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民政局党委书记李万钧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市所有社区,都将建立养老服务中心,确保居家养老的老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按照北京“9064”的养老服务规划,到2020年,除了约4%的高龄、独居,(半)失能、失智老人入住养老院外,约90%的老人,适宜居家养老;还有6%的老人,在社区养老。什么是社区养老?“社区养老”应服务于哪些老人?近年来,陆续成立的社区托老所,在政府工程和市场需求之间,兜了不少圈子,也因生存压力,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尝试,逐渐摸清社区养老的定位和方向。【现状】形式多样吸引老人重阳节。一大早,家住海淀八里庄地区的何金花老人为行动不便的老伴备好两餐饭,就出门了。73岁的她,将参加玉渊潭社区老年康复照料中心组织的植物园游览活动。20公里外,70岁的李贵良老人早早来到西长安街为老服务“幸福家园”,他是老年自助学堂里最受欢迎的老师。9时整,还有十几位同龄的“学生”要向他学习如何玩儿转相机。一年前,在厚朴社工事务所年轻社工的协助下,20多位经常在“幸福家园”活动的老人,组建了互助养老组织――老年自助学堂。不仅仅是生活的相互关心,有特长的老人,通过自荐、他荐,成为摄影、京剧、绘画、英语、计算机老师……共同学习。再向东,酒仙桥街道出资建设的高家园社区助老服务站,在经历了半年多的空置后,正式委托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商“青松”运营,常设医生、康复师和护理人员,可随时为老人提供各种健康评估,专业的生活护理和康复理疗等服务。开放日,免费的服务体验,吸引了不少社区里的老街坊。每月1300元的日托服务费用,尽管还有不少老人“嫌贵”,但他们第一次在这里了解到,原来居家养老,除了老年餐桌、便民理发,还可以就近享受到很多专业的照料服务。上述社区助老服务机构有一个统称,叫社区托老(残)所。据北京市老龄办统计,北京市城乡已先后建设社区托老(残)所4397个。不过,这仅仅只是完成了空间和布局。目前,部分托老所闲置,多数托老所混同于社区活动站,为老服务功能尚未完善。日前,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社区养老,将作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过渡“桥梁”。而社区托老所的定位,不仅仅是对特殊需求的老人进行日间照护服务;专业的服务充实在社区,也将拓展居家养老的服务的平台,吸引更多老人居家养老。【尴尬】定位不清难获补贴目前,到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日间康复照料的老人,已有30多人,最远的,住在广渠门,每天早晚由儿女接送。但是,这间大受欢迎的老年康复照料中心,至今只有10张床位。“不是我们不愿扩展,而是身份尴尬”,老年康复照料中心赵主任坦言。按照卫生部门的定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不与医院混淆,一般不能设住院床位。赵主任介绍,现有的10张日间照料床位,是海淀区公共委和海淀区民政局协调后,以养老服务创新项目的方式在探索运作。因此,“照料中心”没有独立的法人身份,“床位费”也无从收起。遭遇身份尴尬的,不仅仅是玉渊潭一家。李红兵介绍,虽然社区托老所绝大多数由基层政府,如街道办出资建设,但因为多年来一直定位不清,缺乏专业人员和服务,总体运行状况欠佳;至今,在养老服务市场当中,还没有明确的身份。目前,在北京市民政局福利处统计的406家养老服务机构,只包括社会福利院、乡镇敬老院和养老院,尚不包括社区托老所。至于目前一些公办民营的日间照料中心也像养老院一样,按月收费。李红兵表示,这些费用只能是按服务项目打包收费。由于身份尴尬,市民政局福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即使有些托老所通过改革,已经承担了社区养老服务,但难以像养老机构一样,享受政府补贴和支持。“这也是阻碍很多社区托老所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出路】政府扶持社会运营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北京市老龄办的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底,北京纯老年人户人口已达到45万人,他们多数是空巢或独居老人。李红兵认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市场,刚刚浮出水面,缺乏市场规范,需求也明显。那么,“政府的责任,首先要把标准定出来,给市场一个准确的定位。第二,要给扶持政策,培育专业化的队伍,把服务做进去。”李红兵认为,社区托老所应由政府协调空间,投资建设。但要让社区托老服务准确对接老人需求,应交由企业或社会组织运营。经过一年的尝试,西长安街的老年自助学堂,终于获得政府“购买服务”,将面向街道十几个社区,公开招募“学员”和“老师”。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得到了好消息,“老年康复照料中心”的日间照料床位,有望获得身份;明年,计划由政府资助,增扩床位。在李红兵看来,社区托老所,未来有望向两种模式发展。一是做成能住宿的托老所,相当于进入社区的小型养老院。另外一种,兼顾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相当于一个居家养老服务的中介和展示平台,在那里,包括医疗保健、康复理疗、营养配餐、精神慰藉,所有老人需要的服务,都可以引进”,李红兵说,今后,社区里的养老服务,主要由企业和社会组织或志愿者提供,但当市场和公益行动都不能解决时,“政府需要兜底”。昨天,北京市民政局福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加紧研究社区托老所的身份和定位,争取尽快对社区托老所有一些明确的政策支持。北京市民政局党委书记李万钧亦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市所有社区,都将建立养老服务中心,确保居家养老的老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社会化的养老服务。■ 个案七旬老人守着家门口养老“人老了,还能有年轻人陪着出来走走,真好!”因为严重的心脏病,73岁的何金花这些年陆续装了四个支架。但儿女们工作忙,还要照顾孙辈,她一个人伺候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行走不便的老伴。“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加一起也就5000块钱,像我们这种情况,好点儿的养老院住不起,也住不进去;那简陋的,我们也受不了,还不如在家”。幸运的是,何金花所在的海淀八里庄地区,去年成立了北京首家设在社区医院里的托老所――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康复照料中心”。由于获政府购买服务支持,这家承担“老医结合”探索责任的“老年康复照料中心”,诸多服务免费向老人提供。“每周去测血压,验血糖,医生指导用药、锻炼,还有专门的活动室,可以喝茶看电视,也可跟大伙一起打打麻将,喂喂鱼,都不收钱。”何金花掰着指头算,除了定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些医保报销90%以上的降压降糖药,她的社区托老生活,基本没花过什么钱。“这比住养老院好啊,守着家门口,花费也少,身体改善了,心情也和顺了”。
北京上调养老金标准
1、北京上调养老金标准,7月14日,北京市人社局发布了北京市2020年相关社会保障待遇集中调整方案,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工伤保险定期待遇和失业保险金,惠及全市近397万人。
2、今年的调整将继续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继续保持向退休时间早、连续工龄和缴费年限长的退休人员加大倾斜力度的调整办法。
定额调整基本养老金:每名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0元。
3、本市机关事业单位2019年12月31日(含)前煺休的人员,也将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和调整标准进行调整。
4、此次调整面向2019年12月31日(含)前已按规定办理煺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的煺休人员,预计惠及302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煺休人员,并从今年1月份起补发养老金,其中企业煺休人员于7月15日就可以领到补发的养老金,7月底前所有补发的也将发放到位。
2020年北京养老金上调方案
2020年北京养老金上调方案:
定额调整基本养老金:
每名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0元。
挂钩调整基本养老金:
1、与缴费年限挂钩
2020年继续实行与缴费年限挂钩普遍增加基本养老金的办法。
其中,缴费年限满10年及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元;
对于不足整年的月数,每月增加0.25元。
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
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5元。
2、与养老金水平挂钩
按照退休人员2019年年底前的月基本养老金水平,以2019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5646元)为基准线划分两档,5646元(含)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5646元以下每人每月增加65元。
通过采取低者高调、高者低调的,保障待遇水平偏低的人员能够适当多增加基本养老金。
同时,为了兼顾公平,针对少数退休人员按与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后低于5711元的,还将进行差额补足(仅限于调整前月养老金水平在5646元及以上的退休人群)。
北京养老金标准多少一个月
北京养老金标准多少一个月,北京养老金平均水平或近3800元/月。
北京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仅限1998年6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人员、之后参工的视同缴费年限人员)。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北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年限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98年6月30日前实际缴费年限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视同缴费年限缴费工资指数(为1)×视同缴费年限×1%)+(退休时上年度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实际缴费工资指数×被保险人1992年10月1日至1998年6月30日前的实际缴费年限×1%)。
以上就是关于北京上调养老金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2022年转瞬之间已经来到12月下旬,在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关键阶段,国家也制定了科学精准化防控系列政策。
对于我们中老年人来说,提高自身的防护力变得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减轻公共卫生事件对于咱们自己的健康危害。
就在前段时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也明确指出,将制定系列政策全面推进65周岁以上国民的疫苗接种率。
现在第四针疫苗已经开始正式接种,全国中老年人的防护力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今天老道要为大家收藏一下涉及到接种四针疫苗和农民养老金的相关消息,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在12月开始以来,国家针对科学精准化防控制定了系列政策。
一方面要进一步减轻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对于国民家庭生活带来的影响。
另外一个方面,国家也将大力推进疫苗接种覆盖率。
就在前段时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正式下发了第二剂次加强针疫苗接种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规定来看,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等人群,将展开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这一次的加强免疫接种与第一次的加强免疫时间间隔为六个月以上,将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强力的防护力,进一步减轻公众卫生事件对大家身体带来的影响。
根据相关专家发表的观点来看,现在公共卫生事件的感染性依然较强,但是致病性正在下降。
所以随着疫苗接种率的全面提高,中老年人的防护力将得到实质性的加强,公共卫生事件对于国民家庭身体的影响也会迎来持续下降。
现在湖北等地已经率先展开了第四针疫苗接种,全国多地也下发了具体通知,希望大家可以重点向所在社区了解接种疫苗的实际情况。
【养老金新规出台!个人养老金正式启动,农民也能领到退休金吗?】
老道说:随着2023年的日益临近,涉及到农民养老方面,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
尤其是在前段时间,国家正式指出将全面推进个人养老金试点制度。
对于我们灵活就业人员和种地农民来说,大家也可以通过缴纳个人养老金的方式,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提供一份强力保障。
个人养老金的缴纳,每人最高可缴纳12000元的费用,该笔资金将直接汇入个人养老金账户实施封闭运行管理。
等到农民年龄达到60岁以上可以领到退休金的时候,大家也可以分次领取个人养老金。
这也再次为我们表明,农民能够享受到的养老金待遇再一次迎来增加,大家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序缴纳个人养老金。
从目前农民缴纳社保的情况来看,未来咱们农民也能有机会领到退休金。
从领取退休金的政策来看,我们要想领到退休金,起码要连续缴纳社保15年以上。
在前段时间,有一组数据引起了老道的注意,现在进城务工农民数量已经达到2.91亿人次。
根据我国实施的《劳动法》相关要求来看,用人单位必须要为员工缴纳社会养老保险。
所以只要咱们农民进城务工年限达到15年以上,工作单位连续缴纳社保年限达到15年以上,我们在60周岁之后也能够按照相关政策领取退休金。
再有现在实施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高龄老人津贴、新农保养老金等各项养老金政策,咱们农民能够享受到的养老保障待遇迎来了全面提高。
老道相信,在国家各项养老政策的全面推进之下,农民的老年生活一定能够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随着2023年的日益临近,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也将全面推进,咱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条件还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这里恳请大家一起行动,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一起为国家的养老金系列政策点个赞。
打造。长沟峪是职工家属楼,住的老人比较多,小区比较安静,适合养老,后续北京市房山区长沟峪煤矿社区将打造成养老社区,地理位置优越,是老年生活最为舒适的环境。社区社会工作的简称,以社区组织、社区发展、社区服务为内容的社会工作基本方法。
法律主观:
2013年1月1日起,北京将联动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工伤保险定期待遇、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与失业保险金等六项社保标准,调整将惠及299.7万人。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向媒体发布以上信息,表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标准的具体上调幅度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后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据介绍,2013年1月1日起,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由目前的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增加140元,增幅为11.1%。同时,相应提高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最低工资标准,由目前的每小时14元提高到每小时15.2元;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法定节假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目前每小时33元提高到每小时36.6元。北京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每月增加32.5元,分别由目前的每人每月357.5元、277.5元调整为390元和310元,增幅分别为9.1%和11.7%。据了解,北京市享受基础养老金的人员为30.8万人,享受福利养老金的人员为55万人,这部分调整需增加资金3.35亿元,所需资金由区县财政承担。此外,北京市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标准由目前的月人均2799元调整为3092元,增加293元,增幅10.5%;供养亲属抚恤金由目前的月人均1626元调整为1776元,增加150元,增幅9.2%;生活护理费目前人均每月1674元,按2012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公布后的标准进行调整。统计显示,目前北京市享受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护理费待遇人员共1.2万人,三项待遇调整后,预计社保基金全年增加支出2400万元左右。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说,考虑到今年北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实际情况,2013年北京市失业保险金标准在现行基础上平均每档上调50元,增长5.6%。北京市每月领取失业保险金待遇人员约2.5万人,此次调整社保基金将增加支出0.15亿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17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