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21日报道称,99.5%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是西药,其余0.5%是包括中成药、传统药物和化妆品在内的辅助保健品。新加坡卫生科学局发布的2020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显示,报告最多不良反应药类依次为非类固醇消炎药(22.7%)、抗生素(19%)以及止痛药和退烧药(9.5%)。而服药后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过敏(54%)、全身水肿和严重过敏反应(16.6%)以及呼吸系统疾病(5.7%)。
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中,以抗生素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居首(约7%)。其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衰竭、肝细胞损害和黄疸症,严重者可引发皮肤溃烂的史提芬强生症候群和毒性表皮溶解症。排名二、三位的是常见的消炎药成分布洛芬和止痛药成分扑热息痛。此外,去年有104起报告为辅助保健品导致的过敏反应,其中41例涉及葡萄糖胺。本文摘自《联合早报》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9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