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旁骨肉瘤的病理特征
骨肉瘤是肿瘤的一种,而关于骨肉瘤的种类也是不少的,其中骨旁型骨肉瘤是常见的一种,对于肿瘤的治疗,还是需要及早治疗的,但是也是有不少人因为不知道骨旁型骨肉瘤的症状而导致自己失去极佳治疗时间的,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骨旁型骨肉瘤的症状。
疼痛为早期症状,可发生在肿瘤出现以前,起初为间断性疼痛,渐转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尤以夜间为甚。恶性大的肿瘤疼痛发生较早且较剧烈,常有局部创伤史。骨端近关节处肿瘤大,硬度不一,有压痛,局部温度高,静脉扩张,有时可摸出搏动,可有病理骨折。全身健康逐渐下降至衰竭,多数病人在一年内有肺部转移。
临床上常发生于青少年,下颌骨少上颌骨多见,并有损伤史。早期症状是患部发生间歇性麻木和疼痛,进而转变为持续性剧烈疼痛伴有反射性疼痛;肿瘤迅速生长,破坏牙槽突及颌骨,发生牙松动、移位,面部畸形,还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在X线片上显示为不规则破坏,由内向外扩展者为溶骨型;骨皮质破坏,代以增生的骨质,成日光放射排列者为成骨型。临床上也可见兼有上述两型表现的混合型。晚期患者血清钙、碱性磷酸酶可升高,肿瘤易沿血道转移至肺。
患者病程长短不一,从出现症状到就诊短则数天,长达数年,平均3~4个月。好发部位在膝关节周围。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疼痛,多为隐痛,持续性,在活动后疼痛加重。夜间痛较明显。患部出现包块,包块增长速度常以月计,当肿块明显增大时可出现邻近关节的反应性积液,关节活动受限。早期疼痛常于轻伤后突然发生,肿胀开始轻微,以后逐渐加重,呈偏心性梭形肿胀。肿块硬度不一,因肿瘤质地而异,溶骨性病损者较成骨者为软。患处皮肤发亮,表面静脉扩张,皮温升高。如肿瘤体积较大并邻近关节,可影响关节功能。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有其他部位转移。
肿瘤体积的大小可根据肿瘤部位的深浅,以及肿瘤侵及软组织大小而不一。肿块局部伴有压痛,其硬度根据肿瘤组织内所含的骨组织多少而不同。瘤体较大时则可出现皮肤表面血管怒张现象。
最典型的发病部位是四肢的管状骨(占80%),特别是股骨(40%)、胫骨(16%)和肱骨(15%)。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是最常见的部位。50%~75%的骨肉瘤发生于膝关节附近。在腓骨、髋骨、下颌骨、上颌骨和脊柱骨的骨肉瘤相对少见。颅骨、肋骨、肩胛骨、锁骨、胸骨、尺骨、桡骨和手足部的小骨骨肉瘤罕见。在长管状骨中,骨肉瘤主要发生于干骺区。发生于骨干的骨肉瘤约占2%~11%。骨肉瘤可以蔓延至骺端,尤其当骺板闭合以后,但发生于骨端的骨肉瘤却非常罕见。
二、骨旁骨肉瘤如何检查呢
临床症状轻微,可以无痛,仅表现为肿块,有时肿块甚大,如位于股骨下端后方,可以影响正常关节活动。
自然病程类似良性,75%生长缓慢,反复切除后可以反复发作,仍可生存5年以上,25%为侵袭性,生物学行为近似硬化型肉瘤。
主要见于长骨干骺端,尤其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以及肱骨近端。骨化性肌炎及骨瘤等与创伤后钙化和骨化性肌炎较难鉴别。后者如羽毛状,趋于在软组织沉积,少数可以致密、圆形,其骨化性肿块比肌旁骨肉瘤密度低,具有硬化的边缘。
X线检查
许多新骨形成的巢缓慢生长,趋于集合成肿瘤块物,边缘常分叶状圆形,瘤体内有小的骨小梁,早期与母骨分界清楚可见狭条透亮区。继续生物则界限消失。深部致密均匀。侵袭差者,皮质和松质骨不受累;侵袭明显者皮质破坏,侵蚀髓腔,产生溶骨区间以新骨形成灶,CT在确定髓腔有无遭受侵犯有价值。转移较晚但也有少许富有侵袭性的发生早期转移。
三、骨旁骨肉瘤如何治疗呢
骨旁骨肉瘤可以并发压迫神经、血管。后期出现功能障碍,乏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临床症状轻微,可以无痛,仅表现为肿块,有时肿块甚大,如位于股骨下端后方,可以影响正常关节活动。
自然病程类似良性,75%生长缓慢,反复切除后可以反复发作,仍可生存5年以上,25%为侵袭性,生物学行为近似硬化型肉瘤。
主要见于长骨干骺端,尤其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以及肱骨近端。骨化性肌炎及骨瘤等与创伤后钙化和骨化性肌炎较难鉴别。后者如羽毛状,趋于在软组织沉积,少数可以致密、圆形,其骨化性肿块比肌旁骨肉瘤密度低,具有硬化的边缘。
骨旁骨肉瘤的恶性程度比骨肉瘤低,预后较好。
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为主,包括骨皮质全层、骨内肿瘤及包膜。
如有软组织包块一并切除。骨缺损处可予植骨。切除如不彻底,复发率高。
四、骨旁骨肉瘤如何预防呢
骨肉瘤指的是原发于骨髓内的高恶性肿瘤,其特征为增殖的肿瘤细胞直接形成骨或骨样组织,故又称为成骨肉瘤。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13年出版的第4版《WHO骨与软组织肿瘤分类》中,将骨肉瘤定义为8个亚型,分别为普通型骨肉瘤、低级别中心型骨肉瘤、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小细胞骨肉瘤、继发性骨肉瘤、骨旁骨肉瘤、骨膜骨肉瘤、高级别表面骨肉瘤。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的原发恶性肿瘤,75%病例在10~30岁发病,好发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5~2:1。其好发部位依次为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其次为肱骨近端(这3个部位发病率依次为4:2:1)。骨肉瘤的病程短而进展快、可以出现局部跳跃灶。骨肉瘤最常经血行转移至肺,继发性的和在末期的骨肉瘤可转移至骨,而在发生骨转移时,往往已经发生肺部转移。 饮食方面的调整:
1. 维持理想的体重;
2. 摄入多种食物;
3. 每天饮食中包括多种蔬菜和是水果;
4. 摄取更多的高纤维食物(如全谷麦片豆类、蔬菜、水果);
5. 减少脂肪总摄入量;
6. 限制酒精类饮料的摄取;
7. 限制腌制熏制、及含亚硝酸盐类食品的摄入。
骨肉瘤顾名思义就是发生于骨的恶性肿瘤。骨肉瘤有好多种类型,骨内的细胞有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还有一些纤维细胞,还有那些附属的神经、血管、淋巴等。这些组织、细胞都有可能发生变化,细胞发生变化以后产生的恶性肿瘤,我们叫骨肉瘤。这里有一个概念,就是肉瘤和癌的区别。癌和肉瘤都是恶性肿瘤,癌是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一些恶性肿瘤,比如肝癌、肺癌、肾癌,这是来源于上皮的,而来源于骨的,因为骨是来源于间充质,所以它的肿瘤应该叫骨肉瘤,而不是叫骨癌。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骨肉瘤的类型就是成骨肉瘤,成骨肿瘤又根据它的部位以及性状不同,又分好多亚型,比如骨膜下骨肉瘤,普通的成骨肉瘤,还有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还有骨外骨肉瘤等。现在的疾病分类里有一个明确的分类标准,是国际公认的,这种分类标准主要是便于大家统一评价,然后便于交流,也是更好的提高骨肉瘤的疗效而设计的。所以目前经常所说的骨肉瘤就是成骨肉瘤。
骨肉瘤是一类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和其他肿瘤一样,也有一些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而发病。在成长过程中要避免接触X线、紫外线照射,避免骨关节外伤等;其次有对于疾病的防范意识,青少年无诱因的腿疼,关节疼情况下得尽快就医检查。平时锻炼身体增加抵抗力也很重要。
骨肿瘤有哪些表现?徐州新华康复医院骨科专家介绍,骨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骨肿瘤易根治,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恶性骨肿瘤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是继发的,从体内其它组织或器官的恶性肿瘤经血液循环,淋巴系统转移至骨骼或直接侵犯骨骼。还有一类病损称瘤样病变,肿瘤样病变的组织不具有肿瘤细胞形态的特点,但其生态和行为都具有肿瘤的破坏性,一般较局限,易根治。
骨肿瘤多发生于男性,尤其是多发性骨髓瘤,脊索瘤等。男女之比约为1.5:1.从发病的年龄上看,有两个高峰阶段,第一个高峰是在10-20岁,第二个高峰是壮年以后,后者主要是转移性骨肿瘤。二分之一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病人发生在10-20岁,尤其是骨肉瘤病人,三分之二发生在这个年龄组内,说明恶性骨肿瘤多发于青少年,危害较大。一般来讲年龄越小,恶性骨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由于在治疗上尚未有重大突破,故预后较差。
骨肿瘤的诊断较为复杂,有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不同骨肿瘤可有相近似的表现,良性骨肿瘤可发生恶变;有些骨肿瘤组织学检查显示分化良性,但临床上表现为高度恶性,常常早期出现肺转移。还有一些病变的临床,X线或病理表现与骨肿瘤相似。一般来说,骨肿瘤的诊断必需强调临床,X线表现及病理三结合,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徐州新华康复医院骨科专家介绍骨肿瘤的临床表现
1.疼痛
是骨肿瘤的一个主要症状,休息后不能缓解,由于外界刺激减少而夜间疼痛加重,尤其是恶性骨肿瘤夜间痛,静止痛更明显,是与创伤及炎症疾病造成的疼痛的主要区别。
2.肿块
往往表现在肢体或躯干的异常隆起,需注意肿块部位、大小、局部温度、质地、边界、有无压痛、表面性质、活动度及其生长速度。
3.部位特征
某些骨肿瘤有比较特定的好发部位。
一般来说,良性骨肿瘤生长缓慢,疼痛轻微或不痛,除位置表浅者外,早期不易察觉,当肿瘤长大或压迫周围组织时,疼痛加重或发生病理性骨折时始被发现。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发展迅速,骨皮质破坏后,可蔓延至周围软组织。患部常呈梭形肿胀,肿块边界不清,质地较硬,局部血管扩张,皮肤温度升高,早期出现疼痛并呈进行性加重。后期出现贫血及恶液质,并可发生多处转移病灶,其中以肺部转移最多见。髓瘤患者可有盆血、尿本周氏蛋白阳性,棕色瘤患者有血钙、血磷异常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718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