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足浴有哪些治病偏方

佚名 2023-06-22 21:57:41

泡脚是很简单的养生方法,泡脚有很多好处,中医中认为足部有许多重要的经脉,和人体五脏六腑有紧密练习,泡脚可以调节脏腑的功能,增强身体素质,还可以帮助治疗一些疾病,那么足浴有哪些治病偏方?足浴治病养生方法有哪些呢?

1、足浴的治病方法

1、生姜祛寒

生姜在中医上属于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现代医学认为生姜能够刺激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需要注意的是,用生姜泡脚并不是将生姜放入热水中泡一会儿,而是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生姜中的药用成分有许多是小分子物质,盖上锅盖煮可以避免其挥发。半块姜的用量是对于一般家庭用来泡脚的盆装上半盆水的量而言。如果泡脚用的水量较多,或是怕冷的症状比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用生姜水泡脚一段时间后,怕冷的症状一般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艾草温肺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是性温、味苦、无毒的一味药。它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艾草泡脚的方法和生姜泡脚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面提到的相同。

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脚。还可在用艾草水泡脚的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10粒干红枣加两片生姜,加十碗水煮两个小时)作为辅助。

用艾草泡脚期间应当注意,同时多喝温开水,少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虚热、实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慢性支气管炎等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发烧和患有低血压、糖尿病的人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艾草泡脚。而且用艾草泡脚每周2—3次即可,不宜过于频繁。因为用艾草泡脚能引火下行,有时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不足,容易引起头晕、头痛,还会引起情绪上的变化。

3、桂皮消肿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它与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温肾阳的作用。用他们泡脚,对于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肾源性水肿是由于肾脏功能问题或出现疾病而引起的水肿。一般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的皮肤可出现凹陷。如果出现了肾源性水肿,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连续用此法泡脚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

如果先从身体的下垂部位(如腿)开始出现水肿症状,逐渐发展到身体其他部位,则可能是由于心脏功能问题而导致的心源性水肿。这种水肿可以选用前面提到的生姜煮水来泡脚,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从而达到辅助减轻水肿的目的。

4、红花防冻疮

红花是一种妇科常用中药,它能够活血通经,祛淤止痛。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在秋季应该提早用红花泡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取红花10—15克(大约一小撮)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脚,能够预防和改善冻疮。每到冬天,有人的手脚经常会发生皴裂和破皮,但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又需要很长时间恢复。选择用红花来泡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

如果用30—50克的干艾草和10—15克的红花同时煮水用来泡脚,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

2、足浴禁忌人群

1、妊娠及月经期中的妇女,因为中药浴足可能会刺激到妇女的性腺反射区,从而影响妇女及胎儿的健康。

2、患有各种严重出血病的人,如咯血、吐血、便血、脑出血、胃出血、子宫出血及其他内脏出血等,在进行足底按摩时,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内出血。

3、肾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肝坏死等各种危重病人,由于病情很不稳定,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可能会引起强烈反应,使病情复杂化。

4、一些急性的传染病、急性的中毒、外科急症的患者,如外伤、骨折、烧伤、穿孔、大出血等,因为可能会贻误治疗最佳时机。

5、正处于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或精神紧张、身体过度疲劳的人。

6、饭前后1小时内进行足浴的人。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即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中药泡脚药方

泡脚的时候加一些中药其实是一种很不错的保健方法,除了可以促进我们身体的血液循环以外也可以帮助一些病情的好转。泡脚对于身体来说有很多好处,这里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药方。

一、中药泡脚药方

1、足藓

准备材料:三十克的木瓜、甘草

做法:将它们洗干净之后,用水煎,等到温度慢慢降下来的时候,就可以用来泡脚了。泡上五分钟或者十分钟就可以了。每天早上十点左右可以泡一次,然后晚上睡觉之前再泡1一次。连续泡上一个礼拜就可以看到效果了。

2、治疗失眠

准备药材:吴茱萸四十克

做法:将材料洗干净,然后用水煎好,药汁放到温水里面,最好再倒入一些米醋,一次泡上半个小时。

3、治疗哮喘

准备材料:当归二十克,玫瑰花、红花十五克,苏木、辛夷花十克

做法:将以上的药材放到热水里面浸泡,等到水温降下来之后进行泡脚就可以了。

4、防治皮肤粗糙

准备材料:四十五克的苦杏仁,绿茶十克

做法:以上材料放到锅里面,倒入大概两千毫升的清水,将它们煎煮大概半个小时就可以取汁了。使用的时候可以拿一些药汁涂在脸上或者手臂上,剩余的药汁就用来泡脚,半个小时就可以了。泡上二十次就可以看到效果了。

5、治疗感冒

做法:食盐五十克、五十克到七十克的生姜

做法:将材料放到烧好的热水里面。等到水温降下来的时候就可以泡脚了,泡脚的时候可以按摩一下促进吸收,如果水温过于凉可以加一两次热水,泡到全身出汗的时候就可以了。

二、泡脚需要注意的事项

1、当我们感觉到太饱或者太饿的时候,都不适合泡脚。因为泡脚会促进我们身体内部的血液循环,这时候如果泡脚的话反而适得其反,很容易造成头晕,吃完饭最好休息上半个小时再泡脚。

2、对于有糖尿病的病人来说,泡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水温,防止温度过高烫到自己。

3、泡脚的时候不要用太烫的水,而且泡的时候不要太长。泡完之后可以按摩一下促进吸收。

泡脚只是一个辅助性促进恢复的手段,但是有些人需要注意一下并不是很适合用这种方法,如果有急性传染病之类的患者就不要用这种方法了,最好还是去医院去寻求专业性的帮助才比较好。

中药泡脚治高血压偏方

中药泡脚治高血压偏方

中药泡脚治高血压偏方,长期高血压会影响身体健康,最常见的是脑溢血、心绞痛和头晕等症状。患者除了控制低糖低油低盐的健康饮食外,睡前泡泡脚也是对高血压很有帮助的,下面请看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泡脚治高血压偏方。

中药泡脚治高血压偏方1

用中草药足浴泡脚就是利用合适的中药配方熬成中药水来泡脚,其中在热水的.热力帮助下有效的中药成分,渗透进皮肤,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改善体质、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效果。下面介绍三个通过中草药足浴治疗高血压偏方。

1、取磁石18克、石决明18克、桑枝6克、当归6克、党参6克、黄芪6克、乌药6克、蔓荆子6克、白蒺藜6克、白芍6克、炒杜仲6克、牛膝6克、独活6克。前两味药先加水煎汤,再加其余12味共煎,去渣取液,洗浴双足,每日一次,每次约一小时,10日为一疗程。为保持水温,在洗浴过程中可适当添加热水。此治高血压偏方镇肝熄风,柔肝补肾,益气养血。适用于高血压疾病引起的头痛、眩晕、麻木等。

2、用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积壳、乌药、蔓荆子、白蒺藜、白芍、炒杜仲、牛膝各6克,独活18克,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待温时泡足,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剂药可用2~3次。该偏方可平肝潜阳,一般用药1~3次,血压即可降至正常。

3、海藻20克、苍术10克、紫菀10克、栀子10克、积壳10克、香附子15克、桔梗10克、陈皮15克、半夏10克、甘草10克,用3500克水煮20分钟,滤渣,然后泡脚,坚持每天一次,一个月即可见效。

中药泡脚治高血压偏方2 桑叶芹菜方组方:

桑叶、桑枝各30克,芹菜50克。

用法:将上列药物加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熏足后浸足,每日一次,发作时每日2次,1剂可用2~3次,10天为1疗程。

功效:清肝降压。本方适用于各类高血压患者。

钩藤桑叶方组方:

钩藤20克,桑叶15克,菊花20克,夏枯草30克。

用法:上药加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熏脚后温洗双足,每日一次,1剂可用2~3次,10天为1疗程。

功效:平肝潜阳,清热安神。

双桑茺蔚子方组方:

桑叶、桑枝各20克,茺蔚子15克。

用法:上药加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熏脚后温洗双足,每日1次,发作时每日2次,1剂可用2~3次,10天为1疗程。

功效:利尿降压。适用于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目赤等症。

桑寄生桑枝方组方:

桑寄生、怀牛膝、茺蔚子、桑叶、菊花各10克,钩藤、明矾各30克,桑枝20克。

用法:上药装入布袋加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熏脚后温洗双足,每日1次,1剂可用2~3次,一周为1疗程,连续4个疗程,血压稳定后可改为2~3日熏泡脚一次。

功效:平肝阳,益肝阴,降血压。

吴萸肉桂糊组方:

吴萸、肉桂各50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10克左右加米醋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肾反射区,1日1换,连续5~7天。

功效:温经通脉,疏肝下气。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554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