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子宫内膜癌怎么引起的

佚名 2023-05-30 08:36:40

子宫内膜癌怎么引起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也渐渐会出现各种疾病,一般女性在中老年的时候容易出现一些妇科疾病,子宫内膜癌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疾病对身体的伤害比较大,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所以女性在生活中要注意预防。那引起子宫内膜癌的病因有哪些呢?

1、内分泌不调造成子宫内膜增癌变

女性出现内分泌失调现象时,机体内的大量脂肪增加了雌激素储存,而且脂肪对雄激素异化有促进作用,导致血液中雌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情况下子宫内膜反复增生,不及时调理治疗的话,慢慢就会发展至癌变,这种情况尤其容易出现在肥胖女性身上。

2、月经不规律导致子宫内膜癌

女性经常出现月经不调的现象,又不及时处理的话,子宫与卵巢癌变的可能性会更大;月经不调多由于卵巢不能正常排卵引起,因此也不能正常产生孕激素。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影响,造成增生性改变,可能引起癌变。

此外绝经时间延迟的女性,在绝经前这段时间里,身体没有排卵,子宫内膜受到无孕激素对抗的单一雌激素长期刺激,也容易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引起癌变。

3、子宫内膜癌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关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人群卵巢滤泡持续时间长,但不能成熟而达到排卵,使子宫内膜处于持续的雌激素刺激下,缺乏孕酮调节和周期性内膜脱落,导致内膜发生增生改变;加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也高,而雄激素可以转化成雌酮,导致子宫内膜增生,长期不进行调理治疗的话,今儿可能发生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

4、有糖尿病的女性易患子宫内膜癌

患有糖尿病的女性,由于垂体长期处于异常状态,加之糖耐量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几率要高许多,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有3%到17%的人同时患有糖尿病。

5、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

女性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替代治疗患内膜癌的几率是不用替代治疗的三到四倍,危险性大小与雌激素剂量,特别是用药时间有关,在无孕酮拮抗或孕酮量不足时,雌激素长期替代治疗会导致内膜增生,甚至癌变。

6、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导致癌变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能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有关。雌激素长期作用于子宫内膜,导致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增生病变,如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腺囊型、腺瘤型及不典型增生过长。腺瘤型及不典型增生过长为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

7、子宫内膜癌的危害

一、 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内异症的临床特征为渐进性痛经,是常见而突出的特征,多为继发性,即自发生内膜异位开始,患者诉说以往月经来潮时并无疼痛,而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

二、同房疼痛:当存在于女性私处穹窿部异位子宫内膜结节、直肠凹陷结节或粘连,或卵巢粘连在盆底时,均可产生同房痛。

三、不孕不育:约有50%左右内异症患者伴有不孕,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约30-40%患内异症。内异症患有不孕,常因病变造成盆腔肿块、粘连、输卵管堵塞卵泡发育不好或排卵障碍等因素引起。这是最严重的子宫内膜癌的危害。

四、子宫内膜异位性的月经不调:内异症患者常有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等现象,说明患者有卵巢功能障碍表现。月经不调可作诊断参考,但在鉴别诊断中并无价值。

五、直肠和膀胱刺激症状:进行性加剧的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罕见于其他妇科疾病,是诊断本症最有价值的症侯。直肠、肛门、外女性私处坠胀、坠痛、里急后重感和大便次数增多。当病变逐渐加重时,症状日趋明显,而经后症状消失。

子宫癌是怎么引起的

子宫癌正确的名称是子宫体癌或子宫内膜癌,主要是生在子宫内里,和子宫颈癌并不相同的病症。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那么子宫癌是怎么引起的?直到现在医学界还未可以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致子宫癌,一般认为可能是多项因素的交叉协同作用所引起的。

妇科专家介绍,目前子宫癌是怎么引起的原因是很多的,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病案的研究显示,以下几种人的危险性很高:

1、肥胖者:肥胖是造成子宫癌的主要因素之一。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不仅增加了雌激素的储存,也使雌酮合成增加,而雌酮合成增加被认为是子宫内膜癌的致癌因素。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可以提高患子宫癌的几率。对于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不正常者来说,患子宫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增加2.8倍,而内膜癌患者中也有3%�17%同时是糖尿病患者。

3、高血压患者:在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调查中发现,约有1/3的人患有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往往比正常人群高1.5倍。

4、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存者:由于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可并存于子宫癌患者,因此常称此为“子宫癌的三联症”。对于患有此三种疾病的中老年妇女,其罹患内膜癌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应当引起警惕。

5、月经不调患者:子宫癌患者中经紊乱、量多者是正常女性的3倍。月经不调多由于卵巢不能正常排卵引起,因此也不能正常产生孕激素。子宫缺乏孕激素影响,造成增生性改变,最终可能引起癌变。

6初潮早与绝经迟者:12岁以前初潮者比12岁以后初潮者,子宫癌的发生率要高60%。子宫癌患者的绝经年龄较正常女性可以晚6年以上。在52岁及以后绝经者,患子宫内癌的危险比49岁以前绝经者可增加2.4倍。因此,初潮过早和绝经延迟都会使女性行经年龄延长,从而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几率。

7、未育者:受地位、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不育或晚育正日益成为现代女性的时尚之举。然而,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未产或不孕症患者。40岁以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66.4%为未产妇。未产妇比经产妇的子宫癌发生率高三倍。因此,正常的孕产不仅对维持女性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女性的生理健康也有重要意义。

8、卵巢疾病患者: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卵巢肿瘤等疾病都会造成雌激素对子宫的长期刺激,增加患病可能。
9、长期应用雌激素的患者:出于医疗或其他原因,长期使用雌激素也会导致子宫癌发生,其危险程度与服用激素剂量的大小、服用时间的长短、是否合用孕激素、中间是否停药以及病人的特点都有关系。

10有家族史的人: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疾病的,也会使患子宫癌的几率增大,约20%的子宫癌患者有家族史。

子宫癌是怎么得来的?

宫颈癌又称为宫颈鳞状细胞癌,是宫颈的鳞状上皮发生癌变后,所产生的一种肿瘤。鳞状上皮并非在短时间内转变为癌,从炎症到低度病变,再到宫颈的高度病变,最后再发生原位癌,需要一个连续转变的过程。一般宫颈癌前病变到宫颈癌发生,大约5-10年时间,所以应重视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如果在癌前病变阶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能有效减少患癌风险。

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通过对子宫内膜癌发病因素的调查和分析,发现一些因素与此病的发生有关,我们称之为高危因素。在普通人群中,对具有这些高危因素的妇女更应注意患子宫内膜癌的可能,那么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呢?无锡虹桥医院妇科专家介绍:这些高危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1、肥胖。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增加了雌激素的储存,同时雌酮合成也增加,而后者被认为是子宫内膜癌的致癌因子。因此,如果您的体重连续增加22公斤或超过正常体重的40%(被视为警戒值)时,应当考虑控制体重的问题了。
2、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不正常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出2.8倍。而内膜癌患者中也有3%~17%同时是糖尿病患者。
3、高血压。在对内膜癌患者的调查中发现,约有1/3的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同时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是正常人群的1.5倍。
4、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月经紊乱、量多者是正常妇女的3倍。月经不调多由于卵巢不能正常排卵引起,因此也不能正常产生孕激素,极终可能引起癌变。
5、初潮早与绝经迟初潮过早和绝经延迟使妇女行经年龄延长,将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几效果。
6、孕产次正常的孕产不仅维持女性心理健康,还维持女性的生理健康。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未产或不孕症患者。40岁以下的患者中66.4%为未产妇。未产妇比经产妇的子宫内膜癌发生效果高3倍。
7、其他一些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卵巢肿瘤等疾病都会造成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刺激,增加患病可能。
8、出于医疗或其它原因,长期使用雌激素也会导致子宫内膜癌发生。其危险程度与服用激素剂量的大小,服用时间的长短,是否适用孕激素,中间是否停药以及病人的特点都有关系。
子宫内膜癌怎么治疗极好?
子宫内膜癌可以用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手段进行治疗,患者在面对种种治疗方法时,感到很困惑,到底选择哪种方法才会对自己极有利,如何结合这些治疗才能极大可能地获得痊愈的机会?到底子宫内膜癌怎么治疗极好?
原则上讲,只要患者身体情况能够耐受,就应该在好的时间接受手术治疗,除非患者有严重的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或者已经到了晚期,手术切除难以实施。
手术能够切除癌变的子宫及其他可能已经发生转移的病灶,包括紧密相邻的卵巢、输卵管,以及周围的淋巴结等。通过手术,可以直接根除肿瘤达到治疗目的,或缩小肿瘤体积,以利于患者的预后。第二,手术可以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断和分期。
子宫内膜癌患者,虽然绝大多数都作过分段诊刮术,但是诊刮标本与子宫切除后的标本相比,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的误差效果高达20%,而这些指标,与术后的进一步治疗和预后直接相关。因此,准确的临床分期,是选择适宜治疗的保障,否则极有可能导致治疗的过度或不足。

导致子宫内膜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与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关。首先是内源性雌激素,它的主要来源有:①来自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子宫内膜癌常与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卵巢肿瘤等合并存在。无排卵性功血由于大多数患者无排卵,因而子宫内膜持续受雌激素的作用,而无孕酮对抗,也缺少周期性分泌期的转化,所以长期处于增生状态,故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多囊卵巢综合征由于患者的卵巢滤泡持续生长,但不能成熟而达到排卵,因此体内雌激素维持在较高水平;而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亦增高,而且雄激素可转化为雌酮,由于长期雌激素水平高而又无孕酮对抗,易导致子宫内膜癌。卵巢功能性肿瘤亦能分泌雌激素,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②来自性腺外的雌激素: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虽已衰竭,但体内仍然有雌激素,这是肾上腺分泌雄烯二酮经芳香化而产生的雌酮,体内雌酮增加,容易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还有外源性雌激素,它是指替代疗法时使用的雌激素。临床上单独应用外源性雌激素而不与孕激素合用会增加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危险,随着使用雌激素剂量的增加和使用时间的延长,危险性亦随之增加。长期以来,公认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能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有关。妇女长期无排卵,雌激素持续作用于子宫内膜,导致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从正常子宫内膜发展为腺囊型、腺瘤型及不典型增生过长。现已证实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腺囊型增生过长关系不大,但与腺瘤型及不典型增生过长有关,尤其是与后者关系更密切。另外,子宫内膜癌易发生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未婚、少育的妇女,认为这些因素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称为宫体癌综合征。绝经后延的妇女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4倍。内膜癌患者的绝经年龄比一般妇女平均晚6年。并且子宫内膜癌患者都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史。所以,如果有上述情况,要引起重视,千万不能疏忽大意,以免延误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458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