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通过指甲检视健康
1、指甲板纵纹
指甲纵纹——神经衰弱
指甲上有数条明显纵纹表示长期神经衰弱、机体衰老的象征。
容易出现:
神经衰弱,长期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
消耗性疾病,体力透支(如身心疲劳综合征)。
免疫功能差,容易感冒。
2、指甲板横纹
横纹深粗者,表示一次严重的疾病。
指甲横纹多且细者,多见于长期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饮食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泄泻等症状。
3、指甲的斑点
瘀黑斑点—是表示脑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的征兆。一般右手指甲出现,表示左脑有问题。指甲白点—消化不良,指甲上出现1个或数个白点: 成人多见肝功能代谢或受损,特别是乙肝慢性病人。小孩多见于肠胃积滞,消化不良或虫积或缺钙习惯性便秘,长期造成肠胃紊乱也会出现点状白点。
4、按压指甲
一般而言恢复快的表示正常,慢的表示体内有障碍用一只手按压住另一只指甲尖3秒,见指甲白色后放手,观察5个手指甲床下血液循环回复的快慢,如果马上呈微红状,则表示健康,说明血液循环顺畅,内脏机能活泼。如果有1个指头血液循环不良,则与这一指头相应的内脏问题有关。
5、半月痕-正常
双手8~10个手指要有半月痕。半月痕面积占指甲的1/5;半月痕的颜色为奶白色,越白越好,表示精力越壮。
6、半月痕-不正常
1>寒底型 无半月痕为寒底型。
半月痕越少,表示精力越差,这种人的脏腑功能低下,气血运行缓慢,容易疲劳乏力,精神不振,吸收功能差,面色苍白,手脚厥冷,心惊,嗜睡,容易感冒,反复感冒,精力衰退,体质下降,甚则痰湿停滞、气滞血瘀、痰湿结节、肿瘤。
2>热底型 连小指也有半月痕者,半月痕增大均属热底型。
这种人的脏腑功能强壮身体素质较好。但在病理情况下,则是阳气偏盛,脏腑功能亢进。可见面红,上火,烦躁,便秘,易怒,口干,食量大,不怕冷,好动,甚至血压高、血糖高、中风。
3>寒热交替型(阴阳失调型)
半月痕的边界模糊不清,颜色逐渐接近甲体颜色者,属寒热交错型或阴阳失调型。寒热交替型提示人体内有阴阳偏盛衰的变化,寒热的变化可因保养的不同而异。
所谓“精足人壮(半月痕足),精弱人病(半月痕变色),精少人老(半月痕少),精尽人亡”。无半月痕的人即使暂时无病,也需要迅速补养身体。特别是只剩下拇指有半月痕时,体内正在告诉你已经用“底油”了,需赶快加“油”了!
保健建议:精力的补充要靠优质中性蛋白质,如奶类、蛋类、豆类、鱼类和黑色性食物、种子性、胚胎性食物,只要保证营养,坚持保养,一般1个半月就在一个指甲长出,通常是先长拇指,以后依次食指、中指、环指、小指,半年以后才能长满。但是,平常要注意休息,如果长期熬夜,则夜生活过度半月痕又会很快消失。
二、如何观手知健康
1、手感热
主心肾阴虚,烦躁、上火、失眠、多梦紧张。
2、手感凉
主脾肾阳虚。体弱怕冷,消化吸收能力差。
3、手感湿
主心脾两虚。容易疲倦乏力。手掌多汗者,多为脾胃积热,心火盛、心理压力,精神紧张。
4、手感干
主肺脾两亏。皮肤干燥,容易感冒。
5、手感温暖、润泽
主五脏调和,身体健康。
6、手感粘
主内分泌失调,特别是糖尿病人多见。
一个人的生命,好像一条长链,只有掌握每个环节的健康科学,遵循生命的轨道正常运转,才能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熠熠发光、精美完整的生命之链,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人的自然寿命到底有多长?根据科学的调查和测算,人的一生不发生疾病和意外,自然最高寿限应在120~170岁。但到目前为止,真正生活到自然寿命,无病而终者,为数很少。 然而,人类的平均寿命随社会发展,科学的进步而逐渐增加。如我国在1949年人均寿命为35岁,1987年人均寿命达69岁,而现在的人均寿命达71岁。我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寿命100岁以上的,在1953年第1次人口普查中,全国共有3384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中,全国共有6434人。最高年龄为155岁,120岁以上的有34人。不少发展中国家居民的人均寿命在20世纪50年代初仅为40岁左右;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已延长至50~60岁。以上事实,反映了人类的寿命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有密切的关系。人类的寿命逐步延长,争取达到170岁的高峰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要提高人类的自然寿命。到目前为止,没什么灵丹妙药i但加强自我保健是延年益寿的最好方法。 (1)心理卫生不可忽视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虽然有点夸张,但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现代医学证明,人在愉快时,各系统的功能活动都处在平稳协调和谐的状态。在心情忧郁时,引起脉搏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胃肠蠕动减弱,消化也分泌下降,末梢血管收缩,手足发凉,免疫功能下降。因此,有人把乐观情绪说成为“卓越的保健医生”。 据说20多年前,美国作家卡森患了一种致残的脊椎病,医生预言他存活的可能性只有1/100,卡森不大相信,他决定用阅读幽默小说和看滑稽电影进行自我治疗。他发现笑能止痛,大笑一次疼痛大大减轻,可以舒服的睡两个小时。他坚持这种治疗,病情逐渐好转,几年后,他竟然奇迹般恢复了健康。 根据科学家对长寿老人的调查发现,他们之中有96%的人自称是乐观主义者。 宽容也很重要,有人把它作为治疗心灵创伤的“良方”。宽容可以解开人精神上痛苦的疙瘩。当你宽容了别人,你就治好了你精神上的创伤。 制怒,有人把它看做是有效的“养生之道”。祖国医学认为“怒则伤肝”,很多人都有发怒的体会,发怒时感到胸闷,腹痛,食欲不振,浑身发抖,疲劳不堪。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愤怒使人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这些都是影响健康的因素。不少中老年人,由于发怒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或脑血管破裂,看来愤怒真正可以致人于死地。难怪有人说“嘻嘻哈哈人添寿,忧忧愁愁命不长”,就是这个道理。 (2)四肢不勤难寿长 科学证明,体育锻炼或劳动锻炼有抗衰老作用。生物学有条规律叫“用则进,废则退”。因为运动使肌肉中毛细血管流量增加,提高肌肉营养供应,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使肌肉强壮有力,减少骨质缺钙现象;提高心血管、肺和胃肠的机能;使神经系统工作协调指挥更准确;提高脂肪代谢,减少血中脂肪的含量,降低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积,调整血压。 有科学家用10年时间观察8500名农场工人,发现坐着工作的人,心肌梗塞的患病率比站着工作的人高3倍。 (3)营养平衡是保证 古往今来,一些人把健康长寿的希望寄托在灵丹妙药上,至少也求助于滋补药品;而另一些人则相反,他们把健康之道立足于日常生活之中,一生中保持豁达乐观的精神情绪,普通而又不乏营养的饮食,坚持不懈的劳动和体育锻炼,起居有常,嗜欲有节。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后一种做法是正确的。以历代帝王为例,他们多以补养生,祈求长寿,但真正长寿的却很少;反之,长寿老人多出于劳动人民,而他们很少吃补药。 我国古代已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养生经验。一般来说,我们应当保持以粮食、豆类、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品为主,禽、蛋、乳、鱼等动物性食品为辅的膳食,做到各种食品合理搭配、取长补短,就可以达到营养平衡的目的。 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已相当优越,医疗水平也越来越高,只要个人的保健意识上得去,行动再跟得上,每个人都有可能冲破自然寿命的极限
即便是到了21世纪,天桥上也不乏看手相,算命的“半仙”。他们通常会一本正经地告诉你,这条事业线代表着什么,那条爱情线预示着什么,以及生命线象征着你的寿命到底还有多久。
其实,预测一个人的 健康 程度和寿命长短,现代科学给我们提供了4个可靠的指标。中国 健康 教育中心教授沈雁英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给出了她的解读。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曾综合9项研究做出总结:走路速度快慢可以很好地预测寿命长短。研究发现,走路速度 低于每秒钟0.6米的人死亡可能性会增加,走路速度超过每秒钟1米的人寿命较长。
为什么走得快寿命长?步行并不是局部的运动,它可以调动人体的70%肌群,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及肌肉骨骼系统在内的多个系统都会支持和配合。步行慢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体的身体系统可能有缺损,导致走路较为费劲。
快走不仅是反映寿命长短的指标,它还可以帮助人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不过要注意的是, “走得快”,也要适量 ,并不是走得越多,走得越快,就会越长寿。尤其是患有膝关节疾病的人群,步行速度快,对膝关节的压力更大。
科学的运动,才是有效的锻炼。健步可不是逛街溜达, 每步多迈出10厘米才有用 ;步数并不是上下班路途+厕所几步+上下楼几步,真正有利于改善 健康 的就是 一次性走完的6000步 ;走路的场地也要有所讲究,最好 选择空气好的公园、草地、塑胶场地等 ,避免废气污染的大马路和水泥地。
第二个指标就是双手的力量。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来自17个国家的近14万名年龄在35~70岁间人,进行了平均4年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 握力每下降5千克,可增加17%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及17%的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握力可以很好地反映全身的力量状况,我们可以通过握力指数来测量体质是否达标,一般 正常握力指数应大于50。
计算公式:握力体重指数=握力(Kg) 体重(Kg) 100。
握力较弱的人,平时可以多做打拳运动。体力好的人,也可试着做指卧撑,用手的五指支撑做俯卧撑。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利用握力器、哑铃等工具锻炼握力。
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用斑马鱼做了一个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团队发现黑色素瘤喜欢呆在鱼脂肪最丰富的地方,它们会把脂质“吞尽”。研究人员后续又在人体取出肿瘤样本,发现癌细胞一样富含脂肪。
2016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肥胖与癌症的论文,经过1000篇论文研究,证实肥胖超标与13种癌症的发生有关。
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适当的脂肪可以维持机体血糖稳定,保持正常的生理代谢。但是太多的脂肪则可能引起高血压、高血糖等一系列慢性病,甚至增加了致癌的风险。
计算脂肪是否超标,可以通过计算体质指数(BMI)指数, BMI在18.5-23.9都属于正常范围。
计算公式=体重(千克)除以身高(平方米)。
举个例子,身高1.6m,体重50kg, 代入公式BMI=50kg/1.6m^2 =19.5。
中国成人居民BMI衡量标准是约等于18.4,小于等于18.4为消瘦,18.5-23.9为正常,24-27.9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
脂肪的控制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表示,想要保持身材,就要坚持运动。 每天进行连续运动不少于三十分钟,每周至少保证五天。 另外,饮食结构也要调整,建议 素食和肉食的比例,至少为6 1。
最后一个指标就是烟龄了。呼吸科是接触肺部疾病最多的科室,浙江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 王真表示,科里一共19位医生,年龄在30~50岁之间,没有一个人抽烟。他表示,肺癌与空气污染、抽烟有很大关联。作为呼吸科的医生,太了解肺部疾病的痛苦,所以医生们都不会去主动涉及危险因素。
早在2012年,《中国吸烟危害 健康 报告》中就曾提到: 吸烟者中将来会有一半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吸烟者的平均寿命要比不吸烟者缩短10年!
吸烟对肺部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戒烟宜早不宜迟。医生推荐想要戒烟就要 舍得下狠心, 要戒就要彻底断掉;戒烟时,还要 远离烟环境 ,一切与烟有关的人和事都要远离;实在 嘴馋的时候 ,可以吃点水果、嚼口香糖、喝茶等来取代吸烟的冲动。
以上就是关于寿命的4个指标,你都达到 健康 的标准了吗?
#39 健康 超能团# #清风计划#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据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布朗村的居民讲,生活在这座村子里的老太太戴弗吉·黛维已经至少130岁高龄了。如果她的年龄能够被证实,那么她将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比已知的世界上最长寿的一位中国妇女还大14岁。昌迪加尔市律师迪内希·库马尔日前对媒体说,尽管黛维没有出生证明,但从她的家史推算,她至少130岁了。他说,黛维25岁时生下大女儿,大女儿20岁结婚,28岁生下儿子凯沙夫·拉姆,而现在拉姆已经80岁了。库马尔说,他三个月前开始调查黛维的家史,有两个很重要的证据可以证明她的年龄。首先,她的一个孙子已经80岁了。其次,她的一个健在的儿子已经102岁了。黛维现在的身体依然很结实,她现在还能自己上山捡柴火。她说,自己每天喝两杯牛奶,吃一个小米面包,一辈子只去过两次医院。(新华社)没有人能够永生。即使我们找到了永葆青春的秘诀而不会衰老,也会因为传染病、凶杀、事故等种种原因而死亡。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以青春期的少年死亡率最低。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为每年0.05%。这意味着即使我们能终身永葆青春,每年也会有0.05%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死去,只有95%的人能活到100岁,50%的人能活到1000岁。但是反过来看,衰老无疑是导致我们死亡的最主要的因素,它使得我们没有人能活到1000岁,而只有极少数非常幸运的人能活到100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的千古绝唱,可以转化为一个千古难题:人究竟能活到多老?这个问题,又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人类最长寿命是多少?人类平均寿命是多少?每个人的预期寿命又是多少?尽管一直有人试图推算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长寿命,这些推算,不管是出于迷信还是号称根据科学,都站不住脚。事实上,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存在一个可以活到但又必死无疑的年龄上限。自然选择不可能进化出这样的“设计”。虽然每个人都终将会衰老而死,但衰老是一个使生命“机器”逐渐磨损的过程,并不存在一个在逐步逼近的上限。我们可以确定地说,没有人能活到千岁、万岁,但是无法确知多少岁是人能活到的最高年限。打个比方,就像汽车厂推出了一款新车,我们知道它一直使用下去终将会报废,我们也可以根据当初的设计估计其使用寿命,但是除非我们特地设计了一种装置让它在达到该使用寿命时自动报废,否则在过了使用寿命后,肯定还会有一些车可以继续使用。我们无法推知它们的最长使用寿命是多少,唯一的办法是调查所有这款车的使用寿命,找到某一辆寿命最长的,就把它当做这款车的已知最长寿命。人的最长寿命也是如此。我们无法从理论上推算,而是把有史以来寿命最长者,做为人类的已知最长寿命。谁是有史以来最长寿的人呢?大家可能马上会想到中国寿星的象征彭祖。据说他生于夏代,到商末时已800岁。这当然是无稽之谈。正式的历史记载,也即所谓“正史”或24史,要可靠一些。明朝谢肇浙在《五杂组》一书中曾做过统计:“人寿不过百岁,数之终也,故过百二十不死,谓之失归之妖。然汉窦公,年一百八十。晋赵逸,二百岁。元魏罗结,一百七岁,总三十六曹事,精爽不衰,至一百二十乃死。洛阳李元爽,年百三十六岁。钟离人顾思远,年一百十二岁,食兼于人,头有肉角。穰城有人二百四十岁,不复食谷,惟饮曾孙妇乳。荆州上津县人张元始,一百一十六岁,膂力过人,进食不异。范明友鲜卑奴,二百五十岁。…此皆正史所载。”其中“洛阳李元爽”,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九老图诗序》一文中提到的。他晚年定居洛阳,74岁时与八位年纪比他大的老人组织了一个“九老会”,其中最老者就是李元爽时年136岁。按照这些记载,活过120岁者代不乏人,甚至有的活到二百多岁。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60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最美四月牡丹花,花开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