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知识要点:
小儿暑虐
+
肝阴虚
+
胃阴不足
大道至简,小术玄繁
万分难得,十分简单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绢书
“五味日知录”每天一段干货
▍版权声明:
○本文视频由五味中医编辑团队制作,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文中所涉及中医理论及具体中药方剂为编者个人观点,用以学习交流而不可做为临床依据,谢谢。
往期好文:
五味日知录
一、【五味日知录】民间中医脉诊秘诀二、【五味日知录】是谁偷走了你的气血?三、【五味日知录】中医的"补气第一方"
四、【五味日知录】参苓健脾四君底,脾虚湿盛此方理
五、【五味日知录】脾虚痰湿身体重怎么办?
六、【五味日知录】手脚冰凉拉肚子怎么办?
七、【五味日知录】温阳散寒-附子理中丸
八、【五味日知录】消食除胀好轻松--保和丸
九、【五味日知录】藿香正气水为什么可以治风寒湿感冒?
十、【五味日知录】小柴胡治感冒的正确姿势
十一、【五味日知录】表虚水湿身体重的调理方法
十二、【五味日知录】感冒缠绵不清,用药除考虑寒热还要考虑这方面
十三、【五味日知录】感冒能够艾灸吗?
十四、【五味日知录】口渴一定是有热?见热就可去清热吗?
十五、【五味日知录】气血两虚怎么办?
十六、【五味日知录】为什么喝完风寒感冒药后医生让喝热粥?
十七、【五味日知录】口渴一定是有热?见热就可去清热吗?
十八、【五味日知录】气血两虚怎么办?
十九、【五味日知录】为什么喝完风寒感冒药后医生让喝热粥?
二十、【五味日知录】肾只能补,不能泻吗?
二十一、【五味日知录】肾者主蛰,封藏之本,不能泻吗?
二十二、【五味日知录】白术为何既能止泻,又能治便秘?
二十三、【五味日知录】痛经是怎么治的?
二十四、【五味日知录】胆结石是怎么治的?
二十五、【五味日知录】脸上红疹怎么办?
二十六、【五味日知录】通窍活血汤的四大病证
二十七、【五味日知录】上火的‘虚与实“
二十八、【五味日知录】治疗和预防“上火”的前提与根本
二十九、【五味日知录】治疗一切痰湿的基础方
三十、【五味日知录】君火相火,有何不同?
三十一、【五味日知录】关失眠的机理与脉诊辩证
三十二、【五味日知录】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
三十三、【五味日知录】为什么这几味药就叫生化汤
三十四、【五味日知录】“玉屏风散”的组方法诀
三十五、【五味日知录】通脉者必先入心补血
三十六、【五味日知录】用青蒿的名方 —— “青蒿鳖甲汤”
三十七、【五味日知录】把肝的“体阴用阳”讲明白
三十八、【五味日知录】肾的“水中之火”与“阴中求阳”
三十九、【五味日知录】“引火归原”与真寒假热证的三种类型
四十、【五味日知录】由出汗部位来看你的身体状况
四十一、【五味日知录】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
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再 议“ 柴 胡 劫 肝 阴 ”
李 健 , 杨 学
柴胡在《神农本草经》中载为“味苦, 平。主心腹肠胃结气, 饮食积聚; 寒热邪气; 推陈致新”。《本草正》中谓柴胡“性凉, 故解寒热往来, 肌表潮热, 肝胆火炎, 胸胁痛结, 兼治疮疡, 血室受热; 其性散, 故主伤寒邪热未解, 温病热盛, 少阳头痛, 肝经郁证”。《药品化义》中指出“柴胡, 性轻清, 主升散, 味微苦, 主疏肝……能祛散肌表。属足少阳胆经药, 治寒热往来,疗疟疾, 除潮热……能升提下陷, 提元气而左旋”。
在现代临床中, 柴胡或治外感, 或治内伤, 或调气, 或理血, 可用于实证, 也可用于虚证, 应用非常广泛。以柴胡为主药的小柴胡汤、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 因具有良好的疏肝理气功效而成为调肝之主方, 为内外妇儿诸科常用。然自 清代温病学家提出“柴胡劫肝阴”以来, 不少医家特别是温病学派医家将柴胡束之高阁, 临床中畏手不敢应用。是柴胡确能劫伤肝阴, 还是温病慎用柴胡, 或是另有其他原因呢?本文将从“柴胡劫肝阴”的源流、柴胡在温病学中的应用、柴胡的临床应用报道与药理研究等方面逐一探讨。
1 “柴胡劫肝阴”的源流
“柴胡劫肝阴”一说最早见于张司逵《伤暑全书》“柴胡劫肝阴, 葛根竭胃汁”。然而柴胡是否劫肝阴,后世医家各执一词, 众说纷纭。
1.1 认同“柴胡劫肝阴”者
温病大家叶天士在《幼科要略·疟门》中提到“大方治疟症, 须分十二经。若幼科庸俗, 但以小柴胡去参, 或香薷、葛根之属, 不知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 王孟英在《温热经纬》中再次强调“幼科一见发热, 既以柴葛解肌, 初不究其因何而发热出也。表热不清, 柴葛不撤, 虽肝风已动,瘛已形, 犹以风药相虐, 亦不慎乎。此叶氏以有劫肝阴、竭胃汁之切戒也”; 张畹香《张氏温暑医旨》中治疟“误服小柴胡汤愈治愈重”; 汪谢城曰: “疟妄用柴胡, 必提成长热不退或两耳大痛, 甚至神昏, 更或引动肝风, 痉厥立至”;《医学入门》告诫“元气下决, 阴火多汗者, 误服必死”。《本草经疏》则言: “病人虚而气升者忌之, 呕吐及阴虚火炽炎上者, 法所同忌。”认为柴胡证患者阴精本已亏虚, 而柴胡性味辛、散, 能升举阳气, 使用柴胡可使原本已亏之阴精更加亏耗。
1.2 反对“柴胡劫肝阴”者
与叶天士同时期的江南名医徐大椿在评论叶天士关于“柴胡劫肝阴”时说“余向闻此老治疟, 禁用柴胡, 耳食之人, 相传以为秘法, 相戒不用。余以为此乃妄人传说, 此老决不至此,今阅此案, 无一方用柴胡, 乃知此语信然。则此老之离经叛道, 真出人意表者矣”。对于叶天士的观点他提出疑问“此说何来, 此老终身与柴胡为仇何也?”清代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又柴胡为疟疾之主药, 若遇阳虚者, 或热入于血分者, 不妨多用滋阴凉血之药佐之; 若遇燥热者, 或热盛于气分者,不妨多用润燥清火之药佐之; 是以愚治疟疾有重用生地、熟地治愈者; 有重用生石膏、知母治愈者; 其气分虚者, 又有重用参、芪治愈者; 然方中无不用柴胡也”。由此可见, 主张并奉行“柴胡劫肝阴”者以温病学家为主, 那么“柴胡劫肝阴”是否仅限于温病呢?
2 柴胡在温病学中的应用
由于“劫肝阴”一说的提出, 致使柴胡在温病中的应用范围大为缩小, 有的医家甚至不用柴胡。柳宝诒《温热逢源》中提出小柴胡汤等方剂“燥烈劫阴, 于温病尤非所宜”。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伤寒未用一味柴胡, 提出以青蒿替代柴胡, 认为“青蒿减柴胡一等, 亦是少阳本药”。尽管如此, 柴胡在温病中仍然有其独特的应用范围。清代温病学家吴瑭在《温病条辨》中运用桂枝柴胡各半汤加吴萸楝子茴香木香汤治疗秋燥邪气导致的“头痛, 身寒热, 胸胁痛, 甚则疝瘕痛者”, 概因柴胡“达少阳之气, 即所以达肝木之气”而合桂枝以使
邪气外出太阳; 在“湿温病篇”中运用有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小柴胡加干姜陈皮汤、活人败毒散等以柴胡为主药的方剂, 治疗少阳疟或暑湿导致寒热往来的半表半里之证。
王孟英 [1] 在《温热经纬》一书中记载有柴胡的方剂有小柴胡汤、鳖甲煎丸、败毒散。认为三者的作用分别为与黄芩合用解邪热在少阳; 与桂枝合用以和表里; “散热升清,协川芎和血平肝,以治头痛、目昏”。认为“以柴胡为治疟主药, 亦惟营阴充裕, 或温热、暑湿之邪本不甚重, 及兼感风寒之表邪者, 始可见功”。近代著名医家丁甘仁 [2] 在温病的治疗中也多有用柴胡,不论是风温、湿温、疟疾、大头瘟等运用柴胡治疗多有佳效。
从以上医家的医案和著作中, 可以看出柴胡在温病中主要应用于疟疾及以寒热往来为主症的少阳证或湿温病证, 范围相对局限。
3 柴胡的临床应用报道与药理研究
3.1 柴胡的临床应用报道 晚清福建名医郭彭年 [3]曾用柴胡250 g, 水煎当茶频服, 治疗举子温冠春因日夜苦读而导致的鼻衄出血不止。有医惊曰: “柴胡性升发而劫肝阴, 怎能一下用半斤呢?”郭解释曰:“举子因功名心切, 肝郁化火, 上扰鼻窍, 以致衄血。前医多以泻心汤直折火势, 与其扬汤止沸, 何若釜底抽薪?”国医泰斗刘渡舟 [4] 治疗肝胆疾病不拘泥于“柴胡劫肝阴”之说, 创建了以柴胡为主药的柴胡解毒汤治疗湿热内蕴证; 创立了柴胡活络汤、柴胡止痛汤治疗肝郁气滞证; 创立了柴胡鳖甲汤治疗肝肾阴虚毒蕴证。名医张琪 [5] 运用小柴胡汤加减化裁治疗发热, 凡临床表现发热恶寒、舌苔白、脉浮数、恶心呕吐者,均运用较大剂量柴胡(20 g以上), 不仅未见劫阴助热之弊, 反而屡用屡效。名医王灵台[6] 治疗肝郁脾虚兼肝肾阴亏证时, 以疏肝健脾、滋补肝肾、清利湿热为治疗大法, 常用柴胡10 g配伍其中。
3.2 柴胡的药理研究
孙氏等 [7] 通过对SD大鼠用柴胡连续灌胃1个月,观察大鼠的肝功能等指标时发现,柴胡可以导致大鼠AST、ALP、ALT等指标升高, 相关病理组织学检查也发现以肝细胞脂肪性变性为主的肝损伤; 郭氏等 [8] 通过对3组(正常组, 模型组, 柴胡、丹参复方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连续给药3周, 观察大鼠肝脏的病理学改变, 发现柴胡、丹参复方可通过增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表达, 有效逆转高脂饮食所致的肝脂肪变性和炎症改变; 高氏等 [9] 通过小鼠实验证明柴胡、黄芩分煎剂与合煎剂都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且合煎剂的效果明显优于分煎剂; 王氏 [10] 、刘氏等 [11] 分别通过实验证明柴胡、黄芩配伍具有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 并且指出当柴胡 黄芩=2 1时效果最佳; 付氏 [12] 通过利用柴胡疏肝散对肝纤维化大鼠的实验模型的影响实验,发现柴胡疏肝散能明显改善肝功能, 同时血清HA及LN显著降低, 证实柴胡疏肝散对CCl 4 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程氏等 [13] 通过观察柴胡皂甙对二乙基亚硝胺致大鼠肝癌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 发现柴胡皂甙D能够提高大鼠肝癌CD 4 + 、CD 4 + /CD 8 + 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 降低CD 8 + 的数目 。证实柴胡皂甙D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及抗肿瘤作用。通过柴胡的临床应用报道, 我们认为对于疾病中出现柴胡的使用指征, 且未见柴胡使用禁忌症时当大胆使用, 不应拘泥于“柴胡劫肝阴”之说。当然使用的前提是辨证准确, 剂量与配伍得当。同时需要注意柴胡并非滋补之品, 需中病即止, 不可长时间、大剂量服用。那么柴胡的禁忌症与副作用是什么呢?
4 柴胡的禁忌症
关于柴胡的禁忌症,中国本草著作中有很多相关论述:《滇南本草》中言“伤寒发汗用柴胡, 至四日 后方可用; 若用在先, 阳症引入阴经, 当忌用”;《本草纲目》谓“劳在脾胃有热, 或阳气下陷, 则柴胡乃引经消气退热必用之药; 惟劳在肺肾者不用可尔”;《本草求真》中说“真虚而挟实热, 亦当酌其所宜”;《药征》中言“无胸胁苦满证者, 则用之无效焉”。《重庆堂随笔》言“柴胡为正伤寒要药, 不可以概治湿热诸感; 为少阳疟主药; 不可以概治他经诸疟; 为妇科妙药, 不可以概治阴虚阳越之体, 用者审之”。临床应用柴胡时, 有报道 [14] 称口服柴胡颗粒剂,小剂量时30%引起轻度的倦怠感; 大剂量时80%引起深睡, 17%睡眠不好, 食欲下降。有报道 [15] 运用柴胡制剂治疗感冒时导致患者出现胃痉挛,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误服柴胡注射液导致急性低血钾症 [16] ; 胡氏等 [17] 通过研究43例柴胡不良反应的报道认为柴胡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呼吸道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和皮肤反应。此外杨氏等 [18] 通过实验研究证实过氧化损伤是柴胡挥发油导致大鼠肝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通过上述古本草学著作及现代关于柴胡副作用的药理研究, 笔者认为柴胡的禁忌症当为:(1) 辨证不准确, 无柴胡证者不可用;(2) 中焦虚或夹湿热或寒湿者不可用;(3) 阴血亏虚或下虚上盛之孤阳劳热、牙龈出血或阴虚吐血、肝火偏盛者或肝阳上亢者慎用。
5 柴胡的安全应用
安全应用柴胡, 除了辨证准确外, 主要是控制剂量和配伍药物。柴胡在临床上常用的配伍为: 配黄芩清肝胆湿热、调理气机; 配白芍疏肝解郁止痛; 配升麻升阳举陷; 配陈皮疏肝解郁、理气健脾; 配白术升阳化湿健脾; 配枳壳疏肝理气; 配前胡退热止咳化痰; 配鸡内金疏肝健脾消食; 配人参补气升阳、健脾化湿等。刘渡舟 [19] 认为对于肝阴不足的患者, 柴胡的剂量往往是最小的, 并且当重用养阴之药。甘寒之品养阴清热并举, 活血凉血且无伤阴伤正之弊。临床常用的配伍为鳖甲、沙参、麦冬、玉竹等。这与张锡纯治疗疾病时用柴胡配生地、熟地等有异曲同工之妙。
综上可知, “柴胡劫肝阴”说形成有其一定的 历史 原因, 可以提醒广大医生临床当慎重用药。但又不能拘泥于此, 对于柴胡的应用在辨证确实符合其运用范围时当大胆使用; 对于肝阴不足者, 柴胡当应用小剂量, 并配伍大剂量滋阴之品。同时须注意中病即止, 避免柴胡的大剂量、长时间服用。
那你就先补肝肾之阴,或凉肝血。比如八味肾气丸中可用桂枝疏肝,但同时有山茱萸地黄滋补肝肾之阴,还有山药滋脾阴实脾气。又有丹皮凉血,而滋阴的湿气用茯苓等泻掉。而柴胡可加白芍。红楼梦中用鳖血拌柴胡来佐治。如果肝阴不足不明显并且脾胃还好,加点姜枣来化气生血来防止肝血不足也是可以的
柴胡是一种常见的植物,通常会用柴胡的根来制药,柴胡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应该有很多人听过这种药材,但是不知道柴胡是干嘛的,其实柴胡对肝胆都是有好处的,对月经不调也有治疗的作用,那柴胡有什么禁忌?柴胡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1、疏散退热的功效
柴胡辛散苦泄,微寒退热,善于祛邪解表退热和疏散少阳经半表半里之邪。对于感冒发热,无论风热、风寒表证,皆可使用。柴胡为治疗少阳证之要药,常与黄芩同用以清半表半里之热,共收和解少阳子功,若邪在少阳,症状表现有寒热往来、胸肋苦满、口苦咽干、目眩,使用柴胡最为适宜。
2、疏肝解郁的功效
柴胡辛行苦泄,性散调达肝气,可以疏肝解郁。可以用来治疗肝失疏泄,气机郁阻所导致的胸肋或者少腹胀痛、情志抑郁、妇女月经失调、痛经等症;亦可配伍当归、白芍等治疗肝郁血虚,脾失健运所导致的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胁肋作痛,神疲食少等症。
3、升举阳气的功效
柴胡能够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可用于治疗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导致的脘腹重坠做胀,食少倦怠,久泄脱肛,子宫下垂,肾脏下垂等脏器脱垂病症。
4、止疟疾的功效
柴胡可以退热截疟,因此柴胡尤为治疗疟疾寒热往来的常用药物,常与常山、黄芩、草果的那个一起同用。
5、柴胡的药理作用
1、柴胡煎剂、注射液、醇浸膏、挥发油及粗皂苷等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动物实验性发热,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并且可以是正常动物的体温降低。
2、柴胡及其有效成分柴胡皂苷有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与促进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关。
3、柴胡具有镇静、安定、镇痛、镇咳、降血脂、保肝、利胆、兴奋肠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抑制胰蛋白酶、抗病原微生物、兴奋子宫、影响物质代谢、抗肿瘤、抗辐射及促进免疫功能等作用。
6、柴胡的副作用
柴胡无毒。在常规剂量内使用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剂量稍大,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腹胀、倦怠等反应。柴胡注射液肌注或静滴可致变态反应,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心悸、大汗淋漓、四肢发凉、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7、柴胡的使用禁忌
柴胡其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因此阴虚阳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者谨慎使用。
8、柴胡的处方
1、柴胡治伤寒初觉发热,头疼脚痛:柴胡(去苗)半两,黄芩(去黑心)、荆芥穗各一分。上三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八分,去滓,入生地汁一合,白蜜半匙,更煎三五沸,热服。(《圣济总录》解毒汤)
2、柴胡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嗽: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小柴胡汤)
3、柴胡治口糜生疮:柴胡(去苗)、地骨皮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细细含咽之。(《圣济总录》柴胡汤)
4、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干烦渴:石膏、黄芩、甘草、赤芍药、葛根各一两,麻黄(去节)、柴胡(去苗)各半两。上捣罗为散。三岁小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葱白三寸,豉二十粒,同煎至五分,滤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汗出为效。量儿大小加减。(《局方》柴胡散)
5、柴胡治伤寒日数过多,心中气闷,或发疼痛,狂言不定,烦躁不得睡,大小便不通:柴胡(去苗)一两,大黄一两,朴硝一两,甘草半两,枳壳一两(去穰)。上五味为末。每服三大钱,水三盏,煎至六分。温服,一日只二服,不可多服。候大小便通,即自然汗出。(《博济方》柴胡散)
6、柴胡治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_疟初起:柴胡一二三钱,防风一钱,陈皮一钱半,芍药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三五片。水一钟半,煎七八分。热服。(《景岳全书》正柴胡饮)
7、治妊妇寒热头痛,不欲食,胁下痛,呕逆痰气;及产后伤风,热入胞宫,寒热如疟,并经水适来适断;病后劳复,余热不解:柴胡一两,黄芩、人参、甘草(炙)各一分半。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一盏,去滓,温服。(《类证活人书》黄龙汤)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67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