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知母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卷上,具有补虚清热,养阴润燥之功效。主治百合病误汗后,津液受伤,虚热加重,心烦口渴者。百合七枚,知母三两。百合水渍一夜,换水煎至减半,知母另煎减半去渣,合和再煎,分二次服。补虚清热,养阴润燥。主治:百合病误汗后,津液受伤,虚热加重,心烦口渴者。方义:百合,润肺清心,益气安神;知母,清热生津,除烦润燥。该方的溶剂泉水特殊,古本草认为其具有益五脏,清肺胃,下热气,利小便功效。三者起补虚、清热、养阴作用。配伍特点:百合甘寒清润而不腻,知母甘寒降火而不燥,百合偏于补,知母偏于泻,二药配伍,一润一清,一补一泻,共奏润肺清热,宁心安神之功。运用:本方证时以心肺阴虚内热,百脉失和,虚热加重为主要病机的病证。临床变现在百合病本证(百合地黄汤证)的基础上,更见心烦少寐,口燥口渴等症,即燥热尤甚,可用本方治之。现代常用于治疗百合病,失眠,乳腺病以及长期低热等情况。使用注意:百合知母汤煎法有特殊意义,仲景称之为合和后煎,即分别用泉水煎百合及知母,去渣,两药相合后再煎,这种煎法古时认为有调和阴阳作用。附方百合地黄汤:百合七枚(擘)14g,生地黄汁一升80ml。功用:养心润肺,凉血清热。主治:百合病,神志恍惚不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坐卧不宁,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欲食不食,欲眠不眠,若有所思,行动异常,口苦而干,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微数。出处:《金匮要略》卷上“千方易得,一效难求”,国医大师张志远取同道所长,用百合知母汤加味治疗失眠,使“金以制木、潜伏肝阳、抑其化火,颇富遐思。”民间医家虽非仲景先师传人,却取《伤寒论》、《金匮要略》处方加减,调理多种疾病。老朽见一同道业务繁忙,门庭若市,施治神经衰弱夜难入睡、长期失眠,让患者蝉联应用百合知母汤加合欢花、莲子心、夜交藤三味,比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功力不低,飞出了心肾不交的笼子,使金以制木、潜伏肝阳、抑其化火,颇富遐思。他投百合七枚(擘开)为君,先水泡十小时,捞出和诸药一起入煎,效果很佳。1959年吾于济南遇一机关干部,久病浅睡,闻声即醒,甚至彻夜不得合目,记忆大衰,依靠西药镇静度日,已失去治疗信心,精神处于崩溃状态。当时就给与此汤,计:泡百合45克、知母15克、莲子心10克、夜交藤30克、合欢花20克,加了石决明30克,日用一剂,分两回饮之,下午5点、晚上10点各一次。连续半月,方未更改,梦境锐减,可熟睡六小时,实践验证别开生面。
本文摘自《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精华录》。
一般并不存在快速治疗失眠的好方法。失眠可能与精神过于紧张、植物神经紊乱、神经衰弱等原因有关。原因不同,治疗办法也不同。
1.精神过于紧张:
在日常生活中,如家庭负担过重,或人际关系不佳等因素,可以引起精神过于紧张,可能会出现失眠的情况。
平时应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适量体育锻炼,如慢跑、快走等,通过运动可宣泄不良情绪,及时调整心态,帮助克服失眠。
2.植物神经紊乱:
出现植物神经紊乱,可能与遗传因素、性别因素、社会因素等有关,临床表现可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可能会出现失眠的表现。
改善环境,减少刺激;合理饮食,平衡膳食营养;多进行户外活动,多参加体育锻炼;培养良好习惯,规律作息。调整心态,放松精神。保持良好情绪。
可进行专业心理干预治疗,提高心理应对能力。遵医嘱服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如谷维素、维生素B1等;失眠严重可睡前服用地西泮等,积极规范治疗,有助于克服失眠。
3.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发病可能与过度疲劳,改变环境而无法适应,导致精神过于紧张有关,可能引起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
应用心理治疗、行为疗法,改善精神紧张。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如阿普唑仑,盐酸度洛西汀等)可改善焦虑和抑郁,使肌肉放松,消除一些躯体不适感。
适量进行体育锻炼,调整不合理的学习、工作方式等,帮助摆脱烦恼处境,改善紧张状态,缓解精神压力,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有助于克服失眠。
出现失眠的情况,如经自身调整无效,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遵医嘱予以针对性治疗。
对于失眠的病人应该仔细了解睡眠的状况:是否存在入睡困难,是否容易醒来,是否做梦;做梦是噩梦、惊恐的还是悲伤的。这些问题询问的越详细,越能够帮助我们准确辩证。易醒指的是病人睡眠很浅,稍微有点响动就醒来了,这种情况多为心肾不交,由于心火上亢而热扰心神,所以病人睡不踏实。心肾不交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容易做梦,而且多做一些惊恐的梦,所以这类病人有时都害怕睡觉。
导致失眠的原因很多,可涉及到多条经络和多个脏腑。但是归纳起来,失眠总的病机不外乎都是阳不入阴,而且大都以心肾不交为基础。入睡困难一般是肾阴不足,阴不纳阳。《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侯上·虚劳不得眠》就说,“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其入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肉间,行于五脏六腑。今邪气客于脏腑,则卫气独营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满,不得入阴,阴气虚,故目不得眠”。
我们大致梳理下卫气的昼夜运行过程。肾中原气通过三焦到达各条经脉的原穴,然后和脏腑之气也就是水谷之气共同发挥经络气化和濡养脏腑的功能。白天脏腑之气的彪悍之气也就是卫气,通过背俞穴这个输出口,到达膀胱经来发挥温肌肉、调凑理、抵御外邪的作用,到了晚上卫气通过表里经的关系到达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然后通过三焦渠道,从而蛰伏在五脏六腑的血脉中。
失眠又称“不寐”,是以不易入寐为特征的一类病证。轻者入寐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失眠多因化源缺乏,心神失养;阴虚火旺,阴不敛阳;心虚害怕,心神不安或痰热、实火,扰动心神所致。本证多见于西医学的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以及贫血等疾病中。
以针灸办法安息古代即有记载,针灸治疗失眠的机理和作用,在于能谐和阴阳,扶正祛邪,疏浚经络,从而到达改善睡眠的目的。
1.调和阴阳
针灸治疗疾病具有谐和阴阳的作用。人体在睡眠正常的状况下,坚持着阴阳相对均衡的状态。假如有招致失眠的缘由作祟,如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虚害怕、胃气不和等,均可招致阴阳失和而致失眠。
针灸治疗失眠的关键,就在于依据证候的属性来调理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生理功用。如阳气盛、阴气虚可招致失眠。反之,阴气盛、阳气虚可招致嗜睡。两者都能够取阴跷的照海和阴跷的申脉停止治疗,但失眠应补阴泻阳,嗜睡应补阳泻阴。
2.扶正祛邪
扶正,就是扶助抗病才能;祛邪,就是祛除致病要素。失眠的发作、开展在一些状况下也是正气与邪气互相斗争的过程,针灸能够扶正祛邪,故可收到改善睡眠之功。如胃气失和、心火炽盛、痰热内扰、肝郁化火证型的失眠,皆因邪实而发,久则伤及正气,使失眠愈加缠绵难愈。
这时就应用针灸扶正祛邪,大凡针刺补法和艾灸皆有扶正的作用;针刺泻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但在详细运用时,必需分离腧穴的特殊性来思索。
3.疏浚经络
经络和气血及脏腑之间有亲密的联络,失眠的发作,能够与气血失和、脏腑失调有关,这些病理特征能够反响在经络上,并能够经过针灸调理经络与脏腑气血的均衡,从而到达改善睡眠的目的。
最后北京四惠西区医院中医内科大夫封一平主任把本文的要点再总结一下:
失眠与脑供血不足密切相关,患者多伴有颈椎病,应该用针灸、正骨治疗,一般首诊即可取效。
临床上,我发现很多失眠患者伴有焦虑,心率过快。能把心率降下来,则可以取得远期的疗效。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藏神。心不宁则神不静。心率是一个很好的辨证抓手。
有,了解清楚失眠的原因,对症治疗,如果失眠非常严重失眠时间较长,就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导致抑郁症等一系列精神疾病的发生,1:自己首先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 ,虽然 药物治疗比较快特别是西药,但如果长期依赖药物的话,一是到最后你的药物量一定会越来越大,二是会神经衰弱,造成脑萎缩,2:如果想要药物治疗,建议用中药或者中成药治疗,安全副作用小, 3:通过饮食也可调理疗失眠,既能达到治疗的效果.又无副作用。给你说个土方法治疗失眠的。 小米 色氨酸含量高的食物,具有催眠作用。在许多食物中,色氨酸含量高的应首推小米。每100克小米色氨酸含量高达202毫克,而且小米蛋白质中不含抗血清素的酪蛋白。同时,小米富含淀粉,进食后能使人产生温饱感,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提高进人脑内色氨酸的数量。我国古代医学认为,小米性微寒、味甘,有“健脾和胃、安眠”的作用。熬成稍稠的小米粥,睡前半小时适量进食,能使人迅速发困入睡。牛奶 牛奶含有色氨酸和吗啡类物质。色氨酸可使人产生困倦感,吗啡类物质具有镇定作用。所以,牛奶有催眠作用。但牛奶中的色氨酸很难进入人的大脑,如果在牛奶中加些糖,其催眠效果就明显增加。因为糖可促进人体分泌胰岛素,色氨酸在胰岛素作用下,进入脑内,从而转变成易于催眠的血清素,使人很快入睡。蜂蜜 具有补中益气、安五脏、和百药、解百毒之功效。每晚睡前取蜂蜜 50克,温开水冲服。莲子 莲肉味涩、性平,莲心味苦、性寒,均有养心安神之功效。《中药大辞典》称其可治“夜寐多梦”。研究表明,莲子含有芸香甙、莲心碱等成分,具有镇静作用,可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使人入睡。用莲子仁21克、桂圆20克、大米50克加水煮粥,每天早餐食用,对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有一定疗效。桂圆 桂圆又名龙眼。性味甘温,归心、脾经,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营养价值极高,果肉中含糖量达17%,粗蛋白15%,此外,尚含有矿物质 和多种维生素,为性质平和的滋补良药。有滋补营血、安神养心的效用。对于老弱体衰、产后及大病后因气血不足而致失眠者有明显效果。葵花子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可调节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脑细胞的抑制机能。睡前嗑些葵花子,可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利消食化滞、镇静安神、促进睡眠。核桃 味甘性温,是一种很好的滋补营养食物,能治疗神经衰弱、健忘、失眠、多梦。取核桃 仁、黑芝麻,慢火煨成稀粥,用白糖调味,睡 前食用可治失眠。用核桃仁、黑芝麻各50克、桑叶60克、粳米100克,将桑叶去渣取汁,芝麻、核桃仁研末与粳米共煮成粥,加糖调味,早晚各服一次,适用于多梦失眠。红枣 性温味甘,具有补五脏、益脾胃、养血安神之功效,对气血虚弱引起的多梦、失眠、精神恍惚有显著疗效。取红枣去核加水煮烂,加冰糖、阿胶,用文火煨成膏,睡前食1~2调羹。豆类 据化学分析,每100克大豆中含色氨酸462毫克,青豆含有433毫克。加水煮,睡前服用,有益于睡眠。食醋 食醋具有催眠作用。在长途旅行引起过度劳累时,可取食醋一汤匙,兑入一碗温开水饮用。这是食疗法你可以试试。还有一种方法是我自己失眠是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每天晚上坚持热水泡脚,但一定要记住最少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才能达到效果,每天晚上都要泡,如果你坚持不下来你就不要用。如有更多的疑问可以及时的在线留言。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9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