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解读抑郁症发病机制及新型疗法的研究进展

妙手生春 2024-06-01 05:54:57

2016年09月21日讯 相信大家最近都知道演员乔任梁因抑郁症而去世,有资料显示,抑郁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四大疾病,并且该病的患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

科学家首次发现抑郁症相关基因

2014年2月,当牛津大学遗传学家Jonathan Flint第一次发现某些基因序列和抑郁症的发生有关时,他非常吃惊。因为进行这种尝试的研究都相继失败,其中有研究从9000人重度抑郁症筛选敏感基因,也有对17000人进行随访分析的研究。而他自己项目的研究规模只有5303人。该项目中国合作单位有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等。

但是Flint小组成功获得了结果。本周他们发表两篇论文报道其中2个重度抑郁症的基因标志。重度抑郁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这一发现将给寻找治疗抑郁症药物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也能开发更准确的诊断抑郁症的重要工具。虽然这些好处目前还不好确定,但能确定的是,该研究给抑郁症研究提供了研究框架,作为将来大规模采集抑郁症患者的相关数据提供了重要依据。

饱受抑郁症折磨?科学家已发现快速治疗抑郁症的潜在药物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化合物,可能成为治疗抑郁的新药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NAS上。

抑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目前全世界有大约三亿五千万人受到抑郁折磨。之前一些研究发现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可能是抑郁症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许多炎症性以及炎症相关疾病的治疗药物都作用于环氧化物水解酶。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找到一种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并针对该抑制剂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索。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环氧化物水解酶在慢性应激小鼠的关键脑部区域表达更高,他们还在死亡之前患有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狂躁抑郁性精神病以及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脑部样本中发现环氧化物水解酶的表达水平也高于正常人。

科学家发现抑郁症靶向治疗新靶点

近日,来自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在脑细胞中增加一种信号分子的水平可以改变大脑对外界应激的应答情况,这一发现为治疗抑郁症提供了一个新的潜在靶向目标。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上。

严重应激或慢性应激可以触发或加速重度抑郁症的发生,目前每年全世界有大约1亿2千万人受到抑郁影响,而在患有抑郁症的人群中还有20%--40%的人不能得到有效治疗,这表明还需要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治疗抑郁症。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脑细胞中cAMP水平上升对于应激诱导的小鼠行为具有一个很好的改善作用。之前有研究发现患有重度抑郁症的人其cAMP信号途径常发生损伤,而一些慢性的抗抑郁治疗方法也常常通过开启这套信号系统达到治疗目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71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