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抄书是怎样一种体验?

艾灸师小爱 2023-07-15 17:30:47

抄书,通过抄写来学习,似乎是一种很笨的方法,也的确是一种不省力的方法。古往今来,抄过医书的中医大家很多。有一些时候,是因为借书,为了留下来,只能够抄。而有些时候,是自发的抄,很多情况,是对觉得有意义的书的摘抄。第一次打算抄书的时候,还是几年前了。手边准备了一本《蒲辅周医疗经验》,二十多万字。拿起又放下,拿起又放下。虽然书看起来很薄,我开头了最少2次,却都无疾而终。没有病人看,学习思路受挫,与其迷茫,不如抄书吧。下了决心了。所以就硬着头皮抄吧。看不懂的,抄,看懂了的,边抄边思考。万事只怕开头。开头就不怕了。所以我把它抄完了。
白天我看到一个关于抄写的视频。里面分享了一个对“抄写”的看法。抄写16篇。移植到这里,觉得他说的非常有道理。抄写完之后呢,就有感觉了,如果你想成为中医高手,第一步就是抄。很多人不相信抄能够成为中医高手,“抄”确实不能让你成为中医高手,但是“抄”可以让你成为中医高手的开始。理论呢很简单,虽然你现在还不是中医高手,但是你已经通过自己的手,抄写了这些已经治好了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中医高手的经验心得。在你的手下,已经出品过治好了数十万经验的中医经验了。
其实更神奇的秘诀在于:你在抄写的过程中你会不断的问自己: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有什么效果呢,如果不这样会这样,还有什么其他人的做法。会让你进入一种状态。我在抄写《蒲辅周医疗经验》的时候,曾经一度有种恍惚蒲老先生就在身边,看着他在孤灯下,一笔一划写下这些宝贵的经验。你很容易被潜意识,培养一些怎样用中医看病的思维,潜移默化。你会有一种切身的感受,这种感受只有抄了才会真正体验到。这种对中医的认知会不知不觉带入到你看病的过程中。会让你有一种中医思维的惯性。
在抄写书的过程中,尤其是一百多万字的书的时候,比如我在抄写陈潮祖的《中医治法和方剂》这本书的时候,它有120多万字。刚开头几十万字,会比较轻松,后面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会感觉上的越来越大。这种体验是这样的:你会很想一天就抄完;你会突然出现放弃的想法;你会想其实摘抄也一样;……


这个历程是非常奇妙的,和我们日常做事何其相似,有希望,有盼望,有失望,有懊悔,有喜悦,而这个却让你看得更直观、更真切。但是,你回头想想为什么开始,然后坚持,也就可以过去了。这个真像我喜欢的一句话:不择手段,非豪杰;不忘初心,真英雄。我们日常对知识的回顾、总结,还有对视频的文字化整理等,不也是一种抄写的过程吗?大多数时候,在没有达到一定数量级的时候,他更多的时候给你的是乏味和枯燥。但是过了那个坎,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有一次看《陈潮祖医案精析》,八旬翁说到:“可能有人要说这一要求(要求学生能记忆五百以上古方),是教学生死记硬背。请别多心,在下不敢苟同。试问:哪门学科不是如此?现以学习中文、英文为例:中文必须记得五千以上单字,才能写出无穷的文章;英文虽然字母不上30,若不记上几千单词,也就不能笔下生花,潇洒成文……这一道理用于医学方面,只有要求学生博闻强记,才能信手拈来,均与医理相符。”对于学习中医,我也想说“慢慢来,会比较快”。任何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19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