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是否健康,能活多久?靠的不是民间传闻的“生命线长短”,也不是江湖术士的掐指一算,而应该是科学研究得出的健康指标!
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指标,有助于我们掌握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身体“报警”,对有些人而言,还能更好的帮助控制病情发展。
赶紧看看这6大指标,你达标了没?
01
血压——高血压和低血压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也是保证身体机能正常的基础。而血压过低、过高、脉压差大,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理想值: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正常值: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
高血压:收缩压≥140,舒张压≥90
低血压:收缩压<90mmHg和(或)舒张压<60mmHg
正常情况下,脉压差应该在30~40mmHg左右。如果数值超过60mmHg,则称为脉压差增大,动脉硬化的风险较高。
提示:测量血压的最佳时间为早晨起床后1小时之内,排尿后,早餐前;或者晚上睡前测量。若在其他时间测量,一定要保证身体和心情处于稳定状态。
建议每天都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测量,并及时记录。
02
血糖——糖尿病临床上将血糖检测值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而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状态下,血糖的参考值也有差异。
正常情况下:空腹静脉血糖为3.9-6.1mmol/L,餐后1小时<11.1mmol/L,餐后2小时≤7.8mmol/L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为6.1-6.9mmol/L,餐后2小时为7.8-11mmol/L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是逆转糖尿病的“黄金时期”。
有糖尿病:空腹血糖>7mmol/L,餐后血糖>11mmol/L
而孕妇在空腹时血糖>5.1mmol/L,就可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03
血脂——高血脂血脂与动脉硬化的形成有关,还是反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重要因素。而判断血脂是否正常,与以下要素有关:
①总胆固醇血液中所有胆固醇的总和,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数低较好。
正常水平<5.2mmol/L,若在5.2~6.2mmol/L之间,属于边缘升高,若>6.2mmol/L,就是高胆固醇血症。
②甘油三酯即存在于血液中的脂肪,它会帮助体积大的胆固醇进入血管间隙,加快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低较好。
一般而言,18岁以下人群,参考值是0.36-1.69mmol/L;18岁以上人群,参考值是<1.7mmol/L,若≥1.7mmol/L,则是高甘油三酯血症。
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称“坏胆固醇”,是动脉硬化的元凶,堆积过多,会粘附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堵塞血管,诱发心血管事件。指数低好。
正常值是<3.12mmol/L,理想值是<2.6mmol/L。
提示:对于高血压人群,参考值<2.6mmol/L;心血管疾病人群,参考值<1.8mmol/L。
④高密度脂蛋白又称“好胆固醇”,能将血管壁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减少胆固醇的沉积。指数高较好。
正常值是>1.04mmol/L。
⑤同型半胱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蛋氨酸的产物,是心血管问题的独立危险分子,还与中风、老年痴呆、抑郁症等50多种疾病相关。水平越低,对健康越好。
理想状态下,血液中的平均含量约10μmol/L左右,正常不超过15个单位,最佳不超过6个单位。
04
C反应蛋白——炎症水平血液检查中的超敏感C反应蛋白(h-CRP),是反应身体炎症水平的指标,也是心血管事件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
C反应蛋白升高,预示着炎症增多,容易增加内膜损伤,增加凝血,形成血栓就易发生心肌梗死。
正常情况下,超敏感C反应蛋白在0-3毫克/升范围内。一旦高于3,且排除了其他细菌或病毒感染,就表明体内可能存在慢性无菌炎症、血管内皮正在受损、慢性疾病正在发生。
除了C反应蛋白能反应炎症水平,非优势手的握力测试也能辅助预测身体是否遭受无菌性炎症的威胁。
05
体重指数——肥胖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而超重和肥胖影响的不仅是外观,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三高等疾病的发生率!
过胖不好,过瘦同样有危害——对青少年儿童而言,会影响生长发育;对女性,可引起月经紊乱甚至闭经;对老人,可引发骨质疏松,增加慢性肺病风险……
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
体重偏轻:BMI<18.4;
正常范围:BMI=18.5~24.9;
超重范围:BMI=25~29.9;
肥胖:BMI>30
1老年人微胖更长寿调查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让体重保持在适度超重范围(即BMI介于25~29.9之间)。
对于老年人而言,适当超重,意味着营养状态相对更好,这样不仅能减少急性感染的发生,还能增加手术预后效果。
小贴士
除了体重指数,我们还可通过腰围、颈围自测“隐性肥胖”,帮助判断脂肪肝风险。
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腰围超标。
男性颈围≥38厘米,女性颈围≥35厘米为超标。
06
心率——心脏疾病与寿命心脏的跳动有收缩期和舒张期,以保证足够的血液供应全身。心跳过快,易发高血压,寿命相对较短;心跳过慢,有引起心脏停搏的危险。
人体的正常静息心率为60-100次/分钟,而静息心率在60-70次/分钟的人,生存率更高;
若静息心率<60次/分钟,则为心动过缓,老年人出现50次/分钟也正常;若>100次/分钟,则为心动过速。
另外,有心绞痛、心衰人群,静息心率的推荐范围为50-70次/分钟;高血压患者的静息心率则应<80次/分钟。
一、低升糖指数食物对照表
低升糖指数食物(GI值0-45):
肉蛋类:鱼肉、虾、蟹、鸡蛋。
二、什么是升糖指数(GI值)
升糖指数(GI值)是对于所有食用的含糖食品中转化为血液葡萄糖数量的测量指标,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是人体进食后机体血糖生成的应答状况。在消化过程中迅速分解并且将葡萄糖迅速释放到循环系统的糖类具有高升糖指数。反之,在消化过程中缓慢分解并且将葡萄糖逐渐释放到循环系统的糖类具有低升糖指数。低升糖指数食品有益于大多数人的健康。
GI高的食物由于进入肠道后消化快、吸收好,葡萄糖能够迅速进入血液,所以易导致高血压、高血糖的产生。而GI低的食物由于进入肠道后停留的时间长,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较低,引起餐后血糖反应较小,需要的胰岛素也相应减少,所以避免了血糖的剧烈波动,既可以防止高血糖也可以防止低血糖,有效的控制血糖。
此外,GI低的食物非常容易产生饱腹感,同时引起较低的胰岛素水平,而胰岛素能够促进糖原、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因此食用低GI的食物一般能够帮助身体燃烧脂肪,减少脂肪的储存,达到瘦身的作用。而高GI的食物恰恰相反。
三、升糖指数的划分标准
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升糖指数,通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为100。升糖指数>70为高升糖指数食物,它们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快,血糖迅速升高;升糖指数<55为低升糖指数食物,它们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慢,血糖升高慢,人体有足够时间调动胰岛素的释放和合成,使血糖不致于飙升。
四、影响升糖指数的因素
2、纤维量愈高升糖指数(GI)愈低,所以多数全麦食物及蔬菜,都列为健康食物。
3、食物愈成熟升糖指数愈高,例如熟透的水果比未熟的有较高的升糖指数(GI)。
5、稀烂、磨碎或切粒的食物,较易被消化及吸收,所以升糖指数(GI)较高。
6、脂肪量较高的食物,升糖指数(GI)会相对较低。
天冷了加衣服,天热了减衣服的道理大家都懂。还有一些人不知道什么天气穿什么衣服。总的来说,在不同的温度下穿衣有很多需要了解的。我们来看看穿衣指数和天气温度的对照表指南。
穿衣指数和天气温度的对照表指南
一级:轻薄棉质面料的短衣、短裙、薄裙、短裤;
2级:棉麻面料的衬衫、薄长裙、薄t恤;
三级:单层棉麻面料的短西装、t恤、薄牛仔裤、休闲服、职业装;
四级:西装、夹克、风衣、休闲服、夹克、西装、薄毛衣;
5级:风衣、大衣、夹克、毛衣、羊毛套装、西装、冬衣;
第六类:棉衣、冬衣、皮夹克、外衣、厚毛衣、皮帽、皮手套、皮衣;
7级:棉衣、冬衣、皮夹克、花呢大衣、毛线帽、手套、羽绒服、皮袄;
8级:棉衣、冬衣、皮夹克、花呢大衣、毛线帽、手套、羽绒服、裘皮大衣。
温度和穿衣指数的对照表
一级对应温度33摄氏度:身体舒适为强热,极度不适;建议:气温强而热,适合穿丝麻、轻薄针织面料的上衣、迷你裙、薄迷你裙、短裤等夏装。尽量避免下午进行户外运动,在高温环境和户外工作的操作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2级对应的是28-33摄氏度的温度:身体舒适度热,不舒服;建议:天气炎热,适合短袖衬衫、超短裙、短裤、薄t恤、开领半袖棉衬衫等夏装。
3级对应温度25-28摄氏度:身体舒适度热舒适;建议:气温较热,适合短袖衬衫、超短裙、短款西装、t恤等夏装。年老体弱者:适合穿单面薄衫长裤和薄棉衬衫;
4级对应温度20-25摄氏度:身体舒适度舒适,最能接受;建议:天气暖和,适合穿短款西装、t恤、薄牛仔裤、休闲西装、职业套装等。由单面棉麻织物制成。请为年老体弱者适当调整衣服和裤子。
5级对应15-20摄氏度的温度:身体舒适度凉爽舒适;建议:天凉了,适合外套、背心衬衫、运动裤、夹克外套、西装、薄羊绒衫等春秋装。年老体弱者:外套或大衣加羊绒衫。
6级对应5-15摄氏度的气温:天气凉爽,适合一两件羊绒衫、长款大衣、皮衣、皮夹克等秋春衣物;体弱者宜穿长大衣、夹克或大衣加羊绒衫等厚重的秋春衣物。
7级对应-15~5摄氏度的温度:摄氏度中期,身体舒适度冷,不舒服;建议:天气冷,冬装:棉袄、羽绒、冬衣、皮夹克、毛衣、长大衣等。年老体弱者要特别注意防寒。
7级对应-15以下的温度:身体舒适度很冷,极不适应;建议:天气冷,冬装:棉袄、羽绒服、冬衣、皮夹克加羊绒衫、花呢大衣、毛线帽、橡胶手套等。年老体弱者尽量避免外出。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38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