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权威期刊:中国面临心脏病、中风流行(易爆血管!每7中风病人有1小于45岁)

佚名 2024-06-06 20:17:32

权威期刊:中国面临心脏病、中风流行

2016年08月21日讯 据来自哈佛大学TH. Chan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新研究称,20年来心血管疾病(CVD)在中国的日益增多,似乎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高血压增多所刺激的。

这是第一项大型的研究,分析各种各样的饮食、生活方式和代谢风险因素,它们都可能会影响中国的心血管疾病负担。作者认为,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包括从传统的饮食和生化方式,到更“西方化”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急剧转变,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都可能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急剧增多,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这些变化伴随着中国人口中高胆固醇、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显著增加。

这项研究于2016年8月15日发表在心血管领域著名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本文第一作者、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的Yanping Li指出:“我们描述了从1991年到2011年中国在饮食和其他生活方式CVD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并预计从2011年到2031年这些趋势可能会如何变化。我们的估计表明,在未来的二十年里,高血压的持续上升、越来越久坐的生活方式、肥胖增多、以及不断恶化的饮食趋势,将增加数以百万计的心脏病和中风病例。”

研究人员分析了从1991年至2011年超过20年的时间内所收集的数据,来自于生活在中国九个省的26000人,作为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一部分。他们研究了与心脏病和中风相关的17种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低体力活动、吸烟,和11个饮食因素,并分析了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疾病和死亡发生率相关的信息及数据,都来自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全国人口普查。

研究发现,在2011年,高血压、高胆固醇和高血糖导致了中国大部分的心血管疾病负担。这一年,这三个危险因素分别与310万、140万和90万个新的心脏病或中风病例有关。在2011年,680万35岁以上死亡的人当中,大约有300万人--44 %,死于心血管相关疾病。

研究人员估计,仅高血压就导致了40%的心脏病或中风。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的高血压急剧上升,作者指出:在1979年,它在人口中的流行率为7.7%,到2010年,这个比例为33.5%,与美国的成年人中的比例相差无几。

这项研究还发现,在研究期间,体力活动下降与70万的心血管疾病增加有关,BMI增加与60万的心血管疾病增加有关。虽然在中国烟草使用率下降,但是有很大比例的人仍然吸烟(53.4%的男性),研究发现,在2011年,烟草使用与130万的心血管疾病相关病例有关--约三分之一的男性心血管疾病负担。作者还指出,虽然中国的饮食在某些方面已经改善--增加了纤维、水果、坚果和ω-3脂肪酸的消耗量,但是膳食质量还远远达不到最优目标。红肉和含糖饮料的消费量正在增加。高钠的摄入量--在2011年平均5.4g/day,估计是中国五分之一心血管病例的原因。

作者说,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和体重系数的增加,在年轻人和农村居民中更为明显。

本文资深作者、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和流行病学教授胡丙长(Frank Hu)表示:“中国正面对不断增加的心血管疾病流行,并没有缓和的迹象。继续监测这个问题是势在必行的,因为这对社会和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促进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来预防慢性疾病,应该提高到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的优先级别。”

易爆血管!每7中风病人有1小于45岁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人的一生中有1/6的中风机率,亦即每6个人就有1人终其一生会发生脑中风。若能掌握常见的中风5大危险征兆,紧急就医检查治疗,不仅能避免中风残障人生,甚至可以救命。

虽然台湾中风比率较全球低,但依据健保署申报的资料推估,国内每年约有8万人中风,其中3万2千人还因此出现中度至重度的肢体障碍。中风是造成老人及成年人残障的最主要原因,民众平时若能掌握常见的中风5大征兆,立即就医抢救黄金治疗期,就能避免中风残障命运。

每7位中风病人中,1位是年轻人

中风是造成国人死亡的主因之一,根据卫生福利部公布103年最新国人十大死因排行榜,中风仅次于癌症、心脏疾病,位居第三位。去年每10万人口中就有50.1人因为脑血管疾病死亡,不仅新增人数逐年攀升,且近年中风患者还有年轻化趋势,成为夺命的关键因素。

振兴医院神经内科中风中心主任、台湾脑中风病友协会秘书长尹居浩表示,中风年轻化是指45岁以下得到脑中风,分析台湾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10年前,年轻中风病人约占整体患者的10%;但近年来年轻人得到脑中风的比率倍增,目前已达15~18%,相当于每7位中风病人当中,就有1位是45岁以下的年轻人。其实,中风年轻化趋势不只发生在台湾,就连中国大陆、欧洲、美国也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中风是脑血管问题引起,如果把国人十大死因中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一起纳入,其每年死亡人数甚至比癌症还多, 2011年统计资料发现,国内每13.7分钟,就有1人因心血管相关疾病死亡。

心脏病患者为何容易中风

导读:中风又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一般为头痛、头晕、突然视力模糊、肢体麻木等,但症状较轻,发病时间较短,患者通常会在两小时内恢复,因此不少人往往不在意,忽视治疗。:由心脏病引起脑中风,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心脏自身的病变或心脏瓣膜、心室壁及心室腔内的血栓子,进入血液循环,阻塞了脑部血管造成脑栓塞;二是由于严重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导致心脏输出量减少,脑灌注不足,脑部缺血,发生脑血栓形成。冠心病患者发生脑梗塞者比无冠心病者高。冠心病引起脑血管病的病因,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硬化、血管狭窄、心脏缺血、心脏输出量减少,脑部血液相对不足,造成脑缺氧和血液动力学改变,形成脑血栓。经心电图证实,右心室肥厚的病人,发生脑梗塞者比无此病者高。此外,风湿性心脏病、亚急性心内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病、心房纤颤、心力衰竭等心脏病,都能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风湿性心脏病也是造成脑栓塞的主要原因,而且容易复发,两年内复发者占30%。风湿性心脏病初期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风湿性心脏病则表现为动脉栓塞以及脑梗塞而死亡,风湿性心脏病有一个缓慢、漫长的病程,可长达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多发生在青壮年,病人会缓慢失去劳动力,而且90%以上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会发生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房颤。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37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