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虫兽部)
虫兽部上品
发髲 龙骨 牛黄 麝香 熊脂 白胶 阿胶 丹雄鸡 雁肪 石蜜 蜜蜡 蜂子 牡蛎 鲤鱼胆 鳢鱼
虫兽部中品
犀角 羚羊角 羖羊角 白马茎 狗鞭 鹿茸 伏翼 猬皮 石龙子 桑螵蛸 蚱蝉 白僵蚕 木虻 蜚虻 蜚廉 蛴螬 蛞蝓 蛞蝓 海蛤 龟甲 鳖甲 乌贼鱼骨 鮀鱼甲 虾蟇
虫兽部下品
六畜毛蹄甲 鼯鼠 麋脂 豚卵 燕屎 天鼠屎 露蜂房 樗鸡 蟅虫 水蛭 石蚕 蛇蜕 吴公 马陆 翳螉 雀瓮 彼子 鼠妇 萤火 衣鱼 白颈蚯蚓 蝼蛄 蜣蜋 螌蝥 地胆 马刀 贝子
本草纲目(虫部) 蜂蜜 蜜蜡 蜜蜂 蛔虫 土蜂 露蜂房 艺翁 蛞蝓 虫白蜡 五倍子 螳螂桑螵蛸 蜗牛 蚕 原蚕 九香虫 蚯蚓樗鸡 斑蝥 芫青 蜈蚣 葛上亭长 地胆 蜘蛛 蝌蚪 壁钱 蝎 水蛭 蛙 蛆 蛴螬 昨蝉 蛤蟆 蝉蜕 蜣螂 天牛 蟾蜍 蝼蛄 萤火 衣鱼 蜚虻 鼠妇 虫 蜚蠊
本草纲目(鳞部) 龙 吊 鳄鱼 鱼子 鲮鲤 石龙子 守宫 鳔 蛤蚧 蛇蜕 蚺蛇 海马 白花蛇 乌蛇 水蛇 虾 鲤鱼 青鱼 石首鱼 曲贼鱼 鲥鱼 鲫鱼 鳜鱼 黄颡鱼 金鱼 鳢鱼 鳗鲡鱼 鳅鱼鳝鱼
本草纲目(禽部) 鹤 鹈鹕 鹅 鹗 鹜 凫 鸡 鹰 雉 鸽 雀 鹊 伏翼 寒号虫 斑鸠 乌鸦
本草纲目(兽部) 豕 狗 羊 牛 马 驴 驼 猕猴 黄明胶 阿胶 牛黄 鮓答 狗宝 虎 豹 象 犀 野猪 熊 羚羊 鹿 麋 麝 灵猫 猫 湍 兔 水獭 鼠 猬 酪 酥 醍醐 乳腐 狮 猫牛 野马 豪猪 山羊 麂 獐 狸 风狸 狐 貉 獾 木狗 豺 狼 腽肭兽 鼹鼠 鼫鼠 竹鼬 土拨鼠 貂鼠 黄鼠 鼬鼠 牡鼠
本草纲目(人部) 乱发 人中黄 人尿 人乳 溺白 秋石 人胞 人牙 天灵盖 人粪
懒的一个一个解释了 也免得有所遗漏 以上是神农本草经及本草纲目原文.
当然现在有些已经绝了 没有了 也有的名字改了
你问着问题太笼统 跟动物有关的太多了 有的是直接取自动物身体 有的是整个动物 还有是某写动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唔```
鼠尾草、牛膝、虎耳草、菟丝子、龙胆、蛇床子、马钱子、羊角拗、猴头菇、鸡爪黄连、狗脊、猪牙草。
1、鼠尾草:鼠尾草原产于欧洲南部与地中海沿岸地区。中国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南部,江苏,江西,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生于山坡、路旁、荫蔽草丛,水边及林荫下。鼠尾草常栽培来做为厨房用的香草或医疗用的药草,也可用于萃取精油、制作香包等。
2、牛膝:根入药,生用,活血通经;治产后腹痛,月经不调,闭经,鼻衄,虚火牙痛,脚气水肿;熟用,补肝肾,强腰膝;治腰膝酸痛,肝肾亏虚,跌打瘀痛。兽医用作治牛软脚症,跌伤断骨等。
3、虎耳草:又名石荷叶、金线吊芙蓉、老虎耳等。鞭匐枝细长,密被卷曲长腺毛,具鳞片状叶。产河北、陕西、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全草入药;微苦、辛,寒,有小毒;祛风清热,凉血解毒。
4、菟丝子:别名禅真、豆寄生、豆阎王、黄丝、黄丝藤、金丝藤等。一年生寄生草本。该种为大豆产区的有害杂草,并对胡麻、苎麻、花生、马铃薯等农作物也有危害。种子药用,有补肝肾、益精壮阳及止泻的功能。
5、龙胆: 分布于朝鲜,苏联,日本,及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浙江等地。生草甸、灌丛或林缘。根入药,能去肝胆火。
6、蛇床子: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具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之功效。常用于阴痒带下,湿疹瘙痒,湿痹腰痛,肾虚阳痿,宫冷不孕。
7、马钱子:主要含有马钱子碱和番木鳖碱等多种生物碱,用于健胃药。中医学上以种子炮制后入药,性寒,味苦,有通络散结,消肿止痛之效。西医学上用种子提取物,作中枢神经兴奋剂。
8、羊角拗: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的根或茎叶。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湿,通经络,解疮毒,杀虫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跌打损伤,痈疮,疥癣。
9、猴头菇:猴头菇属于药食两用真菌 , 尤其是其医药方面的药用价值,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健脾养胃、安神、抗癌的功效 , 对体虚乏力、消化不良、失眠、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消化道肿瘤等症有特效。
10、鸡爪黄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冷凉、湿润之处,属毛莨科。黄连也是一种常用中药,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有记载,因其根茎呈连珠状而色黄,所以称之为“黄连”。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11、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下肢无力。
12、猪牙草:生长于田野、路旁、荒地及河边等处,每年小暑时间采取茎叶,晒干作药用。主产于河南、四川、浙江、山东、吉林、河北等地。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鼠尾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虎耳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菟丝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蛇床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钱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羊角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猴头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鸡爪黄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狗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猪牙草
1、海龙:本品为海龙科动物刁海龙、拟海龙或尖海龙除去皮膜及内脏的全体。全年均可采捕,洗净晒干。
2、海蜇:中药名。为根口水母科动物海蜇及黄斑海蜇的口腕部。海蜇分布于我国北起辽宁南至福建;黄斑海蜇分布于广东沿海、闽南、自汕头到雷州半岛及广西的涠洲岛一带海域。
3、蕲蛇:中药名。为蝰科动物五步蛇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
4、青蛙:中药名。为蛙科动物黑斑蛙或金线蛙除去内脏的全体。黑斑蛙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金线蛙分布于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5、文蛤:中药名。为帘蛤科文蛤属动物文蛤或青蛤属动物青蛤等的贝壳。动物文蛤与青蛤,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6、全蝎:中药名。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春末至秋初捕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海龙
百度百科-海蜇
百度百科-蕲蛇
百度百科-青蛙
百度百科-文蛤
百度百科-全蝎
1、鹿茸是名贵药材。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鹿茸性温而不燥,具有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患者,有较好的强身作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称鹿茸“善于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但需配合海萃人参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全世界的鹿约有40多种,分布在我国的有19种。
2、蝉花,中药材名。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的分生孢子阶段即蝉棒束孢菌及其寄主山蝉幼虫的干燥体。
形态特征:孢梗束丛生,由蝉幼虫的前端发出,新鲜时白色,高1.56厘米;柄分枝或不分枝,粗12毫米,有时基部连接,顶部分枝并有粉末状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方卵形,两端稍尖,62.5微米,往往含2个油滴。
3、燕窝是雨燕科几种金丝燕分泌的唾液及其绒羽混合粘结所筑成的巢穴。主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及我国的福建和广东沿海地带。
燕窝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游离氨基酸以及特征物质——唾液酸,具有滋阴、润燥和补中益气等功效,作为药食两用的高档滋补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4、黑头蜈蚣背部和足部呈黑色,腹淡黄色,体型更小。常位于潮湿的墙角、砖块下、烂树叶下、破旧潮湿的房屋中等,在夏天较为常见。蜈蚣是肉食性动物,食谱范围比较广泛,尤其喜欢捕食各种昆虫。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本身可入药用。
5、犀角硬度低,约2.25,相对密度1.29。中医认为,犀角是珍贵的药材,它性寒味苦酸威,功能凉血,清热解毒,主治热病神昏、谵语发狂、斑疹、吐血、衄血等症。犀角自古还被我国人民视为“物之珍,国之宝”,认为它有避邪、镇凶、护平安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鹿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蝉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燕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蜈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犀牛角
因产地而得名:如川芎、川贝母产于四川;怀山药、怀菊花产于河南怀庆;党参产于山西上党等。
因动物名而得名:如蛇古石、猫爪草、虎杖、龙须草、地蜈蚣草、鼠曲革、鸭跖草、狼把草、鸦胆子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76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白领多吃五种食物帮你补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