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中医教你如何察"眼"观"色"看疾病

妙手生春 2023-07-02 20:37:16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是眼睛出了问题也会有很多明显的症状。只要可以正确的察"眼"观"色",都是可以对症下药,尽早来治疗,也可以保持眼睛的健康。中医根据查看眼睛的颜色就可以知道人体的五脏六腑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也可以知道个人精神状态如何?我们就来看看眼睛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有哪些影响,正确了解中医看疾病。

中医查眼第一色,红色

眼睛出现红色的颜色是很常见的一种,这个时候就需要看看所处的位置。要是整个眼睛看起来都红肿,那么,就可以说明脾火比较旺盛,需要及时的做好降火工作。而要是在眼睑看到有红色的血丝或者是水泡,则是因为风邪或者是湿热所导致的。对于肝火较旺盛的情况,多注意休息,多喝水即可。

中医查眼第二色,青色

青色很多人看了之后都觉得是碰伤或者是磕伤。其实,在眼睑出现青色的情况中医认为,可能就是因为外伤所导致的,血洛不通都是会出现这种情况,做好消肿清淤的工作即可。而要是在眼睑上下都有青色的颜色,则可能是因为工作生活压力过大,也有可能是因为长期休息不好而导致的精神状态差。

中医查眼第三色,黑色

眼睛发黑的影响很大,这个时候人体本身处于疼痛状态,可能是因为寒冷天气影响的,也有可能是湿寒所致。在治疗的时候需要及时做好保温工作,也需要去医院检查,看看具体的病因。要是白珠的色泽都是呈现黑色的,则可能是因为劳累所致的,也有些是因为血气亏空引发的,都需要做好调理养护的作用。

中医查眼第四色,黄色

眼睛要是出现淡黄色的颜色,就有可能是因为脾胃不好,导致有积食等。消化系统不好还是需要做好肠胃的调理工作,这样才可以让身体更加健康。对于婴儿来说,要是有黄色的很多都是因为有黄疸,需要使用治疗黄疸的药物来进行调理,慢慢变正常颜色就是回归正常了。

针对眼睛的颜色问题就可以看出,不同颜色所代表的疾病不同。真正在发生以上这些情况的时候,还是需要及时的进行医治。知道了具体的病因之后,在治疗的效果上会更加明显,而眼睛本身也会时刻发生变化,都需要多多关注。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可以观察眼睛的变化,以防有疾病没有及时治疗而造成其他的后果。

如何锻炼看人识人的眼力?

第1招:勤练眼睛运动,定神功法

眼睛肌肉疲惫,多半是长时间,过度专注於近距离上,缺乏看远的训练和运动。许多眼科医师认为,这也是导致孩童近视的主因。

眼睛是五脏六腑的气机,要养气,先从眼睛锻炼起

定神功法,是利用凝视远山和数近距离的纱窗格子,来训练眼睛,做远近距离的运动

上班族可以在办公室,找一个最远的焦距,凝神注视30秒左右做练习,也可以达到效果

容易分心的小朋友,可以利用自己的食指,缓缓拉远拉近约1分钟,做定神训练。平日多让眼睛上、下、左、右,慢慢转动,可以带动眼睛韧带肌肉活动,消除眼睛疲劳。此外,眼要常闭,不仅可以增加泪液的分泌,也可以达到闭目养神的功效

第2招:使眼睛明亮的简单动作

熨目明神法:眼睛疲劳时,随时可练习

1.手心摩擦温热

2.将掌心平贴眼部,慢慢吐气,来回数次

后顾无忧法:

1.坐定,两手放在大腿上,全身放松

2.吸气,脖子向左边慢慢转紧,眼睛尽量往后方看。

3.慢慢吐气,脖子转回中央。

4.换成右边再做一次

第3招:迅速消除疲劳的养眼穴道按摩

按摩可以增加眼睛的血液回圈。眼睛酸涩时,可按压5个穴道,直到感觉酸胀即可

攒竹穴:眉毛内侧

睛明穴:眼睛内侧

承泣穴:眼睛下缘落泪处

太阳穴:额头两侧

合谷穴:手掌虎口处中心点

温馨提醒

眼压高、青光眼、高血压者或眼睛有红肿热痛时,不要按摩。一般眼睛的急性发炎期,如红肿热痛时,可以暂时以冰敷缓解。但如果一般保健,则以热敷为宜。疾病若未改善,请就医诊治

第4招:茶饮顾眼

中医认为肝开窍於目,日常的茶饮调养,可缓解眼睛的疲惫不适。像菊花、枸杞、决明子,等,都是中医的养眼茶饮

每逢夏季,桂圆枸菊茶是大人小孩皆宜的茶饮

桂圆枸菊茶。

材料:菊花5钱、枸杞2两,桂圆或红枣10粒

做法:以2000cc的水煮15分钟后,滤净渣滓

桂圆枸菊茶对于健忘、容易受到惊吓、心血不足的人,很有帮助

至於口干舌燥,一般称「火气较大」的人,可以在桂圆枸菊茶煮好后,加入约300cc的甘蔗汁,有清凉退火的功效

枸杞、女真子等,具有补肺、补脾功效,也可当做一般保健茶饮。但是一般容易脸红、暴怒、胸闷及高血压的人,不适合饮用。可改用清热肝火的决明子、青葙子、密蒙花,泡水饮用,如面红耳赤情形未改善,最好就医诊治

怎样自学中医?

我是中医药大学的,我觉得自学的话最好还是按照大学里的程序,毕竟我们刚进校门的时候对中医也是一窍不通,大一的课程就完全是针对我们这些对中医不甚了解的学生的。如果一上来就看些专业性强的书籍或者直接看《黄帝内经》之类,根本不可能看懂!
先从《中医基础理论》开始,首先要弄明白中医最基本的理论,比如阴阳、五行、精气血还有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对五脏的认识等等。弄懂了这些,就可以适当看一看《黄帝内经》了,因为中医的理论基础就源于《内经》,当然,在这期间应该先学一下医古文,方便之后的阅读,要学好中医,熟读典籍是非常必要的。
然后是《中医诊断学》,中医学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诊断方法,比如脉诊、舌诊,要好好地学习领悟。
然后可以学《中药学》,要掌握常用中药的功效、性味、归经、用法、用量、禁忌症等等,书上都有,基本就靠背了。
然后是《方剂学》,怎样对症组方是一门大学问。
最后是《中医内科学》,内科学是以上各科的汇总,包括了从对各个疾病的鉴别诊断到组方下药。
中医的课程还有很多,这些只是最基本的,要想学好中医学,除了临床实践,最重要的就是读书,从古到今各大医家的医学著作,不仅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开拓我们的思路。中医治病,思路很重要,从一个方向走不通,或一个角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希望你学业有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608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