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染淋球菌的病因
淋病是一种人类古老的传染病,《黄帝内经·素问》中已有“膀胱不利为 癃”。17世纪Boswell曾记述了他本人患淋病的症状、治疗重复感染和并发症的全过程,最后他死于淋病1728~1793年John Huntel将一个淋病患者的脓液接种到自己身上,以证实他认为可根据感染部位来区别疾病类型的设想,即淋病是发生在黏膜上,梅毒下疳则发生在皮肤上,结果由于合并感染淋病和梅毒,他最后死于梅毒主动脉炎。1879年Neisser从35个急性尿道炎、阴道炎及新生儿急性结膜炎患者的分泌物中发现双球菌,并相继被许多学者证实,因而淋病双球菌现称奈瑟球菌1882年Leistikow等在37℃培养的血清动物胶上发现淋球菌生长。1885年Bumn在人、牛或羊的凝固血清上培养淋球菌获得成功,并接种健康人的尿道内也产生同样症状,从而确立了淋球菌为淋病病原体的结论。淋球菌为革兰阴性的卵圆形或球形菌常成双排列两菌的接触面扁平或微凹大小为0.6~0.8μm无鞭毛无荚膜也不形成芽孢。
在脓液标本中淋球菌位于白细胞内。在含有动物蛋白质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良好,生长环境的最适pH值为7.0~7.5,最适温度为35~36℃,在5%~10%二氧化碳环境中可缩短培养期。20~48h后观察菌落为圆形、凸起、湿润、光滑半透明灰白色、边缘呈花瓣状。根据菌落大小、光泽等分T1~T5五种类型,T1和T2两种菌落为毒性菌株,菌体表面有菌毛;T3T4和T5为无毒菌株,菌体表面无菌毛。菌毛与淋球菌的侵袭力有关。淋球菌虽然具有内毒素但与其毒力关系不大淋球菌表面抗原调节宿主和寄生菌间的相互关系,是其致病性和免疫性的重要部分。表面抗原有三类:①菌毛蛋白抗原;②脂多糖抗原;③外膜蛋白抗原淋球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不耐干燥和冷热。在干燥环境中1~2h死亡。加热至55℃ 5min即灭活,室温1~2天内死亡对一般化学消毒剂和抗生素均敏感。
二、淋球菌感染怎样治疗
1.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可由质粒介导(获得新的耐药基因)、染色体介导(染色体基因的选择性突变)或两者共同介导。抗生素的滥用和错用,尤其是不规则用药(如小剂量多次用药)易诱导淋球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淋球菌耐药菌株在某一地区产生后可迅速在局部、在国内以及在不同国家之间传播一般说来,由质粒介导的耐药性往往传播较快。在某一地区,当耐药监测资料表明某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大于5%时,则不应考虑将该种抗生素作为首选药物,当耐药率高于10%时,应停用该抗生素淋球菌本身对抗生素比较敏感。20世纪40年代中期,青霉素治疗淋病非常有效,成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随着青霉素的广泛应用,淋球菌对青霉素出现低水平耐药且耐药程度渐增1976年在美国及英国同时分离出,PPNG,其对青霉素高度耐药导致青霉素治疗失败。不久确定青霉素酶是由质粒介导的。
1983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首次出现由染色体介导的非产青霉素酶耐青霉素淋球菌引起的暴发流行及治疗失败1985年,在美国鉴定出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针对质粒介导的高度耐青霉素及四环素淋球菌的出现,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在1987年的“STD治疗指南”中不再推荐青霉素与四环素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然而随着大观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物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用于治疗淋病,有报道淋球菌对这些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或耐药。可见,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正不断增加,且日益威胁着淋病的有效治疗
2.淋病治疗推荐方案 近20年来随着淋球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转变和淋球菌耐药性的增加,淋病的治疗正越来越困难治疗淋病的推荐方案也不断地被修改因淋球菌耐药菌株的流行与分布在世界各地不均一,各国治疗淋病的方案也不尽相同。目前美国CDC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卫生部推荐的淋病治疗方案见表1。
临床医师在处理具体患者时对药物的选择应着重于临床疗效、患者的可接受性及毒副作用。抗生素治疗淋病有效的最低标准是治疗无合并症肛门生殖器淋球菌感染的治愈率达95%以上。因此,当地淋球菌分离株的体外抗生素敏感性、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药物价格应用方法、患者的年龄、是否妊娠、过去有无药物反应均应有所考虑。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及头孢克肟治疗淋病包括PPNG及染色体介导的耐青霉素菌株所致的感染均高度有效。
国外研究表明,头孢曲松250mg肌内注射后24h即可清除泌尿生殖道(尿液、尿道黏膜及精液)中的淋球菌;头孢曲松125mg单次肌内注射亦可在血液中维持高效的杀菌浓度,可治愈99.1%的泌尿生殖道和肛门直肠无合并症淋球菌感染。
头孢曲松的优点是血浆半衰期长,副作用少且轻微,可安全地用于妊娠妇女及新生儿。此外,头孢曲松治疗咽部淋球菌感染疗效高;对杜克雷嗜血杆菌有杀灭作用;有抗梅毒螺旋体的作用,对可能合并存在的潜伏梅毒有一定疗效;对耐大观霉素的菌株有效。但极少数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能会发生过敏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淋球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已见报道,但尚未证实有治疗失败的病例。监测淋球菌对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十分重要大观霉素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均有广谱抗菌活性,它主要或专门用于治疗淋病。
大观霉素2g肌内注射单次给药对泌尿生殖道和肛门直肠无合并症淋球菌包括PPNG感染非常有效,治愈率达98.2%。大观霉素一般无过敏现象注射前不需皮试。其副作用小,安全性好,可用于妊娠妇女当患者对β内酰胺抗生素过敏,不能用头孢菌素,或患者禁用喹诺酮(肝肾功能障碍、妊娠、儿童及小于18岁青少年)时大观霉素为合适的药物。国外有作者对推荐用于治疗妊娠期淋病的三种药物(青霉素、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进行了对比研究大观霉素2g肌内注射对宫颈及直肠淋球菌感染的治愈率分别为95%及100%,等同或高于头孢曲松250mg肌注(均为95%),但对咽部淋球菌感染的疗效欠佳(83%),低于头孢曲松(100%)。
一般不推荐用大观霉素治疗咽部淋球菌感染。氟喹诺酮类药物为广谱抗菌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的DNA合成发挥作用,对淋球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且能口服,应用方便因其对儿童骨骼发育有影响,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以及18岁以下青少年和儿童禁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近10年来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等在许多国家已广泛地用作为淋病的一线治疗药物。新一代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对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是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或宫颈炎的有效药物。
新型氟喹诺酮药物治疗淋病的临床试验有限。国外有报道斯巴沙星(sparfloxacin)200mg顿服治疗无合并症男性淋菌性尿道炎,以及加替沙星(gatifloxacin)400mg顿服治疗男女性无合并症淋球菌感染有效。然而,喹诺酮类耐药性近年来正快速增加,该组抗生素在西太平洋地区许多国家不再有效。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包括我国)的耐药率非常高阿奇霉素为一种半合成的新型15员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组织分布广泛,细胞内浓度高,半衰期长,对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等有抗菌活性。WHO在2001年性传播感染处理指南中将阿奇霉素纳入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阿奇霉素治疗淋球菌感染的有效剂量为2g,单次E1服。1g剂量处于亚治疗水平,不足以清除体内的淋球菌且易诱导产生耐药性。近年来阿奇霉素在拉丁美洲某些国家作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已有报道在这些地区发现淋球菌对阿奇霉素敏感性下降(16%~72%)并出现耐药(14%)。
三、淋球菌感染要做哪些检查
1.涂片检查 取患者尿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作革兰染色,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女性宫颈分泌物中杂菌多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阳性率仅为50%~60%,且有假阳性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培养法检查女性患者。慢性淋病由于分泌物中淋球菌较少,阳性率低,因此要取前列腺按摩液,以提高检出率。咽部涂片发现革兰阴性双球菌不能诊断淋病,因为其他奈瑟球菌属在咽部是正常的菌群。另外对症状不典型的涂片阳性应作进一步检查。
2.培养检查 淋球菌培养是诊断的重要佐证,培养法对症状很轻或无症状的男性、女性患者都是较敏感的方法,只要培养阳性就可确诊在基因诊断问世以前,培养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筛选淋病的惟一方法。目前国外推荐选择培养基有改良的Thayer-Martin(TM)培养基和New York City(NYC)培养基国内采用巧克力琼脂或血琼脂培养基,均含有抗生素,可选择地抑制许多其他细菌生长。在36℃70%湿度,含5%~10%二氧化碳(烛缸)环境中培养,24~48h观察结果。培养后还需进行菌落形态,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和糖发酵试验等鉴定培养阳性率男性80%~95%女性80%~90%。
3.抗原检测
(1)固相酶免疫试验(EIA):可用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淋球菌抗原。
(2)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通过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直接检测淋球菌外膜蛋白-1。
4.基因诊断
(1)基因探针诊断:淋球菌的基因探针诊断,所用的探针有:质粒DNA探针、染色体基因探针和rRNA基因探针。基因探针诊断的敏感性较差。
(2)基因扩增检测:PCR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淋球菌检测的灵敏性,它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简便的优点,可以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极微量的病原体。操作时要防止污染,以免出现假阳性。
四、淋球菌感染有哪些表现
淋球菌感染引起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感染的程度、机体的敏感性、细菌的毒力、感染部位及感染时间的长短。同时和身体的健康状况性生活是否过度、酗酒等有关
1.原发性感染 指无并发症的泌尿生殖道淋病。
(1)男性淋病:
①急性淋病:潜伏期为1~14天,常为2~5天。表现为急性尿道炎症状尿道口红肿、发痒及轻微刺痛继而有稀薄黏液流出,引起排尿不适。约2天后,分泌物变得黏稠,尿道口溢脓,脓液呈深黄色或黄绿色,红肿发展到整个阴茎龟头及部分尿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行动不便、夜间阴茎常有痛性勃起。可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红肿疼痛,亦可化脓。有50%~70%的患者伴有淋球菌侵犯后尿道,表现为尿意窘迫、尿频、急性尿潴留。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少数可有发热达38℃左右,全身不适,食欲缺乏等。
②慢性淋病: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因为治疗不彻底淋球菌可隐伏于尿道体、尿道旁腺、尿道隐窝使病程转为慢性。如患者体质虚弱,患贫血、结核病时,病情一开始就呈慢性经过,多为前、后尿道合并感染,好侵犯尿道球部、膜部及前列腺部。表现为尿道常有痒感,排尿时有灼热感或轻度刺痛尿流细、排尿无力、滴尿。多数患者于清晨尿道有少量浆液痂封口,若挤压阴部或阴茎根部常见稀薄黏液溢出。尿液基本清晰,可见到淋丝。
(2)女性淋病:女性原发性淋球菌感染主要部位为子宫颈,部分患者无自觉症状表现为白带增多为脓性或不具有特性常有外阴刺痒和烧灼感,伴宫颈充血,触痛,偶有下腹痛及腰痛。尿道口充血,有触痛及脓性分泌物有轻度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有烧灼感;淋菌性阴道炎较少见,症状轻微,有些患者有腹部坠胀,腰背酸痛,白带较多,有些患者有下腹痛和月经过多等。
2.继发性感染
(1)男性淋病合并症:
①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有发热、寒战,会阴疼痛及伴有排尿困难等尿路感染症状。检查时前列腺肿胀、压痛,前列腺按摩液涂片或培养找到淋球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轻微,多仅在早晨尿道口有分泌物。
②附睾炎和精囊炎:单侧居多。有附睾肿大疼痛,睾丸触痛、肿大精囊炎时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终末尿混浊并带血,直肠检查可触及肿大的精囊,同时有剧烈的触痛。慢性精囊炎一般无自觉症状直肠镜检查出精囊发硬,有纤维化。
③尿道球腺炎:发生在会阴或其左右,出现指头大小结节、疼痛,压迫尿道而排尿困难,急性可化脓破溃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④尿道狭窄:反复发作者可引起尿道狭窄,少数可发生输精管狭窄或梗阻,出现排尿困难严重时尿潴留可继发输精管狭窄、精囊囊肿与不育。
(2)女性淋病合并症:女性淋病的主要合并症有淋菌性盆腔炎,如急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继发性输卵管卵巢脓肿及其破裂所致的盆腔脓肿,腹膜炎等多在月经后突然发病有高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下腹痛,脓性白带增多双侧附件增厚、压痛
(一)淋病要及早彻底治疗
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一种泌尿生殖器粘膜传染性炎症疾病,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染。在各种性病中,淋病发病率最高。由于女性患者有些为无症状的带菌者,加之青霉素酶抗药性菌株和多种抗生素抗药性菌株的出现,使淋病的防治发生困难,成为当前性病中的重点疾病。
人类是淋球菌的唯一天然宿主。淋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也可通过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衣服、被褥、便盆、医疗器械而间接传染,特别是幼女常通过间接途径而被感染。新生儿可通过患淋病孕妇的产道而被感染,引起淋菌性结膜炎。淋病主要发生于性活跃的中青年。临床上有5%—20%的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易造成误诊、漏诊。
如果治疗及时、合理,急性淋病是完全可以彻底治愈的。症状持续两个月以上称为慢性淋病。慢性淋病是由于病人患了急性淋病后未作治疗或治疗不合理、不彻底、性生活无节制、酗酒、全身抵抗力下降或有其他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糖尿病、肿瘤)所致。慢性淋病女性患者的尿道旁腺、前庭大腺、宫颈腺体和输卵管的皱褶内,长期潜伏有淋球菌,虽然检查时不易被发现却照样有传染性。
一般来说,在各种性病中最易治愈的是淋病,但往往由于治疗不当或不彻底而增加了治愈的难度。造成淋病难以彻底治愈的原因有三:一是没有到性病防治专业机构治疗(包括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治疗原则);二是不管是否淋病,也不管治愈与否,盲目打针、吃药;三是不管病情是否需要,滥用抗生素,只要患者急于治病,就采用最高档的、最新的、进口的抗生素。以上情况势必造成淋菌的耐药菌株过早、过快地出现,不但给治疗带来困难,而且导致淋菌流行更为严重,给我国性病防治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
为了避免经济和身体双重损失,得了淋病后,请及时到性病防治专业机构就诊,切莫误诊误治,造成终生遗憾。
(二)淋病的药物治疗
由于淋病双球菌对抗生素敏感,急性感染无合并症者,只要用药及时、足量,合理应用抗生素,则见效快、治愈率高。目前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种:
1、青霉素:480万单位或氨苄青霉素3克,每日1次,共用7天~14天,为1疗程。
2、二甲胺四环素(美满霉素):第一天口服2次,每次200毫克,以后每天服2次,每次100毫克,连服药4天,为1疗程。对无并发症淋病患者,治愈率可达100%,该药具有高效、速效,无严重副作用等特点。
3、壮观霉素(淋必治):男性患者每次2克,臀部肌肉注射;女性患者每次4克,分二侧臀部肌肉注射,用药后尿痛和排脓症状,大多可在3小时~5小时内明显减轻或消失。首次治疗者一般用药3天~5天可治愈,曾经治疗者,需适当延长用药时间。该药的特点是对青霉素治疗失败者有效,亦可用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4、头孢三嗪(菌必治):每次200毫克肌肉注射,注射后2小时~4小时症状明显减轻,24小时后症状可消失。其特点是疗效高,1次给药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5、头孢氨噻肟钠:每次肌肉注射1克,治愈率可达95%以上,倘若同时服用丙磺舒1克,或同时注射:1%或2%利多卡因3毫升~4毫升,效果将更好。该药对青霉素治疗失败者有效。
6、氟哌酸(淋得治或淋克星):急性淋病患者每日1次口服800毫克(或每次400毫克,日服2次),连服3天。慢性淋病患者首次口服800毫克,以后每次400毫克,日服3次,连服5天~7天;治愈率可达95%以上。
7、氟嗪酸(泰利必妥):急性男患者每次口服400毫克,女患者每次口服600毫克,或男女患者均为每次口服200毫克,日服2次,连续服用3天~5天,治愈率均可达到95%以上。该药不仅治疗淋病,还能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
8、环丙氟哌酸(悉复欣):急性淋病患者:1次口服500毫克,必要时可于第2天再服500毫克,治愈率可达99%。
9、复方新诺明:每次1克,每日2次,共服5天~7天。但在临床上,淋病病程迁延数月甚至数年而屡治不愈者并不少见,有的患者讳疾忌医,治疗不及时、不彻底、不合理(个体游医、假药、劣质药等),以致淋菌继续发展,成为内生殖器炎症;若夫妻一方患病后未能及时治疗仍过性生活,或一方性生活混乱、嫖娼、卖淫等,均会引起反复感染;还有耐药菌株的产生,使药物疗效相对性下降,经治疗后虽可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治。一旦病情转为慢性,往往留下后患,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临床上为求得彻底治愈,应在治疗结束后4天~7天重复做尿道或宫颈管分泌物涂片及细菌培养,以后每月复查1次,再服药7天,连续3个月均为阴性方为治愈。
在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首选淋必治,次选青霉素类,再选其他抗生素类。②用药剂量要大,时间要足够,方法要科学。③治疗要彻底,即症状全部消失、尿液澄清,前列腺液或宫颈分泌物涂片淋菌阴性。④夫妻双方或性伴侣同查同治。⑤治疗中切莫听信游医的偏方或“祖传秘方”而乱用药,以防延误病情。⑥治愈后应洁身自爱,杜绝冶游,以防重新感染。
淋病的治疗
治疗
1、治疗原则:
(1)尽早正规治疗:一旦确诊,应及时给予正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合理选择药物:根据淋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与耐药性、药物的价格、使用方便与否、药物的毒副作 用以及病人的病情,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药物;
(3)谨慎治疗并发症:对于有并发症者,治疗剂量要足,疗程要够长,并要求联合药物治疗,以期达到治愈目的;
(4)同时治疗合并症:对于有合并症者,既要治疗淋病,也要治疗其他性病,以免顾此失彼;
(5)留意孕妇与新生儿:对于孕妇及新生儿,用药时应特别注意,凡是有影响胎儿及新生儿生长发育的药物,都不能使用;
(6)定期复查随访:对于完成疗程者,应在治疗后一周复查,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涂片检查或培养结果阴性者方告治愈。
2、治疗方案:
(1)无并发症淋病:采用如下方案之一治疗。
1)头孢曲松:0.25克,一次性肌注;
2)头孢呋新:1.5克,一次性肌注;
3)环丙沙星:0.5克,顿服;
4)多氟哌酸:0.4克,顿服;
5)壮观霉素:每日2-4克,肌注,连用2-3天;
6)酞氨苄青毒素:1.5克,顿服,同时加服1.0克丙磺舒。
(2)播散性淋病:采用如下方案之一治疗。
1)头孢曲松:1.0克,静滴或肌注,每日1次,连用7天;
2)壮观霉素:2.0克,肌注,每日2次,连用7天。
(3)淋菌性眼炎:
1)成人淋菌性眼炎:头孢曲松1.0克,一次性肌注;
2)新生儿淋菌性眼炎:头孢曲松每公斤体重25-50毫克,一次性肌注。
3)除系统用药外,患眼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每隔30-60分钟一次,共6次。
4)儿童淋病:头孢曲松125毫克,一次性肌注。适用于无并发症者。
5)淋病并发症与合并症:采用联合药物治疗,病情严重者应住院治疗。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31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