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老中医治疗牙龈病经验

过山龙 2023-07-24 00:21:38

导读:齿龈病的发生与肾、脾胃、大肠等脏腑有密切关系,脏腑虚实是发病的关键,本文详细的介绍了齿龈病的治疗经验,希望通过此文,拓宽大家的临床思路。李洁生治疗齿龈病经验一、辨证注重经络,善用引经药李师认为,齿龈病缠绵反复,临证如能注重经络,善用引经诸药,有助于提高疗效。早在《内经》中即有“夫齿者,肾之标,骨之余也”、“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足阳明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的论述。

其后,《医贯》有“齿者,骨之余,髓之所养,故齿属肾,上下牙龈属阳明。凡动摇豁脱,……如欲脱之状者,皆属肾病。其虫疳龈肿,溃烂秽臭而不动者,皆属阳明,或兼诸经错杂之邪”的进一步说明。

可见齿龈病的发生与肾、脾胃、大肠等脏腑有密切关系,脏腑虚实是发病的关键;诊察齿龈局部病变、疼痛性质,根据其经脉络属来剖析病变归属脏腑,不仅可直窥脏腑之虚实寒热,又能为临证用药提供依据。

明辨经络之后,李师善用引经之药。如上齿龈为病,多责之胃,喜用升麻、白芷;病发于下齿龈者,多肠道积热实滞,惯用槟榔、大黄;若齿松不坚多习用骨碎补,或以淡盐水煎药等。李师强调引经药的应用须以辨证为前提,用量宜少宜轻,取其质轻易走,引动诸药归于病所为目的,且不可滥用。

二、审因论治,注重调理胃肾功能李师认为,本病病机不外乎内外两端、虚实寒热四个方面。

因于外者,多风热火毒内攻,根据“火郁发之”之理,采用白芷、川芎、薄荷、蔓荆子、荆芥、防风等升发宣散之药,配以清火解毒之黄芩、黄连、金银花、板蓝根等,使其表邪里热内外两解。

因于内者,由于“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李师强调胃肾发病的重要性。胃与肠连,上通口齿,若湿郁化热,湿与热合,或肠腑积热食滞,而致病邪薰蒸于上,多能引发齿龈为病,这些无不与脾胃纳运失常有关。

调理脾胃,使湿无所生,热无所依,李师常选加生白术、扁豆、白蔻仁、神曲等药,若伴腹胀纳呆、口臭等脾胃见症者,更是必用之品。

至于脾胃不足,后天乏源,气血不充,无以上养齿龈而表现龈齿疼痛,遇劳而发,局部皮色不变者,常选用补中益气汤加肉桂少许,以鼓动气血,上煦齿龈。

肾脏精气的盛衰,是本病发生关键,肾衰则齿豁,精盛则齿坚。此外,乙癸同源,精血互生,肝体不足,肝阳易旺,临床上常表现为肝肾不足或肾阴亏虚。

肝肾不足者,宜滋水涵木,选六味地黄丸加龟板、菊花、女贞子、何首乌、怀牛膝等;肾阴不足者,宜壮水制火,李师喜用大补阴丸加代赭石等。

三、药用沉潜,重用牛膝、代赭石牛膝苦平降泄,走而能补。如《得配本草》谓其“入足厥阴少阴经血分,益肝肾之精气……又能引火下行,并疗喉痹齿痛”。代赭石味苦性寒质重,苦能清热,以寒泻火,质重镇降。

元代罗谦甫曰:“以代赭石之重,使之敛浮镇逆。”

李师认为,齿龈为病,因火热为患者最为常见,且火性炎上,无论实热虚火,皆能逼动血行上充齿龈,取两药质重沉降之性引血下行,既能降气分之余热,又能引虚火而归元。

李师结合多年经验,在用法上颇为讲究,如代赭石入水宜先煎,研末冲服收效更佳。张锡纯谓:“即服其稍粗之末亦与肠胃无损,且生服则养气纯全,大能养血。”其用量结合病情轻重、体质弱强斟酌使用,一般成人一次用量应掌握在30~60克之间。

四、病案举例王某,女,29岁。1989年9月21日初诊。牙痛病史2年,每因情志不遂或食辛辣之物后发作,近半月牙痛复发。

刻诊:牙痛以左上侧前磨牙为重,牙龈红肿兼有溃破,伴腰酸耳鸣、口干口臭、便干,月经先期而至。舌质边尖红,苔薄黄,脉细弦而数。

证属胃肠积热,阴虚火旺,上蒸齿龈。治宜清热荡积,潜镇降火。

处方:代赭石末(冲服)40克,怀牛膝40克,白头翁9克,生大黄6克,神曲12克,香附10克,枳壳10克,生石膏20克,生地20克,麦门冬12克,知母9克。服药8剂,齿痛消失,龈肿溃破基本愈合。续服5剂,诸恙悉平。随访年余,未见复发。

本案系由肝肾不足,阴亏火旺,兼胃肠实热积滞,循经上犯而成,故治疗以玉女煎为主方,清胃热,滋肾阴。

重用怀牛膝、代赭石,引其浮越之火下行;白头翁气质轻清,为升散肠胃郁火之良药;大黄、神曲荡肠消积而下行,与白头翁相配,升降结合,使胃肠以通为顺;香附、枳壳既能宽肠下气,又能理顺肝气,所谓降气即降火是也。

诸药合用,则阴虚得补,火热得降,积热除,胃肠通,每可奏效。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每日灸一灸】 肩臂疼痛艾灸视频学习

本文摘自《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年第10期,作者/李龙骧。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牙龈炎怎么治能够彻底的治疗好呢

你好,引起牙龈炎常见原因包括牙龈脓肿、牙周脓肿、智齿冠周炎或根尖周炎等。而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都在与牙菌斑的滋生。患病处本身往往存在慢性炎症,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天气干燥、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或患有糖尿病等疾病时,导致原有慢性炎症急性发作,出现牙龈肿痛症状,需进行相应的口腔科治疗。解决牙龈炎较为简单直接的就是多喝些德付 呗齿棂茶,消肿止疼,袋泡茶,简单轻松。

如果症状较轻,选择一些普通抗生素则可,像头孢氨苄胶囊,罗红霉素。最好使用专业的抗牙龈炎牙膏,例如含亚锡-氟的牙膏,抑制并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形成。尤其是已经出现高频牙龈出血的人群,千万不要迷信单纯止血止疼类的偏方,更不能直接吃消炎药,这样治标不治本,是不建议使用的。

1.可以补充点维生素C。平时要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用淡盐水漱口效果要好,早晚刷牙,尽量刷干净。每年至少洗牙一到两次。

2.对于这种情况,你是应该注意保持口腔清洁的,是可以使用淡盐水漱口的,同时是可以服用罗红霉素

3.牙疼的时候可以切生姜一小片咬在痛处,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睡觉的时候含在口里也无妨。这是很安全可靠的一个验方。

4.取普通白酒100克放入茶缸里加上食盐10克;搅拌,等盐溶化之后放在炉子上烧开。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注意不要咽下去,牙痛就立刻止住了。

牙周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敷贴法

生地黄贴方:生地黄18克,冰片0.9克,先将生地黄捣烂,加入冰片,捣匀,取少许外贴牙娘患处。适用于肾阴不足,胃火炽盛者。

2.薄贴法

(1)玉带膏:生龙骨60克,宫粉45克,冰片、庸香、硼砂各7.5克,共研细末,用黄蜡60克溶化离火,入上药末搅匀,摊于绵纸上,刮匀,剪1厘米宽、3厘米长之药条,收瓷瓶备用,用时将药1片贴患处。适用于胃火炽盛者。

(2)固齿白玉膏:宫粉(研)30克,珍珠末9克,阳起石(用僵蚕49条,防风、当归、川芍、牙皂、青盐、升麻、白芷、地骨皮各15克,细辛、草本各9克,共研粗末,长流水5碗,同药入沙锅内,以桑柴火熬药至3碗,去渣,再煎至1碗,将阳起石火缎通红,入药汁内淬之,如此7次,去药汁,将阳起石焙干研末)30克,龙骨(炮制同阳起石)60克,象牙末15克,赓香末6克,用黄蜡90克,溶化离火候温,入前药和匀,摊纸上刮匀,先以温水漱口,剪一小条药膏,贴患处,闭口勿语。适用于本病牙眼腐颓萎缩者。

3.含漱法

(1)淡盐汤漱口,适用于本病各型。

(2)明矾9克,研末,开水冲,含漱。适用于本病齿眼肿痛腐颓、渗血者。

(3)茶叶、丁香各10克,白芷15克,甘草3克,水煎漱口。适用于本病牙娘肿痛、口臭者。

(4)旱莲草60-120克,水煎含咽。适用于肾阴虚损者。

(5)骨碎补、玄参、露蜂房、海桐皮、地骨皮各6克,水煎,漱口,每日2次。适于广泛性牙周炎、牙周流脓者。

4.刷牙法

乌贼骨粉30克,地榆炭10克,青盐5克,生石膏20克,共研极细末,以少许刷牙,每日2次。适用于本病牙眼肿痛出血者。

5.搽药法

(1)大黄、石膏、仙鹤草各15克,碰硝3克,冰片1.5克,共为细末,温水漱口后,取少许,搽患处。适用于胃火上蒸型。

(2)固齿散:滑石粉18克,甘草粉6克,朱砂面3克,雄黄、冰片各1.5克,共为细末,早晚刷牙后撤患处,或以药5份,生蜜12份之比例调匀,早晚涂搽患处。适用于胃火上蒸型。

(3)冰硼散:取少许,搽局部。适用于本病眼肿溃烂者。

(4)牢齿散:龙胆草45克,羌活30克,羊胫骨灰60克,升麻120克,研末,以温水漱口,取少许搽患处。适用于胃火上蒸型。

(5)枯矾、黄连各6克,白芷3克,研末,取少许搽患处。适用于胃火上蒸,眼肉腐颓者。

(6)补骨脂青盐方:补骨脂60克,青盐15克,共炒,研极细末,取少许搽患处。适用于本病牙眼肿痛溃烂者。

(7)冰片1.8克,硼砂、朱砂各0.9克,牙硝1.5克,研细末,搽患处,每日2-3次。适用于本病牙眼肿痛者。

(8)乌贼骨粉30克,香附20克,青盐15克,细辛5克,共研细末,取少许搽牙,每日3次。适用于本病牙齿遇风冷疼痛者。

(9)骨碎补、乌贼骨粉各30克,地骨皮15克,青盐10克,共研细末,以少许搽牙,每日3次。适用于本病牙齿松动者。

牙周炎要怎么治疗好

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季节里面都是会引起牙齿方面疾病的,这和季节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不过和空气的质量也是有极大的关系,当空气里面的水分减少的时候就应该要多注意补充水分的,不然的话就会发现自己牙齿又开始疼痛起来的,其实是牙痛的原因不光只有上火这一种的,也可能是自己的身体内部潜藏的一些疾病,比如说牙周炎这种疾病的。牙周病可以选择试试呗齿宁茶,消菌杀毒,保护牙龈。
如果是牙齿的问题导致的疼痛,那么就要看邻近疼痛牙龈的牙齿有没有虫牙,有没有补过的牙,或者有比较深的楔装缺损.这些问题一般都会有牙疼的症状,比如冷热刺激疼,咬东西疼,或者以前疼过.
1,白胡椒10克研成末,加酒精调成糊状,分4次放入牙洞内.
2,针刺同侧劳宫穴,中度刺激,进针1~2次,上下捻不留针.
3,乌梅12个,分别含于口中,或兼含糖球也可.
4,露蜂房适量,加纯酒精适量,点火燃烧,待蜂房烧成黑灰时,用手指蘸灰涂于患牙,一般4~5分钟可止痛.
5,生猪油,新棉花各少许,用棉花裹猪油烤热,咬在患牙痛处片刻,1次1换,反复数次.
6,六神丸1~2粒,碾碎置于患齿牙龈上5~10分钟,每天1次,一般不超过3次.
7,杏仁15克(去皮尖)加盐少许,煎汤含漱,日3~4次(注意不要咽下去).
8,用冰块按摩合谷穴5分钟.

高分求助,夏天总是牙龈上火,请问怎么防治

上火会导致牙肉肿痛
天气非常干燥,人体的唾液分泌减少,呼吸道干燥,血管的脆性增强,本来就很容易感染细菌。如果再吃补品或者辛辣刺激的食物,就会加速血液的运行,中医称之为“血热妄行”,将病菌带到全身,引发牙肉肿痛、流鼻血、干咳、喉咙发炎等症状。
注意不要吃太多易上火的煎炒油炸的东西,喝点凉茶。

齿为骨之余,为肾所主,足阳明经络于上齿龈,手阳明经络于下齿龈,故牙痛与肾、胃、大肠有关。引起牙痛的原因不一,有胃火上盛、风火上攻、肾阴不足、寒热刺激及蛀齿等,故要根据不同病因进行辨证论治。
一、 胃火上盛:症见牙龈肿痛,患侧面颊肿胀,甚则不能嚼食,局部灼热,口苦口臭,便秘、舌红苔黄等,治宜清热泻火,消肿止痛,方用清胃散加减。石膏25,黄连10,生地15,丹皮6,升麻10,淮牛膝15,大黄6,赤芍10,知母10,刁竹10,痛甚者可加白芷10。若牙质过敏,每触热辣即痛者也同此治。
二、 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症见齿龈微肿、微红,隐痛绵绵,齿摇不固,或兼有牙血,余无特殊。治宜滋阴降火、补肾固齿。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25,女贞15,萸肉10,淮山15,淮牛膝10,泽泻10,骨碎补10,细辛3。若牙龈红肿较甚,则可加知母10,黄柏6。
三、 风寒牙痛:症见突然发作,痛连头额、两侧,势如电掣,牙龈不红不肿。其中,若痛有游走,痛如电掣,连及头额、两颊者,是为风痛。若吸触冷气冷物即痛,部位固定者,是为寒痛。治以祛风、散寒、镇痛。寒痛为主者用当归10,细辛6,川芎10,白芷10,川椒5,只壳10,桔梗6,甘草6。风痛为主者用桂枝6,防风6,白芥子10,桔梗10,苏叶6,细辛3,刁竹6,白芍10,甘草5。不论风痛或寒痛,均可用细辛、白芷、苍耳子、甘草各10克,煎水含漱,日多次。
四、 龋齿牙痛:蛀齿引起的牙痛也很多见,单纯内服药物,疗效一般较差,宜结合局部处理为佳。内服方用定痛散,当归10,生地12,细辛6,白芷10,连翘10,苦参10,川椒5,黄连10,乌梅10,桔梗6,甘草6。外用川椒、胡椒、五倍子各5克,冰片0.5克,共研为细末,用消毒药棉裹药末少许,放入龋齿洞内,流涎出后,痛可停止。也可用牙痛一粒丸一粒塞入洞内,可得同样效果。
齿痛的预防:平时注意口腔清洁,勤刷牙、勤漱口;早晚各叩齿10分钟;善待牙齿,勿咬过于坚硬之物,避免牙齿与牙龈损伤;牙齿一旦出了问题要及时到正规的医疗单位诊治。
冬天气候寒冷,牙齿容易过敏酸痛,尤其是牙齿有磨耗和牙颈部有楔状缺损的中老年人,吃苹果、葡萄、橘子和糖果等甜酸食物就会引起牙齿酸痛,有的痛得不敢进食。对付这种过敏牙痛可用以下方法防治:
一、用温水刷牙、温茶水漱口:因为牙髓神经对温度比较敏感,尤其是患有牙齿磨损,牙本质暴露的牙齿,一遇冷刺激就可引起牙痛,而温水对牙齿来说是一种天然的保护剂,可防治过敏性牙痛;茶水含氟,常用温热茶水含漱,可护齿防龋治牙痛。
二、进食宜温热,勿吃过酸过甜的食品,因为牙齿最适宜在35℃—36℃的口腔温度以及PH值为6.8左右的弱酸性环境中进行新陈代谢,若吃过冷、过热温差很大的饮食或过酸、过甜的刺激性食品,都会引起牙痛。
三、常用脱敏或防酸牙膏刷牙。这两种牙膏中含有氟,而氟可阻止牙齿在酸性环境中脱磷脱钙,有抗酸、防龄、止酸痛之功效。
四、用大蒜头磨擦止痛:有较严重磨损的牙齿,并有明确的酸痛区者,可用生大蒜头反复磨擦敏感区,每天1—2次,每次1—2分钟,1—2周后酸痛就会明显减轻或消失。
五、吃酸性食物如醋、酸奶或带酸味的水果后,如出现牙齿酸痛,即可用核桃仁放在嘴里咀嚼,因为核桃仁为碱性食品,慢慢咀嚼可中和牙面上的酸性物质,牙齿就不会酸痛了。
一、自疗注意事项

1、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

2、发现蛀牙,及时治疗。

3、睡前不宜吃糖、饼干等淀粉之类的食物。

4、宜多吃清胃火及清肝火的食物,如南瓜、西瓜、荸荠、芹菜、萝卡等。

5、忌酒及热性动火食品。

6、脾气急躁,容易动怒会诱发牙痛,故宜心胸豁达,情绪宁静。

7、保持大便通畅,勿使粪毒上攻。

8、勿吃过硬食物,少吃过酸、过冷、过热食物。

二、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寿堂牙痛安胶囊,每次2片,每日3次。

(2)灭滴灵片,每次0.2克,每日3次。

(3)牛黄解毒丸,每次3片,每日3次。本方有通便泻火作用。

(4)补肾固齿丸,每次4克,每日2次。用于年老牙松、隐隐疼痛者,宜久服。

2、验方自疗法

(1)徐长卿12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

(2)马鞭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五倍子15克,煎浓汁含漱。

(4)赫石、生石膏、生地黄各30克、麦冬12克、川牛膝20克、知母9克,水煎,每日3次,每日1剂。

(5)葱白1根、白矾15克,将上药共捣烂,置于牙痛处,每隔5小时换1次。本方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牙痛,包括实火牙痛、虚火牙痛、龋齿牙痛等,牙痛是多种牙齿疾病和牙周炎等疾病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症状。

(6)老蒜2瓣、轻粉5克。二者捣烂贴经渠穴,用小蚌壳盖住,或以他物盖上亦可,捆好,少时觉微辣揭下,内起一泡,用针挑破,流净黄水即愈。经渠穴在两手大拇指根上,脉下小窝处。

(7)生姜6克、大蒜6克、茶叶12克、威灵仙12克,将药物捣烂,调拌麻油、蛋清,外敷贴合谷穴、涌泉穴。本方主治虚火上炎、肾阴虚之牙痛。

(8)独头蒜2-3只,将蒜去皮,放火炉上煨熟,趁热切开熨汤痛处,蒜凉再换,连续多次。本方用治牙齿疼痛,具有灭菌、解毒之功效。

3、饮食自疗法

(1)绿豆100克、甘草15克,水煮熟,去渣,食豆饮汤,每日2次,每日1剂。

(2)猪腰子1只、食盐少许、骨碎补15克,水煮食肉饮汤,每日1剂。用于肾亏牙浮、牙隐痛,劳累后易发者。

(3)红糖适量,荞麦根一把,水煎,分数次服。用于治小儿牙痛。

(4)猪肉适量、水芹鲜根30克,水煎,分数次服。

(5)鲜姜100克、丝瓜500克,将鲜丝瓜洗净,切段,鲜姜洗净,切片。二叶加水共煎煮3小时。每日饮汤2次。本方用治牙龈肿痛,口干鼻涸,鼻膜出血(流鼻血),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4、外治自疗法

(1)云南白药粉加热水调成稀糊状,直接涂在龋洞和牙龈上即可。

(2)取六神丸数粒,置于龋洞中,咬紧即可止痛。

(3)切一片生姜咬在痛处,必要时重复使用,即可止痛。

(4)樟脑、冰片适量,共研成细末,放于牙痛处,并令病人吸气即可止痛。

(5)荔枝10只,在其肉内填入少许食盐,用火煨干后研末,擦痛处即可。

(6)取陈醋120克、花椒30克、熬10分钟,待湿后后含在口中3-5分钟吐出(切勿吞下),可止牙痛。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4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