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字“五味古法中医” →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在中医理论中,脾的功能非常强大,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而要想祛除疾病,永葆身体健康,就得随时把新鲜气血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让血液总是保持一种快速周流的状态。没有淤血的堆积,身体就不会生病。
所以,健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如何健脾呢?
除了采用平常喝山药薏米粥、冬天吃大枣等食疗方法,或吃些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常用健脾中成药,有没有一劳永逸的好方法呢?
通过饮食来健脾,的确是不错的方法,但是有好多人不适应或不吸收,怎么办呢?其实,最安全有效且持久的方法就是揉脾经。
其实,任何疾病,都是在人体内有淤血的情况下生成的,而脾正好具备了生成和运输新鲜气血这两大功能。
只要把脾养好了,就可以百病不生,即使有病也会很快痊愈。
二、气血充盈邪无踪,品味脚上的脾经大药房。
脾经上的穴位都是帮助血液循环的,能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上去,所以,您每天一定要多揉揉商丘穴,把气血引下来。同时还可以做跪膝法、揉其他穴位,帮助把血液引过来。
1、治睡觉流口水、舌两边有齿痕、消化不良、手脚冰凉、月经淋漓不尽、头晕、糖尿病等脾虚引发的病:用拇指内侧按揉太白穴。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的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
很多朋友都存在脾虚的症状,比如:
夜里睡觉老流口水(这叫脾不摄津,就是脾不能收摄这些津液,它自己流出来了);
舌头两边有齿痕;
吃完东西不一会儿就腹胀,消化不良;
手脚冰凉,血液循环不到末梢;
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不能收摄;
因为气血上不到头部而头晕等等,这些症状都是脾的运化能力差造成的。
尽管脾虚的症状有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因为它是原穴,是主管脾经上各个问题的。
揉太白穴有个方法,就是用大拇指的内侧多硌它,这样健脾的效果才好。
另外,揉太白穴还可以调节血糖,治糖尿病。
2、治消化不良、胃反酸、妇科病:揉公孙穴。
从太白穴往上1寸就是公孙穴。
公孙穴的功能非常强大,既可以调动脾脏、脾经的运血能力,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去,是一个疏散点、一个枢纽;又可以帮助调节身体上由于气血淤滞造成的各种症状,综合起来,就是通气、活血、解淤。
如果您有妇科方面的问题,请每天揉揉公孙穴。
另外,公孙穴可以抑制胃酸,如果您出现出酸水的情况,赶紧揉一下公孙穴,很快就会好转。
公孙穴还可以增加小肠蠕动,增强消化能力,如果吃完东西不消化,也要赶紧揉揉它,很快就会往下运化了。
3、人体自有的消炎大药:商丘穴。
在内踝骨的前缘偏下一点,就是商丘穴。
该穴正好对应于足底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因此可以治疗各种炎症。同时,它又提示了一个医理:炎症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但为什么揉这个穴还能消除炎症呢?这是因为脾是管运血的,它能把新鲜血液运到病灶上去,脏东西被清走后,炎症自然也就消除了。
脾经上的穴位都是帮助血液循环的,能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上去,所以商丘穴可以消除下身的各种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
我们一定要多揉揉商丘穴,把气血引下来。同时还可以做跪膝法、揉其他穴位,效果会更好。
三、为先天之本添砖加瓦,品味腿上的脾经大药房。
有人不爱吃饭、特瘦,还能揉小腿脾经吗?
实际上,揉脾经既管胖也管瘦。揉它可让瘦的人长胖、胖的人减肥。总之,揉完后任何人都会感到欢喜。
1、治肝、肾、脾上的病症及妇科病:刺激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脚内踝上3寸,也就是四横指的地方。“三阴交”就是肝、肾、脾3条阴经交会的点,所以这一个穴位就可以治3条经上的病症,真可谓一穴多用。
三阴交穴还是妇科病的通治要穴。无论妇科问题是发生在附件、子宫、卵巢还是乳腺,都可以用三阴交穴来治,而且有病时按揉该穴会非常痛、非常敏感。
每天多揉揉三阴交穴,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按三阴交穴还可以缓解痛经。
2、治不消化、男性前列腺问题、腿肚子酸痛:点揉漏谷穴。
从三阴交穴贴着脚骨内侧下缘往上3寸,就是漏谷穴。
“漏谷是谷子漏出来的意思,也就是吃下肚的东西,没能得到很好地消化,营养没吸收,又排出来了,这叫做“完谷不化”。而多揉漏谷穴就可以治疗。
漏谷穴还可以治疗小便不利,对男性前列腺问题很有疗效。
很多朋友整天上完班回到家,觉得腿肚子酸麻胀痛,放到哪儿都不合适,这时您就需要多揉漏谷穴,在白天的时候就点揉,尤其是在上午9点到11点脾经气血最旺的时候揉。这样晚上回到家时,腿就不酸了。
3、治慢性胰腺炎、糖尿病:揉地机穴。
贴着胫骨往上走,与腿肚子上的最高点正对着的地方就是地机穴。
“地机”就是大地充满生机的意思。因为脾属土,土属大地,而且人体的后天之本都靠脾胃来供应,所以揉地机穴可以增强整个肠胃的运化功能。
地机穴对胰腺很有帮助,像慢性胰腺炎、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揉地机穴来防治。
4、祛湿,治各种炎症、水肿:揉阴陵泉穴。
顺着胫骨一直往上,捋到膝窝下卡住了、捋不动了,那个地方就是阴陵泉。
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
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
5、专治瘙痒、调节血液循环:揉血海穴。
血海穴又称百虫窝,意思是有一百个虫子在那儿扎窝。它是专门治痒痒的穴。
老年人身上经常瘙痒,用艾条灸一灸血海穴就能很快止住。这个方法效果最好,而且很方便。
“男子主气,女子主血。”女子以血为先,所以她们身体里的血一定要充足。
血海穴:可以调配人体的血液,把多余的血分配到少的地方去,把淤滞的地方给疏散开,其功效相当于足三里穴。只不过一个是补气的,一个是调血的,但都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治本大穴。
6、胖人减肥,瘦人增肥:推小腿脾经。
如果在推小腿的过程中发现痛点正好压在脾经上,那一定要多揉小腿脾经才真正管用,也就是找到小腿脾经上的阴陵泉穴、地机穴、漏谷穴、三阴交穴这4个穴位去推。
如果找不准,也不想记得那么详细,您就索性顺着胫骨内侧边缘上下推。哪个穴敏感,哪个穴痛,您就多揉哪个穴。
四、不给疾病任何藏身之地, 品味胸腹部的脾经大药房。
脾经还有好多穴位都在肚子上,一推腹就全给推了。
1、推腹法:腹部的脾经穴位一把推。
脾经还有好多穴位都在肚子上,一推腹就全给推了。它们通常都在人体中线旁开4寸的位置上,如果这个位置上有痛点,您就知道是脾经上的问题了。
2、治急性扭伤:按揉大包穴。
大包穴:是脾经的最后一个穴,在肋骨这块儿腋窝直下6寸处。
“大包”就是大包大揽的意思,比如急性腰扭伤、急性脖子扭伤、急性肋间神经痛,大包穴都能治。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请添加:QQ:40304452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点击「赞」+「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吧
【叶智炜整理编辑】寒冷的天气除了要小心着凉之外,女士们也要小心气虚,轻则感到不舒服,重则会影响皮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吃东西补气和补血,脾胃作为「元气」的仓库,需要固本培元,才能把气血活出来,流动到全身每个部份,不然无论做多少美白保养也难以成效。 研读中医养生多年的南丘阳在《关键汉方,我的四季美肌秘诀》一书中介绍了不少补气秘方,并经过自己和家人的试验,只要持之而行,即便素面朝天,也能保持 *** 光泽,尽显纯美本色! 南丘阳提到,冬天不能只喝白开水, 要真正排毒养颜,就要补气补血,黄耆被誉为补气第一味药,虽滋补但不滋腻,配合党参补气效果更佳。 黄耆茶 每天抓十几片黄耆,头一遍先用开水冲洗一下,把水倒掉,第二遍用滚水冲泡,待水温热即可饮用补气的草药茶了,而且可根据自己习惯多次冲泡,一直喝到下午就开始感觉明显没有草药味就可以了,简单又方便,记得把黄耆放在显眼地方,每天持之而行,再忙也要爱惜自己。 同样可以吃芋头和红枣都有补气健脾的效果,份量都可以依个人喜好。不过要注意一点,如果口舌已经生疮,说明此时你是一个热证的体质,体内有火,不宜再喝黄耆茶,会令口疮问题更加严重。 另外如果同时气虚血虚,说话时感觉中气会不足,牙龈及嘴唇泛白、皮肤干燥、头发没光泽等问题,就不能直接补气和补血了,不然会上火,让身体不适。最好就是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保持平稳和沉静,不要过多思考和说话,就能帮助元气成长,气血运行了。 此外,回家以后,再累也要 抽几分钟时间 *** 一下脾经喔!只要从足大趾到小腿内侧再一直到大腿内侧,从下而上揉五遍就可以了。 资料来源:《关键汉方,我的四季美肌秘诀》/南丘阳/高宝出版
寒露时节正是深秋,寒冷的冬天也越来越近,古籍《千金要方》中指出从此要注意“勿令下冷无生意,常欲使气在下”,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足部与全身所有的脏腑经络都有密切关系,寒露过后,对下肢尤其足部的保暖非常重要,此外还可以经常按摩几个位于足部的穴位,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
太溪穴太溪穴在内踝骨向后凹陷的位置,为肾经原穴,能滋阴降火,又能培阳补肾。而且,它阴阳都能调,可谓补肾的一个要穴。无论是肾阳虚导致的怕冷、四肢冰凉、头晕、胆小、易受惊吓,还是肾阴虚导致的慢性咽炎、心烦、失眠、牙痛等都能通过太溪穴来治疗。
所以如果肾虚了,在分不清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不知道该吃什么药的情况下,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太冲穴太冲穴的位置,在脚背上的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中间的缝隙里,为肝经的原穴,能疏肝解郁、调和气血。像青光眼、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调治。
如果这个穴位按上去特别的疼,是老人家的话,往往说明他的血压不正常,经常按揉可以降压;如果是年轻的女性,一般反映她肝火比较大,爱发脾气或者月经不调,经常按揉这个穴位可以祛肝火、调月经。
太白穴太白穴位在脚内侧,大脚趾骨鼓起来的关节后下方凹陷处,为脾经的原穴,能健脾化湿、理气和胃。像老人家因脾胃功能下降导致的消化不良、胃痛、腹胀、拉肚子,便秘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改善。
脾经是少气多血的经络,血有余而气不足,所以它经常出现气虚的症状。像脸色发黄、乏力犯懒、没有精神、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食欲不振等就属于这种情况。经常按揉这个穴位就能很好地改善脾经经气不足的症状。
太溪、太冲、太白,均在足上,是肝、脾、肾这三条经络上的重要大穴。寒露过后,别忘了常常按摩这几个穴位,相当于给自己做一次足疗,也等于给全身、给内脏做了保养,当然揉按穴位前应先向专业中医师咨询是否可行,或请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xz/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65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北沙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