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为Cu2(OH)2CO3,又名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非纯净物),是一种名贵的矿物宝石,属于碱式碳酸盐,是盐的一种。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又称铜锈(铜绿)。在空气中加热会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铜绿(铜锈)也是碱式碳酸铜(主要成分是Cu2(OH)2CO3,非纯净物)。
铜绿在化学物质分类里面,它是属于碱式盐。那就是这样的,他是碳酸铜的碱式盐。
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又称盐基性碳酸铜。在结构上属于复式化合物,(既有氢氧根又有碳酸根)它在物质分类中可划到碳酸盐。
1、风化是化学变化,风化是指在室温和干燥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现象。例如,日常生活中碱块(Na2CO310H2O)变成碱面(Na2CO3),就是风化现象。因为物质本质改变了,所以是化学变化。
2、关于铜绿的形成:(1)、在自然界: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就容易生成铜绿:Cu+O2+CO2+H2O=Cu2(OH)2CO3
(2)、实验室Cu2(OH)2CO3 的制取:〈1〉、仍然可以利用此缓慢氧化的原理来制取,只不过会花太多时间,我们一般不采用。
〈2〉、利用酸碱反应原理:
2NaOH+Na2CO3+2CuSO4=Cu2(OH)2CO3 +2Na2SO4
但是一定注意铜绿是有毒的,一定要小心,在我们生活中,带眼镜的人的眼镜的镜架就容易产生铜绿.
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颜色翠绿。
在稀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或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铜悬浮液中,都可得到碱式碳酸铜沉淀。
碱式碳酸铜可看做由氢氧化铜与碳酸铜组成的,实际有氢氧化铜合一个碳酸铜与氢氧化铜合二个碳酸铜两种。前者化学式为CuCO3Cu(OH)2,是一种草绿色的单斜系结晶纤维状的团状物,或深绿色的粉状物。
扩展资料
密度3.8525,折光率1.655、1.875、1.909,加热至220时分解。不溶于水和乙醇,可溶于氨水生成二价铜的氨配合物。溶于酸形成相应的铜盐,溶于氰化物、氨水、铵盐和碱金属碳酸盐的水溶液中,形成铜的配合物。
在水中煮沸或在强碱溶液中加热时则可生成褐色的氧化铜。可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铜。在自然界中以孔雀石的形式存在。
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则吸湿并放出二氧化碳,慢慢的变为绿色的孔雀石。在自然界则以蓝铜矿的形式存在。
制法:由硫酸铜与碳酸氢钠研细混合后加入沸水沉淀而得。
溶解性:不溶于冷水和醇,溶于酸,氰化物,氨水和铵盐。
(1)盐 铜盐 碳酸盐(或碱式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Cu 2 (OH) 2 CO 3 4HCl=2CuCl 2 3H 2 OCO 2
(3)CuO (4)① ②③ (5)A
(1)由“铜绿的化学式Cu 2 (OH) 2 CO 3 ”即可得出铜绿属于盐、铜盐、碳酸盐或碱式盐等;(2)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 (OH) 2 CO 3 4HCl=2CuCl 2 3H 2 OCO 2 ;(3)由于Cu(OH) 2 属于不溶性碱,再结合“B⑤,Cu”得出物质B为CuO;(4)反应①由单质Cu生成化合物铜绿,属于化合反应;由反应“铜绿②,A③,Cu(OH) 2 ”知A应为可溶性铜盐,故反应②、③属于复分解反应;由B是CuO,结合“Cu(OH) 2 ④,B”知反应④属于分解反应;“B(CuO)⑤,Cu”知反应⑤属于置换反应。(5)选项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无此现象;选项B,溶液和胶体都是电中性的,只是胶粒带电荷;选项C,溶液中的溶质和胶粒都可通过滤纸;选项D,溶液中不带电荷的溶质粒子通电时不向两极移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8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怀孕十个月的饮食调理方法
下一篇: 虾皮白萝卜汤——老年人保护肠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