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郝万山:一个反中医的科学家居然意外论证了经络的存在

七里香 2023-07-23 23:34:34

祝教授做过多年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教授,他当时想,经络?哪里有这个东西呀?既然上级调我去研究经络,我就用生物物理学的方法去证伪,证明经络并不存在。

意外的是,祝教授二三十年的研究,反而证明了经络是真真实实客观存在的。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运行气血、调节阴阳的主干,是粗大的,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相对来说是位于深层的。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具有网络的含意、位于浅层、较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整个经络系统在内连属脏腑,在外网络“支节”,把人体联系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一.神的经络秘我第一次感到经络的神奇,是上小学的时候,当时我和母亲住在乡下,有一次父亲从城里回来,正好邻居家的爷爷胃痛发作,他的家人过来请父亲去看看,我好奇,跟着父亲一起去了。

那个爷爷弯着身子侧着躺在炕上,那个时候当地人大多都睡土炕。只见他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双手捂着胃部,不停地呻吟。我听不明白父亲问了些什么问题,只见父亲从一个小包里拿出了一支支长长的针灸针,在病人的腿上扎了4针,留针不多一会儿,邻居爷爷就不再呻吟了,脸色也开始红润了,汗也不出了。又过了一会儿,把针拔了,病人坐起和父亲谈笑风生,好像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胃痛一样。

我问父亲,他胃痛,你为什么扎腿?父亲说是经络在发挥着传导治疗的作用。我问什么是经络,父亲说给你说你也不懂。从此我就对经络产生一种特别好奇的心理。

20世纪的60年代,我来到北京中医学院(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上学,那时候社会上掀起了针刺麻醉的热潮,医生做外科手术,不用麻醉剂,而用针刺的方法来达到镇痛的效果。

只用针刺的方法,真能达到镇痛可以做手术的效果吗?从大量的实践经验来看,膈肌以上部位的手术,用针刺麻醉的方法,镇痛效果好,有的病人居然能够达到一级镇痛的效果,比如开颅术、甲状腺手术、开胸的心肺手术等。当然如果病人容易紧张,就要配用一些镇静药物。但对于膈肌以下部位的手术,比如胃切除、肠梗阻、阑尾炎、疝气、剖腹产,还有妇科其他手术等,镇痛效果不是很好。即使是这样,针刺麻醉的机理研究,经络实质的研究,也就都成了人们感兴趣的科研课题。我们低年级学生,组织了课外科研小组,我首先选择参加的就是针刺镇痛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选择特定的穴位针刺,真的能够降低痛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想在针刺麻醉的机理和经络实质的研究方面继续研究下去。

没有想到一位主管中医科研的领导来我们科研小组说,经络只不过是古人头脑中假想的一种沟通脏腑和脏腑、脏腑和体表、体表和体表之间联系的通道,并没有什么实质结构存在,你们的研究构想,是天真和幼稚的,如果有什么经络实质可以存在的话,别人早就研究出来了,还需要你们来研究?于是我们的研究也就终止了。

我一直在想,中医针灸的循经取穴、推拿按摩的循经选区、中医诊断的经络辨证、中药作用的归经趋向,气功训练的导引行气,都是以经络为基础的,如果这些都遵循的是一个假想的通道,天哪!这些东西早就应该淘汰了呀,可是到现在为什么没有被淘汰呢?

二.经络的实证几十年前,上级有关部门调派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一位叫祝总骧的教授去研究经络,组建了北京经络研究中心。祝教授做过多年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教授,他后来对我说,他当时心想,经络?哪里有这个东西呀?解剖学和生理学中都没有见到、说到经络,人活得好好的。既然上级调我去研究经络,我就用生物物理学的方法去证伪,证明经络并不存在,就可以交卷了。

如果祝教授能够用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证明经络根本就是不存在的,证明经络学说是伪科学,是古人在头脑中假想的通道,那也算是对生命科学的一大贡献。

意外的是,祝教授二三十年的研究,不仅没有能够证明经络不存在,反而证明了经络是真真实实客观存在的。祝教授的研究方法并不复杂,甚至简单到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步。因为祝教授认为,古人不可能用复杂的方法和精密的仪器来发现经络,所以我们今天的研究方法,越简单越好。

他用声学的方法研究发现,经脉循行线具有高振动音特性。把听诊器的声筒按在前臂的任何一个地方,用一个尖尖的橡胶叩诊锤,轻轻叩击前臂,在听诊器的听筒里就可以听到叩击的声音,当叩击到经脉线上的时候,就会听到比叩击非经脉线更加高亢的声音,这就叫经脉循行线的高振动音特性。为了使叩诊锤叩击的力度均衡,他专门请人做了一个由单摆机控制的自动叩诊锤来做实验。

为什么经脉循行线会具有高振动音特性呢?教授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发现,在经脉循行线的深肌层有一条纤细的结缔组织束,贯穿经脉全程,但是这条神秘的纤细的结缔组织束到底有什么功能,现在还是一个谜。

祝教授用电学的方法测定,经脉循行线具有低阻抗特性,为什么会具有低阻抗特性呢?解剖研究发现经脉循行线的表皮,角质层薄。角质层是不良导体,角质层越厚导电性能越差,角质层越薄,导电性能越好,于是就使经脉具有低阻抗特性,但是这样的结构对经脉来说,生理意义是什么,又是一个谜。

祝教授的研究室运用上述声学和电学的方法,几十年来测试了几万人,都能够准确地找到14经脉的循行线,而且和《黄帝内经》所记述的经脉循行线、和一千多年以前宋代铸造的针灸铜人模型的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还给动物和植物进行了测试,在动植物上,都有高振动音和低阻抗的循行线。于是这位最初抱着证伪的决心来研究经络的教授,比任何人都相信经络的客观存在,他甚至说,“经络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只要有生命,就有经络。

祝总骧用声学和电学的方法测得的经脉在体表的循行线,只有一个毫米宽,离开了这一个毫米,就没有了声学和电学特异性的特征了。经脉就像是一条河,河道中水的宽度是确切可以测量的,但河水对周围湿地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这个有限可测量的宽度。也就是说经脉对周围的影响不局限于这一毫米的宽度。

经脉还有哪些特性呢?祝教授的研究还有许多人的临床研究,都证明了经脉具有传感特性,也有学者称感传特性。1%~2%或者3%的人,第一次接受针刺治疗,酸麻胀痛的针感就可以沿着经脉传导。更有极少数人,即使已经把针拔掉了,针感还可以继续传导,以至传遍十二经脉,人们把这类的人称作经络敏感人。有接近40%左右的人,多次接受针刺治疗或者加用电针刺激以后,可以诱发传感,当然还有60%左右的人,无论如何进行针刺,也不能诱发出传感,只是针刺的局部有酸麻胀痛的感觉而已,这是经脉不敏感的表现,但并不影响针刺治病的疗效。

美国的医生研究发现,极个别的人针刺没有疗效,原来是基因缺陷所造成的。关于经脉传感特性的研究发现,如果给经脉施加垂直的足够大的压力,传感可以被阻断,压力解除后,传感恢复。但从经脉循行线侧方施加过来的压力,不能阻断传感。所以在进行针刺治疗的时候,要让病人宽衣解带。

在用冰块把皮温降低到25℃或者把经脉温度降低到21℃左右的时候,传感也被阻断。移除冰块,随着皮温和经脉温度的上升,传感随之恢复。因此在进行针刺治疗的时候,房间的温度不能太低。

研究发现经脉传感的速度因人、因地、因时间的不同,差异很大,但都在250px/s以下。有人针刺环跳穴,进针以后,针感闪电般地传到脚跟,这不是经脉的传感,而是扎到了坐骨神经干上,这是神经干的传导。神经干对刺激的传导速度在30~90m/s之间,是非常快的。一滴血从左心室出发,流遍大小循环又回到左心室,只需要20秒钟多一点点,也是非常快的。可见经脉的传感速度,既不是神经干的传导速度,也不是血液的流动速度。

为什么刺激穴位会诱发传感,现在也是一个谜。解剖研究发现,经脉循行线上神经末梢和小神经束特别密集,和非经脉循行区相比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是经脉敏感程度比其他区域高的原因所在。

此外,有人用超微红外摄像仪拍摄人体的图像,这属于热学的方法,发现健康人的经脉循行区,具有高红外辐射特性,这是由于在经脉循行区的表皮和肌层,毛细血管比非经脉循行区要密集很多的缘故,毛细血管密集,血液循环就旺盛,代谢也就旺盛,产热就增多,于是就发生了高红外辐射的现象。

有人用超微冷光摄像仪拍摄人体的图像,这属于光学的方法,发现健康人的经脉循行区,具有高冷光辐射特性,这可能和经脉循行区的肌层有密集的肥大细胞有关。因为肥大细胞和其他细胞相比较,可以发出较高的冷光。临床可以见到,在经脉循行线上出现过敏带、苍白带、潮红带、皮疹带、立毛肌收缩带等等,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经脉的可见现象。由于肥大细胞还参与过敏反应,所以就怀疑,这种现象是不是和经脉循行区域肥大细胞密集有关,当然目前并没有定论。

此外,针刺后,可以在经脉循行线上测到微脉搏的搏动,针刺前并没有这个现象。研究还发现经脉循行区具有高磁场特性,但这些特性的机理都不明确。

核学方面的研究发现,在穴位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后,经脉循行线是放射性同位素的优势扩散线,也就是说放射性同位素是沿着经脉循行线来扩散的,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可以追踪到同位素沿经脉的扩散速度和范围,可以拍摄到其三维立体图像。但同位素的这种扩散途径和机理至今不明。

用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发现,经脉循行线具有高钙离子浓度特性、高二氧化碳释放特性,但机理都不明确。

总结一下,我的思考是,经脉是多种已知结构有机组合而形成的新的功能系统。对其实质的现代研究,进展缓慢,举步维艰。不过《黄帝内经》已经明确告诉我们,经脉有行血气,营阴阳,处百病,决死生,调虚实的作用。是生理、病理、治疗信息的传导途径,是人体最大的调节控制系统,经络通畅,气血流畅,健康就有保证,所以各种以通畅经络为出发点保健方法,对消除亚健康状态,防治各种疾病,一定是有重要作用的。

祝总骧教授在他的经络实证研究基础上,创立了312经络锻炼法,据说全世界有1亿以上的人在练习,改善了许多亚健康状态甚至缓解了许多疾病的症状。原在延安工作的郝金凯教授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针刺加吸氧的针刺疗法,就是用声音的方法准确找到经脉和穴位,扎针后结合吸氧,提高了对许多病证的疗效。

使我常常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我们的老祖宗究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发现了经络的存在,并且能把经脉的循行路线描述得清楚准确,又是用什么方法发现了中医学中的许多原理,而我们现代人别说发现这些东西,就连他的实质究竟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以致对它不理解了,甚至想到要淘汰了。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进步呢,还是退步呢?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每日灸一灸】 风寒感冒(身痛较重)视频学习本文来源:《郝万山话中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国医小说大推荐

【一】《中医天下》作者:青斗(完结)

书籍简介
医乃仁术,济世活人之本,入大道之门
主人公宋浩幼时被父母神秘抛弃,跟随一位老中医学习中医……
失踪近千余年的绝世奇珍,医中至宝——宋天圣针灸铜人竟然在现代出世……
真正的中医在民间,在江湖。宋浩开始了他人生的传奇。
奇人、奇药、奇方。失传了的华佗麻沸散,以禁咒治病的祝由十三科……
古老的文明,古老的医术,还有那神秘的少数民族医术……
江湖恩怨,情感纠缠……
江河草原,大漠雪山……
探危游险,搜异猎奇,尽展人生之幻……
详解中医学,望闻问切,理法方药……
经络之迷,诊脉之迷,药物性味归经之迷,天人同一之迷,种种医学迷案,我来破解……
几百处穴位,几百味中药,几百首方剂,几百列病案……
以传奇法,写以中医学。

【二】
《医魂》
作者:无人喝彩
简介:
医魂 “小说中医”,有二层意思,一是以小说形式普及中医,二是与“大而全”相对,小说者,小小说之也,意即所说仅为博大精深中医之一小部分,说我力所能及,能以小说形式表现的那一小部分,犹如海边拾贝,林中摘叶,管中窥豹而已。(在网上摘录了一句话,觉得很好,就做本书的简介吧.)

【三】《绝代中医》作者:涛海

一次离奇的意外,造就了绝代中医;
一个传奇的崛起,带领中医走向辉煌!
且看主角依靠异能和医术,纵横天下,扬名世界,低俗作品请删除。
“李医生,请问我的病还能治吗?”某国总统谄媚着道。
“你的病,我还得想想。你要知道,治病可是个费脑子的活呀。最近被铁塔航母弄的头昏脑胀,睡眠不好,脑子不灵活啊!”李风手指轻轻敲着桌子,斜瞥着身边的家伙:“万一开错了药,造成阳痿早泄什么的,那可糟糕透顶呀!”
“哎呀!那艘航母啊,原本是到日本旅游去的,没想到那个司令官居然擅自偏离了航线!我马上让他滚到非洲打猎!”

【四】

《我心曜月》

天听寂无声,苍苍何处寻,非高亦非远,都只在人心。
她悲天悯人,乐观幽默,好学不倦,伶牙俐齿,一心成为一名杰出的医生,却因一次意外魂回大清,融入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展开了一段荡气回肠的人生,在这里,她能找到幸福吗?在这里,她能实现梦想吗?
不是悲剧,也不是喜剧,有着对生命的礼赞和反思,里面的中医有其博大精深的一面,也有其局限和束缚,里面的人性没有纯粹的好与坏,只有深刻、复杂和选择。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五】
《百家讲坛:千古中医故事》作者:王立群 郝万山 纪连海等

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曾经有过无数的郎中,他们来了又去,没有几个人能够在史册之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被千古称颂为名医的人,那就更是凤毛麟角。
本书源自《百家讲坛》同名节目,由五位在百家讲坛颇有名望的主讲人孙立群、王立群、郝万山、纪连海、钱文忠等分别讲述中国古代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的行医故事,学者们引经据典,将这些名医们的轶事娓娓道来,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更是结合自己多年的诊疗经验,用时下生动的案例印证古人的医学高才。

【六】
《沧海医粟》
【作者对作品介绍】:
看着祖国医学的现状,一直以来很想写点关于中医的东西,让人们正确了解.认识她,可是不知从何开始,因为我是一个半吊子中医。。。。也许你看不到太精彩的文字和场景,也许没有流行的YY,但是,你可以看到中医的魅力和神奇的效果,这绝对是真的,只希望你看后能够对中医有个新的认识,她绝对是科学的!

【七】

《药女》(好看的古代神医)作者:凌筑

如果经络存在,动任何手术为什么不怕把它割断造成医疗事故呢?

经络和西医不是一个系列的,中医讲究的是入微,西医是讲究的是大体。

经络循行的通道是人体大脑无线信息运行的通道,但不是经络的专属通道。经络循行通道是正常的人体组织结构,正常人体组织结构中经络循行的路线是人体无线信息运行通道。

经络有点类似人体内分泌系统,人体内分泌系统属于无线信息控制系统,内分泌控制装置分泌化学物质,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到达靶腺器官,靶腺器官接化学刺激后再分泌化学物质,然后通过循环系统到达相应的组织器官,发挥生理效用。

我们可以看到人体内分泌系统是通过血液循环完成内分泌控制系统的功能,血管是人体内分泌系统化学物质的运行通道,但血管不是人体内分系统的专属通道。人体内分泌系统是通过血液循环来完其生理功能活动,没有专属通道。

经络系统不怕手术刀,内泌系统也不怕手术刀。因为两个系统都是人体无线信息控制系统,没有专属通道,内分泌系统通过血液循环或体液渗透的方式输送化学物质。经络系统通过人体的正常组织结构,运行"能量信息"。只要你的手术刀不要损伤经络---人体大脑无线信息控制中心和控制器,内分泌系统的控制装置和靶腺器官,那么,双下肢截肢,病人除了不能行走外,其他生理功能与常人并无多大差别。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有线信息控制系统,血管是循环系统的有线通道。外科医生在做手术时必须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局部、每一个层次的神经解剖和血管解剖,如果误伤了神经、血管,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外科医生下刀时无需考虑经络通道和内分泌系统通道,不必担心他的手术刀会割断经络通道和内分泌系统通道。因为经络和内分泌是人体的无线信息控制系统,两者对机体生理功的调节作用,是通过无线通道输送"能量信息"和化学物质实现的,截肢后病人的神经,血管和组织结构已经建立了新的通道,"能量信息流"和化学物质仍然可以按照新建立的通道运行,以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怎么学习中医求答案

一般来说,学好中医三个条件:
一、依止经典。
古代凡成为大医者,没有不学经典的。比如说金元四大家,有些同学可能比较熟悉。这些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但是他们最早怎么学的?经典!那到了清代,学习中医的方法有了新的途径, 从《药性赋》《汤头歌》《医学三字经》开始学。也就是自下而上的学习法,上面说的从经典入手,是自上而下的学习。有一点基础了,再学经典。这样有一个好处,简单,易上手。有一个坏处,就是高度不够,他日成就未必高。自上而下的学习,也有一个坏处,难,不易学。但也有一个好处,居高临下。当你有一天掌握经典的神髓时,你会发现,你与古人站在一个高度看问题。后世的中医书,太简单了。
再说第二个条件:师承。
师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如果一个同学,没有老师,完全自学,看经典,能不能出来。答案是,当然能。但是你当中会有曲折,会迷茫,会痛苦。比如人家跟师,有了问题,老师一教就懂了,你可能得很久的摸索。也就是说,学得比较寂寞了,哈哈哈。以前人说,自小在门中,出手强三分。就是这个道理。在同样的努力条件下,有师承与无师承是不一样的。比如说,针灸。首选要选穴。如果老师在你身边,教你,这个地方是穴位。你一下子就知道了。然后,下针。老师在身边,你有底气,一下就扎了。但是你是自学,就比较惨。先得找一个愿意给你下的。而且你得胆大,敢下,做好应对针灸意外的心理准备。
这就是无师的痛苦。
但有没有好处呢?当然有。那就是没有门户之见,比较开阔,有一天悟道了,也可以开宗立派。以前山东中医药大学有一位老先生,也是经方家。叫李克绍。他原来是小学老师,后来自学中医,无师自通。他有一本著作,叫《伤寒解惑论》,以后大家学伤寒,一定要看看。与他同时代的伤寒家,刘渡舟先生,是有传承的。自小学的是《医宗》。两人一对比,就看得出两人的不同。不是说谁高谁下。就是一个是气宗,一个是剑宗的那种感觉。关键是,你能不能耐得住寂寞,熬出来。我有一个朋友,六代中医。七岁能将《脉经》整本背下来。出手看病,家学的风气就很盛,什么病,用什么药,而且效果确切。这都是传承的好处。所以凡事皆有利弊。比如说,千古寒温之争。到底温病是什么?历代书上说了一大堆,越说越迷糊。如果老师有传承,一句话说透了。有时候,真传就是一句话。但是你悟,那就痛苦万分。再比如,现在流行火神派。比着吃附子。谁敢开附子,谁就是名医。是这样吗?如果你有传承,你就不会这样用。为什么要学经典?学经典就是有高度。让你一看就知道,何为对,何为错。这样就少走弯路。这才是经典的意义。没有师承,就以经典为师,以往圣先贤为师,也是可以。
还有第三个条件:热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有没有兴趣,这个其实是最重要的一点。没兴趣,有经典,老师逼你也不成。你得真想学,真觉得这是个好东西。这样你就肯下工夫。肯看书,肯问人,肯找资料。有时候,老师一句话,同行一句话,让你受益终身。很多人为什么喜欢中医。是原来对传统文化有喜爱。最后一看,中医很好玩。抱着这个心态就来学习了。这样才能入门。
以上是三个条件。
还有,学中医,能不能上层次,上到什么样的高度。这就取决每个人的悟性。中医不像西医,是工业化生产的。中医是手工的艺术品,好中医都是工艺美术大师。西医是工艺品工厂的流水线工人。两者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有人说,你看啊,现在西医好,干的人多,医院多,病人也多,中医就不行了。是不是?其实,中医可能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无法超越西医的这种“繁荣”。
中医是一种很模糊的医学。什么是模糊的?艺术是模糊的。两个人弹琴,一样曲子,一个弹得好,一人不好。如何评判?感觉。感觉是什么?不可量化的东西。学中医上不上层次,说到底,就在这个不可量化之上。可量化的,都是等而下的,工的层次。不可量化的,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又客观存在。这就是中医中的“神圣”的层次了。你一听人的咳嗽声。一个处方就出来了,就能治病了。不要以为很玄,我就这么干过。当中是有道理的。而且道理都在内经中。我也可以讲出来。有些人学习很努力,但不一定上境界。有些人嘻嘻哈哈,但却能上境界。这就是悟性。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4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