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6日讯 肿瘤后来居上,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疾病。然而,因果相连,肿瘤发生有且仅有一个最初原因。简而言之,肿瘤发病的最初原因是正常细胞的氧化呼吸被糖类物质发酵所取代,但是这和肿瘤代谢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如果可以看清代谢机制的本质,对攻克肿瘤将大有裨益。
能导致肿瘤细胞发生有氧糖酵解的蛋白
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厦门大学生科院,哈佛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能导致肿瘤细胞发生有氧糖酵解的蛋白,帮助解开了肿瘤异常生长代谢之谜,也为治疗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策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张宏冰教授,以及厦门大学尤涵教授。张宏冰教授现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肿瘤信号途径,抑癌基因等方面的研究。
肿瘤病人多伴随有能量消耗高、体重减轻等代谢紊乱现象。上世纪20年代,德国诺贝尔奖得主奥托·瓦伯格发现肿瘤组织的代谢明显增强,肿瘤细胞主要依赖糖酵解进行代谢,其耗糖速度远大于正常细胞。这一代谢特征究竟是癌症产生的原因还是癌细胞代谢改变的结果,则是长期困扰医学界的难题。
cMyc调节肿瘤细胞代谢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在营养缺乏状态下,cMyc能够激活丝氨酸合成途径维持癌细胞存活促进细胞增殖,这表明在肿瘤细胞代谢转换过程中cMyc发挥了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癌细胞为维持自身存活以及快速增殖会进行代谢重编程过程,但是癌基因如何在各种应激条件下实现代谢转变过程仍不清楚。研究人员发现癌细胞在缺少葡萄糖或谷氨酰胺这两种主要营养来源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激活丝氨酸合成途径(SSP),同时伴随cMYC表达增加。
研究人员进一步证实,cMYC能够在转录水平上调丝氨酸合成途径中几种关键酶的表达实现对丝氨酸合成途径的激活。SSP途径激活会促进谷胱甘肽合成,细胞周期进展以及核酸合成,通过这些过程维持癌细胞在营养缺乏状态下的细胞存活并促进癌细胞增殖。
淋巴瘤恐与代谢损伤相关
圣安东尼奥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有证据表明,新陈代谢(细胞中能源生产)中断与普遍的,往往也是致命类型的淋巴瘤相关。这一发现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新陈代谢和癌症之间有关联”这个论题已经被提出或推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鲜有直接关联证据证明代谢酶中基因突变。医学博士Ricardo 说。
“我们发现代谢失衡可致癌,”Aguiar博士说。研究团队成员包括来自健康科学中心医学和生物化学部门的成员,调查人员来自达拉斯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和一组奥地利的合作者,他们发现编码D2-羟戊二酸脱氢酶(D2HGDH)的基因在一种癌症中发生突变,称为弥漫型巨型B细胞淋巴瘤。变异的淋巴瘤细胞显示缺乏一种称为α酮戊二酸的代谢物(α-KG),该产物是维持细胞稳定与健康所必须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70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为了治愈狂犬病,哪些科研成果值得关注