药品
酒黄连 酒黄芩 酒当归 酒当归身 酒白芍
酒当归尾 酒赤芍 酒延胡索 酒栀子 酒大黄
7、“盐水炒”类药品
黄柏 知母 小茴香 橘核 炙泽泻
益智仁 沙苑子 怀牛膝 杜仲 补骨脂
续断 巴戟天 荔枝核 车前子
8、“砂炒”类药品
豹骨 狗骨 狗脊 穿山甲 骨碎补
牛角腮 脐带腮 鸡内金 水蛭 鹿筋
龟版 鳖甲 干蟾 猴骨 马钱子
9、“蛤粉炒”类药品
阿胶珠 线鱼胶 黄唇胶
10、“火锻”类药品
阳起石 瓦楞子 青礞石 金礞石 绿矾
自然铜 鱼脑石 人中白
本文是卫兰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chu/8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