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只要3分钟,气血传遍全身:经络通了,三高降了!名中医天天做

艾灸师小爱 2023-07-16 15:39:03

有的人说,生命在于运动,有的人提倡长寿需要静养,国家级名中医陈意说:生命在于平衡,并非多动或少动这么简单。对于养生,他有一套私家“抖抖”操。

▲国家级名中医陈意,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优秀带教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陈意传承工作室导师,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副院长。......................................

百练不如一抖

颤抖3分钟,气血传遍全身

俗话说:“百练不如一步,百走不如一抖”。这是有道理的,“抖抖”操是全身运动,有氧运动。不需要工具,也不要固定场所,只要有容纳一个人活动的空间就可以了。简便易学,且效果非凡。

对于这个颤抖养生绝技,有专家评估说:

“只要颤抖三分钟,气血津液就自脚底传遍全身,洗理去除多年积存体内的瘀污。十分钟后,立感身体轻松舒适。

长期坚持后,腰酸背痛失眠消失了,头痛、便秘、痔疮等全部得到缓解,甚至痊愈。”

颤抖10分钟

相当于慢跑五公里

颤抖是神奇的有氧健身,感受10分钟相当于慢跑五公里的运动量。

每天一次,仅30分钟,一个月感受三年的气功效果,有效改善人体20种疑难杂症。天、地、人的精华聚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慢慢就更健康了。

1、能增强肌骨功能增强人体肌肉活动力,增强各关节的功能,还能甩掉肥肉。

2、能疏通经络经过颤抖活动,首先疏通了经络。经络是人体生命活动枢纽,疏通经络,有利于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动作与协调,促进气血物质循环;经络畅通,气行血畅,气血通达,增强体质。

3、能调整人体磁场地球大磁场,人体小磁场,经过颤抖,调整人体小磁场,使细胞成为有序化排列,强化体质。

调整人体磁场,有利于气血循环,新陈代谢。

名中医独创“抖抖”操

男女老少都能学

这么好的颤抖操应该如何做呢?跟名中医一起来学习吧~

“这是我自己独创的,要诀是全身一起抖。两只手同时向前抖抖、向左抖抖、向右抖抖,分别抖100次。这样可以让全身肌肉放松,不限场地,只要疲劳了就能抖。”

陈意说,10多年前,自己工作非常忙,没时间走路,就想出了这么一套动作,自己觉得这么多年“抖”下来,身体也好了不少,而且男女老少都能学。

“这个操很简单,对一些长期坐办公室的白领也很有好处。一般在电脑前久坐两个小时,就可以站起来‘抖抖’了,对颈椎、腰椎都有好处。你看我这个年纪,脊椎方面的疾病一点都没有。”

颤抖操可以站着做,也可以躺着做,具体方法如下:

仰卧式:

喝一杯温开水后,仰卧在床上,枕头不必太高,双手、双脚自然平放,静止1分钟后,双手缓缓向上举起、双脚竖起,四肢与身体成90度角,然后四肢轻轻抖动,每次3~5分钟,早晚各做1次。

站立式:

意守丹田,全身放松,排除杂念,眼睛微闭,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内,然后两腿稍用力进行上下颤动,两手和全身跟随腿的颤抖而活动,早晚各做1次。

高血压患者和腿病患者两手90度平放;腰痛患者和心脏病患者两手50度斜放。

(站立式一般人也可以用跟陈意老师一样的方法,关键都在于全身放松,排除杂念)

提醒:

?颤抖可以单独锻炼,也可作为其他活动的热身运动。经过颤抖,人体各个部位的功能已经启动,可以作为太极拳、太极剑及各种锻炼的准备活动。冬季则可作为锻炼前的热身运动。

?运动强度应适中,速度不宜过快,时间不宜过长,以不感到明显的紧张和吃力为度。

每天抖一抖,活到99!名中医推荐的“抖抖”操,随时随地可以做,坚持下去,经络通畅,值得学习!

经常做经络疏通对身体好不好

经常做经络疏通对身体好不好

经常做经络疏通对身体好不好,女人的衰老从经络不通开始,经络淤堵的程度不同,疏通经络的间隔频率同样不同,有的人喜欢天天疏通,下面我带你了解经常做经络疏通对身体好不好。

经常做经络疏通对身体好不好1每天对经络进行疏通,通过敲打或者按摩等方式进行疏通经脉,对身体是没有什么害处的。

每天疏通经络,能够促进身体的正常的气血运行,由于各个脏腑都通过经络分布到人体的表面,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促进各脏腑发挥它的功能,从而调整身体的状况,达到最佳的生理水平。

尤其对于局部的疼痛以及外伤,局部肌肉经脉的痉挛都有很好的疗效。

经络跟健康有什么关系?

人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于经脉纵横交错,出入表里,内联五脏六腑,外至皮肤肌肉来连络的。

而经脉之气运行正常对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医治病都必须从经络入手,身体的病痛就是经络不通引起的,只有经络畅通,才能使气血正常运行。

经络的三大作用:

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如何知道自己经络通不通?

捏肉,捏一下自己身上的肉看看痛不痛,胳膊外侧的三焦、小肠经或者大腿上的肉,如果感觉不痛,那么就说明你的经络是通的。

搓八髎,如果用手掌快速在八髎处摩擦,脚会有热感,说明你的经络是通的。

经络该怎么通?

常用的升温方法都是通经络的好方法,例如:艾灸、刮痧、拔罐、火疗、汗蒸、熏蒸、泥灸、按摩。体温升高能排寒祛湿、促进气血流通,冲破淤堵的环节。

当然如果你懂得判断是哪条经络的淤堵,有针对性的调整上面这些升温通经络的方法,效果更佳。如果你不懂的话,那去找专业医师帮你诊断调理。

经常做经络疏通对身体好不好2 做背部经络疏通的好处

1、养肾强身。养好背其实也相当于养好肾,因为背部有诸多穴位具有强肾的功效。

2、疏通气血。背部遍布诸多的经络,一旦经络出现淤堵的现象,对人体的危害是较多的。

3、抗衰老。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衰老是正常的,想要延缓衰老,除了运动及改变饮食的方式之外,建议大家可以养背。

4、放松全身肌肉。因为背部的血液流通受到阻碍导致,想要缓解缓解疲劳及疼痛,使全身肌肉放松,这时养背是关键。

5、保护肝脏。背部有一个穴位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6、治疗颈椎病。保养背部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可以治疗颈椎病。

背部经络疏通的按摩手法

1、用毛巾热敷五分钟,使背部毛孔打开。

2、倒入精油于双手从上到下呈波浪式上背部精油,掌揉腰部顺着膀胱经拉至肩部,揉肩部至上部推出。

3、然后用手掌推膀胱经并搓热,用双手的拇指推膀胱经。

4、双掌揉肩、拿肩,拇指打圈揉肩部由颈椎推至风池并点揉,拇指推肩胛骨缝并拉抹肩部由上肢推出。

5、拿揉颈椎,双拳推拉肩颈,再用双掌合推拉肩颈。

6、双拳搓热背部,点膀胱经上的俞穴,指推背部三条线。

7、搓热腰部并点腰椎上的`穴位(理夹脊、点夹脊、理膀胱经、点膀胱经、推膀胱经)双掌搓热 由下往上搓热腰部。

8、双手再提拉腰部,后由腰部推向肩部从上肢排出,最后掌揉三焦,搓热膀胱经由上肢推出。

经常做经络疏通对身体好不好3 经络疏通适用什么人

答:任何人

如果人体经络不通的话,会引起哪些问题?

答:由于肩颈是大脑的总开关,上注于头部和面部的血液都要经过肩颈。中医讲到调节女人最好的良方就是打通气血,如果气血不畅的话,血液中的毒素堆积在肩颈,就会使肩颈硬化。

人体经络堵塞会有哪些症状呢?

答:毒素堆积以后就会压迫血管,使血液无法很好的输送到头部和面部,就会引起头部的头晕、头痛、大脑供氧不足,易疲劳、睡眠质量下降、记忆力减退,还会引起面部发黄、发暗、长斑、皮肤衰老等。

做一次经络疏通就能解决肩颈问题吗?

答:做一次经络疏通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颈椎问题的,因为经络不通问题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解决它也需要一个治疗过程,但是做一次会明显感觉到全身很轻松 。

做完经络疏通后,为什么不可以马上冲凉?

答:因为经络疏通后行气活血、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当人体血液循环较快的时候是不宜冲凉的,以免着凉寒湿侵体、身体不适等。

经络疏通会有依赖性吗?

答:不会有依赖性的。因为我们运用的是中医科学理论,不会有任何副作用,更不会有依赖性。

中医经络养生艾灸?

一年四季每个时间段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时节应该采用不同的养生方式.而冬季艾灸无疑是非常好的养生保健方式了。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经络艾灸养生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艾灸基础介绍

1、艾灸的热量有何作用?

艾灸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这种烟雾凝聚在一个空间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有治疗作用的近红外线,最多可达10mm,能够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启用素”。这种免疫启用素具有免疫和调节的作用,它能够有效的调节荷尔蒙和性激素的分泌,能够增强女性卵巢的功能,消除和改善痛经、闭经、性冷淡、不孕症等;也能够有效的消除男性的阳痿、遗精、早泄等疾病。

2、为什么长期做艾灸调理呢?

养生不是养一时,是养一生!最好的方法是坚持,最好的疗效需要坚持才可以获得。现代人不可能拒绝现代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冷空调、反季节食品、电脑等让人与自然规律不在和谐,也让自然得到破坏,人们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机体就会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机侵入,由于长期缺乏运动、工作压力、饮食不均衡和熬夜等问题,导致我们体内代谢缓慢,排毒不畅,随之就会影响到我们身体的平衡状态,导致免疫力低下,从而使亚健康转到疾病。后悔莫及,所以说,我们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从现在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用心养护,健康长寿不在是一种奢望!

3、近视眼可否艾灸调理?

近视的艾灸治疗艾灸治疗近视,可以达到调理肝肾治疗眼睛的目的。这种中医治疗近视的原理是以滋补肝肾,养血明目为主。中医治疗近视的艾灸治疗部位位以眼周围穴位为主。具体方法是座位或卧位,用艾灸睛明、鱼腰、瞳子髎、四白、肝肾腧穴、凤池和大椎穴每穴艾灸3-5分钟。感觉微热或周围面板潮红,每天艾灸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视力会有明显提高。注意治疗期间,不要过度用眼,免得疗效不佳。

艾灸的好处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薰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溼、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 *** ,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 *** 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时要注意以下五大原则,避免伤害身体。

艾灸养生原则

1、艾绒质量

选择质量好的艾绒。劣质艾绒,生硬不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觉灼痛,甚至熏烤时石粒脱落,灼伤面板。

2、环境通风

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艾烟过浓,伤害人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3、施灸部位

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颜面五官、 *** 、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头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

4、避免烫伤

施灸时应及时调整灸火与面板间的距离。有些患者区域性寒气大,初灸时,对艾火的忍耐力强,常常不知不觉将艾火靠近面板,结果将面板灼痛。实际上,以灸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次灸10—15分钟为宜。

5、注意次数

体质壮、病情轻、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时,每日1次;长期灸治者,3次后改为2—3天1次。

中医经络养生穴位

六大口诀,远离疼痛

经之所过,病之所治。中医发展这么多年,已从各大经络通过的位置找出十个关键大穴,称为十总穴,而这十总穴不仅简单易记且疗效明显,常用的程度堪称中医的吃饭穴。

本文进一步归纳其中最实用的六大穴位,并提供记诵口诀,只要背起来、记住位置,你就能随时缓解疼痛。

面口合谷收

合谷绝对是所有穴道的首选,合谷穴不仅是临床常用穴,更是治痛要穴。

它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道,主要治疗头面五官的痛症:头痛、眼睛痛、牙痛、喉咙肿痛,所以口诀叫「面口合谷收」。陈玉升说,头痛按合谷穴是最常见的,临床上遇到牙痛的患者,针刺合谷上方效果也非常明显,所以拔牙时怕痛的话也可以自己一边按。

有学者进一步统计古书文献中合谷穴的适应症,发现合谷不仅能缓解头面部痛症,还能治疗身体许多不同部位的疼痛,象是上肢痛、腰痛、肚子痛等。

更有研究发现,针刺合谷穴可以增加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降低对痛觉的敏感性,所以临床上遇到怕痛的患者,也可以针合谷穴抑制疼痛。

合谷穴附近有二间、三间、阳溪、偏历等穴,旁边的第二掌骨侧更被喻为人体缩影,可以倒映全身从头到脚的问题,是个重要的穴区。所以真的忘记穴位时,只要记得,不管哪里痛都可以按虎口附近,愈靠近头部的疼痛就按愈上方、靠近下肢就按下方,左侧按左手、右侧按右手就对了。

合谷穴位置:开启虎口,合谷穴在第一掌骨跟的二掌骨间,两条筋的中间。

最简单的找法就是把手指并拢平放在桌上,往最高的点压下去,用力稍偏向食指,若酸麻胀痛的感觉愈明显,就代表压的位置愈正确。

肚腹三里留

位于足阳明胃经,是调理肠胃功能的保健要穴,举凡所有肠胃问题,胃痛、胃痉挛、胀气、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便秘、肚子痛等症状都可以按,所以有「肚腹三里留」这样的口诀。

足三里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按了以后一天可以走三里路。足三里能缓解膝腿疼痛,对于下肢容易疲劳、没办法走路的人,按压后可以让双腿变得比较有力。

足三里位置:眼下方三吋四指幅宽的位置。

妇科三阴交

一篇发表在《疼痛治疗的护理Pain ManagementNursing》期刊的文章,回顾了1996~2011年以「指压」acupressure和「疼痛」pain做为关键字的文献,其中提到经痛与产痛的文章几乎都是按压三阴交,相较作者归纳的其他痛症,都未看见如此明确的交集,可见「妇科三阴交」的口诀确实名不虚传。

三阴交指的是三条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处,它主要调理下焦,也就是肚脐以下的部位,其中对治疗妇科疾病特别有效,所以经痛、产痛、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按压。

该穴有 *** 子宫收缩的效果,怀孕期间最好避免按压。

三阴交位置:脚踝内侧最高点往上三吋四指幅宽的地方。

腰背委中求

搬重物、坐姿不良皆易导致腰酸背痛,所以无论劳力工作者或办公室内的静态工作者多少都有腰部筋膜、肌肉、韧带、

椎间小关节、关节囊等部位扭挫损伤。

经过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穴,口诀是:「腰背委中求」,它主要治疗腰、脊、背痛、坐骨神经痛及背侧下肢活动不便等症状。

委中穴位置:位在大腿后侧,膝窝中央两条筋之间的位置。

内关心胸胃

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与心脏关系密切,能够防治心血管疾病,舒缓心绞痛、心律不整……。

此外,内关穴是联络三焦经的络穴,所以它能调节三焦气机、活血止痛;同时它又与奇经八脉中分布于胸腹的阴维脉交会,因此可治胸中诸疾,如咳嗽、气喘、呕吐、胃痛等症状,是故有「内关心胸胃」的口诀。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陈玉升也提到,疼痛有时候是情绪、压力所致,且疼痛是很主观的症状,如果无法得到及时的缓解,容易焦躁不安,使负面情绪加重疼痛程度,形成恶性回圈。

按压内关穴能够达到宁心安神的效果。内关能 *** 副交感神经,让心跳趋于稳定,所以紧张的时候可以按,疼痛时揉捏它也能安神止痛。

内关穴位置:手用力握拳,前臂内侧会有两条筋浮起来,在两筋之间,手腕横纹上两吋三指幅宽的位置。

外伤阳陵泉

有关筋骨的东西都可以找足少阳胆经上的阳陵泉。所以象是关节炎、五十肩、运动伤害、扭挫伤、落枕……等症状都可以按,这就是「外伤阳陵泉」的由来。

临床上也会搭配旁边的足三里一起扎,通常一下针,筋立刻就松开,筋拉到的时候可以同时按压阳陵泉与足三里。

阳陵泉位置: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方凹陷处。

头颈部疼痛找合谷,肠胃不适捏足三里,妇科症状压三阴交,腰酸背痛按委中穴,心血管问题寻内关,筋骨酸痛找阳陵泉。

牢记「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妇科三阴交,腰背委中求,内关心胸胃,外伤阳陵泉。」六句口诀,让你无论面临何种疼痛,都能一次找到相应穴位,缓解不适。

冬季适合艾灸的人群

一、脾肾亏虚,阳气不足者。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在冬季会表现出面色淡白,精神萎靡,懒言懒语,嗜睡喜卧,畏寒肢冷,倦怠乏力,腰酸腿软,小便清长。这些均是脾肾亏虚,阳气不足的表现。

人之阴阳与生俱来,需要通过后天的水谷精华不断补充,才能维持长久。有这方面表现的朋友,尤其是现代白领,要好好抓住冬季,做下艾灸,补充阳气,为来年的好身体打下基础!

二、阴阳失调,久寒侵体的人群

艾灸疗法的产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所谓艾灸,就是通过烟熏火灼把艾草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借其温热 *** 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艾灸具有调和阴阳、温经驱寒、温阳补气等治病养生功效。诸如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骨关节痛症;以及妇科痛经、宫寒;还有哮喘、慢性胃肠炎等因阴阳失调,久寒侵体引起的症状,在冬季艾灸,可以得到最佳的驱寒补阳之功!冬季补阳灸两穴,精神抖擞人乐观,手脚暖和胃口开!两穴即是命门穴和足三里穴。

命门,又名督脉之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棘突之下与脐相对。命,人之根本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其气与肾通。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证多属一致。本穴因其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故艾灸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艾灸命门穴又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络,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执行。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足部被称为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且往往寒由脚生,阳气不足时足部常明显地表现为脚部怕冷。足三里穴位改善足部怕冷症状,另一方面,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而足三里是阳明经的合穴,是人体经气深入合于脏腑的部位,故调补足三里,是养生保健,保暖护阳的要穴。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930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