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花生加一物胜吃无数补品你知道是什么吗(生花生能多吃吗?吃生花生有什么作用啊?)

佚名 2024-06-05 01:31:38

花生加一物胜吃无数补品你知道是什么吗

被称为“长寿果”的花生,很多人都喜欢吃。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其实花生米有着很丰富的营养。平时我们就喜欢单吃,究竟如何吃,才能达到最佳的营养效果呢?

花生米+大枣营养效果最好原料:花生米60克、大枣(干枣最好)60克做法:先把花生米煮好,再放大枣一起煮烂,每天一次,相当于每天的一顿饭,连汤汁一起吃。花生米大枣汤具有降血压、降血糖、补肾、预防老花眼等功效。经常食用还可以补血活血、提高免疫力。红枣花生汤是一道传统的特色名点。补脾和胃、养血止血红枣、花生洗净,同放砂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至花生熟烂,加入冰糖再煲片刻,即可食用。由红枣、花生、冰糖各30克组成。先煎花生,后入红枣、冰糖。每晚睡前服,连服30天为一疗程。具有补气健脾,养血安神之功效。可使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较高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降低。老年人体质虚弱,经常服用本汤,可收到补气健脾、养血安神,增加营养,健身益寿之功。

生花生能多吃吗?吃生花生有什么作用啊?

花生是好东西,生吃,炒着吃,炖着吃,煮着吃等等都可以。什么东西都不要多吃,吃适量就行了。 下面是花生的功效和食用方法 花生的功效: 花生中的维生素K有止血作用。花生红衣的止血作用比花生更高出50倍,对多种出血性疾病都有良好的止血功效。 花生含有维生素E和一定量的锌,能增强记忆,抗老化,延缓脑功能衰退,滋润皮肤。 花生含有的维生素C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有助于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 花生中的微量元素 硒和另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白藜芒醇可以防治肿瘤类疾病,同时也是降低血小板聚公证机关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 花生还有扶正补虚、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利水消肿、止血生乳、清咽止疟的作用。 花生的食用方法: 最健康的食用方法是水煮花生,其保留了花生中原有的植物活性物质,如植物固醇、皂角甙、白藜芦醇等,对防止营养不良,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病具有显著作用。尤其是花生所含的β-谷固醇,有预防大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及心血管病的作用。此外,白藜芦醇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不仅能预防癌症,还能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心肌梗死与脑梗死的发生。 然而,我们在享用花生美味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花生是最容易感染黄曲霉菌的农作物。而黄曲霉菌毒素是世界公认的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 那么,怎样吃花生才安全有益呢?首先,要将外观呈黄绿色的花生剔除,然后用流动的水浸泡、漂洗,再用水煮熟食用。黄曲霉菌毒素很耐热,即使加温到200℃也不能被破坏。而黄曲霉菌毒素可溶于水,经过漂洗、水煮,能被去除大部分。从这一点来讲,吃煮熟的花生相对来说较为安全。
麻烦采纳,谢谢!

“瓜子”和“花生”有什么营养?常吃它们好吗?

  经常吃瓜子和花生是很好的。
  花生的营养价值
  花生的营养价值非常高,而且全面,是全世界公认的健康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B2.PP、A、D、E、C,钙、铁等矿物质,有健脑、抗癌等功效。
  花生的营养价值之高,连牛奶、鸡蛋、肉类都要甘拜下风,花生所含的蛋白质、钙、铁、磷、核蛋素等都比它们高,其中热量更是比牛奶高出20%,比鸡蛋高出40%。
  花生的功效与作用
  1、健脑、抗衰老。花生中的锌元素很高,而锌能够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有增强大脑记忆力的功效,而且锌还能够激活中老年人的脑细胞,可延缓人体过早的衰老。
  2、促进儿童骨骼发育。因为花生中的钙含量非常丰富,故有促进儿童骨骼发育的作用。
  3、滋润皮肤、降低胆固醇。花生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可有效滋润皮肤,降低人体胆固醇,并且有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的作用。
  4、预防肿瘤。花生中含有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白藜芦醇,它不仅是肿瘤疾病的天然化学预防剂,而且还能够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
  5、健脾养胃、补气润燥。《本草纲目》记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药性考》记载:“食用花生养胃醒脾,滑肠润燥”。
  瓜子的营养成分:
  1、葵花子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优质蛋白,钾、磷、钙、镁、硒元素及维生素E、维生素B1等营养元素
  2、其所含丰富的钾元素对保护心脏功能,预防高血压颇多裨益
  3、葵花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有防止衰老、提过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4、葵花子中所含植物固醇和磷脂,能够抑制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防止血浆胆固醇过多,可防止动脉硬化
  5、葵花子还有调节脑细胞代谢,改善其抑制机能的作用,故可用于催眠。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16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