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孩童9岁时血液样本可预测躁郁症

妙手生春 2024-06-03 17:44:04

2016年09月08日讯 孩童时炎症水平高可能预示着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狂躁行为的风险也较高。这项日前发表于《心理医学》杂志的研究或许会带来治疗诸如躁郁症等疾病的新方法。

轻度躁狂会涉及一段过度活跃期,并且通常是包括躁郁症、季节性情绪失调和一些类型的精神病在内的情绪障碍的征兆。经历过轻度狂躁的人可能愿意冒更多风险、感觉更加自信,并且对其他人变得不耐烦。出现诸如此类征兆后,他们可能会“崩溃”,需要睡很长时间并且有时对于前几天发生的事情能记住的很少。

此前研究表明,炎症和情绪障碍之间存在关联。这促使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Joseph Hayes及其团队想知道,孩童时的炎症是否可能导致随后的生活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分析来自1700余人的数据,Hayes团队发现,9岁时一种涉及炎症的化学物质水平过高同在22岁时经历轻度躁狂之间存在明显关联。

这种名为IL-6的化学物质通常由白血细胞分泌,以刺激针对感染或创伤的炎症免疫反应。Hayes团队表示,目前尚不明确孩童时代的炎症如何诱发轻度狂躁症状,但IL-6已知会影响大脑。一项利用注射增加健康志愿者血液中IL-6的研究发现,这会引发焦虑症状,并且降低在记忆测试中的表现。

与此同时,有证据表明,IL-6会影响一个被称为亚属扣带的区域中的大脑活动。该区域被认为控制着广阔的大脑区域网络,包括影响心情和焦虑、睡眠、记忆和自尊的网络。

Hayes团队认为,靶向炎症通路或许有助于治疗诸如躁郁症等疾病。

躁郁症简介

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研究发现,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DSM-IV中将双相障碍分为两个亚型,双相I型指有躁狂或混合发作及重性抑郁发作,双相II型指有轻躁狂及重性抑郁发作,无躁狂发作。值得注意的是,双相抑郁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有报道37%的双相抑郁患者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使发作频率增加。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01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