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数据调查显示,在我国高发的癌症前十位中,有好多种都是消化器官癌变,这包括了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每年这些患病者加起来的总人数,达到了190万左右!
而消化器官癌变如此高发,牵涉到的原因十分复杂,但排除客观因素、年龄等方面之外,真正促使它们癌变背后的因素,只有五个大字: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可能大家会认为,食物是我们营养摄取的主要来源,它又怎么会成为杀人利器呢?
实际上,随着近些年社会不断发展、经济水平不断上涨,越来越多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食物也充斥了大家的生活中,虽然它们并不会直接致癌,但长期接触却会造成慢性病、致癌物堆积等问题出现,进而增加了癌变的几率,再受到免疫力、年龄、基因等方面影响,癌变最终会爆发!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哪些饮食习惯会招来癌症?四个大字或许能给你答案:
1、咸
我国在2020年,新发的胃癌患者就达到了48万人,死亡患者达到了37万,是仅次于大肠癌的消化道癌变。而吃得过咸恰恰与胃癌病发呈现出了明显的相关性。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长期保持高盐习惯的人,比起清淡饮食人群来说,患胃癌风险最少高出了30%!
有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平均摄盐量每天已经突破了13.4g以上,这远远超过了世卫组织建议的6克以下。高盐分指的不单单是食盐,同时还有各种调味品、腌制食物、加工肉类等等。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甚至已经把中式咸鱼加入了1类致癌物行列!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高盐分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它能直接穿透胃、食管黏膜的保护层,对黏膜造成直接伤害,发展为炎症、糜烂、溃疡等多个问题。且腌制食物还会产生亚硝基化合物,进入机体后又会转化为1类致癌物亚硝胺,长期反复接触、在慢性病和致癌物共同作用影响之下,后期癌变率自然会有所增加!
2、烫
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想必这句话大家应该都听过,说出口的明明是关心,但这背后却隐藏着致癌危机!
有调查发现,在中国、土耳其、部分南美洲国家生活的人,存在饮用(小洽一口)65摄氏度以上的水的习惯,甚至是水的温度已经超过了70℃。而这些地区的人,恰恰患食管癌的几率较高!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食管黏膜对温度接受有限,超过65℃以上的食物、水都会对食管黏膜造成刺激、损伤。食管在长期反复受损、修复的过程中,又会不断分裂出新的细胞,细胞越是分裂、突变的风险也就会越高,继而增加了癌变几率。也正因如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已经将超过65℃以上的食物和饮品,列入了2a类致癌物中。
3、甜
在养生界有一种说法,认为糖分会滋养体内的癌细胞、导致癌变、癌症迅速发展。其实在临床看来,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但也的确是有一部分道理。因为人体细胞的生长、新陈代谢,都需要从食物中的糖来获取能量,癌细胞同样也是如此。
而且,有科学家证实,癌细胞需要的葡萄糖远超过了正常细胞,它们分解糖分的速度也非常快,这种现象被命名为“瓦博格效应”。而在日本、瑞典以及美国等多个癌症中心都有研究表明,高糖饮食的确是会增加患癌风险、推动癌症发展。
4、荤
近些年我国经济水平上涨、国民饮食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西式饮食也在逐渐渗透到大家的生活中。高脂肪、低纤维、低蔬果的饮食,已经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饮食现状。然而,有大量数据和研究都表明,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模式,恰恰就是促发大肠癌的主要原因!而且,红肉、加工肉类也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加入了2a类致癌物行列,每天吃50克以上的红肉、30克以上的加工肉类,患癌风险就会迅速增加。
以上四个不良的饮食习惯,你中了几枪?虽说并不是所有的致癌物都会绝对致癌,但长期大量接触的确是增加了致癌风险、且会对身体其他方面造成影响。所以,大家应该正确看待饮食与癌症之间的关系,保持科学均衡、清淡的饮食习惯很有必要。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92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