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临证辨象——两次转危为安的孩子

艾灸师小爱 2023-07-23 21:27:44

慢性肾病在瘀浊清除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补肾了,这个时候可以说就是胜利在望了,马上就要痊愈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注意平时的生活养护,要尽量避免受凉,不要吃凉东西。尤其是肾病综合征患者,绝大多数是孩子,后期快痊愈时,几乎没有什么症状了,孩子各方面自我感觉也很好,往往就不注意了,一旦不小心受凉,往往会导致病情的反复,甚至功亏一篑。所以下面就一个具体的病例,来讲一下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寒趋温,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这个男孩7岁,是一个肾病综合征患者。他来找我看病很有缘分。当时他在另外一家医院住院,用西药症状控制得不理想,主管大夫就要用激素。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知道激素有很多副作用,所以坚决不同意。这个大夫就告诉孩子的家长,这个病根本就治不好,用激素也不过是暂时缓解,不用激素就更没有办法了。小孩的爸爸一听这话,就非常生气,我这么乖的儿子,怎么可能治不好呢?所以就跟大夫吵了一架,一气之下,立刻就出院了,要换一家医院治疗。就这样抱着孩子阴差阳错地来到了我们医院,正好碰上我。一见我就问,他儿子这病我能不能治?我告诉他中药可以治疗,只是完全治愈需要的时问比较长,至少要半年以上。这个孩子的爸爸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高兴地说,只要能治好,多长时问都行。就这样,开始在我这里接受中医的治疗。

这个孩子刚来的时候,是全身浮肿,蛋白尿三个加号,走路都走不利索了。我就按照咱们前面讲的治疗思路,给他温阳利湿,祛痰补肾。这样治疗了两三个星期,慢慢孩子的肿就消了。又治疗了两三个月,蛋白尿也消失了。家长很高兴,说我救了他们孩子一命。

治疗到5个多月的时候,这个孩子各方面都很正常了,可以正常去上学了。只是摸脉时尺脉还有点弱,肾气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我平时都告诉孩子的家长,千万不能给孩子吃凉的,也要尽量避免受凉感冒。

有一天,天气比较热,正好是五一刚过去没多久,天气刚开始转热的时候。他妈妈带他到一个亲戚家串门,亲戚家刚好买了一个刚上市的大西瓜,就给这个孩子切了一半。他妈妈见天气比较热,又是在亲戚家,也没好意思推辞,就让这个孩子把这半个大西瓜全吃完了。回家之后,这个孩子觉得还不过瘾,又在家里的水池子里玩了半天,把一身的衣服都弄湿了。

结果到了晚上这个孩子就开始发烧了,他妈妈以为是感冒了,第二天就赶紧带着孩子来找我。我一摸脉,脉细而紧,沉取稍弱,确实是感冒的脉象。我就给他开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了一点化痰的药。告诉他妈妈,吃两付药就好了。结果两付药吃完,不但没有退烧,发热反而加重了,体温已升到39度以上。

我再去摸脉,两脉急数浮散,沉取近无。这是元阳欲脱的危证呀,我才意识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感冒发烧。再问孩子的妈妈,这才知道发病的经过,所以立刻就收住院了。

当然住院只是为了方便给孩子提供能量的支持,他光发烧,不吃饭呀,所以就给他输点葡萄糖之类的,真正治疗还是以中药为主。

这种慢性肾病的孩子,根基比较差一些。这种阳虚的发烧,按说用附子回阳救逆就可以退烧的,为什么给这个孩子用了没有效?就是因为他没有什么可供发散的本钱。附子是散精化气来起作用的,现在连精都没有了,用附子就是徒然消耗一气呀,所以反而加重了病情。

这个时候,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缓缓收摄阳气,把这股飘散在外的虚阳,慢慢收回去,只要肾气收足了,一气周流就又有了动力的源头,这个病就会好。这就是少火生气的路子。

所以我告诉孩子的父母,这个发烧不可能很快退下来,要慢慢来,急于退烧的话,这个孩子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好在孩子的妈妈对我非常信任,所以治疗过程中非常配合。

我就用封髓丹煎汤,给这个孩子送服桂附地黄丸,用的是九芝堂的小水丸,每小时12粒,不得停药,只有孩子睡觉的时候可以停服。并让他爸爸去找童便和鲜猪胆汁,配合同服。

这样连续吃了两天一夜,吃了快两瓶桂附地黄丸了,高烧仍然没有退。到傍晚的时候,他妈妈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坏了,孩子鼻子大出血了。我赶紧去看,只见这个孩子鼻孔中出来的都是血块,就像指头那么粗,有几寸那么长,不停地流出来。我一摸孩子的脉,弦紧有力,已无飘散之象。我说好了,孩子有救了。这就是阳盛鼻衄呀,阳气收得比较足了,才会出现这个情况。半小时后,这个孩子的鼻血自己就停了,发烧也跟着退了。

又留院观察了一天,发烧没有反复,脉象也进一步好转,就出院了。等于是又救了这个孩子一命。

这个孩子,我们如果固守大剂姜附回阳的治疗思路,很可能吉凶难料。这次连续高烧五天,治疗当中我也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能够最终痊愈,实属幸运。

讲这个例子呢,就是告诫大家,不要掉以轻心,哪怕是生活当中需要注意的细节,也一定要跟患者强调清楚,以免发生意外,否则可能会前功尽弃呀。

课后问答

问: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您对桂附地黄丸的理解?

答:桂附地黄丸就是《金匮要略》里面的八味地黄丸。它的成分是: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肉桂、附子(炮)各一两。现在有的药厂在八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又往里加了牛膝、车前两味药,也按八味地黄丸的功效来卖,这是名不副实的,这个实际上是济生肾气丸,大家要注意分别。

桂附地黄丸这个药很好理解。半斤地 黄为君药,收镇敛润一身之气,先摆出一个阵势来,把地方先占下。萸肉酸敛收固,山药柔润滋阴,这就是地黄的左膀右臂,就跟桃园三结义一样,共同来成就大事。丹皮疏通体内的血分郁滞,泽泻清除体内的湿浊停滞,茯苓最后清理一下中焦剩余的湿气,就跟三个工兵一样,就把家里都收拾干净了。这个时候,就迎来了年幼的真命天子,少量的附子肉桂,代表体内虚弱的元阳,在地黄等忠臣的拥戴下,逐渐长大成人,君临天下。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内经上少火生气的路子。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便秘艾灸视频学习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作者:李玉宾。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转载]从湿是阳邪还是阴邪所想---读《思考中医》所悟

今日看刘力红老师《思考中医》所论“燥湿相对,燥湿所对应的气当然也应该相对。阳气聚敛收藏,则天气逐渐变冷;阳气聚敛收藏,则水不蒸腾,湿不氤氲,燥便随之而生。因此,燥的本性为凉,或者说燥气为凉。秋为什么主燥?秋气为什么会凉?道理就在这里。而整个春夏,阳气散发蒸腾,天气随之变温变热;而随着这个阳气的散发蒸腾,带着阴水往上走,这就形成了湿。所以,湿在《中基》里虽然定为阴邪,但,究其本性而言它是与温热相关的。这个道理大家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白。前面曾经说过,任何一个事物,你只要思考到了阴阳这个份上,那你就抓住了本质,你就不会动摇。任何人来你都不会动摇,就是黄帝、岐伯亲自来说你这个思考有问题,你也不会动摇!这就叫定解。当然,要是黄帝、岐伯真的能够亲临,他看到你这个后生小子能够这样来思考问题,他会觉得孺子可教,他会赞叹都来不及。春夏为什么多湿?东南为什么多湿?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
以上我们说湿性本热,燥性本凉,这是从很根本的角度讲。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对苦何以燥湿,辛何以润燥,就能很好地理解。辛苦之性,《内经》已经作了很明确的定论,就是辛开苦降。开者开发阳气,降者降敛阳气。过去读本科的时候,学《中药》学到黄连、黄芩、黄柏的时候,这三味药都有一个共同的功用,就是“燥湿”。学《中药》是大学一年级的事,因此,这个问题在我脑海中一直困扰了十多年。《中基》明确告诉我们湿为阴邪,那么,祛除这个阴邪就必定要依靠阳的东西,这才符合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治阳以阴,治阴以阳的基本原则。三黄是最苦寒的药,其性至阴,用这个三黄加在湿邪上,只能是雪上加霜,怎么能起到燥湿的作用呢?确实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十多年后,我开始学会用阴阳来思考问题,用阴阳来思考六气,这才发现困扰我十多年的问题原来是这么简单,这么清楚明白。
真实语!苦寒不就是清热泻火吗?不就是降阳吗?不就是为了形成秋冬的这个格局吗?不就是为了拿掉湿的这个“显”旁吗?火热泻掉了,阳气敛降了,秋冬的格局形成了,显旁没有了,还有什么湿气可言。这才想到苦寒乃是治湿的正法。这才想到《素问》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是真正的“真实语”。这才感受到辛翁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
一、生附子辛能开破,润燥。笔者每次喝完生附子为底方子后,总能满口生津。原本是口干不欲饮,实为阳不足成湿上润。现附子辛温,使水能成湿之故也。若按升降来论,属左升之路。
二、苦能燥湿。《临证辨象》里李玉宾老师认为,黄连等苦寒之药就象冰冻一样把湿邪凝固,认为苦味可以把阳气固藏起来,就像冰箱一样,能把东西给冻到一块。若按升降来沦,应属右降之路。
三、阳明为降。阳明为燥金,故为人体最大的降机。金能使阳气右降于肾,而成水。故金能生水,苦能坚肾。

李玉宾的主要著作

《四圣心源》(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主校。
《破解中医治疗病密码——临证辨象》作者。作者以讲座的形式,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运用中医辨象的思维模式,紧密结合临床,通过具体的临床病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一气周流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病证及相应的治疗方案。《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明快,讲解深入浅出,非常便于中医初学者入门学习,也可作为临床中医师的参考用书。
《圣余医案白话选将》(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圣余医案的原作者为刘梖文,此书是作者选取原著部分医案而进行的讲解,较《破解中医治疗病密码——临证辨象》专业性强很多。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3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