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医经方中医经方精品微信号,中医经典传承关注十全大补汤能够治疗虚损、补益气血,是滋补抗病的一剂良方,颇受人们的青睐。殊不知,针灸也能达到与十全大补汤相似的疗效。
究竟是什么组方如此精妙?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
十全大补汤,是《医学发明》中的方剂,是由八珍汤加黄芪、肉桂组成,其功能为补益气血,主治虚劳喘嗽、遗精失血、妇女崩漏、月经不调等证。
王乐亭教授一贯重视中医基础理论在针灸临床上的运用,他仿效古代有名的中药方剂,选用适当的穴位以组成疗效相似的针灸处方,十全大补方就是其中之代表。十全大补方和刺募补虚法是姐妹,都是治疗虚损病症的配方。
【组方】
章门、曲池、内关、合谷、中脘、关元、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功能】
助阳补气,养血疏肝,健脾益胃,疏通经脉。
【适应证】
久病体羸,气血两亏,脾胃虚弱,血枯经闭。
【注解】
(1)十全大补方可助阳补气。善治脾胃虚弱,面色苍白,语言轻微,四肢无力,脉象虚弱及一切阳气虚弱证。盖脾胃居于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故称后天之本。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气降则脘腹冲和而善纳谷,脾气升则精气游溢而主腐熟,胃纳脾化吸收营养,生化气血,滋补周身。
(2)十全大补方可养血疏肝,善治血虚所致月经不调,脐腹疼痛,血结成块,量少经闭,以及头晕目眩,唇爪无华,舌质淡等阴虚血亏之候。盖肝主风,喜畅达,而善疏泄。今肝血失养,郁而不达,疏泄不畅,故上见头晕目眩、色不润泽,下见月经不调、腹痛闭经等症。
(3)从组方配伍来看,十全大补方是在手足十二针方的基础上加脾之募章门、胃之募中脘、小肠之募关元,以及肝之原穴太冲。其功能是补气血,健脾胃,养心气,滋肝肾,通经活络。手足十二针方偏于疏调,十全大补方偏于调补。
方中章门补五脏,安精神,开心益智,消胀化食,有人参之功效;
曲池主中风寒痹筋挛,妇女血闭,专搜血中之风,治同川芎;
内关降胸胁之逆气,行气血,止心下结痛,除烦满,健脾利湿,有茯苓之作用;
合谷主卫气不足,疏通经络,入太阴止汗、发汗,有同黄芪之效;中脘主五脏六腑,坚筋骨,长肌肉,增气血,调阴阳,有甘草功效;
关元主理胞宫,逐瘀血,生新血,填骨髓,长肌肉,有同地黄之主治;阳陵泉主上气咳逆,补中益气,祛风寒湿痹,舒筋利节,有同肉桂效力;
足三里祛风寒湿痹,能升能降,止汗除热,健脾消食,有白术之效;
三阴交主妇人经血不调,生血养血,止咳逆上气,为足三阴所会,功同当归;太冲,主邪气伤阴,止腹痛,行血痹,除坚积,入厥阴、少阴,治阴虚小便不利,疗效同芍药。
综上所述,十全大补方系用针刺穴位仿中药性能而组方,实属绝妙。这充分说明王老对于中医基本理论的运用和重视,并阐明了他在拟定针灸处方时的独特创举。
【配穴剖析】
扶正培本:
中脘:补益中气(后天)
关元:培补肾气(先天)
益气和营:
章门:调补脏腑,益气
太冲:柔肝潜阳,滋阴
益气养血,疏通经络:
曲池、内关、合谷
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总则:补益气血,疏通经络。
附:十全大补方歌诀
章门参、三里术,内关相当茯苓逐;
中脘甘、阴交归,曲池如同川芎追;
太冲芍、关元地,合谷犹如黄芪备;
最后阳陵肉桂俱,十全大补功效聚
来源:中研太和医疗,转载请注明出处。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
往期热门文章:1.珍藏版《十四经络3D动态循行图》,配歌诀 !请收藏2.道破天机:针灸为什么能治大病!3.民国大医张锡纯:这1个小方子提高免疫力,所有人都能用!久服不伤人!4.10张图打通经络,简简单单祛病痛!如果您支持中医,请多多分享和转发,功德无量!
有机会免费获得纸质教材“识别”关注
明天下午3点,精彩继续......《董氏奇穴视频资料》免费下载
针灸减肥针灸甲乙经中医针灸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90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下一篇: 李可:中风,如何使用大小续命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