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血气水平病症有哪些?五个血气水平的疾病和症状

佚名 2023-07-15 08:03:13

中医里面诊断疾病是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的,当然中医里面把人的状态是按阴阳来划分的,一般正常状态下是阴阳平衡的,但是在生病的时候就会出现阴阳失衡的状态,这个时候就是需要注意的时候了。那么,一般血气水平的疾病或者病症有哪些呢?

1、健康水平

用中医的眼光来说,这样的人各方面都很平衡,不偏阴也不偏阳,不偏虚也不偏实,平衡是中医追求的目标。因此这是最健康的等级,这个等级的特征是身材匀称,脸色红润,脾气温和,作息规律。由于人体有很强的防御力量,各种外来的疾病不容易侵入,不容易生病。一般很少见到这样的人,也许练太极或气功有成的高人才有这样的身体。

2、阳虚水平

血气低于健康水平,造成血气下降的原因很多,如睡眠太晚,或长期营养吸收不良等。这时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和疾病侵入的能力很接近,在伯仲之间。因此有外来的疾病侵入时,人体仍有能力抵抗,但是不像健康水平的人一样可以很快的击退疾病,会在人体的各个器官发生激烈的战事,因此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症状。有些人由于身体经常有这种战事的现象,传统上会认为他体弱多病。一般经常感冒甚至发烧的人,或者有过敏性体质的人,都是处在这个等级里的血气水平。

3、阴虚水平

血气下降的趋势长期不能扭转,血气降至低于阳虚的下限后,由于人体的能量太低,诊断维修系统无法完全正常工作,疾病入侵或器官的损伤如没有立即的危险,就暂时将之搁置。这时的血气只够维持日常工作或活动的需要。一般的疾病侵入时,人体并不抵抗,疾病长驱直入。由于没有抵抗的战事,因此也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疾病症状,但是会在人体的肤色、体形及五官上留下痕迹,有经验的医生能够识别出来。

这样的人是目前工商社会的最大一群。许多人都觉得自己非常健康,有无穷的体力,每天忙到三更半夜,尽情的透支体力也不会生病,这些现象就是典型阴虚水平血气能力的症状。

这种血气水平的人,愈晚精神愈好,这是由于人体日常产生的血气无法支应每天的透支,只好从人体原来储存的火中提取。比较通俗的说法,这一级的人并不是没有病,而是没有能力生病。

每个人可以在这个血气水平维持的时间长短是不同的,一方面要取决于幼年或年轻时的生活作息是不是正常,是不是储存了足够的能量;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他平时是不是会抽空休息,补充能量。

农村长大的人,比城市长大的人,可以经得起更长时间的透支,这是由于农村长大的人,在幼年时的睡眠较早,身体储存了较多的能量。现代的孩子,比上一代都晚睡,将来可以透支的能量必定较少,生大病的机会一定比较多也比较早。

4、阴阳两虚

由阴虚的状况继续消耗能量,等到储存的能量即将用尽的时候,也就是火快用完了,就到了阴阳两虚的水平。这时人体会经常处于疲倦的状态。这个时候人体为了取得必要的能量,会到肌肉里或其它部位,淬取能量。

这时的能量用尽,指的是在安全库存的范围内的低水平,不是真的完全用尽。人体的能量透支到了这个水平,会暂时停止能量的透支,使身体出现很容易疲倦的状态,强迫人体增加休息,这是一种人体的自我保护措施。

5、血气枯竭

由阴阳两虚的血气水平再继续下降,最终降低到中医所说的阴阳大虚的水平,用比较白话的说法,就是血气枯竭。这时人体血气虚亏导致肝火旺,夜间难以入睡,越晚精神越好。这个阶段的肝火旺,所透支的能量是超过了人体安全库存下限的透支,身体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阶段,才会不得不透支各种可能转化的能量。这时越不睡觉,人更虚,肝火越旺,形成恶性循环。由于胆经阻塞引起胆汁不分泌,所吃食物无法转化为造血材料,营养难以吸收。

这个阶段的患者,由于连控制五脏六腑的能力都丧失,发生的都是非常严重的疾病,而且多数是目前医疗系统无能为力的。例如各种癌症、肾衰竭、中风...等。由于血气枯竭,同时对五脏六腑都到了失控的地步,因此很容易演变成各个脏器在很短的期间里陆续发病的并发症现象,其实并不是第一个发病的器官拖累了其它的器官,而是各个器官同时都达到了发病的临界状态,一发不可收拾。

6、养生平衡

阴阳平衡:万物皆有阴阳属性,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人的一生时时刻刻都在调整阴阳平衡,但平衡是相对短暂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今天刚调整好平衡,明天又出现新的不平衡。因此,平常需要调整好情绪,保持好心情。

营养平衡:调和五味不偏食,食物的酸、苦、甘、辛、咸,蔬菜的青、赤、黄、白、黑都要调剂好。俗话说:“酸甜苦辣都有营养。”调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一日三餐也定时、定质、定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动静平衡:“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万病起于过用,太过不及均会生病,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心理平衡: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性为情本,情为病困。”“百虑愁眠”,安心安神宁静自然心态平衡,经常保持心理平衡是身体健康的关键。

机体平衡:练各种功法治病健身也是为了机体平衡。有的功法是用衰减法,有的是用补益法,这两者虽然目的都是为了平衡,但使用的方法却是一补一泻,对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泻者,虽然也达到平衡,却是以削损身体阳能(多余)为代价。补者,是以增补虚损(不足)为手段达到平衡,在调整平衡中提高身体素质,使之达到新的平衡。

起居平衡:起居有常,顺应自然是生活规律的诠释。大自然赏赐给人类太阳和月亮,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就决定了人体的生物钟是“天睡我睡,天醒我醒。”即白天上班工作和学习,黑夜回家团聚、睡觉,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按现代时间表示是:早晨6~7点起床,晚上9~10点钟睡觉。不要昼夜颠倒,按部就班对人体健康会有大大的好处。

环境平衡:机体与环境要保持平衡,要保护大环境,创造小环境,如人体要经常注意避暑和御寒等,山清水秀,世外桃源好养生。

平调阴阳:中医治病,一般也采用衰减平衡的办法,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重在调平阴阳。因此,不是急性病和非吃药不可的病,一般不吃药,体疗食疗比药疗好。

你知道人体使用手册这本书吗?

身体需要的,不是灵丹妙药,而是一本正确的人体使用手册。正确的观念,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本书是你最值得推荐给亲朋好友的,生命中最受用的礼物书,它能调整读者错误的健康观念所形成的错误生活习惯,帮助解决众多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作者用一种易理解和具创意的诠释语言,系统地向世人介绍了中医的体系以及一些常见病的防治知识,提出了保健的基本五项,简单易行,有理有据。本书结合最现代的资讯系统观点、电脑软硬体架构,把人体当作一个完满智慧的机体,并与悠久的中医养生保健理论联系起来,其理论及方法将掀起一场养生方式大革命。

“中医”是我们祖先留下来最重要的遗产之一,在过去三千年间,它为我们的先人解决了无数的病痛。但在近百年来,中国受到列强的侵略,西方文化进入闭锁的中国,西方的医术、医学也进入我国,中医、西医碰撞了起来。中医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一段颠簸停顿的历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提倡中西医结合,中医得到大力支持,在中医界相继有用现代科学化的语言文字阐明治本方面的论述,使人们了解中医理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谓天人合一。 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老化也随之而来,高龄老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来自慢性病的医疗及保健问题。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引进西方医学、医术和设备,同时也引进了西方世界不断增长的医疗支出体系,给人口众多的我国增添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在这个时机,这本书的出版有很重要的意义,提醒我们,中医“治于未病”的自然方法,很可能是解决老年化人群健康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书作者吴清忠先生是一个在中国大陆工作了十多年的台湾人,许多我国在中医经络研究中的重大发展,我是看了这本书后才了解的。这本书中提到杰出班子的工作成果也提醒了我们,中医现代化不可局限在医学界里,应该有更多的基本科学学科的科学家参与工作。中医现代化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期许未来解开中医神秘面纱的必定是我们中国人。

目录:

作者序
从信息科技的观点阐释中医
第一章 对现代医学的质疑
三个现代医学的现象
计算机科技的启示
人体的电压是什么
人体一定比计算机完美
关于血液检查的两个质疑
红血球数量正常就不贫血吗
如何判断人体的脏器机能转好还是转坏
第二章 人体的系统
人体的功能系统
指挥系统
能量供给系统
资源管理系统
诊断维修系统
废物清理系统
周边功能系统
网络系统
经络系统
血管系统
神经系统
什么是经络
人体的硬件结构
人体的修复能力
第三章 人体的血气能量系统
五个血气水平的疾病和症状
健康水平
阳虚水平
阴虚水平
阴阳两虚水平
血气枯竭水平
……
第四章 寒气
第五章 病和症
第六章 日常保养
第七章 减肥
第八章 慢性病的调养
第九章 总结
作者访谈
后记

2017护士资格考试关于血气分析的知识点

第一,为什么要测动脉血气?

身体各部位都要用O2,产生CO2,然后血液带走CO2,由肺排出。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为了了解肺的功能是否正常,通过测定动脉血的O2和CO2水平就可大致了解。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动脉血气。其实我们测的动脉血气,不仅仅是O2、CO2,还包括pH值、碳酸氢根等其他指标。了解这些指标,对于判断病情有重大意义。

第二,动脉血气中PO2的正常值怎么来的?

一般认为正常成人动脉血气的PO2正常值为80~100 mmHg,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比例大约1:4,大气压为760 mmHg,那么大气中氧浓度应该是760?0.21=159.6mmHg,而我们吸入气道的气体是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吸入气道由水蒸气所饱和,氧分压降至150mmHg,在肺泡中,由于从机体排除的CO2的存在,氧分压继续降低,通过具体的计算,可以计算出此时的氧分压(肺泡气氧分压)差不多100 mmHg,而动脉血氧分压比肺泡气氧分压更低,但也有的专着认为是80~100 mmHg,大概就这个范围。而如果患者不是吸入空气,而是在吸氧,那么此时测得的PaO2就可能远远超过100mmHg,但为了尽量避免对病情的误读,在抽动脉血送血气时记得标上患者此时的吸氧浓度(FiO2),方便计算氧合指数。

第三,什么因素会影响动脉学氧分压(PaO2)的高低?

动脉血氧分压(PaO2)首先受到吸入气氧分压的影响,而吸入气氧分压受大气压和氧浓度两个环境主要因素影响,所以我们通过血气来判断患者是否呼吸衰竭时的前提条件都是设定:水平面。因为海拔高度影响大气压,在青藏高原和在沿海地区肯定不一样。此外,动脉血氧分压(PaO2)受到肺泡气氧分压影响,而后者受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影响,也即是说受肺泡通气量的影响。再者,肺泡气体交换障碍也会影响PaO2(比如肺炎、ARDS等)。总之,大气压低、吸入氧浓度低、肺泡通气量少、肺泡气体交换障碍时都会导致PaO2降低,反之则升高。

第四,pH值为6.8~7.8是人可能生存的范围

正常体液pH值保持在7.35~7.45之间,以下为酸血症,以上为碱血症,过高过低都是病理状态,但稍微偏低、偏高时也不必着急积极处理。一般来说,7.1~7.2以下时可能需要适度补碱,而以上则无需补碱。特别是呼吸性酸中毒的患者,一般通过机械通气就能纠正酸中毒,而无需通过人为补碱。

以上呢,就是为同学们在总结的关于血气分析的相关知识点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这项临床常见的检验技术。

养生与中医的核心‘平衡’,之内平衡——‘血’与‘气’的平衡

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小宇宙,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内部各系统通过经络相互连接在一起。而以“气” “血” “津液”为其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又通过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个身体的协调和平衡,也衍生出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平衡。人与外界的平衡,人体内的平衡。

平衡其实是中医眼中人的身体 健康 与否的核心,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接下来介绍下关于人体内‘精’‘气’‘血’‘精液’怎么平衡。

“血”和“气”一起构成了人体运行的主要方式。中医诊断所用的“阴”“阳”“虚”“实”等名,用在描述人体的整体状态时,就是对人体血气这种能源调度的描述。例如,“阴”代表储存的能源, “阳”代表日常生产的血气能量, “阳虚”就代表日常生产的能源不足,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血气不足,“阴虚”则说明储存的能源正在透支。

血气代表日常产生的能源,透的的能源则被称为“火” 。"阴虚火重”则说明人体正在透支储存的能源。“阴阳两虚”则说明日常能源生产不足,而储存的能源也快用完了,也就是“血气”不足而“火”也快用尽了,身体必须想办法使用第三种特殊的能源来供应透支所需的能量。“气血枯竭”就是“"气”和“火”全部消耗殆尽。用这样的方法来解读中医的术语,就非常具体,也不再有任何“玄”的感觉了。

中医学将“气”和“血”的关系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能生血: 是指血液的生成及其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

气能行血: 是指气具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气能摄血: 是指气具有统摄血液,使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脉外的作用。

血能载气: 气属阳而主动,必须附着于有形气血才能行于脉中而不散失。

血液充足则气得以载,气才能正常运行,发挥其生理功能。气存在于血中:血在载气的同时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使其持续得到补充。一般人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气血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反之,血气不和,气血阴阳平衡失调,则会出现各种疾病。当气血失去平衡时,可表现为阳虚、阴虚、阴阳两虚以及血气枯竭。

阳虚: 血气低于 健康 水平,这时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和疾病侵入的能力很接近,当有外来疾病侵入时,人体仍有能力抵抗,但是不像 健康 的人一样可以很快地击退疾病,因此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症状,传统上会认为其体弱多病。

阴虚: 血气下降的趋势长期不能扭转,血气降至低于阳虚的下限后,由于人体的能量太低,人体抵抗疾病的机制无法完全正常运行,疾病入侵或器官的损伤如没有立即引发危险,就暂时将之搁置。这时的血气只够维持日常工作或活动的需要。这样的人是目前 社会 的最大一个群体。

阴阳两虚: 由阴虚的状况继续消耗能量,等到储存的能量即将用尽的时候,也就是“火"快用完了,就到了"阴阳两虚”的水平。这时人体会经常处于疲倦的状态。这个时候人体为了取得必要的能量,会到肌肉里或其他部位汲取能量。

血气枯竭: 由阴阳两虚的血气水平再继续下降,最终降低到中医所说的“阴阳大虚"的水平,即“血气枯竭”。这时人体血气虚亏导致肝火旺,所透支的能量超过了人体安全库存的下限,身体机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程度。

处于任何一个血气水平的人,只要能将血气从下降的趋势转变为上升的趋势,假以时日,血气的水平会不断上升。

多数内脏的疾病也就是慢性病,只是不同程度低血气水平的症状。因此,只要提升了血气水平,各种慢性病都有康复的机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16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