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浮沉
指的是药性的趋向。 升是上升, 降是下降, 浮是发散, 沉是清利。 凡升浮的药物, 都主上行而向外, 有升阳、 解表、 散寒等作用; 凡沉降的药物, 都主下行而向内, 有潜阳、 降逆、 收敛、 清热、 渗湿、 泻下等作用。 药物的升降沉浮的特性, 与药物的气味、质地轻重有关。
从气味来说, 凡味属辛甘、 性属温热的一类中药,大多数能升, 比如麻黄、 桂枝; 味属苦咸、 性属寒凉一类的药物,大多数沉降。 药物的质地轻重, 也决定升降浮沉。 花、 叶及质量轻的中药, 大多能升浮, 比如辛夷花、 升麻; 果实种子及质量重的中药, 大都能沉降, 但不是绝对的。
近来“扎根”临床,对于中医中药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现代对中医药的研究,无论是药效实验、网络药理亦或是机制研究、分子对接等,总是很难取得中医的突破,究其缘由,应为两者 理论互不相投 。
借着现代 科技 的进步,现代医学对于人体的研究亦日益精进。二者探究的虽均为人体的奥妙,但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宇宙,与天地呼应。
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医的科研更应当侧重于把中医的一些 形而上 的理论用可以 量化的方式 呈现出来。
比如肾为先天之本,补肾可以充髓,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补肾方药的诱导下向成骨细胞、神经元细胞转化,这就很好的诠释了中医中“ 肾主骨生髓 ”的理论。
话扯远了,回过头来再看中医中药。
中药讲四气五味,方剂说君臣佐使。
四气是指 寒、热、温、凉 四种不同中药的性质,五味即为中药的 酸、苦、甘、辛、咸 五种味道,此外还有淡味,前人将淡归属于甘。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辛甘淡为阳,酸苦咸属阴。气机有 升、降、浮、沉 四种趋向。
五脏所欲所苦明了地将脏腑与中药结合在一起。
现代大多数中医人所学的中药都是背的功效,包括《药性赋》。 比如麻黄,张口就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或是麻黄表汗以疗咳喘。
如果我们从 性味 来看,麻黄辛、微苦,入肺、膀胱二经。辛,能行能散,入肺、膀胱,就成了宣肺,利水。如果只看麻黄中有麻黄碱,能兴奋交感神经,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就 忽略 了麻黄在 配伍 下可以 利尿 的功效。
中药里诸如此类的例子挺多的, 黄连 可下泻可止泻,而 黄连素 只可止泻亦同此理。
之前一直看不懂人体气机,因为看不见摸不着,过于缥缈,所以理解起来特别抽象,总觉着雾里看花。但随着阶段性的积累,也有了一点自己的小得。
升清降浊,升降失司,病由始生。再以《伤寒论》为例,伤寒中的条文,除了背诵外,更需要的是理解, 理解疾病气机的转化 。因为六经辨证,六经不单单是太阳、阳明、少阳等六经,此中有脏腑的气机运转,有邪气太少的变化,也与人体的经络密切相连。
这里说的表不解,为什么会有小便不利?肺主皮毛,表不解,肺不宣降, 不能向下布散津液 ,自然小便不利,少腹满。
太阳病不解,内迫阳明而下利,为何内迫阳明?我们来看肺经走形,《灵枢·经脉》篇“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经气流走过程中,邪扰胃肠, 胃肠经气不枢,自然下利 。这就很好理解葛根汤为何能主之了。
麻黄汤解了太阳病的邪,再借由葛根,升一下胃肠气机,自然枢机得利。写到这,笔者也由衷感叹下仲景对于气机升降把握的精准,妙哉!妙哉!
前些日子,笔者学习温病,其中 “湿遏用芳化,火郁当升降” 一句,让我对中医中药里的气机有了醍醐灌顶之感。
故作此杂文,以抒心中气机。
#大家 健康 超能团#@大家 健康 #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升浮药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作用,如麻黄、桂枝、黄芪之类。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如大黄、芒硝、黄柏之类。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如辛夷、荷叶、升麻等。子、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如苏子,枳实、寒水石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升降浮沉
出处
《黄帝内经》
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概念
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
解读
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即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它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其中,升与降、浮与沉是相对立的。升与浮,沉与降,既有区别,又有交叉,难以截然分开,在实际应用中,升与浮、沉与降又常相提并论。按阴阳属性区分,则升浮属阳,沉降属阴。升降浮沉表明了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也是药物作用的理论基础之一。由于疾病在病势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脱肛、遗尿、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表证未解而入里),在病位上则有在表(如外感表证)、在里(如里实便秘)、在上(如目赤肿痛)、在下(如腹水、尿闭)等的不同,因而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了。
中医应用
一、影响药物升降浮沉属性的因素
药物升降浮沉作用趋向性的形成,虽然与药物在自然界生成禀赋不同、形成药性不同有关,并受四气、五味、炮制、配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更主要是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不同疗效、所表现出的不同作用趋向密切相关。与四气、五味一样,也同样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疗效而概括出来的用药理论。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1、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四气五味有关:王好古云:“夫气者天也,温热天之阳,寒凉天之阴,阳则升,阴则降;味者地也,辛甘淡地之阳,酸苦咸地之阴,阳则浮,阴则沉。”一般来讲,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如麻黄、升麻、黄芪等药;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如大黄、芒硝、山楂等。
2、药物的升降浮沉与药物的质地轻重有关:汪昂《本草备要》药性总义云:“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一般来讲,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如苏叶、菊花、蝉衣等;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都是沉降药,如苏子、枳实、牡蛎、代赭石等。除上述一般规律外,某些药也有特殊性,如旋覆花虽然是花,但功能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沉降而不升浮;苍耳子虽然是果实,但功能通窍发汗、散风除湿,药性升浮而不沉降,故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之说。此外,部分药物本身就具有双向性,如川芎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白花蛇能内走脏腑、外彻皮肤。由此可见,既要掌握药物的一般共性,又要掌握每味药物的不同个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确切掌握药物的作用趋向。应当指出,药物质地轻重与升降浮沉的关系,是前人用药的经验总结,因为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故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从一个侧面论述了与药物升降浮沉有关的作用因素。
3、药物的升降浮沉与炮制、配伍的影响有关:药物的炮制可以影响转变其升降浮沉的性能。如有些药物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属于沉降药,峻下热结,泻热通便,经酒炒后,大黄则可清上焦火热,可治目赤头痛。故李时珍说:“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又药物的升降浮沉通过配伍也可发生转化,如升浮药升麻配当归、肉苁蓉等咸温润下药同用,虽有升降合用之意究成润下之剂,即少量升浮药配大量沉降药也随之下降;又牛膝引血下行为沉降药,与桃仁、红花及桔梗、柴胡、枳壳等升达清阳、开胸行气药同用,也随之上升,主治胸中瘀血证,这就是少量沉降药与大队升浮药同用而随之上升的例证。一般来讲,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反之,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由此可见,药物的升降浮沉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正如李时珍所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二、药物升降浮沉属性的一般药性规律
升降浮沉代表不同的药性,表示药物不同的作用趋向。一般升浮药,其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就其所代表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症、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作用。故解表药、温里药、祛风寒湿药、行气药、活血祛瘀药、开窍药、补益药、涌吐药等多具有升浮特性。
一般沉降药,其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就其所代表的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逆平喘、止呕、止呃、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作用。故清热药、泻下药、利水渗湿药、降气平喘药、降逆和胃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收敛止血药、收涩药等多具有沉降药性。
药物具有升降浮沉的性能,可以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或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因势利导,驱邪外出,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具体而言,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如外感风热则应选用薄荷、菊花等升浮药来疏散;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如热结肠燥大便秘结者则应选用大黄、芒硝等沉降药来泻热通便;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则应选用代赭石、石决明等沉降药来平肝潜阳;病势下陷,宜升不宜降,如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则应用黄芪、升麻、柴胡等升浮药来升阳举陷。总之,必须针对疾病发生部位有在上在下在表在里的区别,病势上有上逆下陷的区别,根据药物有升降浮沉的不同特性,恰当选用药物,这也是指导临床用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此外,为了适应复杂病机,更好地调节紊乱的脏腑功能,还可采用升降浮沉并用的用药方法,如治疗表邪未解,邪热壅肺,汗出而喘的表寒里热证,常用石膏清泄肺火,肃降肺气,配麻黄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二药相伍,一清一宣,升降并用,以成宣降肺气的配伍。用治心肾不交虚烦不眠,腰冷便溏,上热下寒证,常用黄连清心降火安神,配肉桂补肾引火归原,以成交通心肾,水火既济的配伍。再如治疗湿浊中阻,头痛昏蒙,腹胀便秘,升降失调的病证,常用蚕沙和中化湿,以生清气,配皂角滑肠通便,润燥降浊,以成调和脾胃、升清降浊的配伍。可见升降并用是适应复杂病机,调节紊乱脏腑功能的有效用药方法。
三、药物升降浮沉属性的理论基础
《素问·六微旨大论》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指出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如一旦发生故障便导致疾病的发生。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阐明了应根据升降出入障碍所产生疾病的病势和病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为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金元时期升降浮沉学说得到了全面发展,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旨承《内经》,首倡“气味厚薄升降图说”,用运气学说阐发了药物具有升降浮沉不同作用趋向的道理。其后,李东垣、王好古、李时珍等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使药物升降浮沉学说趋于完善。它作为说明药物作用指导临床用药的理论依据,是对四气五味的补充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致病因素(邪气)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正邪斗争,从而导致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或脏腑经络机能活动失常的结果。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本身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将之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偏盛偏衰。
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它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
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徐洄溪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它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也就是说明了药效所在,包含了药物定性定位的概念。也是阐明药物作用机理,指导临床用药的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之一。
四气五味只是说明药物具有不同的寒热属性和治疗作用,升降浮沉只是说明药物的作用趋向。二者都缺乏明确的定位概念,只有归经理论才把药物的治疗作用与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部位有机地联系起来了。
毒性,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而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把药物毒性强弱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
配伍,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叫做配伍。
禁忌,为了确保疗效、安全用药、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必须注意用药禁忌。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的饮食禁忌四个方面。
如反药概括为“十八反”、”十九畏”等等。
中药作用的四类趋向性升和降,浮和沉都是相对的,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泄利等作用。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
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与药物本身的性味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能升浮的药物大多具有辛、甘味和温、热性;能沉降的药物大多具有酸、苦、咸、涩味和寒、凉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chu/101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