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博大精深的养生文化中,有一个穴位如同身怀绝技的扫地僧,虽不显山露水,却暗藏深厚功力.它就是位于我们肩膀上的肩井穴。此穴位于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找起来十分方便.为什么肩井穴有如此美誉?这要从它所属的足少阳胆经说起.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经络穴位图,会赫然发现,足少阳胆经是一条很长的经络,从足部延伸到头部,所涉及的部位非常广泛.这样就意味着,足少阳胆经是我们人体中一条非常重要的经脉.那么,足少阳胆经出现问题,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一句话:胆经堵,全身堵.第一,关节屈伸不利。胆经遍布身体重要关节。胆经气血郁滞,会让颈部、肩部、髋部等大关节出现酸乏无力之感。第二,两肋闷痛。肝胆同源。胆经郁阻,肝经会受影响。肝气不疏,必然引起两肋闷胀,患者更可出现口苦咽干等症状。第三,多发乳腺疾病。胆经郁阻,直接影响身体气机的生发。气机不畅,影响肝经的通畅,会让乳房疾病丛生。第四,易患高血压。胆经郁阻,气郁久而化热,传导给肝经,形成肝阳上亢,从而诱发高血压。第五,降低免疫力。胆经气机生发为午夜。此时一阳生,一生二,二生三,三才能生万物,如果胆经气血出现问题,不但不能很好地在午夜生发阳气,久而久之还会影响人体正气,形成免疫力的低下。第六,出现烦躁、失眠、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胆有多清,脑有多清。胆主决断。当胆经气血出现了问题,影响清阳之气对头的濡养,会出现上火、头晕等症状。总而言之,作为主疏泄的经脉,胆经和身体中的很多方面都有密切关系。因此,让胆经通畅起来,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在这里,我们就得说到肩井穴了。肩井穴的作用,就在于以一两拨千斤的姿态来调节胆经气血。对此,《幼科铁镜》中说得好:“肩井穴是大关津,掐此开通血气行,各处推完将此掐,不愁气血不周身”。《会元针灸学》 说得更好:“肩井者,在肩部阳气冲出显明之处,而通于五脏,推荡淤血,而生青阳之气,如泉涌出,以安经络,以实脏腑,而开阴窍。”
简单来说,揉按刺激肩井穴,可以让胆经的清阳之气如泉水一般涌出来,然后将郁滞的气血涤荡开来,令全身的疏泄顺畅平缓。
手三里穴为人体阳明大肠经之要穴,掌管着大肠经冷降下来的湿热之气,经常刺激此穴, 能调理肠胃、清热除湿。
从中医的角度上说,牙痛、口腔溃疡等疾病都是肠胃中的湿热循行,特别是大肠经上行到头面口腔导致的。想要治愈这些疾病,首先要做的就是祛除湿热,除了用药外,还可通过按揉人体手阳明大肠经的重要穴位—— 手三里穴 。
手三里穴位于双臂前臂上,手肘弯曲处再向前3指宽处即为此穴。
此穴很容易找到,按的时候能产生酸痛感 ,因为大肠经冷降下来的湿热之气就覆盖在此处,并且范围比较大。湿热之气最终会传导到脾土之中,最后被运化掉,一旦此穴之气血不畅,湿热之气就会不降反升,所以刺激手三里穴不但可以畅通大肠经气血,还能促进脾气之生发,加速水湿之运化,及时将头面湿热清除出去。
手三里穴的按摩方法:在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宽,在阳溪穴和曲池穴连线的地方,用手一按就会痛。可以用自己的手指指腹,用适当的力度打圈按揉另一手臂上的手三里穴,坚持按摩1分钟之后换成另外一只手来按摩。每天早晚分别按摩1次。
按摩此穴有通经活络、润滑脾燥、清热明目、调理肠胃、排除湿热之功。
不仅适合湿热体质者日常保健,而且还能辅助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肠炎、牙痛、口腔溃疡、乳腺炎、感冒、上肢麻痹、颈椎病、半身不遂等疾病。
手三里穴配合曲池穴对于风团、荨麻疹等湿热导致的皮肤病有治疗之功 ,但是温针灸并不适合日常使用,需要找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艾灸可以自行操作,具体做法:点燃艾条的一端,对准手三里穴,于距离皮肤2 3厘米的地方灸烤10 20分钟,至局部产生热感,每个星期艾灸1 3次。
不过提醒大家注意一点,不管是按摩还是艾灸,都要注意不能损伤皮肤组织。所以,按摩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力度,还要注意不能使用尖锐的工具,用手指指腹按摩的时候要注意剪掉指甲,防止局部皮肤被戳破或划破。
艾灸的过程中要小心,点燃艾灸的时候应当和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灼烧皮肤。
手三里穴可以和其他穴位配合,和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等配伍,能治疗胃肠病;和合谷穴配合按摩,能治疗牙齿疼痛、口腔溃疡等;
和太冲穴配合按摩,能治疗高血压。
手三里可以治疗腰膝痛,尤其是慢性腰肌劳损,经常揉揉手三里就会好转。
手三里是强壮穴,平时可用拇指揉,每次1~3分钟,也可用艾灸法,每次灸5~10分钟,能显著增强免疫力。
现代社会,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能够调理和改善肺的功能,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原来我们自己身上就有一个肺调理的开关,那就是肺俞穴。 这个穴位在人体的背部,属于足太阳经,第三胸椎棘突下面旁开一寸五分的地方就是它了。作为背俞穴其中之一的肺俞,是肺脏之气转运、输注的地方。而它的养生奥妙,主要是这些方面: 1.调理肺气 这是一个治疗肺脏疾病、养肺的重要穴位。 *** 此穴可以调理肺部聚集之气、改善肺脏功能,尤其适合一些平时容易出现咳嗽、气喘、呼吸不畅等的人群。人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症状,在传统医学看来就是因为肺气不畅,所以肺俞穴是必不可少的养肺之穴。 2.散发肺热 膀胱经属于人体的阳脉,所流转的经脉之气多以湿热、阳性为主,肺俞穴也不例外,它所传输的正是肺脏的湿热之气。肺热会导致人许多的症状,比如咳嗽、气喘、舌黄、身热等。凡是由于肺热引起是不适都可以通过 *** 这个穴位来进行调理。 治病的时候往往会以针刺 *** 穴位,而在日常养生中,我们可以做到的方法就有比如艾灸,让人俯卧或者低头正坐露出肺俞穴,然后将点燃的艾条悬空于穴位上方,使皮肤局部感觉到舒适温热、无灼痛即可,每日艾灸需要坚持15-20分钟左右。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 *** 的方法,让被 *** 者俯卧,操作的人以两手的拇指指腹放置在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压、揉,使人感觉到酸、麻、胀的感觉。再用手掌大鱼际紧贴穴位,稍微用力下压、 *** 。对于小儿的手法操作一定要注意更加轻柔。 只要每日坚持以适当地方式 *** ,就可以帮助调理肺气、散发肺热,长期下去不止可以预防感冒、咳嗽等,对于一些严重的肺疾病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改善。 (本文由「 ”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荷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48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