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医经方中医经方精品微信号,中医经典传承关注夹脊,是经外奇穴,乃华佗所创。夹,相对的方向固定不动。脊,指脊柱。夹脊穴位于脊柱两旁,从第1胸椎至第5腰椎,就好像将脊柱固定,故名夹脊。
【取穴位置】夹脊在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位。
【功能主治】治疗心肺部及上肢病证。
【穴位配穴】配风池、大杼、阳陵泉,可以治肢体痿痹。
【养生保健】“华陀捏脊法”即是徒手沿着脊椎两旁由下往上捏拿,不要小看“华陀捏脊法,它能调和五脏六腑,可治百病,尤对治局部的肩、颈、背、腰疼痛更是效果显着。
动作分解及说明:一、先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腰椎两旁的皮下组织(也可从尾椎开始),食指及中指在前导引,拇指下压并往前推,一松一紧,由腰部开始往肩颈部有规律地捏。最好不要中途间断,让“气”能上下贯通,不致堵在某处。
二、到颈部时,手顺着脊椎滑下来,把气由上导到下,再重覆第一步,由腰或尾椎往上捏脊,至少做三次,之后再针对患处局部加强。
若力道掌握得宜,三次后背部便松了,会有通体舒畅之感。症状较严重者在捏完后的几天内,背部还会有疼痛感,但会越来越轻松,不必担心!
三、遇到肌肉僵硬、阻塞严重的情况,被捏者可能会疼痛难忍,此时动作可放缓或稍停片刻(但手指不可放开),让对方可喘口气、放松一下。还有手指甲不宜过长,免得刮伤被捏者。
四、大人小孩均可捏,小婴儿则建议用食指及中指沿脊椎两旁按摩即可。
五、捏脊时间不拘,但饭后不要马上趴着做,以免因压迫反造成肠胃不适。
【保健方法】按摩法:用双手拇指沿脊柱两侧由上至下反复推揉5分钟,长期按摩,可防治腰背疾病。
艾灸法:用艾灸夹脊穴,每穴各灸治5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疗心肺疾病、肠胃疾病、上下肢疾病等。
夹脊穴是我们脊椎上面非常重要的穴位,今天教的“华陀捏脊法”,调五脏六腑,治各种疼痛!很珍贵的方法,记得给朋友们看看~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往期热门文章:1.珍藏版《十四经络3D动态循行图》,配歌诀 !请收藏2.脖子后有一个重要穴位,是调理颈椎病的奇穴!3.152岁老人传授的壮阳术,不花一分钱4.中医“望诊”心得(建议收藏)如果您支持中医,请多多分享和转发,功德无量!
有机会免费获得纸质教材“识别”关注
《董氏奇穴视频资料》免费下载
作者\张玮麟 医师
这周气温又往下掉了,有时候早上起床没有做好暖身,就很容易这里扭到、那里拉伤。张玮麟医师分享,最近诊间来了一位货车司机阿诚,在太太的搀扶下一跛一跛的走入诊间。原本以为是脚扭伤,没想到阿诚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医师…我的腰痛到没法度走了…」
原来阿诚是一大早在搬货时,一个出力不当,右下背就开始痛了起来,而且这次和以往经验不太一样,吃了消炎药、肌肉松弛剂也没有缓解,甚至疼痛感开始扩散,连右边大腿也开始痛起来…,听完叙述后,医师先做了几个阻力测试,发现他在前弯时,疼痛感更加严重,判断是急性的椎间盘突出。
俗称的「闪到腰」其实又可分为不同类型。一般最常见的是腰背肌肉筋膜拉伤 所造成的急性发炎,这种状况比较常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另外一种则是椎间盘突出或是脊椎小关节面错位 造成的发炎,则比较常发生在中老年及经常搬重物、弯腰的人身上。
推荐阅读:「闪到腰」的急性腰痛?坐办公桌这姿势,对腰伤害最大!
张玮麟医师分享,这次治疗主要使用整脊手法,先松解开患者的下段胸椎,接下来再矫正他的腰椎,解除压迫的状况。调整完以后,请阿诚下床试试,发现已经可以正常站立,而且疼痛感减轻许多。最后再合并针灸,以华佗夹脊穴为主,放松脊柱周围的软组织,巩固调整后的疗效,再用手背上的腰痛点,加强缓解腰部肌肉的痉挛。治疗结束后,这位阿诚已经可以正常的走出诊间了!
日常三大方法护好腰
一、加强核心肌群的锻炼: 像是平板式或是桥式,都是比较缓和,而且可以增强腰背肌耐力的动作,有助维持脊柱的平衡。
推荐阅读:核心肌群到底是什么?用仰卧起坐练核心!当心受伤机率高
二、使用护具、注意姿势: 如果是经常需要搬重物的工作者,建议可以使用护具,加强腰部的保护,同时也要记得采取正确的姿势,举例来说,像是搬运重物时,不要弯腰,而是要使用蹲姿后站立来搬运。
三、注意保暖: 日常生活要避免出汗后,受到冷风吹或洗冷水澡,要多留意腰部保暖,避免再次受伤。
【扶原中医诊所官网、FB粉专】授权转载
首先介绍几种常见的按摩手法:
1,拿法:用一手或两手拿住皮肤、肌肉或筋膜,向上捏起,随后又放下。
2,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有节奏地按压。
3,点法:用单指使劲点按穴位。
4,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进行按压结合旋转活动。
5,叩法:用掌或拳叩打肢体。
6,捏法:在适当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肤和肌肉从骨面上捏起来。
7,弹拨法:用拇指深按于治疗部位,做如弹拨琴弦样的往返拨动。
肩颈部位按摩:
操作步骤:
被操作患者端坐,操作者站立于后侧方。
1,拿风池
(风池: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用右手拇食指分开,对准风池穴,捏住颈后肌肤,往上往外提起,做有节律的轻重交替又连续的提捏,沿着颈部肌肉慢慢往下移动,再换左手捏拿风池。风池穴也可以用压法,即以拇、食指按压。
拿捏风池,可以使人头目清明。
2,拿肩井
(肩井穴: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
以大拇指和食、中指相对用力,提拿肩井穴处的筋腱,向上提捏,渐渐放松,快速重复操作。双手可同时或交替提捏,持续1分钟。也可以在肩井做叩击法,在穴位处适当叩击。
力度要均匀,以被操作者酸胀为度。
3,按天宗
(天宗穴:位于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
两手同时放在外侧,用拇指指面压天宗穴,从外往内往上推按。天宗穴可以适当使用拨法,用拇指在天宗穴处来回弹拨。
拿肩井,推天宗穴可舒筋活络,使肩颈部放松。
4,点拨曲池、手三里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对于手麻手酸的患者,可以用拇指指面点按曲池穴及手三里穴。或者使用弹拨法,从内往外拨动数次。使穴位局部有酸、胀、痛感为宜。
5,点揉大陵
(大陵穴:位于人体的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办公室白领经常会出现鼠标手症状,可用拇指指面按腕关节内侧腕横纹中点大陵穴,其余四指指面按腕关节外侧,与拇指对称性用力,做点揉1-2分钟。
完成这样一套肩颈部按摩耗时基本上在5分钟左右。
腰背部按摩:
目前,腰背部疼痛也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因过度劳累和姿势不当常常导致腰酸背痛等情况的发生。在此,中医也特别向您介绍腰背部几个特别的按摩穴位,可以帮助您放松背部紧张的肌肉,缓解腰背部疼痛。
对于一些久坐的人,腰的问题一般都集中在腰骶部,对于那些个子较高、体型较瘦、体质较弱的患者,在第三腰椎横突处或腰骶部经常会有酸痛感。
1 为什么捏脊可以强壮人体的脏腑呢?
1捏脊能够调理五脏六腑的气血,增强五脏六腑的功能。即使你的身体不虚,经常捏脊可以使你的五脏六腑运转更加完善,还可以促进气血循环,提升脏腑功能、加强全身气血运行效果。让你变得健康、更健壮。只要坚持捏脊半年,你的体质会好于以前3倍的你!
2从尾骶部到颈项部,整个脊背分布着126个穴位,捏脊能够有效地激活、疏通这些穴位,从而快速调节、增强人体生命机能。经常捏脊对人体的上百种疾病都有不同程度的防治作用。
3脊背正中间是督脉,督脉为“阳经之海”,这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 能够总督、统摄一身之阳,全身阳气的运行、分布无不与之密切有关。人体生命力就是阳气的体现。通过捏脊,能够畅通督脉,激活、升发人体的阳气,从而增强生命力。
4从生理解剖看,脊柱是支撑人体的骨性主干,脊柱中又有脊髓,这是大脑的延伸,脊柱是脑、脊髓向全身各器官、组织发出神经根的地方和通道,人体的植物神经节、交感干,主要分布于脊柱两侧。大脑通过脊髓和神经来支配、调节全身的活动。捏脊法通过对这些神经节、交感干的刺激,借助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能够整体地、双向地调整内脏器官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目的。
5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四季脾旺不受邪”。捏脊能使人之脾胃健旺,饮食增加,运化正常,故能提高免疫功能。
6能够活血化积。人体在生活过程中由于内伤七情过激、外感六淫邪气,气血的运行容易出现淤积、堵塞。背部长期的淤积势必造成了皮肉的粘连、板结。通过捏脊,能把淤积在背部的气血通开,把这些粘连消除。
7如果一个人胆小、脾气不好、气场不强等通过捏脊也可以有明显改善。
“捏脊”是相对部位来说的,“捏积”是相对功效来说的。由于捏的部位又是华佗夹脊穴所在,所以还叫“华佗捏脊法”。其实,所指的都是同一种方法。
捏脊法简单易学、方便易行、安全无碍、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泛,不仅适合小孩,而且适合成人。不仅能够治疗多种疾病,而且更能增强体质、养生防病。特别适合家庭保健,非常值得推广、普及。捏脊法最早见于晋朝著名养生家、医学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
1拇指前位捏脊法双手半握空拳,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合并屈曲成弓状,手指的背侧置于脊柱两侧,食指中节桡侧顶住皮肉,向前下方推按,拇指伸直下按。
拇指指腹和食指的桡侧缘相对用力将脊背的皮肉捏起,拇指在前,食指在后,两手拇指沿着脊柱中线交替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行移动。两者相互配合,边捏边放,连绵不断地向颈项部推移。
2拇指后位捏脊法两手拇指伸直,两指端分别置于脊柱两侧,指面向前,顶住皮肉;两手食指、中指前按,掌心朝下。两手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相对用力将脊背的皮肉捏起。
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向前推动,两手食指、中指同时交替向后捻动,两者相互配合,边捏边放,颈连绵不断地向项部推移。
2捏脊的次数如果为了调治疾病,可以一天1至2次,连续进行,直至痊愈;如果为了强壮身体,必须每天一次,定时进行,形成习惯,长期坚持。如果仅仅是为了保健防病,两三天捏一次,没定期也可以。
患有慢性疾病或体质虚弱者,最好养成天天定时捏脊的好习惯,久久行之,效果必然越来越明显。若能坚持一年半载,整个身体必然得到质的改善。
3捏脊的遍数每次一般以3至9遍为宜,如果感觉舒服,想再捏捏,那么,再多捏三五遍也无妨。
4捏脊的力度要求用力尽量均匀、连贯及循序渐进。起初捏脊,捏起的皮肉少一些,用力轻一些,遍数少一些,捏过两三次之后,捏起的皮肉逐渐多一些,用力逐渐重一些,遍数逐渐多一些。对于初次接受捏脊的大人,要先把相关的道理、效果向他讲清楚,用力以他能忍受为度。
有些人一捏脊就会很痛,有的人会疼的掉眼泪,如果坚持了下来,疼了三天之后开始有通畅的感觉,如果三次之后仍然很痛,可以用艾灸灸整个膀胱夹脊穴位置。
脖子疼痛如果选择推拿、按摩进行治疗,多数是根据颈椎病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法进行治疗,如果颈椎病是因为颈肩背部的肌肉劳损而引发的,多数是以弹拨手法和局部点按穴位的手法进行治疗,弹拨的部位多数是选择颈部的夹脊穴,而点按的穴位多数是选择颈部的风池穴、风府穴、大椎穴、肩部的肩井穴以及肩胛部的天宗穴,通过刺激这些穴位以及弹拨颈部的夹脊穴,可以明显缓解肌肉酸痛感以及僵硬感,起到非常好的通经活络、止痛的效果。如果是因为急性落枕而引发的脖子疼痛,因为脖子的疼痛相当剧烈,多数是以缓解肌肉的痉挛为主要的治疗目的,手法的选择多数可以选择滚法、理筋手法以及揉法,通过动作比较轻柔的手法按摩,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改善局部血运的目的,从而可以缓解颈椎部的僵硬感以及痉挛。如果是因为颈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而引发的脖子疼痛,也多数是选择动作比较轻柔的手法,像揉法、局部的点按穴位法以及轻度的弹拨手法,也多数是以改善颈项部的血运为主要治疗目的。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89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艾灸一个妙穴,解乏醒脑应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