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什么是颅外脊索瘤,颅外脊索瘤的防治

中医世家 2023-07-26 03:19:55

一、颅外脊索瘤的病发原因

哪些原因会引起脊索瘤?脊索瘤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很多患者都不了解自己为何患上这一疾病。哪些原因会引起脊索瘤呢?引发脊索瘤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只有弄清病因才能更好地进行医治。

哪些病因会引起脊索瘤?

脊索瘤是一种先天性肿瘤,起源于胚胎残留的脊索组织。在胚胎期间,脊索上端分布于颅底的蝶骨和枕骨,部分达到颅内面,并与蝶鞍上方的硬脑膜相衔接,在枕骨部分可达该骨之下面(即舌咽面),一部分亦可位于颅底骨和咽壁之间。脊索的下端分布于骶尾部的中央及中央旁等部位。

当胎儿发育至3个月的时候脊索开始退化和消失,仅在椎间盘内残留,即所谓的髓核。如果脊索的胚胎残留在上述部位滞留到出生后,可逐渐演变成肿瘤。因此脊索瘤好发于这些部位,尤以颅底蝶枕部和骶尾部为最多见,脊柱型者次之。也可能与感染后脊髓炎和疫苗接种后脊髓炎,遗传等因素有关。

了解引起脊索瘤的病因才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虽然传统的手术治疗脊索瘤方法直接有效,但是对机体的损伤有很大,术后易遗漏微小病灶。被国际医学界称为肿瘤第四大新技术疗法,生物细胞免疫疗法技术能在有效杀死肿瘤细胞同时,同时修复、增强人体免疫。

二、颅外脊索瘤的主要症状

疼痛为最早症状,多系由肿瘤扩大侵犯或压迫邻近重要组织或器官所引起。位于骶尾部的肿瘤常引起尾部疼痛,随后局部出现肿块,并逐渐长大,从皮下隆起,也可向盆腔内发展,压迫膀胱和直肠,引起尿失禁,便秘,坐骨神经痛等症状。位于蝶枕部的肿瘤可压迫视神经及其他脑神经,脑垂体、脑干等,在后期并可引起颅内高压。在椎管周围有脊髓受压者,可引起根性疼痛、截瘫、大小便失禁等。

发生于脊柱的脊索瘤最多见于骶尾部,常位于骶尾骨交界处,患骨明显膨胀,骨内正常结构消失,呈毛玻璃样阴影,肿瘤呈溶骨性缺损,有时可穿破骨皮质向臀部及盆腔内扩展,形成边缘清楚的肿瘤性软组织块影,中间可有残余骨质硬化或散在不成形的钙化点,局部密度增高,造影检查,可显示直肠、膀胱、子宫等邻近器官或组织受压推移表现。

骶椎以上脊柱的脊索瘤,累及单个或2~3个邻近的椎体时,骨质呈溶骨性破坏,有时可见散在钙化点。单个椎体损害时,可见圆形或斑点状骨质稀疏区。

三、颅外脊索瘤的主要治疗方式

脊索瘤是一种局部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50~60岁的中老年,也可发生于其他年龄。其生长缓慢,在发现症状时,可能已经患病好久了,需要引起重视。专家表示,发现脊索瘤要注意及时治疗。那么,脊索瘤应该如何治疗呢?

脊索瘤应该如何治疗?

专家表示,脊索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手术治疗法

手术治疗法是治疗脊索瘤的常见方法之一,主要是进行手术切除,多数病人能够获得治愈。需要注意的是,术中对盆腔大血管一定要仔细保护,并防止术中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

(2)中医治疗法

脊索瘤应该如何治疗?中医治疗法也是脊索瘤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未行手术或手术部分切除,术后复发的患者。

(3)放射治疗法

脊索瘤的治疗也可以用放射治疗法,主要是作为辅助治疗的方法,但是目前的效果并不理想。

四、颅外脊索瘤的预防措施

站立姿势不良,特别是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隐伏根源。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两眼平视,下颌稍内收,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小腿微收,两腿直立,两足距离约与骨盆宽度相同,这样整个骨盆就会向前倾,使全身重力均匀地从脊柱、骨盆传向下肢,再由两下肢传至足,以成为真正的“脚踏实地”。此时人体的重力线正好通过腰椎椎体或椎间盘后部,可有效地防止髓核再次突出。

劳动时应采取的站立体位是:膝关节微屈,臀大肌轻轻收缩,自然收缩腹肌,这样可使骨盆轻微后倾,腰椎轻度变直,减少腰骶角的角度,增加脊柱支撑力,减轻椎间盘的负担。

长时间一个姿势站立是不可能的,可以改为“稍息”的姿势,即一侧脚向前跨半步,让体重放在一侧下肢上,而使另一侧下肢稍加休息,两侧交替。站立不应太久,应适当进行原地活动,尤其是腰背部活动,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一旦发现不良站立姿势应及时纠正,良好的站立姿势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髓核再次突出。

脊索瘤能治好吗?

脊索瘤 是局部的侵袭性或恶性肿瘤是累及斜坡与骶尾部常见的 硬膜外肿瘤由胚胎残留或异位脊索形成这些肿瘤可以发生于沿脊柱中轴的任何部位但以斜坡嘴侧和骶尾部最常见脊索是人类及其他高等脊椎动物已退化的组织脊索瘤的生长虽然缓慢且很少发生远处转移(晚期可转移),但其局部破坏性很强因肿瘤继续生长而危害人体且手术后极易复发故仍属于恶性肿瘤。 脊索瘤总的预后不佳,一般认为软骨型脊索瘤预后较好。Heffelfinger及其同行报道软骨型脊索瘤平均生存期为经典型脊索瘤病人的4倍。在他们的资料中只有1例经典型脊索瘤患者生存期超过10年,而大约50%的软骨型脊索瘤患者生存期超过10年以上。外科手术切除出血多危险性大、病死率高手术切除不彻底,容易复发但发生远处转移较少。 验方偏方验方:①党参9g,黄芪9g,归尾9g,赤芍9g,白术9g,川断12.5g,寄生31g,王不留行9g,牡蛎31g,夏枯草12.5g,陈皮6g,木香5g,海藻、海带各12.5g(包煎)。同时,加服二黄丸(五厘装),每周吞服1粒。疗效: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报告1例溶骨性肉瘤治愈。②内服方:玄胡、乳香、没药、丹参、红花、刘寄奴、牛膝、续断、益母草各9g,苏木、血竭各6g,土鳖3g,水煎服。外敷药:当归12.5g,赤芍、儿茶、雄黄、刘寄奴、血竭各9g,乳香、没药各6g,西红花2g,冰片3g,麝香0.15g。研末调敷患处,3天一换,取下稍加新药重新再敷。疗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报告1例治愈。偏方:薏苡仁30克,绿心豆30克,赤小豆30克,煮熟如粥,吃豆喝汤。

脊索瘤怎么治疗 【脊索瘤】

现在看,手术很难切除干净了,包绕颈内动脉了,根本没办法切除
治疗方案,一个是直接做伽马刀,要看肿瘤大小,如果不大就可以直接做了。再一个是先做手术,把能切除的切掉,可以减小肿瘤体积,也可以得到病理结果。

(匡山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09医院匡山 /

颅底肿瘤,颅底肿瘤如何治疗,颅底肿瘤的症状

颅底肿瘤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肿瘤定位: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
2、手术治疗:分为显微外科手术和神经内镜手术,使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术中唤醒等方法,以减少损伤,控制危险程度,使患者得到最大获益;
3、放疗:如肿瘤较大,可先行放疗,使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情况再考虑是否继续进行放疗;
4、其他治疗:包括化疗、免疫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等。
颅底肿瘤的症状表现
(1)前颅窝底肿瘤
起源于额骨的骨软骨瘤和成骨肉瘤、前颅窝底脑膜瘤,以及起源于鼻腔内的恶性肿瘤较为常见。早期可有嗅觉减退或丧失,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精神症状,癫痫发作;颅眶沟通的肿瘤可有眼球突出、复视和视力减退或失明等。
(2)中颅窝底及海绵窦区的肿瘤
颞下窝肿瘤多起源于中颅窝底脑膜瘤、三叉神经鞘瘤和血管纤维瘤,亦可有鼻咽癌侵入颅内等。常见症状是颜面部麻木或疼痛、咀嚼肌和颞肌萎缩以及海绵窦闭塞的表现如头晕头痛,复视,眼球运动障碍。亦可有癫痫发作等。
(3)后颅窝底及小脑桥脑角肿瘤
斜坡脑膜瘤和脊索瘤可出现一侧或双侧多发性Ⅲ~Ⅷ颅神经麻痹,脊索瘤往往在鼻咽部有肿物突出。颈静脉孔区肿瘤可出现Ⅸ~Ⅺ颅神经麻痹。舌下神经瘤表现为一侧舌肌麻痹或萎缩。瘤体大者可出现头晕,共济失调等脑干症状。
(4)岩斜区肿瘤
主要以后组颅神经症状为主,常见为复视,面部麻木,眼球活动受限,饮食呛咳,其次是头痛,眩晕,半身无力或偏瘫,共济失调(醉汉步态)等。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997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