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年轻时身体一直不错,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抚育儿女,把大多的精力都用在了家人身上,出现感冒、发烧 等小病就自己扛一扛。但就在去年,他总感觉反复腰痛、腰酸、低烧,面部水肿也很严重,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慢性 肾炎。住院、用药治疗一段时间后,仍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钱花了不少,渐渐地不堪重负,回家调养,所以, 家人也帮忙打听疗治偏方。后来,听一个朋友说我这里有很多小偏方可以治病,于是便抱着一丝希望来到我的诊所。
我了解情况后,告诉王大爷,慢性肾炎又叫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多病因的慢性肾小球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 但多数患者病因不明,与链球菌感染并无明确关系。中医认为,慢性肾炎主要是因为外邪伤及日久,脏腑 功能虚损,尤其是脾肾虚所致。因为体虚又感外邪而引起,或因房事劳倦重伤脾肾而引起,日久可伤及肺、肝、 心等脏腑,以致五脏功能受损,气血运行滞涩,水液精津失布,形成慢性肾炎。
俗话说“三分病七分养”,在配合医生治疗外,患者应做到“离中虚,坎中满”离中虚,指时常保持一颗谦虚之心; 坎中满,即指肾精充足。简单地说,就是要常保持一颗谦虚之心,使心无挂碍,自由不拘,同时要兼照阴阳调和,注意补血 补气。这才是养肾阳的最好心法。饮食方面,需要坚持科学的饮食原则:优质低蛋白、低盐、低磷、高热量饮食,以减轻肾脏 负担,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减退。
接着,我推荐王大爷常在家中食粥调养,粥食有补脾胃、养五脏、壮气的良好功效,这在我国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的《千金方.食治》 和《食鉴本草》中都有相似的记载。我给王大爷推荐两款既补肾又做法简单的粥品。
具体做法:
1、芥菜粥:鲜芥菜90克,粳米100克。将鲜芥菜择洗干净,切成2厘米的段;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把切好 的芥菜放入锅中,置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煮至熟,即可食用。每日2次,温热服食。适用于慢性肾炎、水肿及肺、胃出血等症。
2、黑芝麻茯苓粥:黑芝麻6克,茯苓20克,粳米60克。茯苓切碎,放入锅内煎汤;再放入黑芝麻、粳米煮粥即成。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连服15天。适用于慢性肾炎引起的精神委靡患者。
不过,喝粥不宜太烫,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的温度,超过这个温度就会造成黏膜烫伤甚至消化道黏膜恶变。
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主要与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中医扶正固本的治疗原则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非常密切,许多中药或方剂都有较好的调整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中不少补益类中药均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而有些祛邪类中药可抑制或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可以单独或配合西药一起使用可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的方法有: 益气固肾法 用于肺肾气虚,脾肾气虚者。如黄芪、党参、太子参、生黄芪、白术、芡实、莲子肉有补气作用;金樱子、莲须、菟丝子、覆盆子有固肾作用。 温补脾肾法 用于脾肾阳虚者,常用方剂有附子理中汤、真武汤等。 滋养肾阴法 用于肾阴亏损者,慢性肾小球肾炎如温补脾肾过久或用激素治疗者,都可导致肾阴耗伤,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汤、知柏地黄汤等。 气阴两补法 用于气阴两虚证,常用方剂为参芪地黄汤。 阴阳双补法 用于阴阳两虚者,常用方剂为桂附地黄汤。 清热解毒法 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感染患者,可选用五味消毒饮合银翘散加减。 活血化瘀法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程较长,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瘀血征象,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加丹参、泽兰、红花、益母草、水蛭等。 祛风胜湿法 慢性肾炎有湿胜气,脾气不升者,可用本治法,常用方剂为祛风胜湿汤。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上有其自身特色,而且配合化学药物治疗,在降低化学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可能有一定作用,两者在疗效上可能有一定协同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应在正规医院就诊,不可盲目相信所谓的“偏方”、“秘方”,一些中草药本身也具有肾毒性,使用不当反而会加重肾脏损害。
慢性肾炎的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处理:慢性肾炎活动期或症状明显者应当休息,要避免感冒、受湿、过劳,防止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禁用肾毒性药物。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宜过多,每天控制在l~1.2克左右,有水肿、高血压者应限制水、盐,肾功能不全者宜采用低蛋白饮食。
(2)对症处理:包括利尿、消肿、控制血压、抗凝治疗,并应积极治疗感染,尤其是潜在的感染,包括无症状性菌尿等。
(3)西药治疗: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选择治疗的药物:
1)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包括IgA肾病),蛋白尿轻者可用雷公藤制剂;以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
2)较重的系膜增生或膜增生性肾炎,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必须根据血压及肾功能情况,分阶段地应用,应重视抗凝及降压治疗。
3)缴素及细胞毒类药物对膜性肾病的疗效欠佳,但对早期膜性肾病(Ⅰ、Ⅱ期)患者,目前仍多主张给予激素等药物强化治疗,以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进程。可联合使用雷公藤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抗凝治疗等,使部分患者的蛋白尿减轻。但激素的疗程不宜过长。
4)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对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的反应差异较大,呈肾病综合征且肾功能正常者,仍可酌情使用,可能有助于改善病情,减轻蛋白尿,但切忌用药过长或滥用激素。本型肾炎的治疗目的在于保护肾功能。
(4)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炎一般分为脾紧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及脾肾阳虚等Ⅱ型,可分别给予相应的辨证治疗。不论是那种类型的肾炎,都需要加人活血化瘀的中药,必要时酌情加用清热解毒药,对疾病的治疗是有好处的。
中药进行治疗肾炎,大致上方法比较多,主要以方剂的形式对肾炎进行干预。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就是通过疏风宣肺的方法,常用的有越婢汤、五皮饮。第二、就是健脾益气的方法,常用的中药有玉屏风散以及补中益气汤。第三、就是健脾固肾法,这种方法常用的有金锁固精丸,还有水陆二仙丹等。第四、就是温补脾肾法,常用的中药有金匮肾气丸、五苓散。第五、就是滋养肾阴法,常用的中药有芍药地黄丸,还有首乌延寿丹。第六、就是气血双补,这种方法见于八珍汤。第七、就是气阴两补,常用的中药就是参芪地黄汤。第八、就是阴阳双补,常用中药就是党参龟鹿丸。第九、就是清热解毒法,常用的中药应该是小蓟饮子。第十、就是活血化瘀法,常用的中药是桂枝茯苓丸。以上是中医对肾炎应用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依据的是中医的辨证论治。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现在平均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人有慢性肾脏病,那么,我国13亿人口,差不多就有0.5亿病人是患有慢性肾脏病的,并且逐渐年轻化,成年人甚至比老年人患病还多,怎么样预防和治疗成为了目前的当务之急。
目前常见的针对肾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清热利湿或清热解毒法、疏风清热、凉血解毒、祛风利水、内外分消。这几种方法是目前西医和中医常用的一些治疗肾炎的方法,那么效果到底怎么样呢?结果也并不是特别明显。
那么,什么样的治疗方式治疗肾炎最有效呢?
北京东城的索玉芬提出了“扶正祛邪”的方法,人与天地相应,求得自身平衡,以御外邪的侵袭。肾病患者一般正气虚弱,免疫功能低下,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弱,难以适应季节的变化,湿热留念,伤及血络,让病情反反复复,从而导致肾衰竭、尿毒症,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每逢春夏交替之际或初夏时节,人体内阳气上升,湿热之邪渐甚,肾病患者往往因实致虚,此时若遇外邪侵袭、烦劳过度、饮食不当、失治误治等情况,易在人体本虚的基础上让尿蛋白、红细胞流失加重,继而引起水肿、高血压、肌酐、尿素氮指标上升,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加大治疗难度。”尤其是长期依赖激素的肾病患者,每到季节交替之际易病情反复。
湿郁日久,易从热化,而成湿热;患者因脏器虚损,易反复感染,即中医的湿热或热毒;久用助阳生热之品,有助湿化热之弊,故湿热内蕴贯穿于肾病的演变过程。对此索玉芬表示,肾炎治疗需根据肾脏病理损伤的”虚、实、邪、滞、毒、瘀、湿、热”八大病机类型而定,以达平衡阴阳,协调五脏,改善肾脏内在环境为中心,深入病灶增犟肾脏的血流量,加犟肾脏毒素的排泄能力。
由于蛋白尿演变过程较久,久病入络、湿热内停、血行滞涩,阻碍三焦水道的正常运行,致使精微不能循行于正道而外泄,以致形成蛋白尿。蛋白尿的产生原因非常复杂,在邪实方面多以湿热蕴结、瘀血阻络为主,在正虚方面多以脾肾两虚为主。慢性期以健脾固肾,维护肾气,加犟肾脏之气化功能,是治疗肾炎的根本原则。
慢性肾炎在治疗中主要有两大难题,一是正虚难复,病多反复;二是内外合邪,邪实难除。对此,中医用药之机贵在扶正必祛邪,邪祛则用药得力。“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利尿渗湿有助于阳气通达,脏腑功能恢复,则水湿祛而气血旺,邪有去路而正自安。”中医治本,在消除病因时还能祛除沉积在基底膜上的免疫复合物与病变组织,并针对受损伤的肾小球基底膜进行修复,修复到位之后,由于引起病变的根本原因被消弭于无形,尿蛋白、潜血必然会逐渐减少直到消失,且这种消失是随着病因的清除而消失的,因此一般不容易出现反弹,愈后不易复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7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石斛的吃法和禁忌,石斛的正确吃法大全
下一篇: 经期吃什么减肥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