煴煴灸腰肌劳损艾灸你要了解的煴煴灸腰肌劳损艾灸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大部分的腰肌劳损表现在局部,如腰背部、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有很多年轻患者反映睡觉翻身伴随疼痛,或者是弯腰洗头之后感觉腰部酸困,这些都是腰肌劳损的表现。腰肌劳损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日积月累的。腰肌劳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是长期过度负重,人体躯干在负重时,腰是身体承上启下的部位,受到的压力较大;第二是脊柱结构失稳,脊柱决定了人体(躯干)的稳定性,当脊柱结构不稳定时,腰背部肌肉就会去辅助,长期下去会让腰背部肌肉超负荷运转;第三,长期弯腰,弯腰时间太长,腰部肌肉持续紧张,长期局部刺激会形成无菌性炎症。
中医在防治腰肌劳损方面有很多有效的方法,比如传统的推拿、松筋,还有针灸、艾灸,局部敷药等等。艾灸相关穴位可舒筋活血,温经通络,解痉止痛,对慢性腰肌劳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选取艾灸穴位:
1.肾俞穴:足太阳膀胱经。2命门穴:督脉。3.京门穴:足少阳胆经。4.委中穴:足太阳膀胱经。5.阴谷穴:足少阴肾经。6.复溜穴:足少阴肾经。
还不了解煴煴灸?客服一对一线上咨询+招商政策+售后服务
请添加客服
微信ID:CN13059104161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1、腰痛艾灸腰阳关
腰阳关位于我们第四和第五腰椎棘突的中点的腰阳关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特别好。腰阳关是属于督脉上的穴位,同时也是我们人体第四和第五腰椎活动最频繁的地方。这个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实际上也应该是最容易解决问题的地方。也就是那句话:“解铃还须系铃人”,艾灸这个地方的穴位是最重要的。
艾灸法:将艾条放置腰阳关上,回旋灸3分钟,温热局部气血,再配合雀啄灸进行治疗,每次为5~10分钟,每日1次。
2、腰痛艾灸阿是穴
阿是穴(痛点)是由于经病灶部位的气血不通而致,也就是说,只要阿是穴存在,就会影响经络功能,阻塞经气运行。所以要想缓解疼痛,疏通经络,激发气血运行,充分发挥经络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艾灸阿是穴!如感冒头痛在头和颈项部,背腰痛而不能弯屈在背腰部,上述部位的阿是穴,都是艾灸的重点。
人体只有存在疾病才会出现阿是穴,说明阿是穴本身就是疾病。它的出现反应局部有病,它的消失说明病症缓解。因此阿是穴的存在与消失,可以证明疾病的存在与消失。就比如腰病,在腰部和下肢部出现阿是穴,经过艾灸阿是穴疼痛消失,说明疾病治愈。
其实我们平时艾灸取穴时,多是以阿是穴当作主穴,然后辅以其它穴位包围病灶部位,故而我们调理腰痛时只需记住一个穴位,那就是阿是穴!当然了,不止是单纯的腰痛,具体到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等腰部疼痛疾病,都是可以阿是穴为主穴的。
3、腰痛艾灸常用穴位
常用穴位:阿是穴、膈俞、肾俞、命门穴。
方法:患者俯卧位,暴露腰背部,选用纯(清)或药艾条点燃后,用手将艾条拿稳悬灸以上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以觉有温热而不灼痛、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用1~2个疗程。
作用原理:膈俞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为八会穴之血会,灸之可补血养血、活血化瘀。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穴近肾脏,为肾气转输之处,灸之可补肾益精、壮腰通络。命门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系督脉经穴,居于两肾中间,是人生命之气重要门户,有培元补肾、通利腰脊之功。阿是穴系痛点处,与上穴配伍,灸之可直达病所,有舒经活血、疏风散寒、除湿止痛之效。
大肠腧;位于第四腰椎棘突旁开约两个厘米处
肾腧;第二腰椎棘突旁开约两个厘米处
腰眼;第四腰椎棘突与髂脊两线中的,也就是旁开四个厘米距离
委中;腘横纹中点。
这个四个穴位就可以了。
1 艾灸八句口诀
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主治: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益气健脑等。适用于肠胃功能低下、久病体弱、胃痛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呕吐、肠鸣、高血压、失眠、半身不遂等病症。为养生长寿抗衰老的中药穴位,对美容、减肥亦有一定作用。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下肢和足背发散。
委 中穴
位 置:腘窝横纹正中线处。
主 治:疏筋活络,袪风除湿,凉血泄热,强健腰膝。适用于腰背疼痛、屈伸不利、项强、腰肌劳损、下肢瘫痹、半身不遂、膝关节炎、小便不利等病症。
感 觉:局部按压有酸麻胀感,有时向腰部发散。
列 缺 穴
位 置: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大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或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 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牙痛,指压列缺穴,可以使手动脉及血液流动,对于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非常有效。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合 谷 穴
位 置: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 治: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痛,牙关紧闭,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
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位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
合谷穴指压的小窍门: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位的疗效。
内 关 穴
位 置: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或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
主 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
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是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的首选穴。
三 阴 交
位 置:内踝直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 治: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消谷化食,调经止痛,宁心安神,补阴除烦。适用于腹胀肠鸣、大便泄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闭经、小便不利、神经衰弱、肾虚阳痿、失眠健忘、精力不足、容易疲劳等病症。对心、脑病有一定的作用,为主要保健穴。
感 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小腹部发散。
环 跳 穴
位 置:股骨大转子和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处。
主 治:袪风除湿,强腰通经。适用于风湿痹痛、下肢瘫痪、药膝疼痛、麻木不仁、坐骨神经痛等病症。
感 觉:局部按压有酸麻胀痛感,同时向下肢发散至小腿外
阳 陵 泉 穴
位 置:膝外侧下方,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 治:清利肝胆,疏筋活络,滑利关节。适用于耳鸣耳聋、胸肋胀痛、半身不遂、下肢疼痛或麻木、膝关节炎、胆囊炎、口苦、呕吐等病症。
感 觉: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
肚腹三里留,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这三个穴位已经把人的胸腹的一些疾病都包括在内,掌握这三个穴位,首先胸腹的任何疾病你先心里有根,找到这三个穴位。再看看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个又把头部都包括了,头部的疾病这两个穴位要重点考虑。后面腰背部“委中”,坐骨这个部分“环跳”,腿疼“阳陵泉”一个人整个的人体除了手没有包括在内以外,基本上,你掌握了这八个穴位,就等于人体的大部分疾病,你首先心里有了数,也就是说都有地方来治疗它。
现在的很多人由于工作的原因都还没有很好的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所以大部分的人现在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很多人没有时间锻炼,经常会出现腰腿疼痛的感觉,一部分的人是腰肌劳损导致的,那治腰肌劳损的妙招有哪些?治疗腰肌劳损的偏方
1、臭杏汁
每次大约以新鲜的臭杏嫩叶挤出2勺药汁,然后冲入适量的米酒喝下,约6小时后再服用一次,服用约2-3天,可以用来治疗急性药剂劳损。
臭杏有小毒,每次最多服用2勺,小儿应该减量服用。腰部闪着或者急性扭伤时,用此方法来活血化瘀改善急性症状极为有效。
2、拔罐疗法
取穴:肾俞穴、大肠俞穴、腰部压痛点、委中穴。
方法步骤:现在患者欲拔罐的位置涂抹上适量的按摩乳或者凡士林。患者俯卧位,现在大小合适的火罐,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于肾俞穴、大肠俞穴、腰部压痛点、委中穴、留罐15-20分钟。
注意事项:拔罐前可先饮水或者橙汁500毫升。病程长者,可沿着腰部足太阳膀胱经循经,做上下来回推拉走罐数次,直至局部皮肤潮红即可。
3、熏洗法
用艾绒120克,川椒3克,透骨草30克。将上述材料加水煎煮2500毫升药汁,趁热熏洗患处,每次20-40分钟,1日两次,10日为一个疗程。
4、散药法
用九香虫7克,陈皮7克,将上述药材一起研磨成细末,1日分2次服用,可用开水或者酒送服,连服7日,对缓解腰肌劳损有效。
5、艾灸疗法
穴位:肾俞穴、大肠俞穴、腰部压痛点
方法:每次选取2-4个穴位,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后,先靠近皮肤,以后慢慢提高,直到病人感到舒快时就固定在这一部位,连续熏灸10-15分钟,至局部发红为度,每日艾灸1-2次,10次为一个疗程。
6、热敷疗法
1、用葱白30克,大黄6克,将二者捣烂后炒热,趁热时热敷与腰肌劳损疼痛处,每日2次。
2、用生川乌15克,食盐少血,先将川乌捣烂后与食盐拌匀成膏状,将药膏摊于腰部疼痛处,外覆以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7、按摩治疗法
(1)以掌根和拇指拨揉腰椎两侧肌肉数次,达到放松肌肉的目的,再用拇指重按腰部“阳性反应点”及居_、环跳、肾俞、志室、大肠俞、委中穴,每穴按压2分钟可反复数次。接着用腰部后伸板法,患者取侧卧位用手掌搓揉腰部数次,使局部产生温热感,同时配合腰部侧板法左右各一次。先扳患侧,再扳健侧。有下肢放射痛者可在局部使用衮法,并配合按摩委中、阳陵泉、绝骨等穴。对于脊柱侧弯者在按摩前可先作腰部牵引。
(2)先掐人中穴再取三阴交、复溜、承山、委中等穴掐点揉按各数十次,尤其对“阳性反应点”一条索状压痛物,揉按100次,腰痛加脘骨、阳陵泉,背部加昆仑、委中。因损伤而致腰痛者,用手指弹拨膝后、_窝处的肌腱数十次,用力并应产生酸胀热感,平时在坐位休息时可用木棍顶在委中穴,每10分钟左右轮换一次。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67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