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or夏草亲历】我是冬虫夏草,生于北京,长于花城。
有一次出门,骤然变天,没来得及加衣服,被吹了个透心凉。傍晚,觉得身上好冷,头身疼痛,尤其后脑勺像炸裂一般,难受得要命。一量体温表,38.5……搭了一下自己的脉,紧的,偏快。一点都不像表虚证的“脉浮缓”,而且身上无汗——基本确定了外感风寒表实证。
治疗发烧,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退烧药”,或者干脆去医院输液。可是既然学了这么多中医,关键时刻为何不用?于是自己开了方子。生麻6g桂枝8g杏仁9g炙甘草6 生姜5片 大枣3枚。没有用任何西药。当时分析,自己身处南方,天气并不会特别寒冷。而且当时比较瘦弱,所以麻黄用量减了一些。
那是我第一次给自己用麻黄汤。虽然发着烧,煎药的时候竟很期待。熬好后热服:麻黄辛散的力量是能感受到的,杏仁的味道有点清香。不会很难喝。然后倒头便睡。半夜醒来一次,没有感觉发汗很猛,只是身上浅浅一层。可能是用量不多的原因吧。次日清晨,体温恢复,头痛完全消失,心情大好。只是有一点点虚,也许是正气被消耗的缘故吧。
赵五味说,麻黄与桂枝比例为9比6时发汗作用最强。
【意义】之所以给大家介绍这个方子,是因为这是方剂基础中的基础,外感风寒最典型的病机,也叫伤寒正局。君臣佐使各一味,也是基础方剂的典型结构。
【麻黄九禁】麻黄汤有“咽、淋、疮、衄、血、汗、寒,尺脉迟和尺脉微”九种禁忌症,被称为“麻黄九禁”。其实,这个“九禁”,泛指辛温发汗的方剂,包括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甚至包括桂枝汤,葛根汤这类的方剂,都应当适合这九禁。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淋家不可发汗,汗出必便血。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丢失的药方)。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脉浮数,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附方】附方1麻黄加术汤组成:麻黄9g,桂枝6g,甘草3g,杏仁6g,白术12g
功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附方2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组成:麻黄6g,杏仁6g,薏苡仁12g,炙甘草3g。功用:发汗解表,祛风除湿。
附方 3大青龙汤
麻黄12g桂枝6g 炙甘草6g 杏仁6g 石膏12g 生姜9g大枣3g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版权声明:
○本文视频由五味中医编辑团队制作,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文中所涉及中医理论及具体中药方剂为编者个人观点,用以学习交流而不可做为临床依据,谢谢。
从今天起,冬虫or夏草会在这里持续为大家创作优质、有趣的中医内容。
分享:赤脚说
麻黄,发汗解表最常用的中草药,辛温,微苦,归肺经、膀胱经。
麻黄是一种草,叫麻黄草,没有叶子,只有根和茎,主要在我国的东北和西北有种植。
我们常说的麻黄,指的是它的茎,麻黄根也是药,但是作用刚好相反,麻黄根是敛汗的,麻黄是发汗的,大家千万不要用错了。
1.麻黄的4大功效
麻黄有4个功效,大家了解一下,不要去记。
1.发汗解表 :所谓的发汗解表,就是把体表的汗发出来,体表的邪气随汗而解。麻黄为什么可以发汗?要用到取象思维。
因为麻黄是中空的,就如同一个管道,管道的作用是什么?一个字:通。麻黄能把皮肤毛孔的通道打通,所以,它能发汗。
2.散寒通滞 :所谓的散寒通滞,就是把瘀滞在体表的寒气散出去。麻黄为什么可以散寒通滞?因为麻黄可以发汗啊,把汗发出去了,体表的寒气也跟着出去了。因为麻黄偏温,温能散寒,麻黄散的主要是寒邪。
3.宣肺平喘 :所谓的宣肺平喘,就是把肺气宣发起来,让肺气宣发肃降回到正常,就能平息咳喘了。麻黄为什么可以宣肺呢?肺主皮毛啊,麻黄能把皮肤毛孔打开,也就相当于把肺气宣发起来了,肺气原来郁闭住了,用麻黄把肺气宣发起来,肺气宣降正常,就能平息咳喘了。
4.利水消肿 :所谓的利水消肿,通俗点说,就是消水肿。麻黄为什么可以消水肿呢?皮肤毛孔是个通道,如果这个通道堵住了,寒气出不去,水也出不去,水出不去就会堆积在皮下,形成水肿。麻黄可以打开皮肤毛孔,可以让水从皮肤毛孔排出去,这就是麻黄消水肿的原理。
这4个功效,一个都不需要记,你只需要知道麻黄是发汗的,就足够了。麻黄为什么可以发汗?取类比象,你看到麻黄“中空”的形状,你自然而然就想到管道的“通”,麻黄能把毛孔打通,所以麻黄能发汗。通什么呢? 通汗、通寒、通气、通水。
2.麻黄怎么用?
麻黄主要作用就是发汗,当然是在无汗的情况下来用,有汗说明毛孔是通的,就不要再用麻黄。
麻黄发汗,用来治表证。什么叫表证?邪气在体表,就是表证。比如,风寒束表就是表证,会用到麻黄;比如说皮肤病,荨麻疹湿疹之类也是表证,也会用到麻黄。
记住一点就行:麻黄发汗,主治表实证。
麻黄有2种经典的搭配:
一种是 麻黄+桂枝 相配,桂枝加强麻黄的解表作用,比如说麻黄汤,就是麻黄配桂枝。
另一个搭配是 麻黄配石膏 ,麻黄散表寒,石膏清肺热,一散一清,治的是肺热高烧,目的是把肺里的热排出去。
3.用麻黄需要注意哪些?
1.有恶寒怕冷的症状,说明表实有寒,才考虑用麻黄。
2.无汗情况下,才用麻黄;有汗的情况,都不用麻黄。
3.麻黄有鼓舞阳气作用,现在的说法有兴奋作用,参赛运动员禁用。
4.太虚的人,慎用麻黄。太虚的人就好比是一个瘪的气球,不能再放气了,所以慎用麻黄。
5.麻黄发汗,麻黄根敛汗,一阴一阳效果相反,千万不能用错。
麻黄的发汗力很强,麻黄的用量宜小不宜大,一般都在 5g到10g 之间。如果是小孩子,用量更要减小,建议在 1g到3g 之间。
麻黄是个很强大的药,但是是个管制药,现在大部分药店都买不到,这个不太好办。
药解之麻黄篇
麻黄这个药最主要的药性就是它的“宣阳”,或者是“发阳”,就是把你身体里面的生命能挤出来,抽出来。用了之后人会比较虚。葛根汤还有一个疗效,可以把身体里面残留的西药麻醉药洗干净,手术后是用一点葛根汤的。麻黄这味药是“标热本寒”。就是以过程来讲它会让你身体发大热,是没有错,可是以结果来讲,它会让你的阳气更少,所以身体会变得更寒。“轻可去实”是指说象麻黄这样没什么味道的药其实力道非常强的.“治中风,伤寒,头痛”,麻黄反正吃下去让你身体的阳气一下子宣发,有什么邪气都会被逼散,那“发表出汗”,就是代表性的用途了。那“去邪热气”是没问题的.麻黄能够开毛孔,把这些邪气都逼出来,人的皮毛跟人的肺是相表里的,能够开毛孔就能够开肺,就可以把人的肺里面的邪气都托出来,所以在止咳定喘的药里面,麻黄其实是效果很强的药。麻黄它可以开破一些身体已经寒实而淤结的东西,破淤血的药或者什么药里面加点麻黄,力道会更好,效果会更强。麻黄节和根的药性跟叶子的药性是相反的。所以仲景在写用麻黄的时候会写“去节”这样它的药性才完整,“三拗汤”,是一个治疗肺中有邪、治疗喘跟咳的方子。这个三拗汤就强调“麻黄不去节”,甘草不炙,杏仁不去皮尖,把麻黄的药性稍微拗一下,让它不要那么猛。治喘的一个常用的方子。煮有放麻黄的煎剂,不需要先煮掉两碗水捞渣,现在中药行卖的麻黄,都是制过的,直接下去煮就可以了。葛根可以先煮好了。麻黄附子甘草汤,不放细辛的话,麻黄就让它猛一点,所以就不需要先滚掉两碗水。麻黄是一个治外感,发汗发表很有名的药物,麻黄治疗喘证,西医如果遇到一个喘证,往往会说它是什么“急性支气管炎”,那“炎”字一出来,就会好象要什么清热消炎杀菌的药,中医在治喘的时候,以驱邪为主。一个原则,就是如果是一个有长期气喘病史的人,用麻黄这一类的药驱散肺部的风邪可以定喘,但是通常这样体质的人,他的身体都比较虚,所以在治喘的同时,一般来讲我们还是要给他吃一点补肾药。麻黄这个宣肺,剂量都用很重’所以我们就要用些补肾药,来治本。 很痒的皮肤癣,如果是夏天的时候痒得特别厉害的,每次用15g的麻黄,有差不多现在的4钱,用1碗水不要太满,快火猛煮5分钟就好,一天喝2次,等于一天喝到30g麻黄,还蛮多的。通常是吃到3帖到10帖,,冬天特别痒就另外算,就可能不是用麻黄了。至于麻黄的用量,是可以非常悬殊的。一般来讲是,腠理越虚的人越不需要用很多麻黄,所以南方人用麻黄就量少些,北方人麻黄就要用多些。狂汗不止是用麻黄用到脱阳的副作用之一,有觉得胸口这边心慌慌,或者是坐在那边觉得自己心跳、心慌或者心悸,就要帮它补心阳。收涩心阳的比如说生脉散就可以。桂枝甘草汤,很能够补心阳,主证就是胸口想要用手按住才会比较安心。用了麻黄剂造成狂汗不止,用桂枝加附子汤;如果有心阳的损耗,可能用生脉散或者是桂枝甘草汤来顾护心阳,如果你怕他心阳继续散掉,你还可以在桂枝甘草汤里面加龙骨和牡蛎,变成桂甘龙牡汤,就是可以更收涩元气的。肾阳比较虚的人用肾气丸,感冒没有好透的话,小便方面有问题,用真武汤,是一个固护肾阳然后去除水毒的方。麻黄治疗水肿是很有疗效的。治疗“风水”的时候,会用越婢汤。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有些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能够宣发阳气,能够振奋身体里面有一些机制的运作。麻黄通阳用来治疗所谓的痹证。治疗风湿的麻黄加术汤。麻黄汤里面加白术,用了白术让麻黄的发汗变得比较温和。治疗痛风的桂枝芍药知母汤,或者是乌头汤。驱风止痒,我们讲到各半汤的时候,就已经讲到了。治肺热咳嗽的麻杏甘石汤,一些尿失禁的患者,是因为他肺部的气是不通畅的。没有肺热的状况,只是肺有邪气的话,就光用麻黄5甘草5蜂房1,的比例打成粉,然后每次4g用热水吞。续命汤是标准的治疗中风的药方有这样大的力道,可以把中风后遗症给处理得这么好。那这是我们现在学中医的人,其实很多人都已经不晓得,或者是不敢承认。葛根芩连汤解【7.3 】?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热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主之。? 主证就是问大便。你在拉肚子啊,大便会不会臭臭黏黏的?会不会烫屁股?都会。那会不会肚子绞痛?不会!那么就开了。桂枝汤证病在表,用了下法这个邪气就会内陷。变葛根芩连汤证,冷气吹后背着凉的急性肠胃炎。有人得痔疮,吃麻杏甘石汤好啦。也就消炎了,治肺就治大肠。麻杏甘石汤的主证呢,就是汗出而喘,葛根芩连汤的主证写“喘而汗出”,这个喘跟汗出是,可能有可能没有的兼证。临床上用大便是臭的,烫的,而不痛的。如果会绞痛的话,是阳明跟少阳合并的黄芩汤五苓散,会帮忙你的肠胃道吸水,让各种拉肚子都会容易平息下来。所以这种急性的比较热性的拉肚子,如果你葛根芩连汤里面再加一点五苓散的话,效果会更强。葛根本身就有绕过头顶消炎的效果。所以,头部哦,眼睛红肿哦,什么牙疼哦等等,当然都多多少少有用,都是头部发炎药,很有效。葛根芩连汤它治疗这个“酒咳发热而喘”,葛根本身就能解酒,黄芩黄连又是很祛湿又是很祛热,葛根芩连汤是一个很好的挡酒药,解酒药。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6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水牛角!
下一篇: 桂枝汤和他的奇葩兄弟们【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