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却被诈骗团伙盯上了,最可怕的是,诈骗团伙还掌握着自己的个人信息。那么对于防骗意识并不高的老人来说,更应该有防诈骗的意识。有很多老年人,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还会帮着骗子说话。这种做法就更应该令人不解了,我们要怎么帮助我们的父母呢?下面就有一位儿子为了帮助老年人被骗而特地创办了一家防诈骗公司。
四十三岁的陈杰发现母亲被骗了80万元,这不仅仅是他的父母亲第一次被骗了。但是这么多次的被骗,陈杰和他的父母亲却是一分钱都没要回来。因为父母亲多年来双双陷入各种忽悠圈套,无法帮其挽回损失的陈杰,就此创立了一家防老年人上当受骗的公司,义务帮老年人做起了咨询和代理投诉服务。
租店铺、做平台、为一项投诉四处奔走,他正在将自己变成一位打假斗士,尽管这种不计成本的帮忙在别人眼里有些不切实际,但陈杰说:只要现在有这个能力,那就先帮一个算一个,以此让老年人多一丝清醒,让儿女多一些陪伴。 今年6月,陈杰在工商部门注册了一家名为成都保护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万元。公司成立后,他又花1万元钱,请人开发了一个名为保护伞乌托邦的微信公众号。一旦接到有人上传自己的诉求,陈杰可通过电脑上的后台系统接收。如果接到老年人的求助,我会根据他提供的资料,帮他对自身的消费或投资行为进行识别,然后在平台上进行反馈,供老年人自己参考。但是身为一个公司的老板,陈杰所做的一切都是免费的。他这样的做法有一些人表示了怀疑,但是更多的人表示对该种做法的支持,因为这样更多的是维护了老年人的利益。
以下有几种针对老年人的骗局,身为子女的我们要认真的了解、学习并要告知自己的父母亲,以防父母亲被诈骗团伙欺骗。
第一种骗局是:虚假广告所设置的陷阱,一般来说呢,这种广告会在电视上出现。第二种骗局是:网上看病,一般来说一些患有疑难杂症的老人会病急乱投医,在网上求医却被骗子欺骗。还有的就是专家讲座,所谓的专家讲座里的专家都是诈骗团伙,专门欺骗老年人。更为可怕的就是一种老人协会,看似是为老人谋取福利,其实本质呢依旧不变,目的就是为了骗取老人的积蓄。假钱换真钱骗局,而且更为可气的是被骗的老人都是农村的老年人。
老年人防骗意识低,我们身为子女就要更多的关心自己的父母,多多陪伴自己的母亲和父亲。拉近和父母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让骗子没有可乘之机。在遇到诈骗事件的时候,就要及时去报案,尽可能的减少像陈杰这样被骗却追不回钱的事情。
成为假药贩子的行骗对象的老年人,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健康状况较为脆弱,容易被不良商家的宣传诱骗,相信某些所谓的神效药物可以治疗一些疾病,但实际上这些药物可能是假冒伪劣的或者根本没有治疗作用的。此外,由于老年人的社交圈较小,缺乏科学的健康知识,缺乏对互联网的了解,更容易被假药贩子的宣传所蒙蔽。
为了防止自己的老人被骗,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普及健康知识,让老人了解常见疾病的症状和科学的预防措施,提高其健康意识和防骗意识。
2. 与老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帮助老人更好地理解当今社会的不良商家行为,不要轻信不明来历的药品宣传。
3. 鼓励老人去正规医院进行体检和治疗,在购买药品时一定要到正规药店购买,并仔细阅读药品的使用说明。
4. 对于老人在购买药品时,可以在老人的身边陪同购药,并学会如何识别假药贩子的常用手段,例如价格过低或者所谓的包治百病等宣传手法。
总之,预防老年人被骗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需要我们大力宣传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让老年人能够享有健康、幸福和比较安全的晚年生活。
老年人有健康的需求,同时老年人获取信息较慢,容易被欺骗,所以要告诉老人不要轻信他人,增加防骗意识。
一、老年人为什么容易被骗
1.老年人获取信息较慢
由于不少老年人不会使用信息化的网络、电子产品等,因此获取信息的渠道少、速度慢,很多网上被曝光的简单骗局,老年人无法看到和知道,同时骗局手段不断变化让人防不慎防。
2.有健康的需求
当上了年纪,身体不如年轻时那般健康、恢复快,身体时常会出现一些小毛病,子女因工作繁忙或许有关注到这点,又或者老年人并不想麻烦子女,所以会去打听、查询一些保健产品,然而对于健康产品的质量、安全,他们自己无法独立判断,因此可能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而被骗。
3.孤独
老年人和子女长期分开的话,通常会缺乏感情依托,他们时常感到孤独,无人与之交谈说话,如果遇到热情、聊的来的人就会不自觉的透漏很多个人信息,容易被人利用,造成财产损失。
二、如何减少老年人被骗
1.不要轻信
告诉老人不要轻信接听陌生人来电,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遇到不同寻常的事情,可以问问子女是什么情况,这样可以在刚开始就预防被欺骗。
2.不要透漏个人信息和转账
对于不熟悉的陌生事情和陌生人交谈要有防范意识,不能透露任何重要的私人信息,包括自己和家人的重要账号、银行卡、身份证以及家人工作单位等信息。? 当对方提出转账的时候,我们不能立刻轻信他。首先我们要询问自己身边的亲人,包括银行的工作人员,有不懂的问题也寻求警察帮助。
3.子女多关注照顾老年人
子女作为老人的亲属,要多关注照顾老年人的需求,同时子女可以将网络上揭露的骗局讲给老年人听,多让老年人长见识,增加了防范意识。
三、增强防骗意识
虽然诈骗的形式多样,花样非常多,但只要我们记住不盲目,不轻信,就能防止被骗。
老年人常见骗局有哪些?
保健品诈骗
老年人十分注重养生,诈骗分子借此诱惑老年人高价购买毫无用处的保健品,某些受疾病困扰的老年人会相信诈骗分子所说的各种“神奇”的“偏方疗法”。
诈骗分子打着免费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租用专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保健产品”,夸大产品功效,实施诈骗。
防诈提示:面对保健品诈骗时,要相信科学,不要相信诈骗分子所说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身体不舒服时,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诊治,相信医生。不要从非法渠道购买保健品,保健品不能治愈疾病,相反,伪劣的保健品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贻误治疗时机。
“缴纳养老金”骗局
诈骗分子以认识工作人员的名义,一次性收取未参保人员数万元的钱款,谎称可帮助未参保人员进行代办服务,让未参保人员误以为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金。
防诈提示:许多案例中,诈骗分子通常会让老年人向家人隐瞒情况,建议老年人多关注一些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以及社会新闻。子女要多与家中的老年人交流、沟通,了解他们最近的生活状况。如若发现老年人被骗,应立刻耐心劝导,及时止损,并立即报警。
中奖诈骗
中奖诈骗主要通过信息群发,对受害者实施诈骗。诈骗分子利用伪基站或者互联网软件群发虚假中奖信息,一旦有人联系兑奖,诈骗分子就以“公证费”“转账手续费”“滞纳金”等各种名目要求汇钱,实施诈骗。
防诈提示:天上不会掉馅饼,更没有免费的午餐,老年人平时一定要注意增强防骗意识,收到类似中奖信息时千万不要轻信,不要贪图意外之财,以免上当受骗。
冒充公检法诈骗
诈骗分子通常会伪造相关证件和文件,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谎称老年人或其子女违法,须缴纳罚款、保障金等,以此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防诈提示:接到陌生人的电话,不要轻易相信,一旦陌生人在电话中提出汇款、转账、垫资等要求,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轻易汇款,如果无法分辨,可咨询附近公安机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643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米酒什么时候吃丰胸,经期丰胸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