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19岁网红突发脑溢血而猝死!猝死最爱年轻人中,3类人可得小心

佚名 2024-06-03 00:57:49

19岁网红突发脑溢血而猝死!猝死最爱年轻人中,3类人可得小心

今年的1月份,因猝死而离去的新闻越来越多。

据媒体报道,一位粉丝数接近50万人的网红孙艺轩,因“脑淤血”而猝死,享年19岁。

这位网红在社交平台上经常分享自己的日常饮食,不过为了走红,通常都是暴饮暴食而博取网友的关注。

“每顿饭吃三种主食”也成为了他的畅销热点,然而在他去世前几天,有些网友发现他的黑眼圈明显眼袋较大,看上去总是憔悴,甚至有些疲劳过度。

回顾这2个月,因猝死而引发的悲剧还真不少

比如2021年1月5日,知名时尚博主“雅鲁藏布江女人”,就曾在飞机上因猝死而离世,享年27岁。

比如2021年1月1日,《巴啦啦小魔仙》美琪的扮演者孙侨潞也因心梗而猝死,享年25岁。

比如2020年12月29日凌晨,拼多多员工张某由于长期加班而猝死,年仅23岁。

比如2020年12月4日,国美电器福州分公司一位员工在年终誓师大会期间猝死,随后法医鉴定为过度疲劳,年仅27岁。

每分钟就有1个人,发生心脏性猝死

频繁出现的猝死的新闻,引发大家的讨论。不少人都吐槽,打工人的身体,在无休止的996模式下,已经逐渐透支。

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猝死也成为了不少人的健康焦虑。

根据《2020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有53%的人担心自己会猝死,而在95后以及00后,有7%和9%的人甚至每天都担心自己会猝死。

在2019年,我国因各种疾病而死亡人数达到1065万,而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却达到458万人,占其总死亡人数的43%,成为国人第一大健康杀手。

在这些公布数据显示,预估我国每年会发生54.4万心源性猝死,这也意味着:每1分钟就有1人猝死。

其实,并非所有人都是猝死所“心仪”的对象。以下3类人,特别容易被心梗“青睐”:

1、肥胖人群

众所周知,肥胖是极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尤其对于严重超出正常体重值的人群来说,还会加大自己身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机率。

这是由于当人体出现肥胖时,体内的脂肪含量也会相应升高,此时人体内的血液也会随之变得浓稠,相应的血液中所含的血脂、胆固醇含量也会升高,久而久之,三高问题也就出现了。

其实,肥胖不仅会引发三高,更是引发心梗的“元凶”之一。

由于自身存在肥胖时,体内的脂肪含量也会相应增加,进而影响人体血液循环。

而当血液循环速度出现减缓时,心脏所需血液将无法得到有效供应,进而引发心梗现象,不仅如此,如果血管长期存在阻塞时,还可能给大脑造成一定的损伤。

2、抽烟人群

人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尤其会对肺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殊不知,如果自己长期有着吸烟史,更是会加大心梗的机率。由于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而这些物质本身对人体就会造成一定要损害。

不仅如此,香烟所释放出的有毒物质,还会加速心血管内膜损伤,久而久之,便会造成血管硬化,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对人体健康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此外,当人体在抽烟时,还会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

而一氧化碳会降低血液吸收氧气的能力,此时人体不仅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心脏承受力减弱等,长期以往,更是会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出现。

3、爱吃甜食的人群

当今社会,像蛋糕、糖果、奶油等各种甜食层出不穷,正因为该类食物有着较甜的口感,因而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吃甜食。

尤其有一些人更是认为吃甜食可以让自己的心情变得放松、愉悦。殊不知,这类食物不仅甜,其热量还高,经常食用,极其容易造成血糖升高,引发肥胖等。

此外,当人体充分吸收高甜、高热量后,还会造成血脂浓度出现升高。

此时血液黏稠度也会相应增加,进而造成血液流速出现减缓的现象,久而久之,血管的狭窄部位便会出现血栓,进而堵塞血管等,严重的更是会引发心梗等疾病。

人一辈子,没了健康....都在白忙

中国平均每年大约有54.4万人猝死,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脏骤停。

谁都不愿意看到意外发生,但现实却在提醒我们,猝死并不遥远。

高强度、持续劳累的工作状态正成为重要诱因,而我们唯有普及急救技能、设施才是当务之急。

新的一年开始了,希望各位打工人打拼的时候也要注意身体!

35岁明星录节目时猝死,心脏疾病不能掉以轻心,哪3类人需注意了?

猝死,是指平时?健康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死亡。据国内外调查统计,在猝死者中绝大部分为心源性猝死。尤其是40岁以上的缺血性心脏病病人最多见,其他还有主动脉瘤破裂、高血压性心脏肥大、心肌病(主要是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变等。秋冬季心源性猝死高发,高血压、冠心病尤为突出,中老年人要注意预防。

心源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在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丧失为特征、因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其发病突然,抢救成功率极低(不足1%)。尤其是40岁以上的缺血性心脏病病人最多见,其他还有主动脉瘤破裂、高血压性心脏肥大、心肌病(主要是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变等。

其直接导致猝死的原因是心肌梗死、心律不齐、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症候群等等。

冬季由于寒冷的刺激,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增加,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血流减少,血栓容易形成,因而易诱发心肌梗死。所以,严寒的冬季更易导致猝死发生。

防止猝死无特效药物和手段,只能依靠及时发现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阻止。特别是平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中老年人更要加强预防。

生活规律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每天不应少于7小时),尽量不要熬夜,要注意劳逸结合,重视及时休息,不可过度劳累。

情绪平稳

要保持平和乐观、心胸豁达的良好心态,避免各种不良精神刺激,特别是防止与避免暴怒,防止过度悲伤。

节制饮食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人要特别注意对饮食的节制,不可暴饮暴食,最好每餐只吃七八成饱,三餐饮食保持低脂(在总热量的摄入中,脂肪的热量应在30%以下)、低盐(每日控制在6克以下)、低糖,应适当多吃蔬菜(特别是宜多吃绿叶蔬菜)、水果,尽量远离?三高?。

戒烟限酒

吸烟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至少高2倍。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损坏动脉内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加重心肌缺氧,是促发猝死的重要因素。研究还表明,一个人每天饮酒2杯(2两以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会增加15%以上。因此一定要戒烟限酒,改变一切不良生活习惯。

适当锻炼

要坚持适当的、循序渐进的、持之以恒的锻炼,如太极拳、散步、跳健身舞等,最好不做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也是诱发猝死的重要原因。

控制体重

肥胖会引发多种疾病。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的20%,心脏病发病的危险性增加1倍以上。因此肥胖患者应管好嘴,迈开腿,尽量将体重控制在不超过标重体重的20%。

注意减压

过于强烈的、持续的心理压力,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诱发猝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平时要注意保持平和乐观的良好心态,多交朋友,有心事要向亲友、同事诉说,及时释放心中的压力,避免过于激动和悲伤。

预防便秘

患有便秘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在排便时过于屏气用力,会导致心梗急性发作,引发死亡(相声大师马季就死于马桶上)。所以,平时宜适当多吃有润便作用以及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保持大便通畅。

防寒保暖

注意关注天气的变化,特别是大风降温和寒潮过境的天气,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居室温度应保持在18℃以上。异常天气时,老年人晨起不宜外出锻炼。必要时还应服用药物,注意预防性治疗。

定期体检

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中年人应2年1次,老年人应每年1次)。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肥胖与吸烟等人群,更应经常复查心脏,测量血压、血糖,以及时发现心脏、血脂、血压、血糖和血液黏稠等异常情况,以达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之目的。

备好药品

已经确诊患有心脏病、特别是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等病的患者,除了遵医嘱按时服药、按时复查,将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水平外,冠心病患者最好随时、随身备好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用药(口袋中还应放一张卡片,标明本人患有心脏病,口袋中有急救用药,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应立即拨打120等内容)。一旦心梗急性发作,应立即将硝酸甘油等急救药放在舌下含服,并拨打急救电话。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92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