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或丑,胖或瘦——都与谁有关,都与脾虚有关,为什么呢?因为脾脏一虚,最基本的就是营养吸收会少,没法运输到全身,所以四肢会无力,肌肉会消瘦,因为脾主四肢、主肌肉;另外,人的肺气就会弱,因为“脾土生肺金”,而“肺主皮毛”,出现头发没有光泽、掉发、皮肤干黄等症状……总之,会变丑!!!
脾虚的人老得快
虚胖、能吃不长肉、湿气重、怕冷又怕热,还有黄脸婆!这些都是脾虚的信号。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致有缘人:
2015年全体学员辽宁省健康刮痧研究会成立到会领导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志远,省科协副主任:白晶泉,省人大副主任:萧瑞崇,省科协学会部.部长:孙丹,辽宁省审计厅:杨长生,918研究会会长:张一波教授,辽宁电视台:李思梦主任。
课程背景吕教授是经络刮痧疗法创始人,现代刮痧之父,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把古老朴素的中医理论和现代西医研究成果相结合,创造出保障人体健康,防病治病的吕教授健康法--排毒、刮痧加调理,经国内外临床验证,能有效防治疾病400多种,其独特的疗效和简便易学的方法已风行东南亚、澳洲、香港、日本、台湾等地区和国家,使海内外数十万个家庭重获健康。
培训内容无痛刮痧专业培训班”由吕教授嫡传弟子、中医教授、高级刮痧讲师、康而福国际健康事业北京有限公司高级讲师王玲女士主讲。开设无痛经络刮痧疗法、经络美容刮痧、中医学基础、脏腑学说、面诊、中医阴阳五行、人体经络学、改善亚健康状态的吕教授健康法、点击疗法、放痧排瘀、拔罐、火灸等课程
授课方式
1、专家授课+实战训练+案例讨论+实习机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专家在系统讲解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病例分析、实战演练、动手实习等多种教学形式,帮助学员快速消化知识,同时学到调理方法和经验。
培训对象1、有志于进入中医、刮痧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均可。2、医学及护理专业的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或从事过中医保健的工作者。3、中医医疗服务机构、保健按摩中心、康体中心、美容美体中心的中医保健服务从业人员。4、希望学习无痛刮痧、掌握最正宗的刮痧技术来进行自我保健和家庭保健的爱好者。
培训时间:2017年5月4日报道,5月5日开课,共17天
学习费用1、学费:
学费3680元
2、报名所需资料:
身份证复印件 1 份;2寸彩色照片4张。
报名联系方式及培训地点1.现场报名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北京街19-1汇宝国际大厦B座10楼11室 (市政府广场北侧、卓展购物中心后身。
电话:024-22742846
报名电话/微信:15940212316 闫助理
王玲老师的荣誉证书:
脾虚的胖:是虚胖。
脾气受伤后一般有两种表现,越来越胖或者越来越瘦。如果是思劳伤的脾,脾气虚可能表现为越来越瘦;如果不是因为心情,而是因为懒,因为久坐、不运动导致的伤脾,体内垃圾毒素逐渐堆积,人也就越来越胖,而且是虚胖。就是“喝凉水都长肉”的那种人。这是典型的脾气虚,这种人除了“少食而肥”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肌肉无力。就是虽然胖,但不是肌肉多,而是脂肪多,所以运动起来仍旧无力,这种脾虚和肥胖都是过劳所致。这种过劳主要是因为心力交瘁,思虑过多。
脾虚的瘦:是能吃且瘦
怎么吃都不胖的人,通俗地讲,就是吸收功能不好,这就是脾气虚的问题。因为脾气虚不可能仅仅是因为身体不吸收,肯定还有不能代谢或者代谢能力减弱的问题,会有经常腹泻的问题。
脾虚:是湿气重的根
湿气有三个因素:一是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二是虽然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还有就是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梅雨季、潮湿天。这三种症状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关系,“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还有一种人体内有湿是因为肝郁引起的,通俗地讲,他的湿重也是“从气上得的”,比如之前很长时间的心情不畅,肝气郁结了,天长日久就会克伐到脾气。
被湿邪击中的典型症状是:身体总觉得疲劳。身体发沉、发重,头也发蒙,虽然头不疼,但是不清爽;皮肤上会有湿疹,胃口也不好,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嘴里发黏。舌头伸出来时,你会发现舌质很胖,颜色偏淡。症状严重的,舌头边上会有齿痕,甚至像小裙子似的,这叫“裙边舌”,这就是比较严重的脾虚湿困了。脾虚:还会表现为黄脸婆
脾为黄,肾为黑,心为红,肺为白,肝为青。“面如土色”“面黄肌瘦”,其中都包含了“黄”。这种颜色,其实是在提示你,你已经开始脾气虚了,身体已经处于消耗状态。
突然变重口味也是脾虚
现在大家吃东西都喜欢重口味,这也是脾胃虚弱的表现,实际上是在调元气。吃麻、辣、烫的东西,可以把元气调上来,让人显的很有精神。但如果你不是从小就吃这个的麻辣地区的人,这种突变的重口味会过多消耗掉宝贵的元气。
补脾的方法:靠谱、常用的都在这了
补脾的药物不同于补肾、疏肝、清心的药物,性质一般都很平和,其中药食两用的很多。比如,山药、莲子、小米、薏苡仁、芡实、大枣。因此,补脾也最适合通过食物来补。
●那些土气旺盛的养脾食物
从中医的角度讲,“五谷”都入脾经,因为脾在五行里属土。
种过小米的人都知道,小米产量低,而且很消耗土地,种几年就使肥沃的土地变得贫瘠,因为它最大下毒地吸收了土壤里的精华,这也是为什么小米一直是补虚时的首选。所以脾虚食欲不振时喜欢用小米打成米浆,或煮粥吃。在土里生长的植物比如红薯、芋头、山药,本身的土气也很旺,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一两种经常吃,作为常备补脾食物。
●祛湿健脾粥:白扁豆芡实山药粥
当体内湿气大时,可以连续喝一周山药、薏米、芡实、白扁豆、荷梗等煮在一起的粥,健脾利湿。
材料:山药、芡实、白扁豆、荷梗各10克。薏米可以多放点儿,大概30克就可以。做法:煮粥或打豆浆,一周至少喝5次。
这个粥吧,说真的不好喝,我是坚持不下来每天喝的,我一直对自己下不了狠手,觉得为了养生逼自己吃难吃的食物真是反人性,所以,也就在湿气重时喝几天吧,不强求。这个方子打成豆浆会好很多,或者只喝水不吃豆。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白扁豆不是我们做菜时吃的扁豆,而是专门的药用植物,和扁豆的味道差得很远,药店里可以买到;薏米、芡实也可以在药店买到;山药可以用新鲜的,也可以用干的;荷梗是很好的祛湿药,效果比荷叶还要好。
●焦馍片:免吃药、养脾胃偏方
送个现在不太好置办的偏方,如能办到可免吃药——焦馍片。酵母发酵的蒸馍馍,切片烤黄酥,做早餐主食或半晌加餐,一天吃几片。一包包卖的有调料的那种烤馍片不行。
不管寒热虚实,这偏方都可以搞定。脾性喜燥恶湿,焦黄面食甘补苦燥正合适。●“黄脸婆”用药指南
如果你已经出现了“黄脸婆”倾向,可以长期服用的药物有两种:一是“补中益气丸”,一是“人参健脾丸”,药店里都可以买到。“补中益气丸”是直接补脾气的,“人参健脾丸”则是针对因为脾气虚而带来的血虚,因为血虚而导致的失眠、乏力等,这些症状在用脑过度的人身上更常见。
●经常暴饮暴食,常备保和丸
保和丸不寒不热、药性平和,出自元代中医大家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是中医消食化痰的代表方剂,有消食、化痰、散热、通便的作用。其中山楂善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善消谷食之积、莱菔子善消面食之积,还有化痰降气通大便的作用。“食积易生痰”,半夏、陈皮、茯苓燥湿化痰、理气和胃;“食积生郁热”,连翘清散郁热,使食积得化、胃气得和,是为“保和丸”。
明天精彩继续……
穴位查询手册在这里↓↓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87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经常做腿部疏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