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笋和春笋都是笋类食物,这两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差不多,但是也有一些区别存在的,那么冬笋和春笋有什么区别?春笋和冬笋的区别有哪些?这两种竹笋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而且营养价值也有差异,下面就来详细了解春笋和冬笋的区别吧。
春笋和冬笋的区别
(1)外观不同
冬笋外观短粗,春笋较细长。而且春笋毛多,外面包着的皮有黑色条纹,整体颜色发黑,而冬笋外面的笋皮是金黄色的,没有黑色条纹。因此从外观上是很容易区分冬笋和春笋的。
(2)手感不同
冬笋的外皮都是紧紧包在一起的,用手触摸冬笋时,会觉得触感紧实。而春笋外皮较为松动,从手感来说,也能分辨冬笋和春笋。
(3)口感不同
冬笋和春笋都是由竹鞭上的笋芽发育而成,但竹笋出土前称为“冬笋”,出土后叫“春笋”。所以,冬笋肉质更细密,有一点涩麻有一点鲜甜,口感很丰富;而春笋因为已经长出地面,就像树芽一样,所以更嫩滑爽口,但少了冬笋的丰富口感,偏老的春笋因为纤维过多会感觉吃起来有点渣。
(4)营养成分不同
冬笋和春笋都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但在质量均为100克的情况下,春笋所含有的微量元素种类要远远超出冬笋,其营养更全面。
(5)个头大小有差异
一般来说冬笋的个头偏小一点,大部分都在三两左右,而春笋多在半斤以上。
竹笋的营养价值
1.开胃健脾
竹笋含有一种白色的含氮物质,构成了竹笋独有的清香,具有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胀、消化不良、胃口不好等病症;
2.宽胸利膈、通肠排便
竹笋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纤维可以增加肠道水分的贮留量,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减少粪便粘度,使粪便变软利排出,用于治疗便秘,预防肠癌;此外,它的高含量纤维素在肠内可以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减少与高血脂有关疾病的发病率;
3.开膈消痰
竹笋具有低糖、低脂的特点,富含植物纤维,可降低体内多余脂肪,消痰化瘀滞,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对消化道癌肿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增强机体免疫力
竹笋中植物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5.预防心脏病
竹笋含丰富蛋白质,能供给身体适当的养分,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治动脉硬化。用竹笋、陈蒲瓜和冬瓜皮一起用水煎服,对治疗心脏病会有帮助。
用竹笋、竹笋干制作出来的菜肴风味独特,烟笋烧肉、烟笋烧鸭、油焖烟笋、烟笋火锅、泡椒酸笋的营养风味都不错,深受广大食客朋友的喜爱和青睐。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竹笋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铁、磷、镁等无机盐和有益健康的18种氨基酸。竹笋还含有多种可以防癌的多糖物质,是一种理想的养生保健品。
春笋和莴笋是两种比较常见的笋子,味道鲜美营养。不少人困惑,春笋和莴笋能一块吃吗?关于,春笋和莴笋能一块吃吗?春笋和莴笋的区别。我来为您一一解答!
春笋和莴笋能一块吃吗春笋和莴笋能一起吃。在中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竹笋是中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食用竹笋有2500年以至3000年的历史。竹笋为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苦竹、淡竹、毛竹等的嫩苗,又称竹萌、竹芽。据分析,生笋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成分。竹笋十天之内为笋,嫩而能食,而十天之后则成竹了。各种竹笋中,苦笋的味道也特别苦,也有的不中吃。
春笋和莴笋的区别 1、莴笋的特色:
莴笋也叫莴莴苣,是一种根茎类植物,它的地上茎为绿色,可以供人类食用,多生长相于华中和华北地区,在成熟以后外表为白绿色,它的顶部有叶子,可以根据叶子的形状分为圆叶莴笋和尖叶莴笋等多个不同的品种。
2、竹笋的特点:
竹笋是一种四季常绿的草本植物,它是竹子的嫩芽,人们多会食用它鲜嫩初生的部分,竹笋的产区很大,而且它的适应性也很强,有五十多个不同的品种,竹笋在我们的珠江和长江流域产量最大,既可鲜食,也可以加工成干货以后供人类食用。
3、莴笋和竹笋的营养功效不同:
莴笋和竹笋除了植物学上的本质区别以外,它们的营养功效也有很大的不同,相对来说竹笋的营养价值现高一些,它有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是难得的保健性菜品,平时多食用还能清热化痰和解毒利尿。莴笋虽然营养价值也很高,但是相对于竹笋却差了很多,这种蔬菜最大的好处就可以为人体补充维生素C,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春笋和莴笋的介绍 春笋: 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全世界共计有30个属550种,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22个属、200多种,分布全国各地,以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多,秦岭以北雨量少、气温低,仅有少数矮小竹类生长。
莴笋: 为菊科,属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约在七世纪初,经西亚传入我国,各地普遍栽培。莴苣分茎用和叶用两种,前者各地都有栽培,后者南方栽培较多,是春季及秋、冬季重要的蔬菜之一。
冬笋和春笋的区别1、冬笋是立春前还没有出土的南竹的幼笋,春笋是立春后已经在泥土面上冒尖或者全部出土的南竹的笋。冬笋通身没有一点绿颜色,特别是笋尖是没有一丁儿绿色,只要一露尖,就是春笋了。
2、冬笋是淡黄色,出土的春笋的笋衣是麻色。冬笋是公认的笋中皇后,相对于春笋,其肉质更为细嫩,营养更丰富,味道也更鲜美,素有"蔬食第一品"之美誉。冬笋的吃法很多,荤素皆宜。家常菜中,笋烧肉、笋烧鸡和笋烧鱼等都是鲜美异常的佳肴。
3、冬笋不仅用于筵席,也适宜家常菜用。
一、按季节区别:
1、冬笋:一般在农历十月即有上市;
2、春笋: 立春前后破土而出的笋;
3、毛笋:3月中旬至4月下旬;
4、竹笋:出笋期一般从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
二、具体表现有:
1、冬笋,指尚未出土的毛竹笋(此笋长于毛竹鞭上,尚未露出土面,游经验的竹农才能挖掘到),一般在农历十月即有上市。其特点是两头尖。
2、竹笋,它的笋箨乳淡黄色或者黄色,有黑褐色油渍状斑点。
3、春笋,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
4、毛笋,这个笋的笋箨由黄褐色至褐紫色,密布棕色刺毛和深褐色斑 点、斑块,笋体较冬笋大,笋箨松裹笋肉,笋肉淡黄。
扩展资料:
中国优良的笋用主要竹种有长江中下游的毛竹、早竹和珠江流域、福建、台湾等地的麻竹和绿竹等。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较深,竹鞭和笋芽借土层保护,冬季不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春季。
竹原产热带、亚热带,喜温怕冷,主要分布在年降雨量1000~2000mm的地区。毛竹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年平均16~17℃,夏季平均在30℃以下,冬季平均在4℃左右。
麻竹、绿竹等丛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浅,笋芽常露出土面,冬季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夏秋季,麻竹和绿竹要求年平均温度18~20℃,1月份平均温度在10℃以上。故在我国南方竹林茂盛,而北方竹林稀少。
竹笋是竹的幼芽。顾名思义,春天破土而出的是“春笋”;夏秋时节收获的叫“夏笋”;冬季收藏在土中的便是“冬笋”。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369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冬笋吃了可以止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