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吸烟者维b含量高肺癌风险减半(吸烟比不吸烟的人得肺癌的几率高多少)

中医世家 2024-06-01 18:00:30

吸烟者维b含量高肺癌风险减半

最新一项研究表明,血液中维生素b含量高的吸烟者,他们患肺癌的风险更小。

这项针对40万人的研究显示,血液中维生素b6和蛋氨酸(一种氨基酸)的含量高,可以使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降低一半。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科学家表示,研究结果可能说明了部分吸烟者从不患肺癌以及部分不吸烟或以前吸过烟的人患肺癌的原因。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类型,90%的病例由吸烟引起,全球每年有120万人死于这种癌症。每10个吸烟者当中就有一个会染上肺癌,他们常常死于其他与吸烟有关的原因,如心脏病、中风和肺气肿。研究显示不吸烟的人或多年前戒烟的人也会患上肺癌。

进行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保罗-布伦南说:“根据我们的发现,维生素b6和蛋氨酸与肺癌风险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但我们的研究并未发现它们会使患肺癌风险上升。这表明饮食习惯可能在肺癌患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与这项研究的大多数肺癌患者都是吸烟人,但也有100人从不吸烟,还有260人已经戒烟。布伦南表示,这三组人患肺癌风险的高低变化与血液中维生素b6和蛋氨酸含量的关系都是相同的。布伦南说:“只要维生素b6和蛋氨酸这两种营养成分充足,患肺癌风险就降低60%左右。不过很显然患这种癌症的风险偏高是因为你吸烟,所以你最好还是将烟戒掉。”

最新研究结果支持了以前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显示维生素b不足或增加dna受损及由此导致的基因突变的几率。瑞典科研人员在2005年实施的一项研究发现,血液中维生素b6含量高的女性,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更低。布伦南说:“这些维生素b和营养物基本上都与负责生成和维持dna的通道有关。所以,你显然希望这条通道尽可能保持运转。”

吸烟比不吸烟的人得肺癌的几率高多少

少量吸烟同样威胁健康
很多人认为,每天只抽几支烟对健康威胁不大。挪威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则表明,少量吸烟同样会使罹患心脏病和肺癌的几率大幅增加。

挪威公共卫生研究所的科学家在22日出版的《烟草控制》杂志上报告说,从上世纪70年代到2002年,他们对一些研究对象的健康资料和吸烟习惯进行了跟踪调查。

结果表明,每天吸烟1到4支的人罹患缺血性心脏病的几率是不吸烟者的3倍,少量吸烟的男性罹患肺癌的风险比不吸烟男性高2倍,女性少量吸烟则会使罹患肺癌的风险增加4倍。研究者说,希望该结果能够纠正人们的错误认识。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对于抽烟的男性来说,他们身边不抽烟的妻子比其他女性容易患中风病。
研究者指出:“丈夫每天抽烟的数量越多,妻子患中风的可能性就越高。根据丈夫抽烟多少,妻子的中风几率会比非烟民妻子高出28%到62%。”此外,妻子的中风几率还与丈夫抽烟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关系。

吸烟=吸毒 吸烟=慢性自杀!!!
吸烟有害健康~~不吸烟是幸福

香烟,是众所皆知的物品,有许多人很喜欢它,不停地吸着香烟,对它爱不释手。可你知道它的坏处有多大?据科学家证明,香烟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尼古丁是很强的毒性物质,它损害着人类的健康,引发可怕的肺癌、胃癌、食道癌和各种疾病!一滴尼古丁就能毒死一只肥猪 ,还能使人的寿命缩短五秒!三滴尼古丁就能毒死一头壮牛呢!香烟的危害真有这么大?

于是,我做了一组实验:香烟的危害。我找来三个一样大的瓶子,里面装着相同的清水,然后再找来三只同一品种、大小一样的小虾,又拿来爸爸平时抽的一根香烟,第一个瓶子里不放烟丝,在第二个瓶子里放上一点儿烟丝,而在第三个瓶子里放上许多的烟丝,然后用木棍在这三个瓶子里搅拌。过了一会儿,第一个瓶子里的水还是很清,而第二个瓶子里的水变成了淡黄色,第三个瓶子里的水竟变成了土黄色!然后,我把小虾分别放进了这三个瓶子里。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瓶中的小虾。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小虾仍然快乐地游着。过了一会儿,情况可大不一样!我吓得屏住了呼吸,清清楚楚地看见了这可怕的变化,第一个瓶子里的小虾仍安然无恙;第二个瓶子里的小虾弯腰曲背,拼命地挣扎着;而第三个瓶子里的小虾后肢僵直了,只有前肢还在有气无力地划动着。“嘀嗒,嘀嗒。”小虾们最痛苦的时刻来临了!凶恶的死神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去了这两个小家伙的生命!这么短暂的时间里,两只活泼可爱的小虾就一动不动了,变成了死灰色的小僵尸! 只有在没放烟丝的第一个瓶子中,小虾还快活地游着。从以上实验证明,烟丝能够毒死小虾。那么,人类吸了它,同样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c科学家已证明,吸烟几乎损害人体全部重要器官: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等,而最令人忧虑的是致癌,这些损害男女是相同的,然而由于妇女具有特殊的身体结构和孕育后代的生理特点,因此吸烟会受到一些特殊的危害。月经不调:妇女吸烟会使月经初潮推迟,经期紊乱,痛经、绝经期提前。生育率下降:英国牛津计划生育学会通过17000位育龄妇女11年的研究所做出的结论 ,吸烟降低生育率,每天吸10支烟以上的妇女不育率而另一项调查认为吸烟妇女与不吸烟的女性相为10.7%,而不吸烟妇 女只有5.4%。比,患不孕症的可 能性高2.7倍。

孕妇女吸烟危害更大:据统计40至50岁的妇女服用避孕药又吸烟其心脏病的发病率增高。吸烟妇女发生蛛网膜下出血的危险比不吸烟者大5.7倍,而既吸烟又服避孕药的妇女患该病的危险性竟比不吸烟又不服避孕药者大22倍。影响体重加速早衰:专家调查表明,吸烟对妇女皮下脂肪层的厚度有影响,因此多数吸烟妇女身体不丰满,皮肤不滋润,缺乏营养而加快皮肤皱纹的出现。由于尼古丁刺激微血管发 生收缩痉挛,皮肤供氧供血不足,加速衰老。在此,奉劝每位女士最好不要染 上吸烟陋习,已经有吸烟习惯的,最好早日戒除!

看了以上数据,是不是令你毛骨悚然?其实,更可怕的还在后面呢!据美国心脏学会新闻公报报道,美国一家医学院心脏科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对男性年轻人进行吸烟前及吸烟后用逐渐升温的热探头测定前臂的痛阈,发现吸烟后的痛阈及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均高于吸烟前。

实验中,他们将研究对象在测试前的12小时内停止吸烟及饮用咖啡,在休息15分钟后,将热探头放在受试者前臂并逐渐升温,受试者首次感到痛觉时,将温度记下并继续升温到患者不能耐受(耐受温)为止。结果,几乎所有吸烟者在每吸一支卷烟后,均显示有痛阈及耐受能力的升高,而不吸烟者无明显变化。这一试验表明,吸烟者确实有短时间的痛阈变化,这一现象可能解释吸烟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患病率较高的原因,因而对冠心病的早期发现及积极治疗造成极不利的影响。

孕妇吸烟不但对自己和胎儿的身体会有负面的影响,最新的研究还发现,妈妈在怀孕期间吸烟,生出的宝宝在开始学步的阶段出现行为偏差或行为不良的情况比率会较.怀孕期间有吸烟的妈妈生出的小宝宝,从两岁左右开始出现较反叛、冲动和暴躁的行为是不吸烟的妈妈生出的小宝宝的四倍。这些行为不但可能会阻碍小宝宝的成长学习,还可能会因影响,情况会变得更严重。若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是当的行为矫正,长大后则容易会出现犯罪及暴力行为。此外,吸烟孕妇的胎儿还可能会体重过轻、生长迟缓等状况。

看了全文,大家是否重新认识了香烟呢?我想是的,香烟实在太可怕了!抽烟者花高价把它买了回来,本以为它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没想到它却把自己那健康的身体摧残成那样,甚至连自己的后代也不放过!给自己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与当初比起来,真是事得其反!不过,现在还来得及,快快行动吧!远离香烟!

吸烟有害健康 减寿10年?长寿烟民现象怎么说?

人们认识到吸烟的健康危害已经超过百年,控烟运动也超过50年

人类发现吸烟的健康危害已经超过一百年,由美国公共卫生首席官于1964年1月11日发布第一份吸烟与健康报告而发起 控烟运动也已经55年,如山证据显示,吸烟是20世纪以来给人类造成最大健康危害的、单一可预防因素。

但是,时至今日,居然还有人对吸烟的健康危害存在疑虑和疑问。

回顾人类对吸烟危害的认识过程,19世纪末随着卷烟机的发明和制造商激进的广告宣传,吸烟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行起来。

很快,人们就发现了吸烟给公众健康带来的危害,20世纪初就引起科学界和医学界的关注。

经过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和50年代有关吸烟不良影响证据的积累, 1957年6月12日,美国首席公共卫生官Leroy E. Burney首次发布了美国公共卫生署有关吸烟问题的官方立场,称证据显示吸烟与肺癌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

几家著名私营卫生组织联盟的坚决敦促成了美国最终发布吸烟与健康危害官方报告。

1961年6月,美国癌症协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结核病协会和美国公共卫生协会联合致函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总统,呼吁成立全国吸烟委员会,致力于“寻求”最大程度地干预有关烟草制造工业自由和个人吸食自由,并最终解决吸烟造成的健康问题的方案。

1962年6月7日,总统任命新任首席公共卫生官Luther L. Terry召集一个专家委员会对吸烟问题的科学文献进行全面审查。

1962年11月至1964年1月间,委员会在150多名顾问的协助下对超过7000多篇吸烟与健康方面的科学文献作了审查。

最终,特里于1964年1月11日发布了该委员会做出的有关吸烟和健康问题的报告。

该报告像一场重磅炸弹袭击了整个美国,乃至半个世界,成为1964年美国的年度头条新闻。

为了尽可能降低消息对股票市场的冲击,特意选在一个星期六发布。

吸烟的健康危害

报告以强有力证据明确指出,吸烟是:

男性肺癌和喉癌的主要原因

女性肺癌可能的原因

慢性支气管炎最重要的原因

具体来说,报告估计,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平均高出9到10倍,重度吸烟者的风险至少高出20倍。随着吸烟时间的延长,风险进一步上升;吸烟停止,风险也随之降低。

报告认为吸烟还是慢性支气管炎的最重要原因,并指出吸烟与肺气肿,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相关性。

同时,报告还指出,怀孕期间吸烟会降低新生儿的平均体重。

该报告美中不足的是,在尼古丁成瘾问题上的认识存在不足,坚持认为“吸烟应该被定义成一种习惯而不是成瘾”。

事实上,这份报告就宣告了科学界、医学界对吸烟危害健康达成了最为广泛的共识。

基于这份报告,控烟运动在美国以及整个世界渐次展开,超过半个世纪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西方国家的吸烟率已经大大降低,由此带来的健康危害,包括死亡率的降低也充分体现出来。

到目前,不断积累的证据证明,吸烟给人类造成的健康和寿命危害远远高于当初的估计。

证据显示,吸烟的健康危害涉及全身的所有器官。其中:

吸烟是导致导致人类癌症的最大的单一可预防性原因,可导致全身15个部位的癌症。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增加的主要可预防性危险因素之一。

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烟草是世界上成瘾性最强的精神性物质,造成严重的依赖、戒断症状和其他精神问题。

孕期吸烟是因而出生不良后果和儿童精神问题主要因素。

吸烟与意外死亡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吸烟造成明显牙齿损坏。

吸烟还与糖尿病、整体健康状况下降、眼部疾病、髋骨骨折、肝硬化、低骨密度、消化性溃疡等密切相关。

长寿烟民现象如何解释?

每当说到吸烟的健康危害,有人总是举出或真或假的一些“长寿”烟民个例来试图抹杀吸烟的危害,籍此为自己吸烟寻找合理性,以为“甩人一脸个例,别人就无言以对了”。

岂不知,他们的这种洋洋自得,实质上是犯了一种极其愚蠢的逻辑错误,叫“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

存者偏差是指,人们做判断和决定时只集中于他们通过某些选择过程筛选出来的个别人或事物,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或遗忘了那些没有被关注到的人或事物。通常,由于光环效应,人们往往只关注个别成功的例子,而忽视了更多的失败的例子,从而产生的认知偏差。

关于幸存者偏差,最著名的真实范例是二战中美军轰炸机加装防护装甲的决策中军方差点犯得一个错误。

二战中,美军轰炸机在给对方施加严重打击的同时也成了对手重点的打击目标,很多轰炸机被击中,甚至击毁,造成轰炸机和机组人员的重大损失。

为了减少损失,美国空军方面迫切地需要对飞机进行改进,加装防护装甲,以提高返航率。

但是,装甲加装在飞机的哪个部位呢?

美空军方面根据上图所示返航飞机机体被击中弹孔的分布认为,强化装甲应该安装在弹孔密布的部位。

但是,统计学家亚伯拉罕沃尔德认为,空军方面的想法犯了幸存者偏差的低级错误。

因为,空军方面只关注到了成功返航的飞机,而忽略了被击中坠毁的飞机。

他认为,弹孔密布部位是“轰炸机虽然容易被击中,但是,即使被击中仍可以安全返航的地方”;而返航飞机那些没有损坏的关键部位反而可能是需要额外保护的地方,比如发动机部位。

因为,这些部位一旦被击中,飞机就很可能坠毁,不能返航。

那些被击毁的飞机很可能正是因此没有返航。

在这个例子中,统计学家通过考虑幸存者偏差而帮助美国空军避免了大量损失。

长寿的烟鬼,幸存者偏差另一个典型范例

“长寿的烟鬼”,是科学家介绍幸存者偏差时,继美军返航轰炸机之后最为常举的另一个范例:

返航飞机上密布的弹孔,就犹如长寿的烟鬼们一辈子吸过的烟草以及给他们造成的健康危害,虽然造成重大打击,只是因为没有命中致命目标而幸免“坠毁”。

而有更多的多的烟鬼们因为被击中关键部位而早死——这就是流行病学研究中吸烟者死亡率远远高于非吸烟者的坚实事实。

长期吸烟平均折寿10年

早在1964年第一份报告中,科学证据就显示,与不吸烟者相比,长期吸烟者死亡率增加70%,即为不吸烟者的1.7倍。

有人根据美国CDC历年来积累的证据,结合美国年龄标化死亡率,计算出,长期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平均早死10年,平均每吸一支烟折合早死13.8分钟,一包烟4.6小时。

澳大利亚新的大型研究再证实吸烟平均减寿10年的结论

有些人之所以会拿少数长寿吸烟者的个例来说事,使他们缺乏统计学概念。

如何才能真实准确地反应吸烟与健康的关系呢?

绝对不能只看少数长寿的烟鬼,或早死的烟鬼这类少数个例,而应该基于大型人群对照研究的结果,才能尽可能消除各种偏差对结果的影响。

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进行的这类研究数不胜数,最近的一项这类研究来自澳大利亚。

2015年澳大利亚一项基于新南威尔士州超过20万≥45岁人群的前瞻性研究(澳大利亚45岁及以上大型人口长期研究的一部分)显示,尽管澳大利亚人口吸烟率已经发生急剧降低

但是,由于吸烟的影响长期影响的滞后性,过去的高吸烟率仍是造成当前人口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结果显示,与不吸烟者相比,当前吸烟者死亡率平均增加接近3倍。

死亡率增加随着吸烟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与不吸烟者相比,当前每天吸烟≤14支(平均10 支/天)和≥25支/天吸烟数者,死亡率分别增加2倍和4倍。

在过去的吸烟者中,死亡率随着戒烟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45岁前戒烟者与从不吸烟者相比没有显着差异。

估计,目前吸烟者的平均死亡时间比非吸烟者提早10年。

长期吸烟平均减寿10年,这与其他众多有关吸烟健康危害研究结论高度一致,也充分证明这种结论的可信性。

总之,长期吸烟平均减寿10年,证据确凿,无可动摇。

有人以个别吸烟者长寿的现象否认吸烟的危害,犯了幸存者偏差的逻辑错误。

来源:知道日报

吸烟量越大、年限越长,肺癌发病风险越高吗?

是的,报告显示,吸烟损害肺部结构、肺功能和呼吸道免疫系统功能,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系统感染、肺结核、多种间质性肺疾病,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

5月31日,是第34个世界无烟日。据相关报告显示,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男性吸烟率高达50.5%,我国每年100多万人因烟草失去生命……

据新闻报道,我国50%的肺癌因吸烟引起。

延伸阅读-烟草中的有害成分:

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是由7000多种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气体占95%,如一氧化碳、氢化氰、挥发性亚硝胺等,颗粒物占5%,包括半挥发物及非挥发物,如烟焦油、尼古丁等。这些化合物绝大多数对人体有害,其中至少有69种为已知的致癌物,如多环芳烃、亚硝胺等,而尼古丁是引起成瘾的物质。

二手烟(Second-hand smoking, SHS)指从卷烟或其他烟草制品燃烧端散发的烟雾,且通常与吸烟者散发的烟雾混杂在一起。二手烟中含有几百种已知的有毒或者致癌物质,包括甲醛、苯、氯乙烯、砷、氨和氢氰酸等。二手烟已被美国环保署和国际癌症研究署确定为A类致癌物质。与吸烟者本人吸入的烟雾相比,二手烟的许多致癌和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更高。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77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