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学会这个办法,提前3分钟识别中风前兆!免一生遗憾~

白敛 2023-07-19 22:23:21

《人民日报海报板》报道:每个人一生中有1/6的几率患中风。脑中风(即脑卒中、脑梗),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原因。其实,这么恐怖的一个疾病,是能够预防和治疗的。

中风的治疗有效时间为4.5小时内,只要在这个时间内送到医院,完全有机会避免瘫痪和严重后遗症。但是在我国,这个时间前适用患者不足5%,提高这个时间的知晓、适用率,只有一个办法:观察前兆,提前三分钟到医院,免一生痛苦。

3招识前兆,免一生遗憾

日本被称为心血管发病率最低的国家。在日本,心血管病的防控已经走入社区和街道,每个人对于急症的识别能力大大高于我们,知晓率几乎达到100%。

在这种环境下,一个日本人一旦被发现有可能发生脑梗等急性问题的先兆,就能自己提前去医院,治疗的黄金时间就长,治疗效果就要好些。所以说:得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延误治疗时机。

▲ 日本脑神经外科专家大井静雄传授脑梗辨别方法。

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知道这样一套预防脑中风的双手先兆识别法,由日本脑神经外科专家大井静雄提供。脑梗塞会随着发病的脑部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一共分为三招。每天自己在家测一次,可以降低一些意外中风的风险。

1运动区梗塞摊开双手▲双手平摊,然后手指打开,闭上眼,默数10秒钟,张开眼睛观察手臂。

▲ 如果双手有一只手往下掉,就要怀疑脑梗的问题。

2小脑区梗塞双手转动▲ 双手向前伸直,闭上双眼,然后模拟抓球感觉双手同时来回转动,慢慢加快速度,如果变快也不乱掉则表示没有问题。

▲ 如果双手转动的动作混乱,没有规律,则表示有脑梗的可能。

3小脑区梗塞点鼻子▲ 请一个帮手,站在自己面前竖起一根手指;然后重复触碰对方的手指和自己的鼻尖;对方的手指可以变动位置,如果速度变快也能点中对方的手指则没有问题。

▲ 如果点不中对方的手指,则脑血管出现了问题,需要就医检查。

?日本人餐餐食花栓豆

含溶解血栓的“纤溶酶”

除了良好的心血管病科普和知晓率,日常的饮食中也有秘密。

▲ 花栓豆

《老人报》在2009年就以专门文章报道:早在1990年,日本现仓敷艺术科学大学的须见洋行教授在研究中发现:花栓豆的“纤溶酶”具有溶解血栓的功能。

食用一盒(50克)纳豆,4~12小时之后,血液保持稀释状态的时间和效果竟比服用血栓溶解药强数十倍。

因此,食用花栓豆类食品,可以防治脑梗塞、心肌梗塞、老年性痴呆症和血栓症等疾病。

日本人正是利用花栓豆类产品食疗,减少了一个民族的心脑血管病。

如果每个收到这条微信的人,能够发十份给您身边的朋友,至少有一条生命能够被挽救回来,至少有一个家庭能够免去悲苦的命运~

脑中风有什么前兆?

病情分析:脑中风的前兆有语言障碍主要是说话不清楚,吐字困难。视觉异常,患者总会突然眼前发黑,数秒后又会恢复。意识障碍,总是频繁打哈欠。感觉异常,总感觉自己天旋地转,站立不稳。运动障碍,胳膊无法抬举,手中物品忽然掉落等。一旦出现上述所说的症状,一定要去医院治疗,要不然以后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中风的前兆症状有哪些 在家如何预防脑中风

脑中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发病比较突然,需要立即抢救,不然就会有生命危险,可以说脑中风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平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好这方面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下吧。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中风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主要发生于球麻痹和假性球 *** 患者,其发生率高达16%~60%。患者多表现为进食困难、呛咳和发音含煳不清。

每天梳头十分钟预防脑中风

抗衰老,先治脑。脑是人机体的司令部,保护好大脑对人体的健康意义重大。

脑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对付它的好办法就是加强预防,坚持梳头就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办法。

梳头,不仅是美容化妆的需要,而且对自我保健大有益处,尤其是对脑中风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俗话说:“梳头十分钟,预防脑中风”就是这个道理。

用梳具梳头 *** 头部经络和内脏相对应于头表的全息穴位,把操作时产生的生物信息,通过经络与全息的传感关系作用于头部,使头部毛孔张开、排泄,邪气外散。

这样疏通经络,振奋阳气,祛淤充氧,调理脏器,从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梳头,还有神经反射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这种微妙的关系和微妙的作用,贯穿于梳头的全过程。

从另一方面说,要想获取较好的理疗作用,梳头时要有耐心,梳具作用到头皮,反复进行,头表能产生微热好。

一般地说,用梳头达到保健的作用,好每次梳理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早晚各进行一次效果为理想。

梳具好选用玉质、牛角质或木质的,而不用塑料制品。

玉梳和多功能牛角梳为理想,因为它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健康大有裨益。

使用的梳子应从实用的目的出发进行选择。洗发之前或大风的天气里,梳拢披散的头发时,使用粗纹的动物毛制成的刷子好,既不会伤害头发,又能对头表皮起到 *** 作用。

梳拢头发的作用,可使硬发变软,使软发挺起。正确的梳拢方法是,首先从梳开散乱的毛梢开始,用刷子毛梢轻贴头皮,慢慢地旋转着梳拢。

用力要均匀,如用力过勐,会刺伤头皮。先从前额的发际向后梳,朝相反方向,再沿发际从后向前梳。

然后,从左、右耳的上部分别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进行梳理,后让头发向头的四周披散开来梳理。

在梳头时,同时将身体向前屈或向后仰,以促进血液循环,这样效果会更好。一处每次梳5~6次,整个头发平均一天梳拢100下左右为适宜。

俗话说“千过梳头,头不白。”每天早晚用牛角梳或黄杨木梳,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轻轻触及头皮各梳刮数遍,可疏通经气,促进头部血液循环。

防止头发营养不良而致的白发、黄发和脱发,同时可消除用脑过度导致的头胀、麻木等。

梳头的时候要用力平均,仅让梳齿轻轻接触到头皮便可以,绝不要让梳齿划破头皮。

此外,藉着梳头的动作,如果单纯只用梳子梳,并不能梳掉头发上的污垢,而让污垢转移地盘而已,它并没有离开你的头部。

所以应当把梳齿 *** 尼龙 *** 里往梳背梳上十多下,你会发现污垢点在尼龙丝上,那时另换一片干净的再梳,这样既可梳掉污垢,也可以保护梳子的清洁。

有些人在梳齿间夹着棉花,但这并不比尼龙 *** 好用,因为脏了的棉花纤维,容易留在头上。

梳头用的梳子清洁与否,是非常重要的,有许多头皮病都是由梳子作媒介传染的,因为污垢留在梳子上时间一久,会发生化学变化,所以梳子要勤洗。

洗梳子的方法是先在肥皂水里浸上十分钟,然后用旧牙刷擦洗,洗过再用清水冲冲,然后插在筒子里或杯子里。如果发现梳齿弯曲不直,应当另换一把。

高血压病很容易引起中风,这并非危言耸听。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

而在脑出血患者中,发病前有高血压病史的占93%;脑梗塞患者中,发病前有高血压病史的占86%。可见,出现中风的危险程度与血压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

高血压引起中风的主要原因是其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结构的改变。当血压升高时,会引起全身的细小动脉痉挛。

如果血压长时间升高,动脉也会长时间痉挛,血管壁因缺氧而发生变形,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弹性减退,从而形成或加重动脉硬化的形成;再加上高血脂、高血糖、血粘度增高等因素更易加速血栓的形成。

如果降压效果不好,或患者不按医嘱服药,使血压波动幅度过大,引起动脉反复痉挛,引起脑组织出血、水肿或动脉壁透明变性,形成夹层动脉瘤,引发脑出血。

就高血压病患者而言,并不是血压高就会引起中风。相反,未按医生嘱咐服药,以及不正确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才是致病的根源。

比如:长时间的高血压,未作适当的降压治疗;虽然按时服药,血压仍长期在较高的水平;或间断降压治疗,血压时常突然增高;不注意气候情绪变化及身体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的影响;

过分降压往往因夜间血压过低而引起缺血性中风;此外,合并有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病更易引起中风的发生。

事实上无论是轻型或中重型高血压患者,无论预防脑中风的首次发生还是再发生,也无论在缓解中风病程或减少致病性中风上,严格的降压治疗都是非常有益的。

降压方法并不难掌握,只需耐心、认真和持之以恒。不妨把降压的注意事项抄录在显而易见的位置,遵照执行。

1、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年龄越小,控制越严,好每天监测血压变化,至少每周测一次血压。

2、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不可随意停药,应按医嘱增减降压药物。

3、24小时稳定控制血压,使血压波动较小,不可将血压降得过低。

4、控制血糖、血脂、血粘度。

5、减轻体重,达到正常标准。

6、戒菸酒,要低盐低脂饮食。

7、坚持有氧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骑车、练太极拳等。每天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5次。

中风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以下是中风的前兆,一旦发现就应该尽快就医检查。

舌痛

老年人出现无显着缘由的舌痛、麻木、活动不便时,多是微血管的炎症反应,也标明可能与血粘度升高相关。

鼻出血

中老年人鼻出血是高血压病人即将发生中风的警报。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压不波动惹起的,不加防止则会增加中风的机会,因而不能麻木大意。

眩晕

忽然自觉头晕目眩,几秒钟后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应及早去医院请医生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单眼忽然发黑

一只眼睛忽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好恢复一般,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是由于脑缺血惹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又一信号。

哈欠不断

哈欠连天,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日趋严峻,血管内径越来越小,惹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

呛咳

少数中风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喝水或进食时偶然呛咳,钻研标明,这种麻木粉可能是中风的前兆。

手指麻木

固然手指麻木不一定会中风,但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且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的中年人,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

说话吐字不清

脑供血不足使掌管人体活动功用的神经失灵,稀有症状之一是忽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但持续时间短,应惹起重视。

结语: 梳头的好处是非常多的,这些也都是比较方便的,每天没事梳几分钟,对于身体的好处将是无穷的,尤其是对于预防脑中风更是有很多的好处,上文也为大家介绍了一些,希望能够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哈欠连天不一定是犯春困,也可能是快中风了……

大白天就呵欠连天时,不少人会用“春困秋乏夏打盹”调侃自己,但他们不知道,有时候,频繁打哈欠可能是卒中的一种危险信号。

临床资料显示, 70%以上的中风者在发病前5~10天会频繁打呵欠

受访专家

中国卒中学会常务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 王拥军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吕田明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二科主任 钟水生

为啥人在春天容易打哈欠

打哈欠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疲倦、睡眠不足时打哈欠,医学上认为是由于大脑缺血、缺氧所致。

打哈欠可以使肺部得到扩张,颅内压下降,静脉的回心血量和输出血量均会增加,从而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降低脑部温度,改善脑部缺氧状态。

这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机体的自我保护行为。

人们特别容易在春天打哈欠,主要是因为经历一个冬季的“蛰伏”,收缩的表皮毛细血管在春暖时节会逐渐扩张;

皮肤血管血流量一下充盈起来,大脑就会相对冬天血流量减少,出现大脑特别是脑干缺血缺氧的情况。

因此, 春天时,每一两个小时打1~2次哈欠都属于正常现象

有种哈欠是卒中前兆

如果频繁连续打哈欠,意味着大脑缺氧情况比较明显,此时就要引起注意。

钟水生指出,如果本就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卒中危险因素,同时 出现频繁连续哈欠,且伴有肢体乏力,甚至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等 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这很可能是卒中的前期表现。

卒中俗称“中风”,是我国人口首位死亡原因。钟水生提醒,部分年轻人在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中风高危因素的情况下, 如果经过充足的睡眠后仍然哈欠连天,也要引起警惕。

“打哈欠这个动作是由脑干控制的,一旦出现无明显诱因的频繁哈欠,建议到医院进行磁共振检查,排除脑干病变引起的缺氧。”

除了频繁打哈欠,当患者突然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也应考虑脑卒中可能:

1. 一侧肢体(伴随或不伴随面部)无力或麻木。

2. 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3. 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4. 双眼向一侧凝视。

5. 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6. 眩晕伴呕吐。

7. 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8. 意识障碍或抽搐。

其中,前3种症状最常见。

3个口诀帮你识别中风

如果发现脑卒中,应立刻拨打120,让患者侧卧于平坦处,为其保暖,去除患者口腔异物,记住发病时间或最近一次身体正常时间。

为了方便快速识别,专家把发病症状编成了口诀。

第一个为: 言语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医院。

第二个为 FAST口诀

Face(面部):微笑时面部是否对称;

Arm(手臂):抬起双臂时是否有一侧垂下去;

Speech(言语):说话的发音是否奇怪;

Time(及时):及时拨打120。

第三个为中国特有的 120原则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两只手臂是否单侧无力”;“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如有以上症状,应马上拨打“120”。

防中风,注意生活细节

中风虽然常常“打”得人们措手不及,但它是一种急性发作的慢性病,可防可治。

王拥军表示,中风的危险因素包括:

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九成中风由危险因素所致:

如果控制好血压,可减少48%的中风;

如果增加体力活动,会减少36%的中风;

如果饮食 健康 、结构合理,将会有19%的中风可预防;

如果戒烟,12%的中风就会减少;

如果房颤等控制好,可防9%的中风;

如果糖尿病控制好,4%的中风可减少;

限制饮酒,可减少6%的中风;

学会释放压力,也可防6%的中风;

控好血脂,会减少27%的中风。

其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可控制因素,也是降低全球中风负担的重要靶标,通过合理药物、 健康 饮食等可有效降低血压,减少中风发生。

对我国居民来说,除了高血压,缺乏体力活动也是重要危险因素,建议坚持运动。

近期热门文章

80%尿酸是身体“生产”的!超标的人跟着这份指南做就够了

一个炒菜习惯,可能正悄悄摧毁全家人的血管

短短10句话,国医大师一辈子的“ 养生 秘诀”

锻炼可能会让你加速衰老!这6种方式我劝你放弃

生命时报公众号矩阵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健康 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内容合作:010-65363786

喜欢,就点个 “在看”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58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