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明:
多项研究发现:人自然寿命能达到100岁以上,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人都活不到这个岁数。人体健康和寿命有五大决定因素:父母遗传占15%,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医疗条件占8%,而生活方式占60%,几乎起了决定作用。影响健康的五大因素健康 = 60%生活方式 + 15%遗传因素 + 10%社会因素 + 8%医疗因素 + 7%气候因素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钟南山院士一家不仅是医生世家,还是运动健将之家。钟南山院士有着本身的丰富医学知识作为基础,但因为不注重生活方式而导致心梗放支架的沉痛体验!从小就喜欢并一直参加竞技运动。因为跑步成绩突出,钟南山曾在中学和大学有两次成为职业运动员的机会,但再三考虑,他选择了继续读书学医。作为一名非职业运动员,在1959年全运会上,钟南山曾经以54.2秒的成绩打破了当时400米中栏全国纪录。他也曾在《新闻快报》记者采访时说,“我测得的百米速度最快是11秒20,挺举最重100公斤,卧推是70公斤。”常年竞技运动的锻练,让他拥有者比常人更为健壮的肌肉,然而内在却未能得到调养!在通常情况下,身体的气血是有限的,当锻练四肢和外在肌肉时,气血大多就往四肢走,内脏就很难得到濡养滋润。79岁的钟南山讲述健身故事 一口气做十个引体向上当人还年轻之时,元气充足,这种气血的损耗,以及导致内在平衡的打破可以较快地恢复;一旦当年龄稍大,或元气不足时,各种各样的病就会接踵而至。疾病不会对任何不注重养生的人网开一面!2005年8月22日,钟南山院士遭遇了一生中最沉重的打击之一!常年的劳累和对养生的不注重使他突发心肌梗死,多亏家人发现及时并及时送到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才未酿成大患!经此一事,钟南山院士深刻的反思了自己以往的生活方式、运动习惯,痛定思痛,汲取经验教训并合理规划自己的养生之道。在合理的养生习惯坚持下,如今虽然已经年逾80,仍能保持健康的体魄!这些健康方式要坚持生活作息
不熬夜,晚上11:00之前睡觉,早上7:00起床,中午小睡半小时。饮食规律
早餐像皇帝,中餐像富翁,晚餐像乞丐。早餐吃饱、午饭吃好、晚饭吃少,这是最好的饮食习惯;但现实中很多白领、上班一族却恰恰是早饭不吃、午饭凑合、晚饭死撑。长期不吃早餐容易得胆囊炎、胆结石,午饭不按时吃容易得肠胃病,晚餐吃得多容易发胖、三高。民以食为天,这一点尤其要注意。合理膳食
平时要少吃肉,肉吃多了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等发病风险。要多吃蔬菜和豆类食品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改善消化功能,减少便秘,预防直肠癌等疾病的发生。坚决少 · 抽烟
抽烟的人,气管炎,肺气肿或者肺心病,最后肺癌,这是死亡三部曲。坚决少 · 喝酒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六种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一是吸烟;第二就是酗酒,喝醉一次,等于一次急性肝炎。控制自己的情绪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所以人一定不要当情绪的俘虏,而要做情绪的主人;一定要去驾驭情绪,不要让情绪驾驭你。记住情绪是人们健康的指挥棒,至关重要。生活中的三种'快乐',我们要时刻牢记: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家庭不和睦,人就易生病
有的家庭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要知道人的疾病70%来自家庭,人的癌症50%来自家庭。离婚人士、丧偶人士寿命偏短,这个是有科学依据的。健走
健走简单易行,安全有效,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在预防慢性病、增强身体素质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每天健步一小时,能明显改善身体的状况。不同时期,不同锻炼
体质上升期(0-28岁):参加体育锻炼,羽毛球、跑步、游泳等。体质下降期(28-49岁):少参加竞技运动了,进行体质保养最重要。体质衰退期(49岁后):要进行功能性锻炼,保持功能正常,学功夫、学养生。男人要做到12个“一”
男人是家的顶梁柱,承受着更重的压力,在健康方面更加'粗枝大叶',平均寿命要比女性少2~3岁。男同胞们每天要尽量做到下面几个一:每周吃一次鱼,每天一个西红柿,常喝一杯茶,每天一点核桃,少抽一支烟,每天一瓶白开水,每天一个苹果,白酒不超一两,常喝一杯酸奶,每天一根香蕉,多一些微笑,多一点运动。这些养生方法要学好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耳常鼓
(1)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扑」的一声。重复做10下。(2)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压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扑扑」有声。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面常搓
(1)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2)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腰常摆
(1)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2)反方向重复,最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这动作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以上只是养生的小技巧,要是自己内外都得到更好的调整,还需要通过专业的功能性训练,效果更好。站桩,源于传统养生文化,是一项非常有用的功能性训练。通过调整好身体外在身架,并配合内功心法,能够使得身体、心理健康状况不断改善、补益。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站桩能让身体内外协调统一、放松心灵,使阳气提升、气血旺盛,滋养五脏六腑、排除寒气湿气。
一说到祝福长寿之词,“长命百岁”首先当选,但是长寿 健康 ,并没有想的那么容易。人一上了年纪,身体各项机能的退化,各种疾病容易找上门来,想要长寿就难喽。
长寿的奥妙之处在于什么,这一直都是大家在研究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人来说,可能经常会为了寿命问题而感到惴惴不安,在这种情况下,掌握长寿秘诀,积极做好身体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决定食物命长短的因素—端粒体
科学家发现染色体末端藏着一个控制人体寿命的按钮,这个名字叫端粒,一般来说细胞每发生一次分裂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变会变短一节,由此会导致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强,细胞的综合性能也会减弱,因此人类会慢慢走向衰老,最后死亡。
虽然现在大部分人的寿命都得到了提高,现在我国的平均寿命已经到了77岁,但是科学家根据端粒的原理计算出,人类的寿命极限是120岁。
端粒体可以影响细胞从成熟到衰老,再到自然凋亡,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两端的端粒体就会相应变短,当端粒体短到一定程度不再具有活性时,细胞也就丧失了无限增殖的能力而发生凋亡。
难道真的生死由命?非也
决定人类寿命除了基因还有外在的环境,两者比例是大相径庭,基因非常强大,占到15%的影响比例,而85%的决定在于外在原因。
外在原因占到生活环境的17%,医疗条件占到8%,自己的生活习惯占到60%,也就是说后边的外在因素占比更大一些,个人的习惯达到60%占比,是容易改变和调控的。
也就是说人的寿命长短,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人饮食生活习惯也会极大的改变与调控寿命。
所以即便一个人拥有长寿体质,但如果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外部因素不注意,经常做伤害身体的事情,也会导致寿命缩短,影响人体 健康 。
退休医生坦言:寿命长不是多走路和多睡觉,而是坚持这两件小事
很多人觉得,想要拥有一个 健康 的身体,那就要多走路,保持一个充足的睡眠,这样就能起到长寿的目的,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退休医生坦言:多走路和多睡觉确实有利于身体 健康 ,但是如果一个人想要长寿,关键在于能坚持做到下面这两件事,能帮你远离疾病,收获 健康 。
1、保持乐观情绪
中医认为百病皆于气,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人经常会出现动怒,抑郁这些不良的情绪,可能刚开始你并不会感觉到身体有所不适,这正是这些情绪的厉害之处。
虽然我们看不到,但是并不证明他的伤害不存在,经常生气会影响大脑中枢神经,导致内分泌失调,加速人的衰老,导致身体各个脏器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平常多和朋友进行交流,缓解焦虑,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有一个 健康 的生活状态。
2、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现在很多人都很注意 养生 ,觉得饮食越清淡身体就会越 健康 ,而那些因为不 健康 饮食导致的高血压、高血脂就会远离自己,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真正的饮食清淡,并不意味着不吃肉,而是要做到膳食均衡,营养多样化,控制好体内元素的摄入,若是只吃蔬菜,身体的营养必然会跟不上,反而会诱发某些疾病。
不管什么年龄段的人群,都应该学会均衡饮食,吃得过于油腻、重口味,或者过于清淡对身体来说都不好,要根据自身身体情况而定。
这些病都是“气”出来的,在平时要注意
心血管疾病
生气的时候,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引起血管收缩或冠状动脉痉挛,使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容易造成心肌缺血和缺氧,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危及生命。
增加肝病的发病率
经常生气的人,肝病的发病率会增加,因为人生气时,呼吸的次数会增加,几乎达到1分钟30次以上,由于快速呼吸,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外,容易造成呼吸性碱中毒,直接导致肝细胞缺血,影响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心脏疾病
由于人在生气时,血液会大量地冲进大脑,这样会使得身体其他部位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而心脏为了解决供血的需要会加速工作,导致心脏跳动变得极其不规律,时间久了容易引发心脏病。
想要 健康 长寿,在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不但要保持营养均衡,饮食清淡,还要经常运动,保持好心态,这些都是延年益寿的秘诀,希望你能坚持下去。
俗话说;“人逢七十古来稀”,所以七十岁的人往往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感慨自己“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现代社会的我们,拥有发达的医学技术与适当的社会环境,七十岁的老人早已是见怪不怪了。
更多老人可以活得长长久久,上百岁的老人也时常可见。人到了年迈时刻,对时间会更加敏感,他们总想着自己到底还能在这人世间停留多久。
有人提出,一个人活到70岁就可以了,不必活太久。如何看待这种说法呢?
心态很重要
医学研究认为,从理论上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活到两百岁,但在现实里却从未见过一个人可以活到两百岁。
这是因为,生命的长短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先天因素,即整个家族的基因里是否带有长寿基因,众所周知,世间存在长寿村,就是因为那个地方的人可能有着长寿的基因;
二是来自后天因素,这里更多是指个人的心理素质,也就是常说的心态,很多人认为年纪大了后,由于身体各个部位的衰老,心也就跟着老了。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身体的衰老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自然规律,没有人有特权,但心理的衰老完全是跟自己有关。
今年的疫情让我们再一次见到了钟南山院士,原本大家存在的印象可能是一个84岁老人的模样,但实际上,他走起来健步如飞,整个人神采奕奕,哪里有半点84岁的样子。
原来,84岁的钟南山院士每周都会保持健身的习惯,他特别喜欢运动的感觉,所以身体也特别健康,与年轻人毫无差别。
再看我们的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已经90岁高龄的他,在今年生日光顾了常去17年的理发店,为自己理了一个帅气的发型。
而爷爷的生日也只是简单的五菜一汤,他的生日愿望也很简单——想吃自己爱的豌豆。袁爷爷的生活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爱好自由,特长散漫”。
他喜欢随心走,喜欢什么便去做,活得非常通透,对于水稻产量问题,他希望能有多高便多高。
袁隆平也表示非常乐意将成果与世界分享,因为他认为粮食问题是可以解救一个国家的。我们生活在富足的年代,可能对食物紧缺并不能有很深刻的感触,但目前世界上还存在很多饥寒交迫的人。
他每次出现在大家面前都是精神抖擞的模样,岁月仿佛并没有为这个老人添置过多的痕迹。
这两位长寿老人都在用实践为我们证明:人生的长度与时间没有关系,你能活多久完全取决于你的心理素质。
享受生命
人到了年纪时总会有病痛缠身,有的老人将病痛牢记于心,每日都活在对病痛的恐惧和对生命流逝的害怕之中,从而忘记去好好生活。
这也是为何如今很多诈骗集团把重心转向了老人,给他们开健康讲座会,宣传各种“神药”,实际上,不过就是很基础的保健品,甚至是为了骗人的假药。
但依旧有大把的老人相信那些药可以让身体的疼痛减少、延长寿命,心甘情愿掏出自己辛苦多年攒来的养老金。
保持长寿其实很简单,不需要过多的药物维系,毕竟是药三分毒,药的存在更多只是作为内心的安慰剂,给予我们一定的心理暗示。
人生到了70岁也并不可怕,依旧可以追寻自己喜爱的事物,那时的你,少了工作、家庭的羁绊,正是风华正茂、真正做自己的时刻。
为什么要每天在担忧中度过呢?珍惜每一个朝朝暮暮,享受好自己生命的每一天,是我们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应该做的。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54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