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夏季最大的特点就是炎热,此时人体阳气最旺,阳气容易外浮,引起内里虚弱,人就容易出现与心脏相关的疾病。这也是中医常说的,夏天无病自带三分虚。
夏天天气热,出汗也多,在中医眼中,汗有多重要?李时珍曾说过,汗出于心,在内为血,在外为汗。也就是说,汗为心之液,出汗就是出心血,你又出得很猛,出得平平的话,它就是排泄代谢。如果出的猛汗,那就是伤心血。
有一位退休教师,她退休在家的那个夏天很热,她是很爱出汗的人,那个夏天出得尤其多,结果一过夏天就觉得疲劳得不行,一走就喘,而且一走就更出汗。她也知道自己是出汗出虚了,但怎么着都抑制不住汗,一开始是因为热,到后来都立秋了,汗还是止不住。于是就去看中医,得到的结论很能给大家提醒,医生说她是“出汗把心气耗虚了”。
《灵枢》上也说,夺血者勿汗,夺汗者勿血。意思就是强调,已经出血的人,如果治疗的话是忌汗的,而出汗很多的人,也不需要用放血疗法,因为无论是汗还是血都会带走身体的能量,使人处于虚弱状态,所以不能重叠地损耗。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出大汗或者拉肚子到脱水时,虽然没到软瘫的地步,但人会觉得一点力气都没有。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既伤气又伤阴,气阴两虚。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汗出,咽干口燥,烦渴欲饮,午后发热,两颧潮红,五心烦热,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而干。
中医认为,心肾相通,所以,补心也要兼顾补肾。
有一个方子能补五脏,特别是补心肾,非常适合夏秋两季服用,可以养阴,又可以防止元气外泄,不论男女都适合。
二子延寿茶
这个方子叫二子延寿茶,名为二子,说明它只有两味药,五味子和枸杞子。
懂得养生的人都知道五色可养五脏,譬如黑色入肾,肾不好可多吃些黑豆等;但你知道吗?其实五味也可养五脏,中医讲“酸、甘、苦、辛、咸”,五味分别归入五脏,与肝、脾、心、肺、肾相对应。而五味子刚好对应了这五味,简直就是天生的保护五脏的法宝。
五味子,《神农本草经》把它为上品。
武则天用它补益身体、延年。
《抱朴子》中提到淮南公羡门子服它十六年,面色如玉。
名医孙思邈的“生脉散”,就用五味子益气、护心脏。《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也有记载,慈禧用它来养心神。五味子中含有的独特物质能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还能安神、健脑。
五味子还能滋养肾中精气,同时又可固摄肾中精气,比单纯滋补的药效更佳。
中医很早就有“枸杞养生”的说法,从《诗经》“集于苞杞”时起,便用于医药,迄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自古以来,枸杞就是滋补佳品,被称为“却老子”。枸杞,占据养生界的平价食材首位,可是当之无愧!《本草纲目》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本草经疏》载:“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本草备要》载:“枸杞,平补而润,甘平。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补虚劳,强筋骨,去风明目,利大小肠。”
二子延寿茶:枸杞子6克、五味子6克,可以把五味子略捣一下,开水冲泡代茶饮。
五味子酸苦甘辛咸,但以酸味为主,实在不喜欢的话,可以加罗汉果,增加甜味和功效,又不含糖分。对于高血脂、高血糖的朋友来说,比较友好。
白果墨鱼汤
过了夏秋两季,入冬以后就可以换白果墨鱼汤来补心肾了。
白果就是银杏,是常用的心脏保健食材,不过每天吃的量要限制,因为白果有一点微毒。
正常成年人每天吃白果不能超过七粒,小孩要减半。
白果适合煲汤,而且是要久煲,半小时以上至一个小时最好。
墨鱼滋阴,也特别养肝血,是深秋和整个冬季可以每日进补的食材。
经常熬夜、肝血虚、阴虚的人,更可以常年食用。
熬完夜的人会有很多表现,比方说肝火旺、口气重,或内分泌失调等,根源是熬夜伤阴了,这时一定要喝墨鱼汤滋阴。
白果墨鱼汤:7粒白果、1到2两墨鱼干、1两肥肉(如用新鲜淡晒墨鱼干则可以不放)、20粒枸杞、1个陈皮(如果买来的陈皮品质不好,导致汤味发苦,则不放)、3片带皮生姜。
做法:将原料一起冷水下锅,炖30分钟到1个小时就可以喝了。
叮嘱:
1.不要拆掉墨鱼的骨,要整个墨鱼下去连着骨头一起炖,这样不容易过敏。
2.用墨鱼干炖汤。鲜墨鱼是发物,干品就没有那么发了。
3.痰多咳嗽、急性病期间,不适宜喝;女性经期可去掉枸杞。
4.如果不是当季的墨鱼干和白果,则需要提前泡发。
朱丹溪讲,人过四十,阴气自半。人体之阴,又源于肝肾。故而,50多岁的人,肝肾阴虚,或由此带来的一身之阴不足,就在所难免,这是自然规律使然。
那么,肝肾阴虚,其中之一就是精血不足,那么一身濡养失常,精血不养耳窍,自然就会耳鸣、听力下降问题
肝主筋、藏血,肾主骨、藏精,故而精血亏虚会导致筋骨失养,而出现腰膝酸软。
对于这类耳鸣患者给大家建议可以常用两味药: 枸杞子、五味子
用法:研磨成研成粗末,水煎煮,或者直接用沸水冲泡即可。
其实,这则小方出自明代的一部中医治疗、 养生 专著《摄生众妙方》
枸杞子
这味药想必大家都熟悉不过,但是大多数人其实对枸杞子功效并不是很了解。
《本草正》中有记载:“枸杞,味重而纯,故能补阴,阴中有阳,故能补气。所以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
简单讲,枸杞子长于养阴,亦可助阳,所以养阴而不伤阳。
枸杞子入肝、肾经,善于滋补肝肾,而强腰健膝,聪耳明目。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是故,肝肾同源,所以,枸杞补肝肾之时,养益精血。
五味子
五味子是一味非常独特的中药。正如其名,酸、甘、辛、苦、咸,五种味道它都有。
五味入五脏,所以五味子,五脏都能补。
药王孙思邈也曾说过:“五味子能补五脏之气。”五味子五味俱全,但其 酸 味独盛。
中医认为,酸性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功效。
此方中五味子,最大的作用在于收涩。如此一来,枸杞子补进去的精血,就可以五味子收住,就好比是一把锁,牢牢地锁住补充好的精血,精血足,耳鸣自然就消除了。
但是五味子味酸重,泡出来的水很酸,所以有胃酸分泌过多的朋友,那么一定要慎用此方。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如今成为了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都已经渐渐的步入了 养生 的行列。怕的更多的就是年龄未老,人却看起来先老了。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中医认为,肾为人体的先天之本,主藏精,然而精充九窍,养百骸。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肾精是我们人体全身的能量源泉,要源源不断的给我们的五脏六腑提供能量的。一旦肾精亏虚,就没有足够的能量给我们的周身提供营养,久而久之,身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就比如说畏寒怕冷、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头晕眼花,甚至是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身体早衰等等。
有人会问了,该怎么做才能够更好的缓解这一症状呢?依崔老师来看,要从补肾精入手。今天崔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方子,二精丸,由黄精、枸杞子组成。
别看方子简单的只有两味药材,它的功效强大到让你想象不到。接下来我们就看一看。
我们先来说黄精,属于药食两用的中药材,是传统的补中益气药。它味甘、平和的性格不仅可滋阴、补气,还可健脾、润肺、益精。而且在补肾的同时还可以进行补血,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有上火的情况。
接下来我们说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枸杞子,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枸杞,作为药食两用的它味甘、性平,可滋阴补肾、益精明目、润肺止咳。并且在滋阴的同时还不忘有助阳的功效。
总结来说就是,黄精在滋阴的同时可补血;枸杞子虽然补阴,但是也兼顾补阳。两味药材搭配使用,有阴阳双补、补气固精之功,甚至有延缓衰老之效。
你身边如果有这样的人,不妨教他们一招,让他们也得到较好的缓解。但是一定不要忘了进行辩证。
今天给大家说说“须发早白,失眠多梦,耳鸣” 的问题。
为什么今天说这个话题呢?就是最近发现很多来门诊的年轻人,都有这个情况,年龄不大,却大多是满头白发,看上去十分憔悴沧桑。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是中医上常说的 “肝肾不足”,也就是跟肾阴虚 导致的。常表现为: 脱发,须发早白, 女性月经不调,男性功能差,时间不够,尿频尿急尿不尽 的情况。
怎么办呢?
主要以以 补肝益肾 为主要的原则。,中医讲究“天人相应”,“天人合一”,这是最好不过的了。
刚好,今天给大家说的这个方药,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一方面补肾,一方面补肝,肝肾同源, 效果自然是不用多说了,用过的没有不说好的。
这个方药就是《 《医方集解》 》中的二至丸,只有 女贞子 和 旱莲草两味组成。
看这个名字自然能想到,“二至”是什么?就是夏至和冬至两个时节。就是说 女贞子是冬至最佳,旱莲草则是夏至最佳。 这就是名字的由来了。
这么简单的两位药,真有这么大效果吗?
有的,有临床资料记载,目前有患者通过这个方药,解决了困扰已久的少白头,男性功能差等问题,而且罗大伦博士也很认可二至丸,在他的课堂上曾说过,他的少白头也是这样好的,你说好不好用?
为什么补肾能乌发?
中医说 “肾其华在发” ,就比如拿一颗来说,树根是肾,树叶是头发,只有树叶得到树根的滋养才会枝繁叶茂。同样我们的头发也是这个道理,一旦肾阳不足,营养不够,不就早白,脱落了吗?
方中用的旱莲草,一来可补肾阴,而来还可清热凉血,
女贞子,除了补肾阴,还可强肾,防外泄。
两药的共同之处就是都可以 补肝血,自然就生发了。就像《黄帝内经》里说的 “发为血之余” ,所以说,补肾、补肝、补血三者缺一不可。
中医治病从来都是以病机为出发点,而不是以名字来决定的,所以说,不仅可以解决须发早白,失眠多梦,还可以解决 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功能差尿频尿急尿不尽等。
参炖鸡
补中益气 材料:鸡1只、水参2棵、大枣3粒、栗子3粒、糯米(已浸)1杯、蒜瓣5个人参炖鸡
烹调方法: 1. 鸡只去掉肥膏后,放入冷水中洗净。水参刮去外皮,切去发芽部位,洗净备用。 2. 糯米沥干水后放入鸡腹内,放入一棵水参。 3. 鸡只放入煲内,加水至全覆盖,加入水参、栗子、大枣、蒜瓣,以中火炖约三小时。 4. 最后以盐及胡椒粉调味即可。 疗效:中医师张瑞澄教授表示,人参具补气作用,大枣、鸡能补血,栗子则可补肾。糯米性温,有暖胃功效,不过消化力较弱的人不宜多吃。
人参粥
暖胃挡饥 人参粥
材料:大枣1杯、水10杯、栗子半杯、水参2棵、大米1杯、杞子适量 烹调方法: 1. 大米洗净,浸泡约一小时备用。水参刮去外皮,顺丝切开。 2. 于煲内加入十杯水,放入水参、栗子、大枣。煮沸后,将火调至小火。 3. 放入大米并不时搅拌,以温火煮至大米呈软腍,加入杞子及以盐调味即可。 疗效:人参粥气养血,适用于脾虚血弱、元气不足的人士,有补元、护心的作用。大家亦可按体质而选择白参、水参或红参。一般来说,夏天较适合吃白参及水参,冬天则适合吃红参。
人参烤肉串
补血惹味 材料:水参2棵、酱油2汤匙、盐1茶匙、糖1汤匙、牛肉200克、麻油少许 烹调方法: 1. 牛肉切丁,用刀背轻拍,后以酱油、盐、糖及麻油等调味。 2. 水参刮去外皮后横切薄片。 3 将牛肉粒与人参片相间串成串烧,撒少许盐,放在焗炉烤熟。 疗效:人参补中益气,牛肉则补血补铁,以较香口的串烧方式,可以令味带甘苦的人参更易入口,不过因为较热气,故热底人士不宜过量。若不爱牛肉,可以鸡肉或猪肉代替。
人参天妇罗
香脆可口 材料:水参4棵、盐1汤匙、糯米粉4汤匙、生粉2汤匙 烹调方法: 1. 人参去掉参须后洗净,切成6至7厘米长的薄片。 2. 将盐溶掉,将人参放入盐水中浸泡十分钟,取出待干。 3. 糯米粉与生粉拌匀,加入适量清水、少许盐及沙律油,做成炸浆。 4. 烧热油,放入已蘸炸浆的人参,猛火炸至金黄色,即可捞起食用。
高丽参炖鹌鹑
原料:参,鹌鹑 附料:猪瘦肉,淮山,枸杞,磁实 调料:盐,味精,姜片。 制作: (1)药膳功效:滋阴补血,老年人适宜。 亮点是宰鹌鹑,猪瘦肉起增加鲜味作用。 (2)制作过程:将加工好的鹌鹑,高丽参,附料,调料一同放入炖盅之中,高火炖透,即可食用。
高丽参炖鸡
材料:(4人份) [中药] 朝鲜人参…5g 枸杞子…20粒 香菜…少许 鸡…1只 干香菇…4枚 冷水、开水各适量 酒…30ml 盐…15g 大葱…2根 生姜…2片高丽参炖小鸡
做法: 1、朝鲜人参快速水洗,在热水中浸泡一宿,变柔软后取出,人参汁留量备用。 2、於香菇洗净,浸泡水中,待柔软后取出,香菇汁留盆中备用。 3、把鸡吊起,取出内脏、鸡爪,用水洗净,把鸡身上的水擦净。 4、鸡翅膀固定在后背上,像曲肘而枕那样。把鸡腿放倒,固定在鸡胸上,大腿的关节刺入竹签,使足返回原来的位置,小腿用竹签串在一起,用线固定在鸡尾部,制成一个造型。 5、把鸡放入足量的热水中,通过热水,去掉脏物。 6、把鸡放入深锅里,加水漫过鸡,把葱段、生姜块加入,用火煮,取掉浮沫,使其乾净。 7、加入高丽人参、香菇、煮上一会,出来浮沫后去除,然后加入酒、枸札子,用文火煮1小时,最后取出姜块和葱段,加入香菜和盐调味.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23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