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基础

痹证的问诊

祝由网 2023-11-13 11:29:27

痹证是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病,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毒热,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则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甚则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本证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不论男女老幼均可发生。历代医家从临床实践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如《素间·痹论》认为此证起因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从所见的症状分类,则有行、痛、着、热之别,以病位的浅深分型又有皮、肌、脉、筋、骨之殊。若病久不已,复感外邪,内客脏腑,更可演变成为肺、脾、心、肝、肾、肠、胞等脏腑诸痹。自《内经》始,历代医家对痹证的病因、病机有颇多论述。大量文献与近代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本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生活环境、个体素质、产后、外伤等因素均有密切的关系,且病位的浅深、治疗的确当与否、机体的抗病能力强弱,以及是否复惑外邪,对病情的转归及预后,都有直接的影响。后世医家在《内经》理论基础上,加以仔细观察,不断总结,逐渐趋于完善。近些年来,焦树德教授又把关节变形的痹证统称为尪痹,丰富了祖国医学对痹证的认识和治法。

西医的急慢性关节炎、关节周围疾病、风湿热等病属本病范畴。

本病的起因和形成,主要是由于脏腑气血亏虚、正气不足,以致营卫之气不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内入肌腠、经络,深伏筋骨,流注关节,故本病具有关节疼痛,肌肉酸软麻木,身体重着的症状。并可因长期受气候环境影响而成者。又可因感受风寒湿邪偏胜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证型。若湿热素盛或素体阳盛,或三气杂感郁而化热,则为热痹。个人的体质不同、感受外邪的轻重各异、病性的寒热有别,故受病的浅深也因之而异。

(一)问诊要点

本病可通过问诊及必要检查确诊。在问诊过程中,首先应询问发病原因、病变部位、关节疼痛的时间等。除湿热痹外,诸痹皆逢寒则剧,得热则舒,每遇阴雨天则与人体相感应。还应询问关节外形是否肿胀,疼痛的性质如何,既往有无痢疾史、外伤史、结核史、过敏史等,以有利千辨证治疗。要辨别阴阳寒热虚实,以利于用药;还要与痿证相鉴别。

(二)分型问诊

1.行痹(又称风痹

问诊:四肢肌肉关节疼痛、酸楚,浒走不定,以腕、肘、髋、膝、踝等人关节为多见。关节屈伸不利,或恶寒发热。

治法:祛风通络,佐以散寒除湿。方用防风汤。若尤汗身烦痛,加麻黄、苍术解表除湿;若多汗恶风,一身掣痛为旧风虽出新风又入,加黄芪、白芍实卫和营;关节强痛、屈伸不利,加蜣螂、灵仙、苡仁。

2.痛痹

问诊:肢体关节剧痛,痛有定处,得热痛减,日轻夜重。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方用乌附麻辛桂姜汤。若湿热阻滞阳气,麻木甚者,加茯苓、半夏、柱枝;若疼痛日久不去,关节寒冷拘挛者,用大活络丹或小活络丹。

3.着痹(又称温痹)

问诊:肢体关节、肌肉肿胀疼痛,重着,晨僵,痛处固定,阴雨天更甚,甚则腰膝冷沉,足肿,苔白腻。

治法:除湿运脾,祛风散寒。方用薏苡仁汤加减。或兼恶寒发热,身烦疼者,去川乌、当归,加白芷、藿香以解表化湿;小便不利,身浮肿者,加泽泻、猪苓以利小便。

4.热痹

问诊:关节肌肉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屈伸不利,得冷则舒。兼有发热恶风,口渴,心烦,小便黄,苔黄,脉沉滑数。

治法:清热通络,疏风利湿。方用加减木防己汤。若热痹日久不愈,再感湿热,皮肤色暗,肌热者,用秦艽四物汤加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chu/1051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