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一岁多宝宝多动症怎么办,婴儿多动症的诊断(婴儿多动症怎么治疗)

夕阳红 2023-07-07 16:54:48

一、婴儿多动症疾病诊断

1.症状标准:与同龄的大多数儿童相比下列症状更常见,需具备下列行为中的八条。

(1)常常手或脚动个不停或在坐位上不停扭动。(年长儿或少年仅限於主观感到坐位不安)。

(2)要其静坐时难以安静坐。

(3)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4)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待轮换上场。

(5)常常别人问话未完即抢着回答。

(6)难于按别人的指示去做事(不是由于违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如不做完家务事。

(7)在作业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8)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换另一件事。

(9)难以安静地玩。

(10)经常话多。

(11)常打断或干扰扰乱别人的活动,如干扰其他儿童的游戏。

(12)别人和他/她说话时常常听非听。

(13)常常丢失在学校或家中学习和活动要用的物品,(如玩具,铅笔,书和作业本)。

(14)常常参与对身体有危险的活动而不考虑可能导致的后果(不是为了寻求刺激)。

2.病程标准:通常于7岁前起病,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

3.排除标准:不是由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期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和药物付反应等引起。

4.严重程度分类:

(1)轻度:症状符合或稍微超过诊断标准所需症状,仅有微小的或没有学校和社会功能的损害。

(2)中等:症状和损害在轻度和重度之间。

(3)重度:超过诊断标准所需症状很多,有明显广泛的学校、家庭和伙伴关系的社会功能的损害。

二、婴儿多动症的病因

1、儿童多动症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一般认为产前,产时或产后的轻度脑损害是重要因素,主要与脑外伤、中毒等有关。

2、有人认为城市环境污染、临床上不显症状的轻度铅中毒亦可为病因之一。近年的调查研究,在患儿血统父母,寄养父母以及儿科其他病儿的比较,发现血统父母以及儿科其他病儿的比较,发现血统父母中的某些精神疾病如酒精中毒,病态性格等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多动症儿童的父母童年期朋多动历史者较多,多动症儿童的同胞兄弟姐妹患病率高于对照组3倍,情感性精神病也多见。

3、此外,多动症儿童父亲反社会的人格特征或酒依赖,母亲有癔病者均较多。合并品行障碍的多动儿童的成人亲属的人格障碍,酒瘾及癔病比例更高。有关养子的研究也发现,多动症儿童的亲生父母的反社会人格,酒依赖及癔病明显高于养生父母或对照组儿童的父母,父母的童年期有多动和品行障碍的历史及有精神病障碍者也比较多。单卵双生子的多动症儿童发病率高于双卵双生子,同胞兄弟儿童发病率也约为半同胞兄弟的5倍多,提示某些患儿的轻微脑功能失调可能与遗传因素有一定作用,影响儿童的心理发育。不少患儿未能找到病因。[1]

4、近年积累的资料提示本病有神经生理基础异常,认为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与脑内儿茶酚胺系统(去甲肾上腺素等,其前身为多巴胺)功能不足有关。动物实验中用药物使大鼠脑内多巴胺的存储减少或耗竭时,动物出现活动过度症。给动物服用苯丙胺以提高脑内多巴农垦在突触部位的含量,提高多巴胺神经元的活性,可使动物安静。临床上苯丙胺及丙米嗪(均有加强脑内突触部位多巴胺含量的作用)对治疗患儿活动过度有效。在丙磺舒试验中,测定患儿脑脊 液中多巴胺代谢产物的含量,亦发现较对照组低。

三、婴儿多动症治疗

1、补锌治疗

多动症的主要诱因是由于孩子体内血铅含量过高。补锌硒,可以帮助铅。微量元素锌硒可以拮抗重金属元素,平时多吃含锌、硒丰富的食品,如鱼、瘦肉、花生、芝麻、奶制品、蘑菇、鸡蛋、大蒜等。

2、多动症食疗

孩子患了多动症,除进行正确引导,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调理好孩子的饮食十分必要。在进食质量上可多吃些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卵磷质、矿物质的食物,象牛奶、鸡蛋、大豆及豆制品、瘦肉、动物肝脏、心脏等。还可多吃些花生仁、核桃仁黑芝麻等。因为这些食品不仅能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增强细胞功能,更重要的是能改善孩子的神经传递信息,从而减轻“多动症”。

3、预后

随着多种治疗方法的应用,儿童多动的预后是较乐观的。但如不治疗,多动症儿童到成人时,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符合DSM-Ⅲ-R轴Ⅰ上的诊断。

主要有四大类:

①多动症的残留症状,

②反社会的人格障碍,

③酒精依赖,

④癔病、焦虑症和一些类精神分裂症。

很多有人格障碍的成人有儿童多动症史,有难以控制的冲动行为障碍,忍受应激的阈值低,情绪不稳和长期的不满的情绪。追踪未经治疗或很少治疗的多动症儿童,给我们提供了多动症儿童的一个自然病程。有人报告未经治疗的多动症儿童,随年龄增大无目的的性的过度活动水平降低。但有0%的人在青春期有犯罪行为、物质滥用、学业低下、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仍然存在。

四、婴儿多动症发病机制

1、最近用PET研究发现多巴胺受体的密度与儿童发育有关,多巴胺受体密度的特异性变化是直到少年期才成熟。多动儿童易被影响的区域认为是前叶的多巴通路。神经心理研究提示多动儿童的叶功能未经成熟。人们认为前叶皮层与儿童的冲动和攻击行为有关。

2、测定发现多动儿童的局部脑血流,主要是发现半叶和尾状核两个部位受累。有些研究已证明用药使基底节和中脑的血流增加,而便运动区的血流减少。这些发现可以解释为什么服利他林后可使多动儿童的注意力能协调精细动作和粗大运动。其它研究多集中在丘脑,网状激活系统和前中脑束。多动儿童和正常对照比较,神经内分泌也有些区别,研究发现多动独的生长激素对苯丙胺或利他林的反应是不同的,这进一步明了多动和正常儿童有生物学的不同。

3、不论是皮肤电位还是诱发电位的研究,均发现婴儿多动症儿童一般对刺激表现为觉醒水平的不足,以前的研究也发现觉醒水平不足与反社会行为和品行障碍有关,因为觉醒不足,奖惩行为在一般心理水平不能起作用,婴儿多动症儿童难以吸取以前教训,其行为问题也难以矫正。

婴儿多动症怎么治疗

婴儿多动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者是心理咨询治疗,无论通过哪些治疗方法,都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多和婴儿沟通,不要出现情绪过激和打骂行为,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注意力缺陷的症状,能够降低活动水平,日常中可以到户外进行锻炼来增强体质。婴儿是指的出生满一个月到一周岁之内的这段时间,称为婴儿。如果婴儿表现为多动,一般会显得烦躁不安等情况,还是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先要看一看孩子的被褥等情况,有没有让孩子不舒服的问题存在,如果有这些问题存在,及时进行纠正,如果这种多动减轻那就是这些问题引起的。如果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孩子吃母乳、进食也受到一些变化等问题要及时去儿科去就诊,由医生来进一步判断孩子是什么样的状况。这种多动症在真正的婴儿期,不会是儿童多动症的情况,儿童多动症一般是从三岁以后开始表现比较明显的症状,性质是不一样的。

儿童多动症如何治疗?

爱活动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多动症,多动症的孩子有以下表现; 1、 注意力不集中 2、学习困难 多动症患儿不一般不存在智力障碍,注意缺陷和多动直接影响有效信息的输入从而导致学习失败,表现为手眼协调困难、记忆困难、写字凌乱歪扭、整体把握困难等等。 3、冲动行为 多动症患儿容易过度兴奋,做事欠考虑,行为冲动,不顾及后果。 4、过度活动。 过度活动表现为与实际年龄不相称的活动水平过高,部分患儿在婴幼儿时期就有所表现。 特别提醒老师和家长切不可轻易给儿童扣上多动症的帽子,更不可一味地批评、指责甚至打骂,以免给儿童带来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应密切关注儿童的动态成长与变化,多给予心理指导和帮助,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55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